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析育龄妇女细菌性阴道病的阴道分泌物检测结果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来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2108例育龄妇女,采用唾液酸酶法检测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的阴道分泌物,回顾性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本组共654例BV检测阳性,阳性率为31.02%,其中20~30岁患者BV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4~6月和7~9月BV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月份,文化程度越高,BV阳性率越低,BV阳性患者伴发的霉菌和滴虫感染率明显高于BV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V的发生与季节、年龄以及文化程度密切相关,注意性生活以及卫生习惯,同时加强保健知识的宣传,对于降低BV的感染率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农村地区已婚育龄妇女细菌性阴道病的患病现状及其危险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经济水平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4个抽样点已婚育龄妇女进行细菌性阴道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细菌性阴道病患病率为6.64%。主要的危险因素为无专用的洗澡盆、巾;经期不使用消毒卫生巾;不知道淋病、梅毒、艾滋病、阴道滴虫可以经性生活传播等。结论农村育龄妇女细菌性阴道病患病率高与文化水平低、卫生知识知晓率低及不良的卫生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病(BV)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细菌性阴道病325例为病例组,非细菌性阴道病340例为对照组,通过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BV的影响因素。结果:阴道内灌洗者患BV的危险性是无阴道内灌洗者的3.72倍,有淋病史患BV的危险性高于无淋病史者,非淋菌性尿道炎者患BV危险性高于无非淋菌性尿道炎者,有盆腔炎史者患BV的危险性高于无盆腔炎史者,有宫颈糜烂者患BV的危险性高于无宫颈糜烂者,使用宫内节育器者比不避孕患BV的危险性高,使用避孕套者比不避孕患BV的危险性低,月经期间使用消毒卫生巾者比不用者患BV的危险性低。结论:阴道内灌洗、淋病史、非淋菌性尿道炎、盆腔炎史、宫颈糜烂、使用IUD增加妇女患BV的危险性,使用避孕套、月经期间使用消毒卫生巾降低了妇女患BV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4.
不同育龄妇女人群细菌性阴道病调查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调查细菌性阴道病(BV) 在不同育龄妇女人群的流行情况, 并分析其临床特征。方法: 对深圳市三种不同类型的育龄妇女共4 744名进行包括细菌性阴道病在内的阴道分泌物实验室检查、妇科检查及问卷调查。结果: 细菌性阴道病在一般人群中患病率为11. 72%, 门诊病人患病率为15 .19%, 高危人群患病率为19. 52%, 合计患病率为12 .73%。研究发现深圳市育龄妇女细菌性阴道病患病率与年龄大小呈负相关, 主要症状、体征表现为分泌物增多( 35 .43% )、糊状分泌物(34 .36% ) 等。结论: 深圳市三类人群育龄妇女细菌性阴道病合计患病率居各种阴道感染首位, 当地育龄妇女年龄越小, 患病率越高。建议各级计生服务机构在进行宫腔操作时应进行细菌性阴道病的常规检查并做治疗。 相似文献
5.
城市已婚妇女细菌性阴道病患病率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了解已婚妇女细菌性阴道病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在15个省(市)对9 951例已婚妇女进行有关细菌性阴道病的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及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地区已婚妇女的细菌性阴道病患病率为5.3%(531/9951)。已婚妇女患细菌性阴道病的影响因素为年龄轻、无业人员和服务行业人员、家庭经济收入偏低、使用宫内节育器及有人工流产史。患有细菌性阴道病的妇女中,伴有滴虫性阴道炎、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慢性宫颈炎和盆腔炎的患病率分别为8.1%、9.8%、36.7%和5.6%,明显高于无细菌性阴道病者2.3%、4.0%、28.8%和4.0%,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结论:城市已婚妇女人群中细菌性阴道病患病率较高,应针对细菌性阴道病的影响因素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干预,并将细菌性阴道病的防治列入妇产科诊疗常规。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诸暨市已婚妇女细菌性阴道病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诸暨市妇幼保健院门诊妇科就诊的诸暨市已婚妇女4813例,调查细菌性阴道病发生情况,并分析影响阴道炎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4813例诸暨市已婚妇女中发现细菌性阴道病314例,发生率6.52%。单因素分析,与细菌性阴道病发生密切相关的指标有年龄、文化程度、非月经期使用卫生护垫、阴道内灌洗、人工流产、避孕方式、性生活次数/周(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影响细菌性阴道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有非月经期使用卫生护垫(OR=3.186)、阴道内灌洗(OR=5.242)以及每周性生活次数(OR=6.342),而使用避孕套为保护因素。结论诸暨市已婚妇女细菌性阴道病发生较高;非月经期使用卫生护垫、阴道内灌洗以及性生活次数是已婚妇女细菌性阴道病发生的高危因素,而使用避孕套降低了细菌性阴道病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青岛城阳区不同育龄妇女人群细菌性阴道病感染情况,并且分析其临床特征。方法:对青岛市城阳区两种不同类型的育龄妇女共5560例进行包括细菌性阴道病在内的阴道分泌物实验室检查、妇科检查。结果:细菌性阴道病在计划生育科患病率为12.11%,妇幼保健科妇女病查体中的患病率为7.36%,合计患病率为11.49%。细菌性阴道病患病率年龄大小呈负相关。主要临床症状中白色均匀稀薄分泌物比例最高,占总数的35.47%。结论:城阳区细菌性阴道病在不同人群中合计患病率居各种阴道感染首位,育龄妇女年龄越小,患病率越高。建议各级计划生育服务站机构在进行宫腔操作时应进行细菌性阴道病的常规检查并作治疗。 相似文献
8.
沈建兰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0,16(4):331-331
细菌性阴道病是由于加特纳菌、厌氧菌以及人型支原体等过度生长,而乳酸杆菌减少,阴道内菌群失调而引起的疾病,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之一。为了解育龄妇女细菌性阴道病患病情况,本文对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期间在凤翔县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门诊就诊的3180例育龄妇女的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了检测、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吸烟与细菌性阴道病(BV)的关系。方法:对某医院妇产科门诊接受计划生育服务的育龄妇女非选择性地进行BV筛检。以筛检出的BV患者267例为病例组,其余478例未患BV且无BV史的妇女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BV患者中吸烟者占8.99%(24/267),对照组中吸烟者占2.93%(14/478)。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与BV有统计学关联(OR=3.273,95%CI:1.663~6.442,P=0.001);经婚姻状况、性卫生、性行为习惯调整后,吸烟与BV之间的正关联仍有统计学意义(OR=3.425,95%CI:1.660~7.066)。结论:吸烟可以增加BV发生的危险,吸烟是BV独立的危险因素。控烟是预防BV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黔南地区农村少数民族已婚妇女细菌性阴道病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细菌性阴道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黔南地区20~68岁2 846名农村少数民族已婚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妇科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9 896名农村少数民族已婚妇女中患细菌性阴道病875例,患病率为8.84%。单一患病者619例(6.26%),混合患病者256例(2.59%)。256例混合患病中合并滴虫性阴道炎134例(1.35%)、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67例(0.68%)、念珠菌感染55例(0.56%);875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外阴瘙痒灼痛感187例(1.89%),外阴皮肤潮红39例(0.39%),阴道壁红肿68例(0.69%),尿痛39例(0.39%),性交痛26例(0.26%),下腹部疼痛29例(0.29%),阴道分泌物增多者487例(4.92%);487例阴道分泌物增多患者中分泌物黄色176例(1.78%),分泌物有臭味132例(1.33%),糊状分泌物90例(0.91%),泡沫状分泌物21例(0.21%),凝乳状分泌物例24(0.24%),稀薄分泌物27例(0.27%),脓性分泌物17例(0.17%)。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家庭收入、避孕方式、人工流产史是黔南地区农村少数民族已婚妇女细菌性阴道病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黔南地区农村少数民族已婚妇女细菌性阴道病患病率较高;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家庭收入、避孕方式、人工流产史是影响黔南地区农村少数民族已婚妇女细菌性阴道病患病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未毕业)、丈夫务农、月经量适中、无痛经、总生育次数为0次、无引流产史的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其妇女及丈夫年龄30~44岁、妇女初中毕业及以上、丈夫小学毕业及以上、丈夫从事其他职业(商人或教师)、月经量多、有痛经、总生育次数为1次、有引流产史的妇女罹患乳腺疾病的危险度增高;而相对于家庭年均收入≤5000元的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家庭年均收入在5001~8000元的妇女罹患乳腺疾病的危险度降低.结论 安徽省农村已婚育龄妇女乳腺疾病发生率较高,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坚持定期防癌普查,加强乳腺疾病的二级预防.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安徽省农村育龄妇女婚姻质量与妊娠相关关系,为采取相应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1380名已婚育龄妇女,采用Olson婚姻质量问卷及妊娠相关问题问卷进行入户调查.结果 收集有效问卷1220份,应答率为87.3%.育龄妇女总妊娠数2221次,其中自然流产率为7.3%,人工流产率为20.1%.育龄妇女产后躯体、焦虑、抑郁症状与婚姻质量(角色平等除外)的7个维度均呈负相关(P<0.01).产后求医行为与角色平等性总体呈正相关(P<0.01);怀孕次数与解决冲突的方式、角色平等性、死产与婚姻满意度,自然流产与夫妻交流、经济安排以及人工流产与婚姻满意度、性格相容性、经济安排均呈负相关(P<0.01);活产与婚姻满意度等5个维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 婚姻质量对农村育龄妇女的妊娠过程、结局及产后躯体、焦虑、抑郁症状等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已婚育龄夫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实现优生优育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67例不良妊娠结局已婚育龄夫妇,按照1∶1配对的原则选取67例正常妊娠结局的已婚育龄夫妇作对照,调查可能对两组已婚育龄夫妇不良妊娠结局有影响的相关因素,采用SPSS软件对所有调查因素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经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有已婚育龄夫妇的年龄(女:OR值=0.585,男:OR值=0.536)、受教育年限(女:OR值=2.982,男:OR值=2.811)、已婚育龄妇女是否曾经怀孕过(包括曾经非意愿流产、早产、不良妊娠结局以及正常分娩等,OR值=2.210)、丈夫的体重指数(OR值=0.370)、丈夫是否吸烟(OR值=11.400)以及丈夫现在是否戒烟(OR值=0.098)。经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有丈夫是否吸烟(OR值=8.313)、丈夫是否戒烟(OR值=0.082)。结论:已婚育龄夫妇的年龄、受教育年限、已婚育龄妇女是否曾经怀孕过(包括曾经非意愿流产、早产、不良妊娠结局以及正常分娩等)、丈夫的体重指数等均为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并且再次证实了吸烟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劝阻丈夫吸烟、减少育龄妇女被动吸烟、控制婚育年龄、避免高龄妊娠、合理饮食以避免过重和肥胖均能够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中国育龄妇女月经不调社会影响因素,为育龄妇女健康咨询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全国2009年5个省份育龄夫妇孕前健康状况及危险因素暴露调查数据,分析8691名已婚育龄妇女月经不调分布及相关的社会影响因素。结果 已婚育龄妇女月经不调比例为17.6% (1526/8691),不同教育程度与家庭经济情况的已婚育龄妇女月经不调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饮食不规律(OR=1.41,95% CI=1.17~1.70)、偏食挑食(OR=1.49,95% CI=1.13~1.95)、很少吃禽蛋类(OR=1.24,95% CI=1.00~1.54)、超重(OR=1.49,95% CI=1.24~1.79)、肥胖(OR=1.98,95% CI=1.57~2.51)、家养动物(OR=1.26,95% CI=1.07~1.48)、近6个月内房屋装修(OR=1.33,95% CI=1.04~1.70)、使用化妆品(OR=1.31,95% CI=1.12~1.54)、感到家庭成员关系过度紧张(OR=1.40,95% CI=1.13~1.74)、感到家庭经济或生活困难(OR=1.75,95% CI=1.23~2.49)与已婚育龄妇女月经不调相关。结论 膳食营养、环境因素、行为方式和心理健康情况是影响妇女月经不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育龄妇女和孕妇阴道内微生态状况。方法:分别取800例育龄妇女和孕妇的阴道分泌物标本,涂片后用革兰染色,显微镜下计数后进行Nugent评分分析。结果:育龄妇女和孕妇假丝酵母菌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20.4%和8.9%,滴虫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4.6%和1.1%,细菌性阴道病(BV)阳性率分别为33.9%和8.8%,乳酸杆菌的含量分别为63.6%和84.5%,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育龄妇女,孕妇的阴道微生态状况更健康,对假丝酵母菌、滴虫和细菌性阴道病等常规疾病感染的抵抗力更强。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讨安徽省农村育龄妇女婚姻质量与生殖健康行为的关系,为进一步促进农村妇女生殖健康水平及提高婚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采用Olson婚姻质量测量量表结合自制生殖健康行为问卷,对1380名已婚育龄妇女进行面访,应答率为88.4%.结果 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为(22.72±2.38)岁,初婚年龄为14~32岁,婚姻质量各因子与性卫生、性伴交流存在一定的关联.文化程度与婚姻质量、生殖健康行为均呈正相关;而初婚年龄则与2者均呈负相关;性伴交流和性卫生行为均与婚姻质量呈正相关.结论 帮助妇女营造良好的婚姻关系,有助于提高她们的生殖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国中西部4省(自治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自述生殖道感染症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生殖道感染综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中西部4省(自治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2174例进行问卷调查。所得资料进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自述在过去2周内至少有1种生殖道感染的症状占24.7%。单因素分析显示省(自治区)、民族、文化程度、家庭年总收入、怀孕次数、月经不规律、痛经、经常在月经期同房、丈夫或性伴侣性生活前后不清洗生殖器、丈夫/性伴侣生殖道不适与生殖道感染发生有统计学关联。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少数民族(OR=1.458,95%CI:1.147~1.855)、怀孕次数多(OR=1.432,95%CI:1.161~1.765)、痛经(OR=1.605,95%CI:1.308~1.969)、丈夫或性伴侣生殖道不舒服(OR=2.028,95%CI:1.569~2.622)是生殖道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月经规律(OR=0.632,95%CI:0.488~0.818)、家庭年总收入3001~5000元相对于家庭年总收入≤3000元(OR=0.658,95%CI:0.491~0.880)、山西相对于青海(OR=0.356,95%CI:0.253~0.500)是生殖道感染发生的保护性因素。结论中西部农村已婚育龄妇女中生殖道感染症状较低,可能与"农村社区健康促进"项目实施干预有关。应继续深入开展健康教育,针对影响因素开展生殖健康服务等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