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改良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1年1月30日~2008年1月30日住院剖宫产的产妇106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采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B组采用新式剖宫产常规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再次手术腹腔粘连情况。结果:A组在上述观察项目中明显优于B组。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住院时间短、再次开腹粘连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张惠霞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3):3862-3864
目的:研究3种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剖宫产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原州区妇幼保健院产科于2006年1月~ 2010年1月进行剖宫产分娩的123例产妇,按照前次剖宫产3组,方式分为A组改良新式剖宫产41例,B组新式剖宫产42例,C组子宫下段剖宫产40例,比较3组再次剖宫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腹腔粘连情况及术后情况.结果:A组和C组患者开腹到胎儿分娩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粘连B组粘连程度明显高于A组和C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大网膜粘连B组粘连程度明显高于A组和C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0.01),3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发热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吸取了新式剖宫产手术优点,并且行剖宫产术时应缝合腹膜,为下次手术创造有利条件,是值得推广的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新式剖宫产术后与改良式剖宫产术后腹部粘连情况及其对再次开腹手术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的方法,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开腹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其中既往行新式剖宫产术者70例(新式组),改良式剖宫产术者73例(改良组),比较两组患者开腹时间、开腹出血量及术中肉眼观察腹壁、盆腹腔粘连情况.结果 新式组开腹时间为(16.53±5.16)min,明显长于改良组的(7.40±3.25)min;开腹出血量为(56.80±6.70)ml,亦明显多于改良组的(35.55±5.25)ml;腹壁粘连及盆腹腔粘连的发生率分别为54.3%、57.1%,高于改良组的26.0%、31.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改良式剖宫产术后对再次开腹手术影响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后与改良式剖宫产术后腹部粘连情况及其对再次开腹手术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的方法,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开腹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其中既往行新式剖宫产术者70例(新式组),改良式剖宫产术者73例(改良组),比较两组患者开腹时间、开腹出血量及术中肉眼观察腹壁、盆腹腔粘连情况。结果新式组开腹时间为(16.53±5.16)min,明显长于改良组的(7.40±3.25)rain;开腹出血量为(56.80±6.70)ml,亦明显多于改良组的(35.55±5.25)ml;腹壁粘连及盆腹腔粘连的发生率分别为54.3%、57.1%,高于改良组的26.0%、31.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式剖宫产术后对再次开腹手术影响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剖宫产术式对二次剖宫产影响。方法:选择因瘢痕子宫足月妊娠行再次剖宫产病例87例,年龄24~44岁,平均31岁;孕周37~41周。其中既往采用改良新式剖宫产史者31例,为观察组;新式剖宫产史者30例,为对照A组;下腹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史者26例,为对照B组。分析第二次剖宫产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T1)手术总时间(T2)及术中出血量、腹腔粘连情况。结果:观察组进腹腔时间稍长于纵切口,但手术总时间短、切口美容、粘连发生率低,与对照1组及对照2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很有可能二次开腹手术病人,选择下腹纵切口可能为明智选择,有利于二次手术操作,减少手术创伤。而美容切口-腹壁横切口永然是剖宫产患者喜爱手术切口,笔者建议采用改良新式剖宫产。它既吸收新式剖宫产的优点,又减少了术后粘连发生,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新式剖宫产术对再次开腹手术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剖宫产术后二次开腹手术患者腹膜及膀胱腹膜反折粘连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其中既往有新式剖宫产史者80例(观察组),传统腹壁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史者73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开腹时间及开腹出血量情况以及腹直肌、腹膜、大网膜、膀胱腹膜反折粘连发生情况.结果 (1)观察组开腹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开腹出血量亦明显多于对照组.(2)观察组腹直肌粘连、大网膜粘连、腹膜粘连、膀胱反折腹膜粘连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式剖宫产术对再次开腹手术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分析的方法 ,对我院产科2004年4月-2009年3月再次剖宫产279例的术中、术后进行观察,其首次剖宫产I组子宫下段剖宫产65例,Ⅱ组新式剖宫产86例,Ⅲ组改良新式剖宫产128例,比较三组再次剖宫产手术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盆腹腔粘连情况及术后情况。结果再次剖宫产时新式剖宫产与子宫下段剖宫产和改良新式剖宫产在腹壁及盆腹腔粘连、切开腹壁至暴露子宫下段的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子宫下段剖宫产与改良新式剖宫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腹壁暴露子宫下段时间、原手术疤痕缺损发生率依次为改良新式剖宫产、子宫下段剖宫产、新式剖宫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吸取了新式剖宫产手术时间短、产妇疼痛轻、术后肛门排气快、恢复快的优点,是值得推广的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腹壁纵切口及横切口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 选择腹壁纵切口剖宫产术后再次剖宫产产妇68例为A组,腹壁横切口再次剖宫产58例为B组,对两组开腹至胎儿取出时间、手术总时间、腹壁及盆腹腔粘连情况、术中出血量、子宫切口愈合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A组开腹至胎儿取出时间、手术总时间均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腹壁及盆腹腔重度粘连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盆腹腔轻、中度粘连及术中出血量、子宫切口愈合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壁横切口剖宫产术后粘连较严重,给再次手术增加了难度。对有可能行再次剖宫产的产妇,首次手术选择腹壁纵切口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吴国珍 《中国卫生产业》2014,(8):144+146-144,146
目的探讨stark式剖宫产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在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86例再次剖宫产产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初次剖宫产方式,将其分为A、B两组,A组行stark式剖宫产,B组行传统剖宫产,比较两组患者再次剖宫产发生腹腔、腹壁粘连程度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等情况。结果A组产妇的腹腔、腹壁粘连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产妇的胎儿娩出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A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与传统刮宫产相比,stark式剖宫产产妇再次妊娠发生腹腔、腹壁粘连的程度更严重,容易引起开腹时间长、出血量多等不良现象,所以初次剖宫产时应慎重选择stark式剖宫产。  相似文献   

10.
郭丽俊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9):1417-1418
目的:比较3种剖宫产手术方式再次手术时的腹腔粘连情况。方法:对有改良新式剖宫产、新式剖宫产及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史,2000年1月~2007年12月在该院因妇产科疾病再次行开腹手术的225例患者进行术中观察并回顾性分析,比较其腹腔粘连情况。结果:有改良新式剖宫产史者粘连最轻,粘连发生率最低,与有新式剖宫产术史及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史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腹腔粘连最轻,粘连发生率最低,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陈玲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2):5076-5078
目的:探讨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手术的影响。方法:将第二次行剖宫产手术的160例产妇分为两组,其中首次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患者80例为A组,首次行stark式剖宫产术患者80例为B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中腹腔粘连情况、胎儿娩出时间。结果:B组手术时间>60 min的占6.3%,出血量大于700 ml的占8.8%,重度粘连发生率为6.3%,胎儿娩出时间低于15 min者占52.5%,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组比较,stark式剖宫产术更加简单、创伤及术后粘连更小。  相似文献   

12.
梁冰 《中国保健》2007,15(17):54-55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再次手术的腹腔粘连情况.方法对2004年1月~2006年12月岑溪市妇幼保健院对既往有新式剖宫产史、改良新式剖宫产史因妇产科疾病再次开腹或腹腔镜手术的109例病例进行术中观察并回顾性分析,比较其腹腔粘连情况.结果改良新式剖宫产史者粘连轻、粘连发生率低,与新式剖宫产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导致的粘连重,发生率高,改良新式剖宫产术粘连轻,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07年1月~2009年12月在梅河口市医院再次剖宫产的270例进行回顾分析。以其中第一次横切口新式剖宫产135例为观察组,第一次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13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中所见腹腔粘连程度、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及手术费用。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再次剖宫产术中所见腹腔粘连程度重,胎儿娩出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差异有显著性(P<0.05);总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横切口新式剖宫产孕妇再次剖宫产时腹壁各层的粘连重、开腹困难、术中出血多。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必须剖宫产时应慎重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组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胎儿娩出难度及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407例再次剖宫产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进行观察,其中I组新式剖宫产86例,Ⅱ组Pfannenstiel切口式剖宫产92例,Ⅲ组下腹纵切口式剖宫产229例,比较三组再次剖宫产手术时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总手术时间、术中总出血量、娩出困难发生率、盆腹腔粘连情况、术后情况。结果:Ⅱ组的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及胎头娩出困难的发生率显著高于Ⅰ组和Ⅲ组,Ⅱ组的腹直肌粘连及腹膜粘连的发生率高于I组和Ⅲ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后再次剖宫产的胎儿娩出时间及娩头困难的发生率低于Pfannenstiel切口式剖宫产,腹直肌、腹膜的粘连也小于Pfannenstiel切口式剖宫产,新式剖宫产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缝合简单、术后粘连小、娩头容易、并发症少等优点,是值得推广的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回顾我院2000年开展新式剖宫产[1]以来,手术时间的确明显缩短,切口愈合美观,但再次剖宫产时发现腹腔粘连机率及程度明显增加,给再次剖宫产造成手术困难及粘连并发症的发生.2006年通过在新式剖宫产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将腹膜纵向剪开及术后缝合膀胱返折腹膜与缝合脏壁层腹膜的方法,使解剖层次清楚,形成腹腔内的光滑面,回顾性对比分析腹腔粘连情况.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8月再次剖宫产术患者96例,本次手术开腹后观察腹腔内各器官有无粘连,粘连部位及程度.结果 第一次采用不同术式剖宫产患者,再次剖宫产术时腹腔粘连粘连情况比较,腹腔粘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纵向剪开腹膜及术后缝合膀胱返折腹膜与缝合脏壁层腹膜,有效地减少腹腔粘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两种剖宫产术式的影响,以期改良现有手术方式,减少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首次为新式剖宫产及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在第2次剖宫产术中及术后情况的比较。结果:新式剖宫产组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组比较,在再次剖宫产术中开腹时间、术中重度粘连、术中总出血量、术后24 h内排气有显著差异。结论:新式剖宫术导致的粘连较传统子宫下段剖产术严重,给再次手术增加了难度。  相似文献   

17.
奚胭芬 《现代养生》2014,(4):101-101
目的:探讨再次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8例再次剖宫产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例,观察组产妇主要采用过下腹纵切口常规子宫下段剖宫产,对照组产妇采用新式剖宫产,对两组产妇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开腹到胎儿出生时间以及腹腔粘连、子宫切口愈合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再次剖宫产采用过下腹纵切口常规子宫下段剖宫产,腹腔粘连程度轻于新式剖宫产,且子宫切口愈合情况优于新式剖宫产。结论:如产妇选择再次剖腹产,适宜选择过下腹纵切口常规子宫下段剖宫产,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再次新式剖宫产术1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对再次新式剖宫产术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有新式剖产术史的孕妇(观察组)和100例有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史的孕妇(对照组)各自按原术式再次进行剖宫产术,记录开腹时间、出血量及胎头娩出时间,观察腹腔粘连程度。结果:两组临床观察结果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比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具有更多的远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新式剖宫产术以及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再次手术的腹腔粘连的分析和研究结果。方法对新式剖宫产史和改良新式剖宫产以及子宫下段剖宫产史患者。为了确保病情得到快速的治疗,使病人恢复健康,对妇产科疾病的患者进行再次开腹手术,然后观察回顾性分析,与腹腔粘连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改良新式剖宫产史患者的粘连比较轻,而且粘连的机率此较小。结论经过对比分析,新式剖宫产术导致的粘连比较严重,而改良新式剖宫产术粘连比较轻,发生率也比较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比新式剖宫产术粘连较重。  相似文献   

20.
张春萍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3):1764-1765
目的:比较两种术式剖宫产(新式剖宫产与传统式剖宫产)术后对再次剖宫产手术的影响,以探讨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选择51例具有剖宫产史,现因某种产科指征需再次手术的患者,其中24例为传统式剖宫产,腹部纵切口为Ⅰ组;另27例为新式剖宫产,腹壁横切口为Ⅱ组。对于两组手术的开腹时间、开腹出血量、术中总出血量、术中腹腔粘连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新式剖宫产术在开腹时间、开腹出血量、术中总出血量、术中粘连情况方面均较Ⅰ组差异显著,分别为(12·45±3·65)min VS(7·34±2·49)min、(53·26±5·28)ml VS(35·40±4·72)ml、(335·3±120·35)ml VS(256·13±90·42)ml。结论:剖宫产术对再次手术有一定负面影响,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对有剖宫产指征患者应选择最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