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分析2014年中国白族儿童青少年体格生长发育情况,为改善白族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云南省大理州随机抽取2地区12所中小学7~18岁白族学生2 639名,汉族同龄中小学生2 638人与之对照,进行身高和体重的体格测量.采用方差分析对体格生长发育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白族男、女生的身高发育速度最大值的年龄分别为12岁和10岁,女生较男生提前2年进入生长突增高峰年龄.男、女生身高突增最大值均为6.4 cm;汉族男、女生身高发育速度最大值的年龄均为11岁,身高突增最大值分别为7.7cm和8.0cm.18岁时白族和汉族男、女生的身高性差分别为12.8,11.7 cm.结论 白族儿童青少年体格生长发育加速,呈现明显的正向生长长期趋势,且仍有生长长期趋势潜力可挖掘.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酒泉市肃州区农村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肃州区农村7岁以下儿童共计2 402例进行体格发育现状调查。结果:肃州区儿童生长发育5项指标在近20年内持续增长,且随年龄的增长增幅逐渐增大。不同年龄组儿童的身高、体重男性均大于女性,大部分年龄组儿童生长发育水平高于2006年甘肃省农村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结果。结论:肃州区农村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水平较20年前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云南省不同民族、地区、性别的儿童和老年人身高指标分析比较 ,探讨儿童与老年人身高的关系。采用云南省 1988年 0~ 7岁儿童体格发育调查资料与 1999年云南长寿地区老年人口综合调查资料按同地区、同民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云南省不同的地区、民族及性别的儿童和老年人身高排列顺序有一致性 ,6岁和 60岁男女身高平均值均以昆明市最高 ,民族以藏族最高 ,白族次之。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 ,身高指标下降显著 ,特别是 90岁以后下降更加明显 ,女性较男性下降显著。云南省不同民族、地区、性别的儿童和老年人身高排列有一致性 ,说明了社会经济、文化、交通、膳食结构和骨质疏松症等因素与身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云南省怒江州4个特有的少数民族6岁以下儿童的体格发育情况,对怒江州四县四民族的0~6岁儿童进行急性呼吸道感染(ARI)、反复呼吸道感染(RRI)、腹泻(CDD)贫血、营养不良进行调查,为儿童高发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典型调查的方法对云南省怒江州4个特有的少数民族6岁以下儿童进行体格发育调查,体格发育测量方法按全国九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方案。结果:怒江州"小儿四病"发生率均高于云南省和全国,低体重率高于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的3.4倍,发育迟缓2.2倍,消瘦7.1倍。结论:"小儿四病"在云南省怒江州6岁以下儿童中属高发疾病,其高发的原因可能与地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云南省妇幼保健院儿保门诊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现状及变化趋势。方法 按(2005年中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对2009至2013年5年来儿保门诊就诊的7岁以下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将体格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并分别与2005年中国九市城区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资料和云南省妇幼保健院儿保门诊组织的2010年云南15种特有少数民族农村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儿童体重、身长随年龄增大而增加,年龄越小,增长速度越快,符合儿童体格生长规律,第1年生长速度最快,女童1月龄一〈6月龄,体重平均每月增长0.62kg,身高平均增长2.6cm,6月龄~〈12月龄,体重平均每月增长0.27kg,身高平均增长1.46cm;2岁以后男女童体重平均每年增长约2kg,身高平均增长约7cm,男重大于女童。2009至2013年体格发育水平没显著变化。2010年7岁以下儿童年龄别体重及身高,低于2005年中国九市城区7岁以下儿童,除个别年龄组,均有统计学差异。高于2010年云南15种特有少数民族农村7岁以下儿童,除个别年龄组外,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受卫生保健服务、营养供给、家庭条件等综合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江苏省农村的体格发育调查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其农村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的状况和变化趋势,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我省农村儿童保健、医疗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江苏省的三个县级市淮安市、太仓市、金坛市及如东县的7岁以下儿童的体格发育状况进行了调查,共调查了7岁以下儿童8800例,其中男童4360例,女童4440例。【结果】2006年江苏省农村7岁以下儿童除女童初生儿身长外,各年龄组男女儿童体重、身高(长)均高于1985年中国十省农村七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指标,且随着年龄增长差异增大(P0.01)。江苏省农村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与2005年中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测量标准比较,体重、身高(长)在4~6月后均低于此标准,且随着年龄增长差异增大(P0.01)。【结论】20年来江苏省农村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有了快速的提高,但与营养较好的城市儿童比较还存在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昆明市0~7岁儿童体格发育现状及变化趋势,为儿童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分城、郊及男、女各22个年龄组,调查13200名0~7岁儿童的体重、身高、头围、胸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分别按年龄、性别及城、郊计算出0~7岁儿童的体重、身高、头围、胸围的均值和标准差,4项体格发育指标存在性别、城、郊差异,10年间昆明市0~7岁儿童体格发育指标有不同程度增长。结论:昆明市0~7岁儿童体格发育呈增长趋势,性别、城、郊差异有缩小趋势,儿童体格发育水平低于国内经济发达城市,在云南省处于较高水平。减少城、郊差距,加强营养、喂养知识的健康教育,推广应用发育诊断、干预技术是促进昆明市儿童体格发育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甯交龙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4):3395-3397
目的:了解彭州市农村0~7岁儿童体格发育现状。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和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天彭、西郊、利安、敖平、楠杨、葛仙山镇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状况,分男、女22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30~135人,共2778人。结果:彭州市儿童体格发育5项指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年龄越小增长速度越快。除部分年龄组外,体格发育5项指标均存在明显的男女差异(P<0.05)。彭州市7岁以下儿童的体重、身高值均低于中国9市郊区。结论:应加强农村儿童保健、改变观念、科学喂养,努力缩小儿童体格发育的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佛山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生长现状,为进一步改善儿童生长发育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0年6月~2012年6月佛山市3 983例7岁以下儿童的体格检查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将其分别与2005年"中国九市标准及广州市标准"比较。结果:男女儿童体格生长符合体格生长规律,男童生长状况优于女童;体重、身高、头围等3项指标随着年龄而变化的趋势与广州市接近,但与全国九市儿童体格发育指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佛山市儿童总体生长水平偏低,需要尽早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云南15个特有少数民族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水平,为各部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和典型调查相结合,对15个特有少数民族7岁以下儿童进行体重、身长(高)、顶臀长(坐高)、头围、胸围、臂围测量,用Epi Data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5.0软件包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六项形态指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长,男童高于女童;2010年体重、身高(长)、臂围较1988年增长,增长值(6岁组男童):体重1.43 kg,身高2.8 cm,臂围0.7 cm;民族及地区差异(6岁组男童):体重均值较高前三位:纳西族、基诺族、白族,较低为:拉祜族、哈尼族,身高均值较高前三位:纳西族、白族、普米族;较低为:布朗族、拉祜族。地区之间体重、身高均丽江、大理、保山较高,元阳、普洱较低。 结论 体重、身高(长)、臂围随时间推移而在增高,身高(长)的增长以下肢增长为主;各民族之间的差异较大,主要是边疆与内地,山区与坝区少数民族的差异大,加大扶贫力度,加强孕期营养及保健,改善少数民族儿童生长发育状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1998~2007年南昌县小兰村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动态变化趋势。[方法]1998~2007年每年5月下旬对小兰村7岁以下儿童进行一次体格测量,用WHO标准评价儿童年龄别身高、年龄别体重和身高别体重,并统计每年的营养不良发生率。[结果]1998~2007年该村儿童年龄别身高和年龄别体重高于WHO标准以上的由20%以下提高到30%以上;儿童生长迟缓率下降75%,低体重率下降50%,消瘦率无明显变化。[结论]10年间该村儿童体格发育水平有较大改善,营养不良发生率明显降低,但体格发育水平在WHO标准平均值以下的仍占较大比例,和WHO标准仍有一定距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调查黄埔区0~6岁儿童体格发育情况,了解和掌握该地区儿童的营养、体格发育状况.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按男、女22个年龄组抽取0~6岁健康儿童2 200人,共发放体格发育调查卡2 200张,收回有效卡2 130张.结果 黄埔区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遵循自然规律,并且有性别差异,男童身高、体重大于女童;与2005年9市城区正常儿童体格发育衡量均值相比,有明显的增长.结论 黄埔区7岁以下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比2005年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西安市城郊7岁以下儿童体格生长发育的现状和变化趋势。【方法】按照"中国0~7岁正常儿童体格发育研究实施方案"的要求进行体重、身高(长)、头围、胸围、坐高的测量。【结果】各项指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年龄越小增长速度越快,且存在性别差异;城郊差异各不相同,主要为城区超过郊区;与WHO(1995)资料比较西安市儿童体格发育正在赶上WHO标准,尤其在小年龄段3岁以内超过WHO标准,3岁以后落后于WHO标准。【结论】体格发育在生后第一年增长速度最快;体格发育呈每10年递增趋势;与WHO标准比较,西安市儿童正在赶上并超过WHO标准。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太仓市0~6岁儿童体格发育状况。方法按《太仓市2012年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工作方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880名0~6儿童进行体重、身高、头围、坐高、胸围等5项指标测量,并与2005年9市城区标准进行比较。结果太仓市儿童体格发育5项指标随年龄增长呈生长速度下降趋势,除12月龄组外,各指标均为男童高于女童,且已达到或接近2005年9市城区标准。结论太仓市0~6岁儿童体格发育水平较高,评价标准运用适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昆明市五华区贫困农村3岁以下儿童的体格发育状况,为改善该地区儿童营养状况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年五华区新区划后的沙朗、厂口2个贫困乡镇共1400名3岁以下儿童的体格发育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五华区贫困农村3岁以下婴幼儿的年龄别身高和年龄别体重从6个月左右开始明显低于1995年全国九市城郊儿童体格发育测量值及WHO推荐标准,儿童的低体重、生长迟缓和消瘦的发病率均较高,分别为12.7%、21.2%和6.2%。结论:营养不良是该地区儿童的主要问题之一,而且以6月龄后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我县农村7岁以下儿童营养及体格发育状况,我们于1990年6月~10月对我县龙田、泥陂两镇及县城镇7岁以下儿童进行了营养与体格发育抽样调查。本次调查农村儿童1001人,城镇儿童549人。调查内容包括营养状况(血红蛋自、营养不良、佝偻病)和生长发育(体重、身高、臀围)的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7.
侯慧英  王鑫 《中国校医》1995,9(4):253-255
了解掌握儿童体格发育状况,不但可以积累本地区儿童体质调查资料,而且对于制订本地区儿童体格发育标准、做好本地区儿童保健、防治疾病及提高儿童健康水平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近年来国内已有一批地区对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进行了调查,[1-4],本文于1988年对包头市1~6岁儿童体格发育作了深入研究。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包头市城区公办托幼机构1~6岁发育正常的儿童,共计2553人,其中男孩1153人,女孩14O0人。1.2方法按性别分为6个年龄组;1岁、2岁、3岁、4岁、5岁、6岁。每组不少于150人。根据我国正常儿虽少年体格发育调查研究实…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海南省5岁以下儿童体格生长状况,为制定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0~36个月儿童免费体检项目"和"海南省儿童‘六.一’体检项目",通过建立全省儿童营养评价网络平台,收集32 943例儿童体检信息,利用WHO制定的Anthro version 3营养评价调查软件,参考WHO制定的《2006年5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标准》,使用Z评分法对32 943名5岁以下儿童的体格生长、营养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海南省农村5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状况落后于WHO新标准,Z值均数的总体水平均为中等偏下,低体重发生率为11.8%,发育迟缓发生率为18.8%,营养不良的高发年龄为1~2岁和4~5岁。结论:海南农村5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与WHO新标准比较呈现落后的态势,低体重和发育迟缓的发生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今后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重点干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1985 - 2014年30年间中国白族儿童青少年体格生长发育和营养改善情况,评价并提出改善白族儿童青少年目前生长发育和营养现状的建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云南省大理州随机抽取2个县12所中小学7~18岁白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WHO - 2006标准,对1985 - 2014年间历次参加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学生进行生长迟缓和消瘦检出率的变化情况的比较,并分析2000 - 2014年间学生体格生长发育的变化趋势。结果 白族7~18岁学生营养不良率全面下降。1985年、2000年、2010年和2014年7~18岁男生生长迟滞率分别为20.0%、16.2%、7.9%和4.3%,消瘦率分别为12.6%、8.1%、11.7%和8.6%,营养不良率分别为32.6%、24.3%、19.6%和12.9%;7~18岁女生生长迟滞率分别为21.3%、14.7%、8.9%和4.0%,消瘦率分别为8.4%、5.7%、8.9%和6.5%,营养不良率分别为29.8%、20.4%、17.8%和10.5%。2000 - 2014年15年间白族男、女生身高发育的突增期为12~14岁和10~12岁,女生比男生提前2年进入突增高峰年龄。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4年白族18岁身高性差分别为10.04cm、12.27 cm、12.30 cm和12.82 cm男女生身高突增值和突增幅度全距均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学生体重指数(BMI)的变化较为平稳。结论 白族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显著持续改善,体格发育和营养状况处于旺盛的正向生长。  相似文献   

20.
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及营养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延安石油职工子弟形态发育状况及营养现状 ,我们于 2 0 0 1年 9月对延炼实业集团公司 3~ 7岁学龄前儿童的体格发育及营养状况进行了调查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以延炼实业集团公司幼儿园的 384名 3~ 7岁儿童为调查对象 ,其中男童 189人 ,女童 195人。按《儿童保健学》[1] 小儿体格发育测量的标准 ,由专业人员进行身高、体重、胸围、头围的测量。1.2 方法 分别计算身高、体重、胸围、头围的均数与标准差 ,与 1995年我国 9市城郊 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的衡量表[1] 进行比较。用WHO推荐的 3~ 6岁年龄体重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