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了解广州市8个城区和深圳市6个城区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服务利用现状。方法 采用匿名问卷的方式对广州和深圳二市14个区的4365名15~45岁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服务利用相关问题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获取有效问卷4332份。流动人口平均年龄28.81岁,以30岁以下人群居多;文化程度以初中文化为主(50.55%),总体上未婚流动人口文化程度高于已婚流动人口(P<0.05);二市外来人口的来源地主要以广东本省和湖南省为主;52.8%的流动人口得到计划生育机构提供的生殖健康知识服务;对免费提供避孕知识的场所已婚人群知晓率为67.4%,未婚人群为34.2%(P<0.05);对免费提供避孕药具服务场所已婚人群知晓率为65.2%,未婚人群为31.7%(P<0.05);对免费提供生殖健康检查场所已婚人群知晓率为68.0%,未婚人群为29.7%(P<0.05);女性流动人口中有60.3%得到过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或计划生育部门组织的免费生殖健康检查,2.1%得到收费生殖健康检查,37.9%从未得到过检查;5.8%的人得到五项生殖健康检查服务,94.2%的人仅得到部分项目服务。结论 流动人口对生殖健康服务利用不高,提示各级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对生殖健康知识宣传的覆盖面和服务项目的落实。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广州市流动人口及计划生育服务人员进行生殖健康服务满意度调查与分析,为进一步提高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服务水平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完全随机的方法,在2006年对广州市八个城区的2565名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有效问卷2473份;对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人员进行专题调查。结果超过60%的流动人口对宣传教育服务、生殖健康检查服务、计生办环境、计划生育工作人员服务态度等方面的生殖健康服务评价都非常满意或满意。各区对流动人口和户籍人口生殖健康服务的人员和财政投入存在显著区别。基层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对同事关系融洽度、工作条件、能力发挥和奖励机制等满意度高(P<0.05);而对提升机会、培训机会和流动人口配合度等三方面满意度较差(P<0.05)。结论加大对流动人口的投入,使其获得与户籍人口相等的待遇;增加计划生育服务人员的培训机会,从而提高其服务技术水平,有利于完善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3.
深圳市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服务的绩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综合评价深圳市计划生育系统开展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服务的成绩和效果,为完善和改进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资料收集和问卷调查方法,了解流动人口基本情况、生殖健康服务内容、服务量、人员配备、经费投入等服务开展情况;流动人口接受服务情况及对服务的评价。结果:①近50%流动人口在本地接受过计划生育部门提供的生殖健康宣教服务,60%左右知晓目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政策和相关服务信息,80%知道两种以上避孕方法和艾滋病预防知识;②已婚妇女70%得到查环查孕服务,60%得到避孕节育知情选择指导及随访、可以领到免费的避孕药具,得到生殖健康检查尚不足50%;③75%的对象对服务质量各方面表示满意;④全市流动人口综合节育率达90.3%,计划生育率达90.8%。存在不足是基本服务投入不足,服务投入不均衡,技术服务效率有待提高,投入与服务过程指标存在正相关,而与结果指标(综合节育率、计划生育率)相关不明显。结论:深圳市初步实现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基本服务和管理目标,但仍需适当增加投入,同时注重服务效率;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评价时,在注重结果的同时更要侧重过程指标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未婚流动人口生殖健康需求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我国未婚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服务需求情况 ,为有关部门制定适宜的生殖健康服务内容提供依据。方法 :在广州、武汉和重庆 3个城市随机抽取 9个城区 ,每个城区随机抽取 5~ 7个未婚男性和未婚女性流动人口分别进行“未婚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服务需求”的选题小组讨论。对选题小组讨论结果进行整理 ,将所有项目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结果 :未婚流动人口对生殖健康知识需求强烈 ,期望的知识获得途径多样 ;他们迫切需求生殖健康体检和免费 (低价 )的避孕药具 ;需要政府加大生殖健康促进的投入与补贴。结论 :未婚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需求涉及的内容和部门十分广泛 ,要提高和改善他们的生殖健康状况 ,必须在政府指导下 ,通过相关部分的分工合作和全社会的参与才能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5.
未婚流动人口生殖健康需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国未婚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服务需求情况,为有关部门制定适宜的生殖健康服务内容提供依据.方法在广州、武汉和重庆3个城市随机抽取9个城区,每个城区随机抽取5~7个未婚男性和未婚女性流动人口分别进行"未婚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服务需求"的选题小组讨论.对选题小组讨论结果进行整理,将所有项目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结果未婚流动人口对生殖健康知识需求强烈,期望的知识获得途径多样;他们迫切需求生殖健康体检和免费(低价)的避孕药具;需要政府加大生殖健康促进的投入与补贴.结论未婚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需求涉及的内容和部门十分广泛,要提高和改善他们的生殖健康状况,必须在政府指导下,通过相关部分的分工合作和全社会的参与才能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6.
未婚流动人口生殖健康需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我国未婚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服务需求情况。为有关部门制定适宜的生殖健康服务内容提供依据。方法:在广州、武汉和重庆3个城市随机抽取9个城区。每个城区随机抽取5~7个未婚男性和未婚女性流动人口分别进行“未婚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服务需求”的选题小组讨论。对选题小组讨论结果进行整理,将所有项目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结果:未婚流动人口对生殖健康知识需求强烈。期望的知识获得途径多样;他们迫切需求生殖健康体检和免费(低价)的避孕药具;需要政府加大生殖健康促进的投入与补贴。结论:未婚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需求涉及的内容和部门十分广泛。要提高和改善他们的生殖健康状况,必须在政府指导下。通过相关部分的分工合作和全社会的参与才能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7.
<正> 2002年9月5~16日,北京市计生委科技处依法对东城区、西城区、崇文区、宣武区4个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指导中心进行机构和服务项目准入和审批。这类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指导机构由于地处城区,医疗资源丰富,没有农业人口,流动人口较多,因此服务范围确定在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宣传教育、技术指导、咨询、随访和服务;避孕药具提供;孕情检查;计划生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外出务工育龄妇女对出生缺陷预防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知晓和服务获得状况,为建立适宜高效的一级预防干预模式提供技术支持和依据。方法:对2013年3~8月在广东部分地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接受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的育龄妇女进行出生缺陷预防知识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相关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外出务工组378名,户籍地常住组401名。779名对象年龄25.19±3.34岁。两组对象年龄、受教育程度和职业构成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调查对象对于出生缺陷的原因和预防措施及孕前优生服务项目等了解不全面。户籍地常住组对象对于如何获取这些免费服务的认知程度以及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地中海贫血筛查的意义知晓度明显高于外出务工组(P均0.05)。户籍地常住组对象出生缺陷预防知识得分高于外出务工组,且得分与对象受教育程度明显相关。结论:加强流动人口流入地出生缺陷相关知识科普宣传和孕前保健服务的提供,有利于提高目标人群出生缺陷一级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综合干预对流动人口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和在现居住地接受计划生育检查的影响,为今后开展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工作在北京市、上海市、成都市的18~49岁流动人口,根据所在研究场所将调查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干预组开展以工作场所为基础的干预活动,包括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倡导和动员,流动人口管理,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培训、宣教、咨询和技术服务等。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于2007年8~12月开展基线调查,于2008年8~12月开展评估调查,采用χ2和GEE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基线调查时,不同地区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流动人口办理婚育证明的比例在51%~56%之间,只有上海地区干预组基线调查时的比例为71.70%。基线时各组对象在现居住地接受过免费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检查的比例仅在18%~29%之间。GEE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一年的综合干预能有效地提高三个地区流动人口办理婚育证明的比例和在现居住地接受计划生育检查的比例。结论: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综合服务干预能够提高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外来孕产妇免费避孕药具的知晓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 ,对2006年7月1-31日在上海市某外来孕产妇正常产分娩点住院分娩的1513名外来孕产妇进行匿名封闭式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中,知道已婚育龄妇女在上海可以获得免费避孕药具者占23.6%(357/1513),其中知道具体的免费避孕药具名称者占59.4%(212/357)。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在上海居住5年以上、有过人工流产史者,免费避孕药具的知晓率较高。从计划生育工作者、亲戚朋友和传媒获得避孕知识的孕产妇,对免费避孕药具知晓率高于从医护人员处获得避孕知识者。结论外来孕产妇免费避孕服务知晓率比较低,知晓率低受对象和服务提供者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利用外来孕产妇正常产分娩点提供避孕咨询和免费避孕服务,是提高外来育龄妇女避孕服务可及和利用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深圳市育龄妇女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咨询需求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深圳市育龄妇女生殖健康与计划生育咨询需求,为进一步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深圳地区选取研究对象998名,采用定性定量的方法收集数据。结果:对避孕方法名称知晓率最低的是皮下埋植(42.83%),最高的是避孕套(91.98%);缺点知晓率最高的是紧急避孕(59.88%),最低的是避孕针剂(46.56%)。咨询服务满意度满意率较高,为97.49%。育龄群众生殖健康知识水平还需要提高,对计划生育咨询内容范围还需要扩大。结论:在今后的计划生育服务中,应加强计划生育咨询的深度和广度,根据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性和生殖健康的知识。  相似文献   

12.
武汉市未婚流动人口STD/HIV及避孕节育知识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武汉市未婚流动人口性病 /艾滋病 (STD/HIV)和避孕节育知识现状及服务需求 ,探讨针对未婚流动人口制定有效的卫生服务措施。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对本市未婚流动人口 12 32名进行现场问卷调查 ,运用SAS 8 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调查对象具有一定的STD/HIV及避孕节育知识 ,但明显不足 ;77%的调查对象出现过生殖道感染症状 ;94 %的人认为应该向未婚青年提供生殖健康的咨询服务 ,希望通过计划生育部门、公共媒体、妇幼保健所和医院获得有关知识。结论 :未婚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知识水平低下 ,应针对未婚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需求采用多种有效方式 ,提高这部分人群的生殖健康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台州市流动人口避孕知识、态度和行为,为提高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水平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取多阶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台州市5个县、市、区共计1372名流动育龄人群的人口学特征、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及使用情况、避孕知识获取途径和避孕知识了解、态度及行为等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平均年龄31.2岁,其中女性占54.7%,男性占45.3%;平均月收入1200元人民币;文化程度以小学、初中为主,占78.7%;职业以技术工、服务业为主;采取避孕节育措施的以女性为主,宫内节育器占所有避孕措施的40.76%,其次为避孕套(21.59%);获得避孕节育知识的途径以广播电视媒体和报纸杂志为主(84.9%);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率〈80%;男性KAP值高于女性,文化程度是影响KAP得分的主要因素;对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内容的满意度为57.4%。结论:流动人121避孕方法知晓率较低,对避孕、节育知识及生殖健康服务需求强烈。应该加强普及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知识,探索新的长效服务机制,以满足流动人口育龄人群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深圳市试点社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现状分析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对深圳市计划生育部门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的现状进行评价,为改进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状分析的方法开展研究,用SPSS11·5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试点地区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服务流动人口,使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率由56·40%上升为70·21%。但与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要求和流动人口的实际需求尚存在一定的差距。结论: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服务质量尚需提高。可从调整服务队伍结构、加强避孕节育的知情选择及随访指导,扩大服务信息宣传等方面入手予以改进。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广州市天河区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现状。方法采用匿名问卷的形式对广州市天河区1244例15~45岁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行为以及主要生殖健康问题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获取有效问卷1206份。受调查的流动人口平均年龄为29.82岁;文化程度主要是初中及以下(58.1%);职业以工人、商贸餐饮业和社会服务业为主(80.6%);流动人口对受孕知识知晓率不高,正确率仅占44.9%,已婚人群正确率远高于未婚人群(P<0.05);流动人口对艾滋病3种传播途径回答正确率为56.4%,非传播途径回答正确率为33.5%;已婚人群和未婚人群对计划生育服务政策知晓率分别为69.0%和42.6%(P<0.05);已婚人群进行生殖健康咨询的比例高于未婚人群(P<0.05);未婚女性和男性在避孕措施上主要选择使用避孕套(分别占75.2%和89.1%);绝大多数已婚女性(94.0%)和已婚男性(93.9%)采取的前三位避孕措施为宫内节育器、输卵管结扎、避孕套。结论流动妇女对生殖健康相关知识及政策了解不足,自我保健意识薄弱。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流动已婚妇女的生殖健康认知水平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介绍"最佳实践"模式在深圳市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服务中的应用情况,丰富其理论运用,促进"最佳实践"模式在生殖健康服务领域的推广。方法:研究对象为沙井镇计划生育服务系统以及在本地居住1个月以上非本市户籍流动人口。主要包括现状需求分析、实施干预、结果评估。采用定性访谈和定量问卷分析,现场调查采用等比例分层抽样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施"最佳实践"模式,提高了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水平,优化了计划生育服务质量,改进了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模式。结论:以社区健康服务体系为基础,在流动人口中继续开展生殖健康服务,进一步推广实施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最佳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东城区南片2009-2013年计划生育手术数量的基本情况,掌握近5年来该区计划生育手术方式的变化趋势,为辖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避孕宣教、咨询指导提供理论依据,调整工作重点,提高该区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质量。方法 根据2009-2013年东城区9家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上报的”北京市节育手术数量和质量年报表”进行历年趋势分析。结果 5年间节育手术总例数由2009年6444例下降至2013年4914例,总体呈下降趋势,而且本市户籍数量较外地下降更为明显;节育数量中二级及民营机构所占比例有上升趋势。无痛流产比例逐年增加2013年高达62.15%。结论 加强流动人口的避孕宣教,进一步规范无痛流产技术,加强对二级机构尤其是民营机构的监管力度,提高计划生育手术质量,确保辖区妇女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18.
南京市流动妇女的避孕方法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南京市建邺区流动妇女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状况研究"的问卷调查数据,对流动妇女的避孕方法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流动妇女避孕措施的选择依次是宫内节育器(48.0%)、绝育术(32.9%)和避孕套(16.3%);65.4%的流动妇女没听说过紧急避孕;46.0%的流动妇女不知道目前自己使用的避孕方法的副作用。据此提出,应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管理和测评体系,以保证基层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