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叶燕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1):3344-3345
目的 探讨早期认知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抑郁情绪、认知功能障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24例PS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2)和观察组(n=62),两组治疗方案相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认知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PSD患者抑郁情绪(SDS量表评分)、认知功能(MMSE评分)及生活质量(GQOLI-74问卷评分)的变化.结果 两组护理干预前SDS、MMSE评分分别为(58.34±8.51)分、(57.86±9.21)分和(14.27±5.14)分、(15.16±5.4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7.5348、5.6317,均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DS量表评分(42.36±4.58)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的(49.32±5.41)分(F =9.3046,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MMSE评分为(23.18±4.13)发,明显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的(18.37±4.52)分(t=4.3521、6.3741,均P<0.05),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早期认知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PSD患者的抑郁情绪、认知功能障碍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冯琴芬 《海峡药学》2012,24(2):203-204
目的 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68例PS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除接受常规脑血管病治疗和康复训练外,均予以口服帕罗西汀片20mg· d-1.、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两组的疗效均为8周.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NIHSS评分、BI评分和FMA评分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HAMD和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BI评分和FMA评分均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或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且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5.92,P<0.05).结论 对PSD患者帕罗西汀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心理复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并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从而加强主动性康复训练,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来士普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卒中后抑郁(PSD)症状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因PSD人院的患者6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2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基础治疗及认知行为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来上普治疗.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症状,采用中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NFDS)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差异,通过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SDS、HAMD、NFDS评分显著较低,MBI评分显著较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SDS、HAMD、NFDS评分分别为(22.53±5.46)、(7.63±4.39)、(10.46±4.56)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BI评分为(76.30±5.3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来士普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有利于减轻和缓解PSD患者抑郁症状,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并提高患者ADL能力,对PSD患者尽快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林珠 《海峡药学》2010,22(12):182-184
目的 探讨黛力新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7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黛力新组和综合治疗组.两组患者除接受常规脑血管病治疗外,均予以黛力新20mg,每日上午口服,疗程均为8周.综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分别在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BI)评定患者抑郁症状、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HAMD、NIHSS评分和BI评分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和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BI评分均明显上升,且综合治疗组比黛力新组下降或上升更明显.黛力新组和综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2.9%和85.7%,综合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黛力新组(χ2=4.79,P<0.05).结论 对PSD患者在单纯抗抑郁药物黛力新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并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从而加强主动性康复训练,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观察综合干预脑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PSD提供理论依据。选取脑卒中患者3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分,分为有抑郁症状组与无抑郁症状组,比较2组的HAMD分值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在有抑郁症状组中各选择50例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采取以心理护理为主导的综合干预措施,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8周后HAMD评分和BDNF水平变化。380例脑卒中患者抑郁症状的发病率为44.47%(169/380)。有抑郁症状组与无抑郁症状组比较,HAMD分值和血清BDNF水平均具有显著性差异(t=11.805、4.193,P<0.01)。脑卒中患者HAMD分值与血清BDNF水平呈显著负相关性(r=-0.608,P<0.01)。干预8周后,观察组HAMD分值及血清BDNF水平与干预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t=8.147、3.031,P<0.01),较对照组也均有显著性差异(t=4.607、2.943,P<0.01)。观察组抑郁症状好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23.048,P<0.01)。脑卒中后抑郁症状的发病率高,其抑郁程度与血清BDNF水平负相关;采用以心理护理为主导的综合干预措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状况及提高血清BDNF水平;血清BDNF水平可作为判定脑卒中患者抑郁程度及抗抑郁疗效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张开宇 《海峡药学》2012,24(2):148-150
目的 探讨帕罗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抑郁症状、肢体运动和神经功能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72例PSD患者,随机分为帕罗西汀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脑血管病治疗和康复训练.帕罗西汀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帕罗西汀治疗,剂量为20~40mg·d-1,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症状、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变化,并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NIHSS、FMA及ADL评分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12周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及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FMA及ADL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或P<0.01);而帕罗西汀组下降或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帕罗西汀可有效地改善PSD患者的抑郁情绪,并能改善患者肢体运动、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且不良反应轻微,顺应性好,是治疗PSD较为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施玉莲 《淮海医药》2013,(6):566-567
目的 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采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分对干预前后2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2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MMSE及WMS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康复护理干预后MMSE及WMS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患者改善更为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加快神经功能的恢复,延缓认知功能障碍的进展,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曹杏 《中国实用医药》2014,(14):144-146
目的观察天智颗粒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疗效,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将6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用天智颗粒联合小剂量阿米替林,对照组采用盐酸氟西汀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4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智能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两组HAMD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而MMSE、ADL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治疗4周后,实验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4周后两组HAMD和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天智颗粒联合阿米替林片对卒中后抑郁患者具有良好治疗作用,有利于神经功能康复及生活能力恢复。  相似文献   

9.
长春胺缓释胶囊对卒中后抑郁和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匡良洪  肖胜  肖劲松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8):2471-2473
目的观察长春胺缓释胶囊对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恢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4例急性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长春胺缓释胶囊治疗。治疗前、治疗后6周、12周应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24项评价抑郁状况,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15项评价患者的认知和神经功能状况。结果治疗后6周、12周时治疗组HAMD、NIHSS和ADL评分较对照组降低(均P〈0.05),MMSE评分较对照组增加(P〈0.05)。治疗组对卒中后抑郁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8%和91%,高于对照组的20%和73%(均P〈0.05)。结论长春胺缓释胶囊治疗卒中后抑郁有效,能改善患者情绪状态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应岩富  罗利飞 《海峡药学》2012,24(3):137-139
目的 探讨帕罗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白介素-2(IL-2)和白介素-6(IL-6)含量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8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帕罗西汀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脑血管病治疗和康复训练.帕罗西汀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帕罗西汀治疗,剂量为20~40mg·d-1,疗程均为8周.结果 经过8周治疗后,帕罗西汀组患者HAMD及NIHSS评分明显下降,ADL评分明显提高(P<0.05或P<0.01);同时血摹IL-2含量均明显增加.IL-6含量均明显降低(均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HAMD及NIHSS评分、ADL评分、血浆IL2和IL-6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帕罗西汀可有效地改善PSD患者的抑郁情绪,并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且不良良反应轻微,顺应性好,是治疗PSD较为理想的药物.改善免疫功能,调节细胞因子平衡可能是帕罗西汀治疗PSD的另外一种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认知护理干预对脑梗死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轻度认知障碍患者90例,随机分两组,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认知护理干预。通过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的MMSE与ADL评分,比较两组的认知功能及精神状态的区别。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干预前两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干预前两组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AD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认知护理干预对脑梗死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及精神状态有明显的改善,对于缓解脑梗死患者的认知障碍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值得在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早期综合干预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尚臣  唐蕊  李聪慧  庄向阳 《河北医药》2011,33(17):2585-2586
目的评估早期心理干预及黛力新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损害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12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心理干预、服用黛力新,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2组患者在第2、4周均进行多模式方法诊断(MMADD)、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智能状况(MMSE评分)、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结果治疗前及2周后2组患者NIH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MMADD及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周后MMADD及A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治疗组MMADD评分和NIHSS评分明显减少(P〈0.01),ADL评分明显增高(P〈0.01)。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的早期综合干预,能明显改善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性痴呆(A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1年1-6月的5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28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指导和药物治疗,30例作为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日常能力量表(ADL)、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实验组MMSE(21.66±3.29)明显高于对照组(19.79±3.11),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ADL评分无明显差异,而实验组在干预后评分显著降低25%(P〈0.05);实验组HAMD评分干预后减少了1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老年性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认知护理在骨科慢性疼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院骨科收治的慢性疼痛患者1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认知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疼痛程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 SDS 和 S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 SDS和 S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疼痛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疼痛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认知护理在骨科慢性疼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其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抑郁状态与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发病24 h以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75例,依据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将75例患者分为单纯脑卒中患者组和PSD组,再进一步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SSS)评定.并对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确诊为PSD者32例(42.7%).入院第2天、第1周末、第2周末、第3周末,轻度、中度及重度三组PSD患者HAMD评分与单纯急性脑卒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三组PSD患者HAMD评分随时间延长而出现明显变化,但与单纯脑卒中组比较均明显增高.单纯脑卒中、轻度PSD两组患者的SSS评分随观察时间延长而呈增高趋势,两组S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 =9.75,P<0.05).而中度、重度PSD组患者SSS评分随观察时间延长逐渐下降,与单纯脑卒中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q =50.23、46.82,all P <0.05).单纯脑卒中组、轻度PSD组HAMD评分及SSS评分无相关性(r =0.062,P>0.05),而中度PSD组、重度PSD组患者HAMD评分与SSS评分均有相关性(r =4.682,P<0.05).结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PSD的发病率为42.7%,中、重度PSD患者HAMD评分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相关性.早期对抑郁进行干预治疗与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帕金森合并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2月到我院就诊的96例帕金森合并抑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常规药物+安慰剂)和观察组(常规药物+艾司西酞普兰),每组各48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智力状况量表(MMSE)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智力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MMSE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9.17%)(P<0.05)。结论: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帕金森合并抑郁,可显著减轻患者抑郁症状,提高智力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裴亚菲  朱红玲  王晓飞 《江西医药》2022,(12):2081-2083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氯硝西泮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PSD)的效果及对患者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老年PS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口服艾司西酞普兰,观察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氯硝西泮联合治疗。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抑郁程度、神经功能、认知功能,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下降、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和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6.67%、16.67%,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氯硝西泮治疗老年PSD,可降低抑郁程度,改善认知、神经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安理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认知功能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亚娟  杨好  李军 《安徽医药》2013,17(2):305-306
目的探讨安理申对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将209例PS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原发病、早期功能康复训练及心理干预,黛力新片,早晨及中午各一片。安理申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安理申片10 mg每晚。各组患者观察并随访至16周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第8、16周末分别进行MoCA认知评估量表、ADL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及HAMD抑郁量表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采用MoCA,ADL及HAMD评分,经t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8、16周,安理申组与对照组以上各种评分比较,经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安理申能显著改善PSD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糖尿病治疗后抑郁患者的心理护理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9月糖尿病治疗后抑郁患者71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糖控制水平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两组护理前空腹血糖(FBG)、餐后2h 血糖(2hPB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护理后 FBG、2hPBG 均降低,且观察组 FBG、2hPBG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护理前 HAMD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护理后 HAMD 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 HAMD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加强糖尿病治疗后抑郁患者的心理护理,能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有利于患者的血糖达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针对性心理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根据医嘱给予2组患者针对性脑卒中药物治疗,试验组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治疗后观察和比较2组治疗前后HAMD、ADL评分。比较2组康复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HAMD和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AMD评分均降低,ADL评分均升高,且试验组变化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吞咽功能、肢体运动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心理护理可缓解脑卒中后抑郁症状,并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