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7 毫秒
1.
目的 了解综合性医院院前急救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我院的院前急救患者的资料,对患者性别、就诊时间、疾病分类、转归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009年内院前急救患者2036例,男女比1.73:1;10~12月份为急救高峰月份;每天7:00—9:00,19:00—21:00为急救高峰时间;疾病分类中创伤占67.63%、严重创伤占8.74%、多发伤占3.49%、非多发伤占5.26%、非严重创伤占58.89%、内科疾病占23.62%、理化因素疾病5.45%、其他妇儿疾病占3.29%。多发伤是主要死因。结论分析本地区院前急救流行病学特点,有助于制定相应措施,合理配置院前急救资源,提高急危重患者院前急救成功率。可为提高院前急救质量与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分析资料,了解交通伤院前急救的高危人群、高发时间,为交通伤的预防提供依据.结果2008年1~12月我院急救中心院前急救的外伤病例中交通伤居首位,共1 224例,占总数的39.13%.在这一年内,以5~11月为高发期;在一天中,人们上下班时间是交通事故高峰.以21~40岁年龄组为高危人群,在交通事故中受伤及死亡的男性比率高于女性.提示预防和控制交通伤的主要措施是加强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提高司机的安全行车意识和完善道路交通设施,确保良好的交通环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提高院前急救的速度和救治的质量,提升交通事故伤院前急救成功率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2007-12/2008-12 806例交通事故伤车救护资料。结果:死亡73例,其中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时患者已死亡48例,现场抢救和护送入医院途中抢救死亡25例。成功护送入医院733例。结论:交通事故伤病死率高、社会危害性大;通过进一步加快院前急救系统建设,可进一步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上海市嘉定区院前急救病例疾病谱构成及梯度特点,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的方法,随机抽取3130例院前急救病例资料,进行疾病谱及梯度的统计分析.结果 院前急救单个病种中排在前三位的是创伤、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分别占40.9%、15.1%和10.0%;院前急救病例年龄层次以中年、老年为主;急救病例发生时间以白天为主.结论 既要注重全科医师的培养,又要参考疾病构成梯度,有所侧重;同时也要根据院前急救发生时间梯度科学合理的安排院前急救资源.  相似文献   

5.
上海嘉定南翔地区839例院前急救与转运患者的疾病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上海嘉定南翔地区院前急救与转运患者的疾病谱。方法对839例院前急救与转运患者的性别、年龄、呼叫时间、急诊诊断或主诉、不同病种求治人数、院前死亡病种、出车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院前急救与转运患者839例中,男女比为1.66∶1,平均年龄49.6岁;每天9∶00~12∶00和15∶00~18∶00为出诊高峰时间;院前急救疾病谱排序的前5位依次是:颅脑损伤、下肢外伤、脑血管意外、新生儿窒息、早产儿;院前死亡疾病谱排序依次是:交通伤、中毒、溺水等。结论提高院前急救水平对人类健康和学科建设有重大意义,可根据院前急救的疾病谱排序特征制定急救工作重点,急诊诊断或主诉,对指导急诊专业人员培训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寻找上海市突发性灾害的某些规律,就如何提高对突发性灾害的应急能力进行探讨.方法:对1990~2000年期间,由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院前急救的118次突发性灾害的资料,作流行病学分析和Foxplus处理.结果:突发性灾害类型的前三位构成比依次为交通事故(24.58%)、火灾(22.03%)和煤气中毒(12.71%);人员伤亡主要集中在21~50岁的年龄段;事故主要发生在10:00至16:00之间;大于10分钟的反应间期者有79起,占67%.对突发灾害应急反应的三项指标均有延长趋势.结论:为提高对突发性灾害的现场救援能力,应加强本市院前急救网络建设,向市民普及急救和安全知识,增加救护站点和值班车辆,开展航空救护和摩托车救护.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上海市突发事故的流行病学特点,提出现场伤员组织指挥和分流原则,并如何提高对突发事故的应急能力进行探讨。方法 专人负责调查、登记上海市50年突发事故资料,并详细记载发生于本市:1990~2000年院前急救的118次突发事故资料,作流行病学统计和分析。结果 呼救方式主要通过110,突发事故类型前三位构成比依次为交通事故25.6%、火灾22.0%和煤气中毒12.7%;人员伤亡主要集中在21—50岁的年龄段;事故主要发生在上午10:00至下午4:00;大于10min的反应间期有79起,占67.0%(79/118);对突发事故应急反应五项指标均有延长趋势。结论 建立健全的院前急救网络、对伤员进行正确检伤和分流、加强现场医疗救护、普及急救知识、开展航空和摩托车救护是降低伤亡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院前急救中护士发生锐器伤的调查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在院前急救中护士发生锐器损伤情况,为锐器伤事件提供防范措施。方法:随机发放"院前急救中护士发生锐器伤的调查与防范"调查表,回顾性答卷。收集有关锐器伤发生频率、人次,收集有关污染锐器回收和处理情况,锐器伤后采取的措施。回收调查表100%。结果:在调查中100%的护士在院前急救中有过被刺伤和扎伤。被锐器所伤均是在抢救中,工作环境复杂,患者病情急时间紧,护士未按操作规程执行。发生锐器伤1次占1.2%,2~5次占68.5%,5~10次占25%,大于10次者占5.3%。结论:在院前急救中,职业伤害发生比例高,如何采取对策,减少锐器对护士的损害,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护理人员医疗锐器伤原因分析及防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医疗锐器伤发生时段、发生率、损伤原因及护防方法。方法采用问卷方式对180名护理人员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生医疗锐器伤127名,占总调查人数70.56%。锐器伤发生时间:10:00~12:00为64人次,占50.39%;8:00~10:00为20人次,占1575%;14:30~16:30为16人次,占1260%。护龄≤5年组护理人员与〉10年组人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与主管护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锐器伤多发生在护理工作相对集中的上、下午高峰时段,且常见于操作中、后时段。护理管理者要重视对锐器伤高发时段的管理,以降低护理人员锐器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分析资料,了解交通伤院前急救的高危人群、高发时间,为交通伤的预防提供依据。结果2008年1~12月我院急救中心院前急救的外伤病例中交通伤居首位,共1224例,占总数的39.13%。在这一年内,以5~11月为高发期;在一天中,人们上下班时间是交通事故高峰。以21~40岁年龄组为高危人群,在交通事故中受伤及死亡的男性比率高于女性。提示预防和控制交通伤的主要措施是加强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提高司机的安全行车意识和完善道路交通设施,确保良好的交通环境。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交道路交通伤害情况,为开展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南山区3所医院的急诊伤害监测资料.结果:交通伤6274例,男女性别比为2.15∶1,平均年龄(33.2+18.7)岁.道路交通伤害发生的主要地点为街区(60.7%)和公路(32.1%);伤害严重程度以中等程度和轻微浅表伤为主;预后以经医院处理后回家为主;3.91%的交通伤患者在伤害发生之前有饮酒行为.结论:道路交通伤害的发生存在一定规律,应充分利用医院急诊伤害监测系统,使其成为广东省道路交通伤害发生情况的重要信息来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德阳市儿童道路交通伤流行病学特征,提高患儿道路交通伤救治水平和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德阳市人民医院自2010-01-2011-12收治的2498例儿童道路交通伤致伤原因及临床特点。结果:2498例儿童道路交通伤最易发生年龄段在〉4-9岁(54.28%),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儿童道路交通伤以轻伤为主,擦挫伤为主要类型。汽车和摩托车是最主要肇事车辆和导致死亡的肇事车辆,主要的致死原因为颅脑损伤和腹部损伤。道路交通伤害主要发生在市区,发生时间主要在交通拥堵的上、下班时段。结论:德阳市儿童道路交通伤害有其自身的流行病学特点,倡导文明驾驶,完善道路交通公共设施建设,开展针对儿童道路交通事故防范的宣传教育,改进急救体系和服务模式等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协作,将能有效的减少儿童道路交通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2006-2009年西藏自治区伤害监测哨点医院报告伤害病例伤害发生原因,为西藏自治区开展伤害干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3家哨点医院急、门诊,采用统一制作的报告卡对前来就诊的首诊伤害病例进行登记.结果 报告病例中男性青壮年占大多数,学生、商业服务、农林牧业是主要职业.0~15岁及>65岁跌倒/坠落引起的伤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东莞市虎门镇院前急救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急诊科2009年度院前急救资料.结果:患者以男性和21-60岁的青壮年为主,一天内在10-22时以及冬、春季院前急救较密集.外伤以车祸和头部外伤为主,非外伤中以神经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为多见.结论:一天内在10-22时以及冬春季节应加强院前急救力量;本区域的院前急救重点是外伤和心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荆门市0~6岁儿童非故意伤害流行状况,为制定荆门市0~6岁儿童伤害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6—2019年荆门市三家伤害哨点监测医院门(急)诊首次就诊上报的0~6岁儿童伤害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共报告729例0~6岁儿童非故意伤害病例,男女比例为1.72∶1。伤害发生原因前三位分别为跌倒/坠落、机动车交通伤害和刀/锐器伤,分别占总伤害病例的61.45%、10.15%、7.00%;伤害发生地点以家中为主(65.02%)、伤害发生时的活动以玩耍为主(63.92%)。伤害性质以锐器伤、咬伤、开放伤为主,共占总病例的81.62%。一年中伤害发生的高峰期在7~9月,三个月伤害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32.37%;一天中9:00—10:00、10:00—11:00、15:00—16:00和16:00—17:00是发生伤害病例最多的时间段,共占总伤害病例数的38.13%。结论荆门市0~6岁儿童以跌倒/坠落为主的非故意伤害发生率较高,应根据伤害发生的原因、性质、时间等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评估和干预措施,减少0~6岁儿童非故意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2013年北京市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儿童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种分类规律,为提高儿童的院前急救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以北京急救中心调度信息数据库为基础,对2013年北京市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儿童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3年北京市急救中心院前急救9 845例儿童患者中,男∶女为1.6∶1。各年龄组中,47岁的学龄前儿童患者最多,共2 492例,占25.31%;28 d以内的新生儿组患者最少,共251例,占2.55%。病种构成前五位分别为呼吸系统疾病、创伤、消化系统疾病、神经肌肉系统疾病、气道异物。呼吸系统疾病、创伤在47岁的学龄前儿童患者最多,共2 492例,占25.31%;28 d以内的新生儿组患者最少,共251例,占2.55%。病种构成前五位分别为呼吸系统疾病、创伤、消化系统疾病、神经肌肉系统疾病、气道异物。呼吸系统疾病、创伤在47岁的学龄前儿童患者组最多,消化系统疾病、神经肌肉系统疾病、气道异物在17岁的学龄前儿童患者组最多,消化系统疾病、神经肌肉系统疾病、气道异物在13岁的幼儿患者组最多。结论根据北京市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儿童患者具有年龄、性别及病种分类特点,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工作,才能使患者得到更好的院前急救服务。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居民伤害情况。方法运用辽宁省某农村地区3家不同级别伤害监测哨点医院伤害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6-2008年3年间共报告病例16 641例,男女性别比为2.51∶1;发生原因前5位为机动车车祸、钝器伤、跌落、刀/锐器伤和中毒;发生地点主要集中在公路/街道、家里和学校;发生时活动状态为休闲活动时和驾乘交通工具;以非故意伤害和轻中度伤害为主,伤害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5-9月和1 d中的10:00和15:00-18:00;伤害性质以挫伤/擦伤和锐器伤/咬伤/开放伤为主,伤害部位以头部、上肢和下肢为主。结论哨点医院伤害监测是获得辽宁省农村非致死性伤害信息的重要来源,对确定伤害干预重点,有针对性的运用预防干预措施,减少伤害的发生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院前急救交通事故的高危人群、高发时间,为交通事故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分析资料。结果 2004年1-12月我院急救中心院前急救的外伤病例中交通事故居首位,共557例,占总数的51.86%。在这一年内,以7。12月份为高发期。在一天中,人们上下班时间是交通事故高峰。以20—39岁年龄组为高危人群,在交通事故中受伤及死亡的男性比率高于女性。结论预防和控制交通事故的主要措施是加强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提高驾驶员的安全行车意识和完善道路交通设施,确保良好的交通环境。  相似文献   

19.
张梅 《全科护理》2011,9(22):2024-2025
[目的]总结交通事故所致重症胸部外伤病人的急救与护理。[方法]对104例交通事故所致重症胸部外伤病人进行急救与护理,包括评估伤情、紧急处理、纠正休克、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鼓励咳嗽排痰、加强心理护理及并发伤的观察与护理。[结果]104例病人痊愈101例,死亡3例。[结论]加强交通事故所致重症胸部外伤病人的急救与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事件中找出特点和趋势,探讨应急医疗救援策略,为紧急医疗救援体系建设、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医疗救援品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山市急救中心调度信息数据库中提取2006~2010年间发生3人(含3人)以上伤亡的3474起群体性突发事件资料,总结分析其流行病特点和应急处置情况.结果:中山市发生群体性突发事件呈逐年上升趋势,突发事故类型依次是交通事故、外伤、火灾;交通事故和外伤事件有逐年增加趋势,食物中毒呈下降趋势.人员伤亡主要集中在21~50岁的年龄段;事故发生高峰在晚上18:00~凌晨2:00;平均反应时间(从呼叫受理至急救车到达事发现场的时间)由2006年的12.4 min缩短到2010年的11.6min;救治结果:显效6490例(52.83%),有效4738例(38.57%),无变化870例(7.080/0),恶化187例(1.52%),总有效率为91.4%.结论:建立健全的院前急救系统、合理布局急救站点、规范现场处置工作、加强120系统内外联动的协作配合、完善预案并加强演练和普及急救知识是降低突发群体伤亡事件病死率和伤残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