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比较单孔与标准后腹腔镜肾切除术治疗无功能积水肾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单孔或标准后腹腔镜肾切除术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行单孔后腹腔镜手术,22例行标准后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恢复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和切口长度等指标。结果两组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单孔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标准组[(99.10±17.34)vs.(88.23±17.26)min,P0.05],两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恢复时间、术后引流量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单孔组术后疼痛评分和切口长度优于标准组(P0.05)。结论单孔后腹腔镜肾切除术治疗无功能肾积水安全可行,与标准后腹腔镜相比更加美观、微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手术切除结核性无功能肾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将36例结核性无功能肾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后腹腔镜组和开放手术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后腹腔镜组手术中转开放手术2例,开放手术组手术均获成功;后腹腔镜组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2.10天。显著少于开放手术组2.79天(P〈0.05);镇痛剂使用平均0.71次,显著少于开放手术组1.87次(P〈0.05)。结论:后腹腔镜手术切除结核性无功能肾创伤小,恢复快,有学习曲线,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与开放肾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肿瘤性无功能肾患者行腹腔镜肾切除术的可行性,并与开放手术进行对比研究。方法:1997年8月至2007年10月我们为85例患者行单纯性肾切除术,其中腹腔镜手术32例(23例经侧腹腔途径,9例经腹膜后途经),开放性手术53例。比较两种方法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及止痛药的应用等指标。结果:85例手术均获成功,无术中及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腹腔镜手术组无中转开放者。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引流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及止痛药应用等指标均低于开放手术组(P<0.05),手术时间及住院总费用则高于开放手术组(P<0.05)。结论:与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单纯性肾切除术具有患者出血少、创伤轻、康复快等优点,适于多种非肿瘤性无功能肾的切除。随着术者经验的积累、操作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的操作时间及患者的住院费用可接近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手助后腹腔镜与标准后腹腔镜切除无功能积水肾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手助后腹腔镜无功能积水肾切除36例(A组)及标准后腹腔镜无功能积水肾切除53例(B组)的临床资料,就两组手术时间、估计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住院总天数、恢复工作时间、手术治疗费、总住院费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A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治疗费、总住院费及淋巴漏发生率方面优于B组。而在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恢复工作时间方面,两组没有明显差异。结论手助后腹腔镜切除无功能积水。肾保留了标准后腹腔镜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的优点,并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并发症,降低花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的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 14例 (A组 )及开放性根治性肾切除 19例 (B组 )的临床资料 ,就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恢复正常工作时间、手术治疗费用、住院总费用、术后住院总天数、并发症等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 A组在手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总天数、恢复正常工作时间、并发症方面明显优于B组 ,差别有极显著性意义 (P均 <0 .0 1) ;B组在手术操作时间、手术治疗费用、住院总费用优于A组 ,差别有极显著性意义 (P <0 .0 1或P <0 .0 5 )。 结论 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具有术中创伤小 ,术后恢复快 ,疼痛小的优点 ,对于T1~T2bN0 M0 期肾肿瘤 ,效果优于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和开放手术半肾切除治疗小儿重复肾的疗效. 方法先天性重复肾患儿64例.平均年龄17个月.开放手术组36例,腹腔镜下手术组28例.开放组平均年龄18个月,男19例,女17例;输尿管异位开口15例、输尿管膨出18例、膀胱输尿管反流2例、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1例.腹腔镜组平均年龄16个月,男18例,女10例;输尿管异位开口9例、输尿管膨出16例、膀胱输尿管反流3例.2组患儿年龄、病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 腹腔镜组术中转开放手术2例.2组患儿术中术后未发生外科并发症.开放组平均手术时间2.5 h,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均值2.64 g,术后引流量平均91.4 ml,引流天数平均4.2 d,住院天数平均19.3d;腹腔镜组分别为2.9 h、1.45 g、55.4 ml、3.4 d和14.3 d;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半肾切除术治疗小儿重复肾畸形半肾无功能安全有效,与开放手术比较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和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围手术期运用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1~12月40例行腹腔镜肾肿瘤剜除术患者,按住院号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FTS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外科常规围手术期护理,FTS组实行外科快速康复护理。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FTS组术后排气早[(30.3±11.7)h vs.(43.0±15.5)h,t=-2.924,P=0.006],开始进食早[(26.6±12.1)h vs.(56.1±18.1)h,t=-6.059,P=0.000],下床活动早[(33.6±16.8)h vs.(66.9±28.6)h,t=-4.490,P=0.000],留置导尿管时间短[(40.2±18.5)h vs.(83.4±39.6)h,t=-4.420,P=0.000],留置引流管时间短[(50.3±22.5)h vs.(102.9±46.0)h,t=-4.594,P=0.000],住院时间短[(5.5±1.5)d vs.(9.0±2.1)d,t=-5.911,P=0.000]。结论实施外科快速康复护理可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缩短住院时间,既保证手术治疗的效果,也实现了快速康复的目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疗效。方法 72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成腹腔镜组37例和开腹组35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以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作为胃肠功能恢复的指标,监测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较开腹组有明显增长,为(221.6±37.2)min vs.(150.9±27.8)min(P<0.05),而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分别为(5.78±0.61)cm vs.(18.74±2.30)cm,(48.6±31.5)ml vs.(129.0±78.9)ml,(21.73±8.91)h vs.(67.32±12.84)h,(5.89±1.53)d vs.(12.62±2.45)d(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40%(2/37),明显低于开腹组的31.43%(11/35)(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后腹腔入路与经腹入路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肾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后腹腔入路(17例,A组)与经腹入路(15例,B组)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A组肿瘤大小1.2~3.9(2.6±1.3)cm,B组肿瘤大小1.0~4.0(2.7±1.3)cm。两组术前临床分期均为T_1N_0M_0。比较两种方法的肿瘤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热缺血时间、标本重量、恢复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手术效果。结果:A组手术均成功,B组1例因肾动脉损伤出血中转开放手术。两组肿瘤大小(2.6±1.3 cm vs 2.7±1.3cm)、术中失血量(302±85mlvs305±90ml)、标本重量(42±31g vs 45±33 g)、热缺血时间(28±9.1 min vs30±9.2min)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A组在手术时间(175±55 min vs 248±70 min)、恢复进食时间(24±5 h vs 49±11 h)和住院时间(6.5±1.6天vs 8.4±1.9天)均少于B组(P0.05)。结论:后腹腔入路与经腹入路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均是治疗早期肾癌的一种微创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后腹腔入路在手术时间、恢复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上少于经腹入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在腹主动脉区腹膜后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32例腹主动脉区腹膜后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4例行开放手术(开放组),8例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分析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总结手术效果。结果:手术均获成功,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开放组与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195.0±154.2)mL vs.(51.3±33.6)mL,P=0.000]、切口长度[(21.3±5.8)cm vs.(5.9±1.7)cm,P=0.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时间[(112.3±48.0)min vs.(106.3±48.4)min]、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58.9±14.9)h vs.(43.0±11.8)h]、术后住院时间[(5.9±1.0)d vs.(3.6±0.5)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开放手术及腹腔镜手术治疗腹主动脉区腹膜后肿瘤效果均较理想,腹腔镜手术在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方面较开放组具有明显优势,且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具有潜在优势,适于肿瘤较小且倾向良性的患者,可在有经验的中心开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腹腔镜D2根治性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0年12月间在苏北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下根治性切除术的21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腹腔镜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行开腹胃癌根治术的18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开腹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有206例患者完成胃癌D2根治术,4例(1.9%)中转开腹。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更少[(208±38)mltL(300±52)ml,P〈0.05],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更快[(2.9±0.7)d比(3.9±1.8)d,P〈0.05],术后住院时间更短[(12.8±6.2)d比(15.6±6.8)d,P〈0.05],但手术时间长[(258±42)min比(193±30)min,P〈0.05]。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20.5±1.9)枚/例和(25.8±1.5)枚/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1%(17/201)比8.5%(15/18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率分别为2.9%(6/210)比2.8%(5/180),3年生存率分别为35.6%和37.8%,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安全、可行,与开腹手术具有相当的淋巴结清扫范围和远期生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行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组51例,开腹组48例,比较两组资料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系膜淋巴结清扫个数、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记排气时间)、留置导尿时间、进流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腹腔镜与开腹组相比,术中出血量[(61.0±15.0) mL vs (135.8±13.9) mL,P<0.01]、肠道功能恢复时间[(2.0±0.7) d vs (3.0±0.7) d,P<0.01]、留置导尿时间[(3.5±1.0) d vs (5.9±1.2) d,P<0.01]、进流食时间[(3.0±0.9) d vs (4.3±0.9) d, P<0.01]、住院天数[(8.0±1.3) d vs (10.1±1.8) d, P<0.01]、并发症发生率(7.8% vs 25%,P<0.025),腹腔镜组均少于开腹组。手术时间[(167.1±26.9) min vs (138.6±17.7) min,P<0.01]及住院费用[(3.3±0.5)万元vs (2.6±0.4)万元,P<0.01],腹腔镜组多于开腹组。两组在淋巴结清扫数目上差别无统计学意义[(14.1±1.6) vs (14.3±1.9),P=0.586]。结论: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近期疗效优于开腹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18例(A组)及开放组20例(B组)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操作时间分别为A组(76±31)min、B组(113±26)min;手术中出血量A组(25±29)ml、B组(190±76)ml;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A组(33±9)h、B组(69±14)h;术后下床活动时间A组(39±8)h、B组(74±12)h;术后住院天数A组(6.7±2.5)天、B组(12.4±4.1)天;住院总天数A组(14.8±4.7)天、B组(23.9±6.4)天;A组并发症方面明显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手术治疗费用A组(7582±1952)元、B组(3044±1015)元;B组在手术治疗费用方面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借助腹腔镜的放大作用,可清楚辨认肾门处的淋巴管,使淋巴管结扎更完全,具有仓0伤小、出血量少,术后卧床和住院时间短、无明显的并发症、恢复快、术后无复发等优点。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积极做好围手术期处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探讨腹腔镜治疗直肠癌的安全性及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2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治疗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手术96例(腹腔镜组),开腹手术216例(开腹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全直肠系膜切除总体完成率分别为86.5%(83/96)和89.4%(193/216)(P〉0.05),总体保肛率分别为78.1%(75/96)和75.0%(162/216)(P〉0.05)。肿瘤近切缘距离分别为(10.3±4.1)cm和(10.0±4.3)cm(P〉0.05),肿瘤远切缘距离分别为(3.4±0.9)cm和(3.6±1.4)cm(P〉0.05),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12.8±5.2)枚/例和(13.7±6.4)枚/例(P〉0.05)。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相比,术中出血量减少[(98.0±28.7)ml比(175.0±41.0)ml,P〈0.05]、术后排气时间缩短[(2.7±0.9)d比(3.4±0.9)d,P〈0.05]、术后进食半流质时间缩短[(3.7±1.2)d比(4.4±1.5)d,P〈0.05]、术后住院天数减少[(9.4±4.9)d比(11.6±6.2)d,P〈0.05]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15.6%(15/96)比25.9%(56/216),P〈0.05],但手术时间延长[(155.7±48.4)min比(120.0±26.7)min,P〈0.05]。均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随访6—24月,两组均无死亡病例,局部复发率分别为2.1%(2/96)和2.3%(5/216)(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直肠癌能获得与传统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相同的肿瘤根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与开腹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与开腹肋缘下小切口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方法2006年4月~2008年5月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63例,其中腹腔镜下完成33例(腹腔镜组),开腹肋缘下小切口完成30例(小切口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止痛药使用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66.4±10.6)min显著长于开腹组(60.6±9.8)min(t=2.248,P=0.020);腹腔镜组住院费用(7865±992)元明显高于开腹组(6995±825)元(t=3.765,P=0.000);腹腔镜组术后排气时间(22.7±6.9)h显著短于开腹组(36.9±17.2)h(t=-4.374,P=0.000);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4.8±1.5)d显著短于开腹组(10.0±7.4)d(t=-3.951,P=0.000);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例脐周感染)显著少于开腹组(2例切口血肿,2例切口感染,3例盆腔积液,1例粘连性肠梗阻)(χ^2=5.369,P=0.020)。结论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微创保留胆囊治疗胆囊结石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应用于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管理对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前瞻性入组2013年1-11月间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肿瘤外科收治的71例胃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按照FTS方案管理,对照组按照传统方式管理,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及应激程度。结果干预组较对照组术后通气时间提前[(67.8±19.7) h比(90.0±20.6) h, P<0.01]、术后住院时间缩短[(13.5±3.0) d比(17.8±7.3) d, P=0.01]、住院费用降低[(2.38±0.37)万元比(2.78±0.61)万元, P<0.05],且术后疼痛评分、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等应激指标降低(均P<0.01),肠梗阻、感染、吻合口瘘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未增高(均P>0.05)。结论 FTS应用于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管理可减轻术后应激,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D2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莆田市第一医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216例施行D2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组118例,开腹组98例。比较两组术中与术后恢复情况及近期预后。结果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253.9±26.1) min比(206.2±23.9) min, P<0.01],术中出血量少[(138.4±34.0) ml比(266.3±58.7) ml, P<0.01],术后住院时间短[(10.3±1.4) d比(13.9±2.0) d, 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16.1%(19/118)比29.6%(29/98), P<0.05];而淋巴结清扫数目[(26.2±6.2)枚比(27.6±5.6)枚, P>0.05]、术后局部复发率[1.7%(2/118)比2.0%(2/98), P>0.05]和2年生存率(99.0%比98.6%, P>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辅助D2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不仅安全可行,而且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40例接受经脐单孔L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完成的40例传统四孔法L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观察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使用镇痛药的患者例数、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 结果〓全部80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经脐单孔LC组与传统四孔法LC组相比,手术时间较长[(50.3±24.9)min vs.(35.1±17.6)min, P<0.05],但术后使用镇痛药者少(5% vs. 27.5%,P<0.05)、术后住院时间短[(3.9±0.7)d vs.(6.2±0.9)d,P<0.05];而两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23.7±4.6)mL vs.(22.1±4.3)mL,P>0.05]和[(23.6±6.5)h vs.(24.9±7.7)h,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和更微创的术式,与传统术式相比,它具有术后疼痛轻、恢复快、腹部疤痕不明显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优缺点。方法2011年4月-2013年6月,将133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采用抽取信封法随机分为腹腔镜组(68例)和开腹组(65例),2组年龄、性别、穿孔大小、部位和麻醉学评分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对比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第1天及第3天疼痛评分及镇痛次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术中出血少[(10.2±2.2)ml vs.(23.7±4.6)ml,t=-21.742,P=0.000],术后肠鸣音恢复早[(26.2±6.1)h vs.(39.4±8.5)h,t=-10.324,P=0.000],术后疼痛轻[第1天疼痛评分(4.1±1.1)vs.(7.6±1.7),t=-14.159,P=0.000,第3天疼痛评分(1.7±0.9)vs.(3.6±1.2),t=-10.360,P=0.000],镇痛次数少[中位数1(0-9) vs.3(0-12),Z=-7.208,P=0.000],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低[0(0%) vs.6(9.2%),P=0.012],术后住院时间短[(6.3±1.3)d vs.(8.2±2.7)d,t=-5.206,P=0.000]。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 P>0.05)。随访3-6个月,2组均无再次穿孔及死亡。结论腹腔镜手术修补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安全可靠,具有疼痛轻、切口感染少、康复快、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良性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腹膜内型膀胱破裂的疗效。方法50例腹膜内型膀胱破裂患者,26例行腹腔镜膀胱破裂修补术,24例行开放膀胱破裂修补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止痛药的使用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腹腔镜组与开放组手术时间分别为(55.12±8.53)min 和(64.48±13.2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4.24±5.38)ml 和(89.35±12.17)ml,P <0.05;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23.24±2.39)h 和(38.42±6.9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住院时间分别为(4.64±1.42)d 和(7.04±1.2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止痛药的使用率分别为38.46%(10/26)和75.00%(1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69%(2/26)和8.33%(2/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开放术式比较,腹腔镜治疗腹膜内型膀胱破裂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