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冯昌宗 《贵州医药》1994,18(3):174-174
1 病例资料例1:甲状腺右叶腺瘤(肿瘤直径3cm).颈丛麻醉下行甲状腺叶切除,局部无粘连,于横断部份胸锁乳突肌时,发现大量出血.经压迫止血、延长切口、显露颈内静脉,发现其内侧有0.8cm长纵形裂口,以沙丁氏钳部份阻断,7—0无损伤线连续外翻缝合,无狭窄,近心端充盈好.术后顺利恢复出院.例2:右上臂前内侧血管瘤10余年,多次手术复发.在某医院于驱血带止血下行血管瘤切除,术毕发现肱动静脉伤,行血管移植失败后转我院.在臂丛麻醉下经原切口探查,发现肱动脉及一伴行静脉已结扎,缺损10cm,肱动脉直径2.4mm.以自体大隐静脉作插入移植,7—0无损伤线间断缝合,吻合口平整,通畅、无狭窄或扭曲,远端搏动好,术后手及前臂色泽温度正常,无肿胀,桡动脉搏动好.术后5天自请出院.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出现医源性胆管损伤的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为胆囊切除术,1例为胃大切术,引起胆道损伤,经过适当的缝合、端端吻合、胆肠吻合、保守引流等9例,人工材料修复1例,患者均康复出院,随访3个月~5年无明显胆道梗阻黄疸。结论医源性胆道损伤时要及时发现,正确处理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可尝试用人工材料修复胆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医源性泌尿系统损失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990年4月至2007年4月治疗的泌尿系统医源性损伤给予回忆性分析,对其致伤原因、诊断、治疗给予总结。结果21例中妇产科、泌尿外科、普外科、ESWL手术致伤者分别为11例、7例、1例、2例。损伤方式有误扎,缝扎,离断,结扎不当,器械操作不当等。结论医源性泌尿系统损失可预防。  相似文献   

5.
医源性尿道损伤原因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各种腔内微创技术的广泛开展及引流管在泌尿外科的大量应用,医源性尿道损伤在各级医院均有发生。现就我院多年来收治的各类尿道损伤情况分析如下.以提示减少由于操作不当造成的医源性尿道损伤发生。  相似文献   

6.
李连谦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10):1695-1696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分析21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分别选择胆管修补,胆管端端吻合,胆肠Roux-en-Y内引流术,15例患者平均随访4年,出现胆道狭窄3例,再手术痊愈。结论胆管损伤应根据损伤类型,采取不同处理方法,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7.
夷泽君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0):3068-3070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243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手术的临床资料,对导致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危险因素及术中实施的预防措施进行可行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单纯性胆囊切除术195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外引流术48例,其中胆管再次手术行胆总管探查、"T"管外引流术7例.所有病例术后均痊愈出院,随访6个月~1年,无胆管损伤的发生.结论:高度的责任心、精确的手术操作是预防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前提;熟悉胆管解剖及变异,正确把握导致胆管损伤的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是预防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宋方庆 《江西医药》2001,36(6):429-430
由于口腔治疗造成的牙周组织损伤称为医源性牙周组织损伤.临床工作可能造成医源性牙周组织损伤的原因很多,以往学者只对其中的个别原因加以分析[1-3],未见多种可能原因的综合探讨.本文试图探讨多种可能造成牙周组织损伤的因素,以引起临床医师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原因,如何预防胆道损伤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近20年收治的35例医源性胆道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胆囊切除(oc25例,lc5例)30例,胃大部切除2例,胆道探查2例,右肾切除1例。均经手术治疗,大部分恢复良好,无死亡病例。结论:熟悉肝胆三角的解剖及变异,肝胆三角解剖清楚及熟练的操作技术是预防胆道损伤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7例腓总神经医源性损伤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传勇  王华 《江苏医药》2003,29(8):635-635
腓总神经医源性损伤临床上常发生,在医源性周围神经损伤中,仅次于桡神经损伤,居第二位,严重影响患肢的功能。我院自1997年5月~2001年5月发生7例医源性腓总神经损伤,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吴红波  林亚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3):2769-2770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uperiority and safety of cup-shaped womb manipulator auxiliary peritoneoscope in entire womb excision. Methods 180 cases with hysterectom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up-shaped womb manipulator auxiliary peritoneoscope group(treatment group) and tradition into the abdominal group( control group) ,and the amount of bleeding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and patient recovery were observed i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anal exhaust time, average length of staying, postoperative recovery daily time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groups ( P < 0. 05 ). There was no serious complication in the two groups. Conclusion Cup-shaped womb manipulator auxiliary peritoneoscope hysterectomy was a safe and feasible operation,and could relieve harm and improv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相似文献   

12.
吴红波  林亚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0):2769-2770
目的 探讨杯状子宫操作器辅助腹腔镜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优越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杯状子宫操作器辅助腹腔镜组(治疗组)和传统进腹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和患者恢复等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在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日、术后恢复日常生活时间等方面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杯状子宫操作器辅助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术式,有利于减轻患者损伤,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宫腔镜下行子宫纵隔切除手术的效果与术后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00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60例子宫纵隔患者,分为A组与B组,分别采用宫腔镜下及传统开腹行子宫纵隔切除手术治疗;对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妊娠结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且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A组患者未见明显并发症,B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7%;A组患者术后妊娠率为80.0%,其中妊娠后流产率为4.2%,顺利分娩率为95.8%;B组患者术后妊娠率为70.0%,其中妊娠后流产率为14.3%,顺利分娩率为85.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行子宫纵隔切除手术临床效果更为明显,术后对患者的妊娠结局改善更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泛影葡胺进行子宫输卵管造影在判断输卵管通畅性上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双盲法随机将103例女性不孕症患者分为A组(52例)和B组(51例)。A组采用常规碘化油造影法,B组采用泛影葡胺做造影剂进行检查,两组均以腹腔镜下通液术结果作为标准,统计比较两组造影检查结果的正确率。结果A组造影的正确率为88.5%(46/52),B组为86.3%(44/51),经χ^2检验,两组造影诊断正确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泛影葡胺做子宫输卵管造影,在判断输卵管通畅性上同样准确可靠,而且比常规碘化油造影法节时、出结果快、方便患者,易于为临床所接受。因此,泛影葡胺造影法可以替代常规碘化油法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的急救处理方法。方法对236例严重多发伤病例的急救工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病例抢救成功223例,死亡13例。结论对严重多发伤患者要有科学判定并集中力量抢救致命伤,优先抢救“急、危、重”伤员,密切观察和有效处理多发伤。实施科学规范化、程序化的急救处理,为患者的成功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并为后期治疗与预后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的急救处理方法。方法对236例严重多发伤病例的急救工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病例抢救成功223例,死亡13例。结论对严重多发伤患者要有科学判定并集中力量抢救致命伤,优先抢救“急、危、重”伤员,密切观察和有效处理多发伤。实施科学规范化、程序化的急救处理,为患者的成功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并为后期治疗与预后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肌成纤维细胞与医源性胆管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肌成纤维细胞(MFB)在医源性胆管狭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医源性胆管狭窄的形成机制。方法通过建立家兔肝外胆管损伤修复模型,分别于术后1周、3周、3个月、6个月取材行光镜、电镜观察,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d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结果MFB功能活跃,持续存在于整个胆道愈合过程;α-SMA表达于肌成纤维细胞胞浆,术后1周-6个月表达均较强,与正常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各期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FB功能活跃,持续存在,是导致胆道瘢痕性挛缩和管腔狭窄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创伤严重度与抗菌药物使用的关系,为创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战伤救治药材标准制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国际疾病分类编码第10版(ICD-10)与简明创伤评分(AIS)对照关联的方法,将ICD-10中创伤诊断编码进行创伤严重度评分分级,统计分析不同创伤评分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共纳入25 035例,按照AIS分值由轻到重依次划分为1、2、3、4、5共5组,5组患者占总病例的比例分别为21.92%、67.73%、8.86%、0.97%和0.52%;以第二代头孢菌素、第三代头孢菌素、第一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和青霉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为主的复方用药最多,分别占抗菌药物总DDDs的29.69%、22.57%、20.33%、4.66%和4.47%;使用率排名前10位的品种是头孢呋辛(12.21%)、头孢唑啉(8.31%)、头孢曲松(7.74%)、头孢硫脒(7.34%)、头孢替安(4.87%)、头孢孟多酯(3.68%)、阿莫西林克拉维酸(3.63%)、左氧氟沙星(3.59%)、头孢西丁(3.56%)和氟氯西林(3.52%);庆大霉素(2.27%)、奥硝唑(2.00%)和头孢哌酮他唑巴坦(1.44%)在各自药理学类别中也使用最多。不同创伤评分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品种和数量均不同。结论 基于ICD-AIS的创伤评分较好地反映了住院患者创伤严重程度,不同创伤评分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品种、剂量均有差异,为创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战伤救治药材标准制订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多发伤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及其与创伤评分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多发性创伤患者42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6含量。结果血清IL-6值于创伤后24 h内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动态观察一周,创伤患者呈持续性上升变化,轻度患者血清IL-6含量低于重度、极重度患者,血清IL-6的含量随创伤严重程度增加(P<0.05)。结论IL-6可作为判别创伤严重程度的灵敏指标之一,可能参与了多发性创伤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腹内压(IAP)监测在多发伤合并腹部闭合性损伤(MTCAT)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比较严重和轻度MTCAT组的腹内压水平、死亡率,并比较IAP重度和轻度升高患者的MODS评分、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 严重MTCAT组的腹内压水平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IAP重度升高组的MODS评分、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和死亡率均明显高于IAP轻度升高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AP升高提示MTCAT患者的病情较重及预后较差,腹内压测定有助于MTCAT患者的病情评估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