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阑尾炎麦氏切口腹膜外全层缝合术的可行性。方法 对1230例阑尾炎患者采用麦氏切口腹膜外全层缝合术。结果 全组术后恢复良好,切口感染率为0.65%,无切口疝及切口周围肠粘连的并发症。结论 麦氏切口腹膜外全层缝合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全层连续缝合法和分层缝合法在急诊腹部手术中的切口愈合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急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全层缝合组和分层缝合组,比较2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效果。结果全层缝合组的关腹时间短于分层缝合组(P=0.000),但在切口液化发生率、切口感染发生率、总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愈合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2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6例细菌培养结果为阳性(全层缝合组10例,分层缝合组16例)的患者中,致病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11例)和铜绿假单胞菌(7例)。结论相较于分层缝合法,急诊腹部手术中采用全层缝合法既不增加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又节省手术时间,对于危重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介绍腹部手术新式减张缝合装置及使用方法.方法 采用Tension suture补片为42例各种纵形开腹手术结束手术前减张缝合.关腹前经腹膜外腹壁全层褥式缝合减张线,暂时不结扎.常规关闭腹壁各层,减张线穿过专用垫片结扎.结果 39例患者为一期术中放置减张缝合.3例为一期手术未放置减张缝合,伤口裂开后二期缝合腹壁伤口时加用减张缝合.除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长期使用激素的肠破裂患者术后两周拆除减张缝合线后伤口裂开外,其余患者治疗成功,未发生切口裂开和缝线断裂.结论 新型减张缝合装置用于普通外科腹部手术纵形切口缝合可以有效地避免伤口裂开.对于有特殊愈合困难因素的病例,应该延长拆除减张线的时间直至确认切口完全愈合为止.新型垫片式减张缝合装置使用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比较一针两层缝合法与逐层缝合法关闭腹部手术切口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采用纵切口行开腹手术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切口缝合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采用一针两层缝合法和逐层缝合法关闭手术切口。结果 观察组切口缝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无切口红肿、液化、异物反应、感染化脓等,切口甲级愈合40例(100%),对照组切口甲级愈合34例(85%),两组切口甲级愈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非切口并发症2例,对照组4例,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一针两层缝合法关闭腹部手术切口可缩短缝合时间,利于切口愈合,操作简单,尤其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6.
腹部切口全层缝合与分层缝合对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比较腹部切口全层缝合与分层缝合的疗效。方法 将2003年12月至2007年12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行腹部手术的283例病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全层连续缝合及分层缝合关腹,比较两组病人切口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全层缝合组未出现切口全层裂开,分层缝合组有5例出现切口裂开;全层缝合组有3例出现切口液化,分层缝合组有7例出现切口液化,均经换药后痊愈;全层缝合组在Ⅲ类切口中有8例发生感染,分层缝合组有17例发生感染,其中5例为Ⅱ类切口,12例为Ⅲ类切口,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在窦道形成方面,全层缝合组有2例Ⅲ类切口病人分别术后14d和28d出现,分层缝合组则有1例Ⅱ类切口及6例Ⅲ类切口病人出现,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层缝合组有1例出现切口疝,为正中切口,分层缝合组有3例出现,其中2例为正中切口,1例为旁正中切口,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层缝合是一种安全,快捷,有效的方法,可降低术后切口裂开的发生率,在Ⅲ类切口病人中能降低切口感染及窦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Jin JB  Jiang ZP  Chen S 《中华外科杂志》2010,48(16):1256-1261
目的 以相关的文献资料,对腹壁正中切口缝合关闭技术的安全性和疗效进行荟萃分析.方法 查询MedLine和Embase数据库中1981至2009年有关腹壁正中切口关闭缝合的文献,要求为具有1年以上随访、采用不同缝合技术和(或)不同缝线材料进行腹壁正中切口关腹的随机对照研究.分析指标包括切口疝、伤口裂开、伤口感染、缝线窦道形成等.结果 共纳入文献13篇,共计6263例患者.与连续缝合相比,间断缝合切口疝发生率明显增加(OR=0.80,95%CI:0.66~1.00;P=0.05),两种缝合方式在切口裂开、切口感染和窦道形成方面无显著差异.与连续不吸收缝线缝合相比,采用连续快吸收缝线的切口疝发生率显著增加(8.3%比15.8%,P<0.05);而连续不吸收缝线缝合的窦道形成发生率更高(5.6%比1.0%,P<0.05).与连续慢吸收缝线缝合相比,连续快吸收缝线缝合切口疝发生率更高(10.0%比15.8%,P<0.05);与间断快吸收缝线缝合相比,使用间断不吸收缝线缝合窦道形成发生率更高(0比8.8%,P<0.05);连续慢吸收缝线缝合与连续不吸收缝线缝合相比,两者切口疝、切口感染、切口裂开发生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连续不吸收缝线缝合窦道形成发生率会明显增加(OR=0.47,95%CI:0.24~0.92;P<0.05).连续缝合时,缝线长度与切口长度比值(SL/WL)<4∶1与≥4∶1相比,切口裂开、切口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SL/WL<4:l时切口疝发生率会明显增加(P<0.05).结论 腹壁正中切口缝合关闭以连续全层(SL/WL为≥4∶1)慢吸收缝线关腹为宜,适宜的关腹技术和材料,可以明显减少切口裂开、切口感染和切口疝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关节囊筋膜层和皮下脂肪层均采用连续缝合快速关闭切口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12月太和县人民医院行全膝关节置换的72例患者资料,其中男15例,女57例,右膝36例,左膝36例;年龄51~83岁,平均(66.83±6.34)岁.均使用1-1号可吸收性缝线连续...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可吸收缝线连续缝合间断打结在腹部正中切口缝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12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70例。随机分成二组,观察组采用可吸收缝线全层连续缝合间断打结,对照组采用普通缝线间断全层缝合。比较二组患者切口感染、线结反应、脂肪液化、切口裂开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二组均有患者出现切口红肿和渗出,观察组脂肪液化3例,感染1例,线结反应0例,切口裂开0例,经换药和充分引流、抗感染后,愈合良好;对照组脂肪液化5例,切口感染6例,线结反应15例,切口裂开0例,经换药和充分引流、抗感染后,有部分需要拆除缝线。观察组切口感染、线结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8、20.741,P=0.026、0.000);脂肪液化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65, P=0.452)。结论可吸收缝线全层连续缝合间断打结方法与普通缝线全层间断缝合方法相比具有预防切口裂开的特点,同时具备减少切口脂肪液化、感染、线结反应等发生的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自2002年6月起,我们在Ⅱ、Ⅲ类切口腹部手术病人术中应用切口保护器,观察其对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尹保强 《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8):1842-1843
头皮切口缝合的好坏影响切口愈合。甚至影响到手术并发症的高低,常规的外科缝合方法存在诸多缺陷,如切口瘢痕增生、皮下线头露出、皮肤感染、皮下线结造成切口长期疼痛、住院时间延长。切口愈合后留有“蜈蚣状”伤痕。极大地影响了美观,  相似文献   

12.
下腹部手术切口皮下脂肪不缝合的皮内缝合法126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改进下腹部切口的缝合技术。方法:将下腹部手术切口皮下脂肪层不缝合的皮内缝合方法(126例)与传统的皮肤皮下脂肪层全层或分两层缝合方法(132例)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方法均适用于各个年龄层及妇科下腹部切口的各类手术。结论:前不受切口脂肪厚度,切口长度和腹部陈旧疤痕的限制,更因其省力,手术时间短,脂肪液化率低,伤口愈合后呈线性,深受广大患和医生青睐,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层连续加内减张缝合在预防腹壁切口裂开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2例可能发生腹壁切口裂开的高危病人采用全层连续加内减张缝合的方法进行临床分析。结果72例中,无一例发生切口裂开,切口脂肪液化5例,切口感染3例。结论全层连续加内减张缝合不仅能很好的预防腹壁切口裂开,而且操作简单、省时,术后不用拆除减张缝线,切口感染率较低,减少病人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腹壁切口裂开是腹部外科的常见问题,既往有各式各样的处理方法.又由于高效能抗生素以及外用消炎杀菌制剂的开发与应用,外科技术的进步,对切口裂开的处理也有了新的认识和提高,我们自 1981年以来创用枕垫式水平褥式全层外翻缝合方法,治疗各种腹壁切口裂开258例,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枕扩建式全层外翻缝合在腹壁切口裂开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腹壁切口裂开是腹部外科的常见问题 ,既往有各式各样的处理方法。又由于高效能抗生素以及外用消炎杀菌制剂的开发与应用 ,外科技术的进步 ,对切口裂开的处理也有了新的认识和提高 ,我们自 1981年以来创用枕垫式水平褥式全层外翻缝合方法 ,治疗各种腹壁切口裂开 2 5 8例 ,效果良好 ,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全组 2 5 8例 ,男 15 7例 ,女 10 1例 ,年龄 8~ 82岁。 1981年1月~ 2 0 0 0年 5月总手术量 2 15 0 0例 ,其中切口感染裂开 14 5例 (0 .67% )。在 2 5 8例中再次和 /或多次剖腹手术而采用枕垫式全层外翻水平褥式缝合 84例 (3 2 .5 6% ) ,腹…  相似文献   

16.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科于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共收治复杂肝胆胰手术患者68例,男39例,女29例,年龄43~78岁,中位年龄60岁。其中胆总管结石复发20例,肝内胆管结石13例,肝外伤5例,肝癌14例,胆囊癌3例,胆管中段癌2例,胰头癌7例,胰体尾癌2例,坏死性胰腺炎2例,合并糖尿病15例。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 1992年 1月~ 1999年 12月对急慢性阑尾炎采用麦氏切口全层缝合 2 73例 ,切口愈合良好 ,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2 73例阑尾炎中 ,成人 10 4例 ,小儿 16 9例 ,年龄 4~ 75岁。单纯性阑尾炎 71例 ,化脓性阑尾炎 15 0例 ,坏疽性阑尾炎 5 2例 (其中穿孔 46例 ,慢性 2 1例 )。1 2 方法与疗效连续硬膜外麻或加基础麻醉 ,切口取麦氏切口或压痛最明显处斜切口 2~ 3cm长。进腹探查 ,常规切除阑尾 ,腹腔清洗或引流 ,腹壁全层用 4号丝线间断缝合 1~ 2针。缝合时注意切口内各层组织对合良好 ,且勿有大网膜及肠系膜嵌入。术后静…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不缝合皮下脂肪层的关腹方式与传统关腹方式的切口愈合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科室收治的患者40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99例,采用不缝合皮下脂肪层的缝合方式;对照组201例,采用传统的分层缝合方式。比较2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效果。结果观察组发生脂肪液化1例(0.5%)、切口红肿3例(1.5%)、切口硬结1例(0.5%)、切口裂开0例及皮下血肿2例(1.0%),对照组上述并发症的发生数量分别为18例(9.0%)、16例(8.0%)、15例(7.5%)、9例(4.5%)及0例,除皮下血肿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观察组其余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切口全部一期愈合(100%),对照组愈合186例(92.5%),观察组的-期愈合率较高泸〈0.01)。观察组的关腹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3.0±1.6)min和(7.7±1.3)d,均短于对照组[(18.0±2.2)min,(9.6±1.9)d,P〈0.01]。结论不缝合皮下脂肪层的切口缝合方式的切口愈合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分层缝合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阴茎延长术的延长部效果是令人满意的,但皮肤切口出现并发症的情况时有发生。笔者近5年来采用皮肤纵菱形切口直接对合缝合,不仅缝合快,缩短了手术时间,且未出现一例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腹部手术切口的缝合有多种方法,目前大多数医生仍采用传统的间断逐层缝合法。笔者对这类切口采用了连续分层缝合腹壁法,不存在任何相关的副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腹部手术47例,其中胆道手术24例。肝、胰手术4例,脾脏手术9例,胃肠手术7例,其它手术3例;腹膜切开长度14.87±2.01cm,其中腹直肌切口31例,肋缘下切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