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艳平  田杰  张宁惠 《中国药房》2006,17(2):138-139
目的:建立小儿清热止咳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小儿清热止咳合剂中的麻黄、黄芩、甘草进行定性鉴别,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主要药材杏仁中的苦杏仁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小儿清热止咳合剂中麻黄、黄芩、甘草的供试品薄层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苦杏仁苷进样量在0.198μg~4.95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1.0000)。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本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生化合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生化合剂中的当归、川芎和阿魏酸。结果薄层色谱中,供试品与对照品或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所选择的方法可以用于生化合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周荣  翁水旺 《中国药业》2006,15(16):22-23
目的 建立妇炎合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妇炎合剂中的当归、蒲公英、黄柏、白芍和甘草。结果 薄层色谱图中,供试品在与对照品或对照药材色谱相应位置上均能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且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 薄层色谱法可以用于妇炎合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任卫琼  周建军 《中国药业》2009,18(11):25-25
目的有效控制复方麻杏止咳颗粒的质量。方法用薄层色谱(TLC)法鉴别处方中的麻黄、杏仁、前胡。结果在薄层色谱上可检出3种药材的特征斑点,且斑点清晰、重现性好。结论TLC法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麻杏止咳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薄层鉴别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的薄层色谱(TLC)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黄芩、甘草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薄层色谱中能明显地检出黄芩、甘草.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行,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梨杷止咳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制剂中的枇杷叶、菊花、甘草、桔梗,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中的相关方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结果制剂中的枇杷叶、菊花、甘草、桔梗的薄层色谱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可用平皿法,控制菌检查可用常规法。结论建立的方法能有效地控制梨杷止咳合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罗峰 《齐鲁药事》2012,31(1):23-24
目的建立参芪苓术合剂中主要成分的薄层色谱鉴别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参芪苓术合剂中的黄芪和黄连.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可检出黄芪和黄连的特征斑点,且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可靠,可有效地控制参芪苓术合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益气复元合剂的定性鉴别方法,为该制剂的质量标准提高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薄层色谱法对益气复元合剂方中的黄芪、赤芍和石菖蒲进行定性鉴别研究。结果:益气复元合剂中黄芪、赤芍的薄层鉴别特征明显,其对照药材、对照品溶液均有相同颜色的斑点,且斑点明显,分离效果好,阴性对照无干扰。益气复元合剂中石菖蒲的薄层鉴别特征不明显,斑点模糊,且经多次调整参数均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结论:本实验建立的黄芪、赤芍的薄层鉴别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高且灵敏,方法可行,可作为益气复元合剂质量标准提高的项目及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
卢翔 《中国药事》2007,21(9):744-746
建立小儿宣肺止咳颗粒质量控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薄层定性鉴别条件适合,斑点清晰。高效液相色谱定量方法分离效果好,线性范围0.396~3.168μg(r=0.9998)。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复方扶芳藤合剂质量检验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复方扶芳藤合剂的质量检验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该合剂中的扶芳藤、黄芪和红参进行定性鉴别:用薄层扫描法测定该合剂中的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Ⅳ)含量。结果: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易于识别:黄芪甲苷斑点在2~10g之间与其吸收度积分值呈线笥关系,r=0.9993,平均回收率为98.6%(RSD=2.7%,n=5)。结论:本法可有效地控制复方扶芳藤合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胡红艳  李艳  黄秋明 《中国药业》2010,19(17):26-26
目的探讨复方茵陈合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栀子、大黄进行鉴别。结果薄层色谱上能鉴别出制剂中2种药材的特征斑点,阴性对照品溶液色谱中则无此斑点。结论薄层色谱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益智合剂中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控制制剂的质量:方法:采用薄层层析法(TLC)鉴别益智合剂中的远志、黄柏、甘草。结果:薄层色谱鉴别可检出样品中各相应的薄层斑点。结论:该法准确,鉴别方法专属性强,阴性对照无干扰,能有效地控制益智合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张芹  钱芳 《中国药业》2014,(14):53-54
目的建立开胃合剂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陈皮、石菖蒲、甘草、黄连、益智仁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结论方法简便可行,可用于开胃合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冬凌草利咽合剂的制法及主要成分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备冬凌草利咽合剂,探索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利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冬凌草、射干,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薄层色谱中的斑点清晰,易于识别。结论制备工艺简单,可有效控制制剂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和完善加味酸枣仁合剂的质量标准,保障其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知母、茯苓、川芎、甘草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薄层色谱可以鉴别知母、茯苓、川芎、甘草,且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加味酸枣仁合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6.
加味酸枣仁合剂的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和完善加味酸枣仁合剂的质量标准,保障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知母、茯苓、川芎、甘草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薄层色谱可以鉴别知母、茯苓、川芎、甘草,且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加味酸枣仁合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创伤1号合剂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创伤1号合剂中的当归、川芎、西红花、赤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阿魏酸的含量。结果供试品溶液薄层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溶液或对照品溶液色谱相应位置上出现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阴性对照品溶液无干扰;高效液相色谱中,阿魏酸质量浓度在1.51~24.2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6 4),平均回收率为99.30%,RSD为1.20%(n=6)。结论薄层色谱法斑点清晰、特异性强,可用于创伤1号合剂的定性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快速,精密度高,准确度好,可用于创伤1号合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李育民 《海峡药学》2013,25(7):108-110
目的对聪耳开窍合剂中的药材进行鉴别。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法)对方中的赤芍、葛根、当归进行鉴别。结果薄层色谱上均鉴别出制剂和各种药材的特征斑点,阴性对照色谱中无此斑点。结论该鉴别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操作简单,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茵陈退黄合剂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制茵陈退黄合剂并拟订质量控制标准。方法将处方中药材用水提法制成合剂,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合剂中大黄(酒炙)、黄柏进行鉴别。结果薄层图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结论制备方法简单合理,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岗梅合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三叉苦进行鉴别.结果:在薄层色谱上鉴别出制剂中三叉苦的特征斑点,且斑点清晰,无干扰.结论:该法结果可靠,方法简便、专属性强、重现性、耐用性好,可为岗梅合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