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唐小蕾  谢洁 《中国妇幼保健》2017,(12):2525-2527
目的探讨个性化营养健康教育对孕妇膳食行为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该院全程孕检的孕妇360例,其中观察组180例孕妇孕期给予个性化营养健康教育指导,对照组180例孕妇孕期给予常规小班化知识宣教,比较两组孕妇孕期妊娠状况。结果观察组孕妇营养认知、膳食行为评分改善程度及营养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年龄、文化水平、家庭月收入、产次、运动量是孕妇膳食多样化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结论孕期个性化营养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改善孕妇营养认知,促进孕妇养成合理的膳食行为习惯,降低孕期并发症发生率,保证胎儿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厦门市孕妇孕期营养状况,分析日常饮食对体内营养素的影响,评价营养干预措施的效果,为制定合理的孕期膳食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6年1月~2008年8月间,在厦门市妇幼保健院营养科接受营养咨询的孕妇571例,分别在孕20周前、孕26~27周、孕35~36周进行3次前3天的膳食调查,同时检测体内营养素水平,探讨日常饮食与体内营养素变化的关系,评价孕期营养。随机选取同一时期在本院分娩、孕20周前正常者,但未接受孕期营养指导的产妇254例,作为对照组。追踪随访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评价营养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①两组孕妇在日常膳食中,脂肪摄入占总能量的比例均达营养素推荐摄入量(RNI)的要求,88.3%的孕妇摄入过高,超过了RNI的要求。孕中、后期,孕妇钙、铁的摄入不足,尤其是孕末期,钙、铁摄入量达到RNI的孕妇分别占29.8%及8.5%。孕中、晚期,锌、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摄入量达到RNI的孕妇分别占40.9%、36.2%、44.8%、22.7%、45.9%。②孕期同时增加补充铁及维生素C,能较好地延缓血清铁蛋白浓度下降的趋势(P0.05),增加维生素B2的摄入是孕期胆固醇水平升高的保护因素(P0.05),而脂肪摄入过高,则是危险因素(P0.05)。③孕期能量摄入水平控制在1900~2600kCal/d,蛋白质摄入水平控制在70~115g/d时,新生儿出生体重异常的发生比例最低。④孕期接受过营养知识健康教育和指导的孕妇,其孕期营养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剖宫产率、新生儿出生体重异常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厦门市孕妇膳食结构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建议孕妇注重蛋白质、各类矿物质和维生素补充,减少脂肪摄入,能量与蛋白质摄入应在适宜范围内。同时大力提倡孕期营养咨询与指导,要加大孕期营养知识健康教育力度,普及营养知识,提高孕妇营养知识水平,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武汉市城区孕中期妇女膳食营养的摄入水平及食物种类是否合理,评估营养状况.方法:选择孕中期妇女408例作为调查对象,采用24h膳食问卷调查法对孕妇进行膳食营养调查.结果:孕妇每日膳食中摄入的能量、蛋白质和铁偏低,但是优质蛋白来源合理;维生素A、B1、B2及钙、锌均摄入不足或严重缺乏;三餐能量分配不平衡,早餐能量摄入明显不足,而晚餐相对过剩;每日膳食中仅水果类和蛋类的摄入量较为合理,肉禽类和烹调油摄入过量,而谷类、大豆类、蔬菜类、水产品和奶类摄入均不足.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家庭收入的孕妇,能量及三大营养素的摄取量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孕妇多种营养素摄入水平明显不足,膳食结构不合理,建议加强孕妇营养健康教育,改善不合理的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和汉族孕妇膳食营养状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进行科学的膳食指导,促进母婴健康,预防妊娠合并症和胎儿畸形。方法:以在乌鲁木齐和阿图什妇幼保健院进行产检的309名维吾尔族和汉族孕妇为调查对象,采用24h回顾法进行膳食调查,结果用V1.6膳食营养计算器软件进行分析,计算出孕妇平均每人每日各种营养素摄入量,并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标准进行比较,进行评价及分析。结果:孕妇膳食中三大产热营养素的热能供给比例不平衡;钙、铁、硫胺素、核黄素、维生素C、维生素B12、叶酸的摄入量较低;尼克酸的摄入量较高。结论: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铁为孕妇易缺乏的营养素。提示在这些地区应加强孕妇孕期的膳食营养指导,使孕妇合理膳食,必要时应补充孕妇营养食品或补充剂,以满足孕妇与胎儿的营养需要。  相似文献   

5.
营养教育对改善孕妇饮食行为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营养教育对改善孕妇饮食行为的效果,为改进营养教育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对192名参加营养教育的孕妇进行营养教育前后营养知识和膳食行为进行调查。营养教育的主要内容有:营养基础知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孕妇膳食指南、孕妇饮食误区和健康食品的选择。结果:通过营养教育,可有效地提高孕妇的营养知识,并可改善孕妇摄食行为。营养教育后,下列摄食行为增加得较多:每天1次或以上豆类:每周2次或以上菇菌或海藻类、动物肝脏、坚果或果仁:每周1次或以上海鱼。进食油炸食品和盐腌制品显著减少。结论:营养教育可提高孕妇营养知识,为孕妇建立科学的摄食行为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营养健康教育和针对性营养指导对孕妇营养状况和母婴结局的影响,为孕期营养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2月在该院接受定期孕检的孕妇300名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参加常规孕期生理卫生知识学习,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营养健康教育和针对性营养指导。比较两组孕妇晚期膳食构成和营养素摄入情况,妊娠期并发症、分娩后贫血的情况,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和新生儿体重。结果观察组孕妇孕晚期谷类、水果、蔬菜及蛋类摄入量高于对照组,粗粮、鱼虾、动物肝脏的摄入频率高于对照组,蛋白质、维生素C、钙、铁摄入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孕妇分娩后贫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正常体重新生儿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健康教育和针对性营养指导可促进孕妇孕期膳食的合理摄入,改善孕妇孕期的营养状况,降低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自然分娩率,改善妊娠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7.
健康教育对大学男生膳食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健康教育对大学男生膳食营养的影响,为改善男大学生的膳食营养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某大学男生198人,进行营养健康教育。在教育前后分别进行5d的膳食调查,了解其营养素摄取情况。结果 膳食营养健康教育明显提高了男生膳食中动物性食物的摄入比例,提高了各种营养素的摄取量。蛋白质、磷、铁、维生素A的摄取量占推荐量的百分比分别从教育前的94%,213%,227%,135%提高到教育后的114%,230%,360%,226%,钙、维生素B2和维生素C的摄入量占推荐量的百分比分别从教育前的54%,71%,69%提高到教育后的79%,93%,74%。结论 营养健康教育是一种简单易行,又切实有效地改善男大学生膳食营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长沙市孕妇的膳食营养状况,以提供科学的膳食指导.方法采用24 h膳食回顾法,利用膳食营养软件进行营养素分析.结果孕妇各营养素的每日摄入量有热能、蛋白质、钙、锌、硫胺素和核黄素不足,三大营养素的供热比中脂肪热比偏高,碳水化合物热比偏低.结论加强孕妇营养指导,使孕妇合理的膳食,是保障母婴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膳食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膳食营养的影响,为改善大学生的膳食营养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整群抽取某大学学生267人,进行营养健康教育.在教育前后分别进行5 d的膳食调查,了解其营养素摄取情况.结果膳食营养健康教育明显提高了大学生膳食中动物性食物的摄入比例,提高了各种营养素的摄取量.蛋白质、磷、铁、维生素A的摄取量占推荐量的百分比分别从教育前的89.1%、213%、227%、135%提高到教育后的111.5%、230%、360%、226%,钙、维生素B2维生素C的摄入量占推荐量的百分比分别从教育前的54%、71%、69%提高到教育后的79%、93%、74%.结论营养健康教育是一种简单易行又切实有效地改善大学生膳食营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孕期妇女的膳食营养状况,为指导合理膳食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称量法和记账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常州市钟楼区342名孕妇进行膳食调查,采用膳食营养评价软件分析食物及营养素摄入量,并与孕期妇女平衡膳食宝塔和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 钟楼区孕期妇女谷类、豆类等食物摄入不足,动物类食物摄入过量,能量和多种营养素存在不同程度的摄入不足,以钙、铁最为严重,蛋白质多来源于动物性食物,三大营养素供能比不合理.结论 钟楼区孕期妇女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素摄入不足,应加强营养教育和指导,调整饮食结构,使孕妇膳食合理均衡,促进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1.
医药类高职学生营养知识、营养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学生对营养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其对学生营养状况的影响,为今后开展在校学生营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987人进行营养知识问卷调查及营养状况检查,营养状况评价采用体质指数(BMI),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93.16%的营养不良学生营养调查问卷得分低于4分,学生的营养知识与营养状况有相关关系。结论提高营养知识知晓率,是改善目前学生营养现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呼吸衰竭患者的营养状态及营养支持疗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呼吸衰竭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类型及发病原因,营养不良对患者免疫,呼吸肌功能,通气驱动等生理功能及预后的影响。呼吸衰竭患者营养状态的评价及进行营养疗法的指征。营养支持疗法的原则及呼吸衰竭患者营养疗法的特殊要求。营养支持疗法可能产生的危害与处理以及营养疗法的疗效。认为正确估价呼吸衰竭患者的营养状态,给予恰当的营养疗法,是提高此类患者存活率和生活质量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普通外科住院病人术前营养风险、营养支持与医师营养风险筛查相关知识的关系。方法:采用营养风险筛查方法(NRS2002)和自设问卷对普通外科1个月内217例住院病人和同一科室41名医师进行调查。结果:术前营养风险的检出率为15.7%,以胃肠道疾病和恶性疾病病人最多见(P0.001)。在有营养风险者中营养支持率为14.7%,在无营养风险者中为2.2%。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比例为1∶2。医师对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支持有效性的认识存在误区,且其所具备的知识与临床实践不够一致,希望提供相关培训。结论:普通外科胃肠道疾病和(或)恶性疾病病人术前营养风险较高,临床营养支持普遍不足,医师缺乏营养风险筛查相关知识。建议加强培训,推广使用NRS2002,提高临床营养支持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临床营养诊断与治疗适宜技术”教育前后对病人营养评价和治疗合理性的改善情况. 方法:调查医护人员营养教育前后病人营养不良发生率、营养风险发生率、营养支持率和营养支持方案的合理性. 结果:营养教育前后肿瘤病人营养不良发生率、营养风险发生率、营养支持方案的合理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营养支持率在营养教育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营养教育可有效地提高医务人员的营养知识水平,有助于改善病人的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营养支持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在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ICU住院患者中需机械通气患者共150例,试验组(营养支持联合rhGH)80例,对照组(单纯营养支持)70例,热量按Harris-Benedict公式换算供给,供氮量0.25 g/(kg·d),试验组予rhGH 0.1U/(kg·d)皮下注射7 d,对比研究两组在各营养状况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及临床指标等方面的不同影响.结果 治疗后7 d,试验组比对照组在各营养状况指标和免疫功能指标方面有明显改善,一次脱机成功率高.治疗后7d,试验组患者转铁蛋白(3.0±0.6)g/L、前白蛋白(226.46±27.02)mg/L、CD3(53.8±3.3)%、CD4(0.41±0.14)%、NK(16.1±2.1)%,均较对照组患者的(1.9±0.4)g/L、(188.68±17.27)mg/L、(47.4±4.1)%、(0.25±0.05)%和(10.9±3.0)%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营养支持联合rhGH比单纯营养支持对机械通气患者营养状态的改善具有更佳的疗效,同时对机体的免疫功能也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相似文献   

16.
营养支持治疗在ICU中的应用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报告14例危重病人给予全胃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收到良好效果。14例中MSOF10例,衰竭脏器≥个者5例。9例入ICU时呈昏迷状态。11例气管切开,9例给予人工机械通气,其中4例同时进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透析治疗。营养支持治疗后艰病人手术切口的愈合,呼吸肌功能的恢复以及全身营养状况的改善均起到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围手术期营养支持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营养不良可增加手术危险性、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死亡率,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可纠正外科病人的营养状态,而减少手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但近年来严格的临床对照研究却表明,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仅能降低重度营养不良或手术后长期不能进食病人的术后并发症,而对大多数非严重营养不良的产病人则无益。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不同营养筛查/评估方法对肝病病人进行营养状况调查,筛选出新的适合肝病病人的营养评价方法. 方法:选择慢性肝病住院病人525例,其中慢性肝炎149例,肝硬化360例,肝衰竭16例.应用主观全面评定法(SGA)、营养风险筛查NRS 2002、微型营养评价精法(MNA-SF)和传统营养指标的测定和比较,通过多因素分析筛选出适合慢性肝病病人的营养评价指标. 结果:应用SGA法、MNA-SF法和上臂肌围(MAMC)、肱三头肌皮皱厚度(TSF)、血清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淋巴细胞总数(LCT)指标评估营养状态时,不同疾病分组营养状况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TSF、MAMC、ALB和活动能力是影响慢性肝病病人发生感染、胸腹水、器官功能衰竭和进入ICU的危险因素,并以此建立肝病病人营养评价方法(NALD). 结论:应用NALD,更适合评价肝病病人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9.
住院病人营养状况调查(附167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了解住院病人营养状况,营养素摄入量及膳食结构。方法:对同一时期住院资料完整的167例病人进行分组调查研究。结果:超重肥胖患心脏血管疾病,糖尿病高出肾结石,胆囊疾患等7-20倍,超重肥胖男性居多,年龄差异无显性意义。AMC,ALB四组平均值均低于正常值,差别有显性意义,膳食营养素碳水化合物,钙,维生素A摄入量普遍不足,与谷类,蔬菜,水果,水产,奶类,豆类摄入量低于膳食结构正常值有关。结论:(1)对超重肥胖患应将体值指数(BMI)的动态变化列为营养疗效观察指标。(2)住院病人蛋白质缺乏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