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了解蒙族与汉族青少年的形态及心功能发育水平。方法:测量539名蒙汉族青少年的形态指标(身高,体重,瘦体重)与心功能指标(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心脏指数,血管总外周阻力),并进行比较分析。心功能测试使用TP-CBS心血管血流参数无损伤测试仪。结果:两民族青少年的形态及心功能指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大,蒙族与汉族各指标总体上的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生活在相同环境下的蒙、汉族青少年形态及心功能发育呈现极为相似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清睾酮 (T)、生长激素 (GH)对青少年矮身材及骨龄的影响 ,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治疗和指导工作。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 ,把低于当地同年龄、同性别平均身高 2个标准差以下者定为矮身材组 (观察组 ) ,再选取同学校、同年级、同民族、同性别、同年龄身高位于x~ (x± 2s)范围的学生作为对照组。对所有被选学生进行T、GH放免测定 ,同时进行体格检查与骨龄评定。结果 观察组血清T(x=54 .53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 (x=1 57.1 9μg/L) (P <0 .0 0 1 ) ;观察组儿童骨龄 (1 1 .0 5± 0 .76)岁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1 1 .94±0 .69)岁 (P <0 .0 0 1 ) ,年龄骨龄差高于对照组 ,且T与身高 (r=0 .462 ,t=0 .530 )、骨龄 (r=0 .444 ,t=0 .493)呈明显正相关关系 (P <0 .0 0 1 ) ;GH与身高、骨龄的相关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T ,GH含量高低与青少年生长发育有关系 ,且T较GH影响大。  相似文献   

3.
不同海拔地区藏族青少年骨龄发育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堃  任甫  席焕久 《中国学校卫生》2013,34(1):59-60,64
了解不同海拔地区藏族青少年骨龄发育状况,为评价藏族青少年生长发育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西藏不同海拔高度地区12所中小学的2 232名青少年,采用CHN骨龄测定法对不同海拔地区居住的青少年骨龄发育状况进行调查,比较不同海拔地区藏族青少年骨龄发育差异.结果 绝大多数年龄组青少年骨龄低于日历年龄.高海拔地区和低海拔地区男女不同年龄组骨龄比较显示,部分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高海拔地区和低海拔地区男、女群体及总人群的骨龄比较显示,高海拔地区骨龄高于低海拔地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不同海拔地区藏族青少年骨龄发育有差异,较高海拔地区高于低海拔地区.  相似文献   

4.
5.
我国少数民族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特点和综合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最大距离相似法确定样本间相似度,以此为基础对我国(包括台湾高山族在内)28个少数民族男女青少年7~18年岁期间的生长发育状况作Q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各族青少年在形态生长、青春发育早晚、生长速率和体型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利用树状图勾画这些民族青少年在综合生长水平和发育特点方面的相似和相异程度,并对产生这些差异的遗传、环境诸因素作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四川省阿坝藏羌自治州藏、羌和汉族儿童少年的骨量状况,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用双能X线前臂骨密度测量仪(pDEXA)测量1822名7-19岁藏、羌、汉族男女学生前臂远端1/10处和近端1/3处尺骨和桡骨(Dist.R+U,Prox.R+U)以及近端1/10处桡骨(Prox.R)的骨矿物密度(BMD)、骨矿物含量(BMC)、骨面积(BA)。结果 11,16,18岁女生和12,16,17岁男生的前臂骨量各项指标民族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其他多个年龄段,藏族学生前臂远端骨量(特别是9~12岁男生 Dist.R+U BMD及Dist.R+U BMC)、前臂近端骨面积(Prox.R+U BA)和近端桡骨骨面积(Prox,R BA)显著高于汉族和羌族;羌族学生骨量水平处于藏族和汉族之间;汉族13岁女生Dist.R+U BA和Prox.R BMD显著高于本族同龄男生.羌族11岁女生Prox.R+U BMC和Pwx.R BMC以及1l,12岁女生Dist.R+U BA显著高于本族同龄男生,藏族15岁女生Dist.R+U BA显著高于本族同龄男生,在其他年龄段各项骨量指标均为男生大干或等于女生。不同民族出现骨量性别差异的年龄不尽相同;男生在13-18岁、女生在11~16岁,Prox.R+U BMD增长幅度明显大于Dist.R+U BMD。结论四川藏、羌、汉族儿童青少年骨量存在差异。是否为遗传因素起作用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睾酮水平与代谢综合征之间的关系,为临床预防该类患者并发代谢综合征提供诊疗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汕头市第四人民医院2021年3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00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是否并发代谢综合征分为代谢综合征组(44例)和非代谢综合征组(56例)。统计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并对两组患者重复性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睾酮水平及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对比,并分析其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结果 代谢综合征组患者的腰围、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水平均高于非代谢综合征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睾酮水平及注意力、言语功能、视觉广度、即刻记忆、延迟记忆及RBANS总分均低于非代谢综合征组(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睾酮水平与腰围、BMI、SBP、DBP、FBG、TG均呈负相关性(r=-0.269、-0.303、-0.264、-0.245、-0.425、-0.298、-0.204、-0.266、-0.229、-...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儿童单纯性肥胖检出率越来越高,某些大城市小学生的肥胖检出率已接近15%,正迅速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有研究表明:儿童期的肥胖41%~80%可发展为成人肥胖,成为成年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先驱症。本文对肥胖儿童的内分泌、骨龄进行了研究,以探讨儿童单纯性肥胖对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不同海拔地区男性青少年骨形成生化标志物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拉萨、那曲和锦州地区男性青少年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P)、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和骨钙素(OC)水平特点及其差异,为开展青少年生长发育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西藏拉萨与那曲地区的12~18岁健康藏族男性青少年共746人,锦州平原地区汉族男性青少年343人,测定身高及血清BAP、PICP和OC的含量。结果拉萨和那曲组血清BAP、PICP和OC平均水平均高于锦州组,且拉萨组与锦州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拉萨组3个指标的水平显著高于那曲组(P0.01或P0.05)。拉萨组血清BAP、PICP和OC在13~14岁均出现高峰;而那曲组和锦州组其高峰出现的年龄均提前1 a。随年龄增长,3组各生化标志物水平均明显下降(P值均0.05)。血清BAP、PICP和OC水平均与身高密切相关(r=0.43,0.54,0.41,P值均0.01)。结论不同海拔地区男性青少年血清BAP、PICP和OC水平随年龄变化特点基本一致,高原藏族青少年高于平原汉族青少年。应进行大样本调查分析,建立针对高原藏族青少年的骨形成标志物的正常参考范围。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CS_2对男性生产工人血中睾酮(T)、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CS_2生产工人血中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中LH与FSH明显高于对照组,亦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四川省阿坝藏羌自治州藏、汉、羌族儿童少年骨骼生长发育状况,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测量四川省阿坝州7~18岁藏、汉、羌族1 822名男女儿童少年的身高、坐高、前臂长和膝高4项指标,并对其骨骼生长发育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藏族男女儿童少年各项指标均大于当地羌、汉族,其中7~9岁和17~18岁2个年龄段尤为明显;与全国学生平均身高相比,藏族低于全国城市水平,高于乡村水平,羌、汉族与全国乡村水平相当;除藏男9岁组和藏女7岁组外,3个民族儿童少年身高均低于四川省同年龄组平均水平。结论四川省阿坝州藏、羌、汉族男女儿童少年骨骼生长发育较差,建议加强体育锻炼,改善生活环境和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西双版纳傣族与汉族初中生父母养育方式。方法 采用岳东梅等翻译、修订的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对143名初中生进行测查。结果 在傣族和汉族父母养育行为,积极情感均占主要地位;在父母养育方式的情感温暖、拒绝否认、惩罚严厉3因子上存在明显的民族差异;傣族父母对男孩的情感温暖、过分干涉与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行为明显多于女孩,而汉族只有父亲对男孩的惩罚严厉行为多于女孩;傣族和汉族父母教育方式存在较为一致的4种类型。结论 两个民族的父亲与母亲所执行的养育方式类型均存在较不一致的现象。傣、汉族初中生父母养育方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畲族中小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为制订学生常见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城乡17所中小学校7-17岁畲族学生的患病情况与汉族学生进行1:1配比分析。结果畲族学生沙眼、扁平足、心脏杂音及辨色异常4种疾病检出率分别为2.1%,3.8%,0.4%,0.9%,高于汉族学生(1.8%,2.9%,0,0.4%;P<0.05);但龋齿和视力低下检出率(12.9%,18.8%)低于汉族学生(16.7%,20.5%)(P<0.05)。结论畲族中小学生常见病的患病情况与汉族学生有所差异,在进行学生常见病防治时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四川省阿坝州藏、羌、汉族儿童少年骨量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学生营养政策、预防骨质疏松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四川省阿坝藏羌自治州1821名7~18岁藏、汉、羌族男、女生的膳食营养素摄入和体力活动情况,测量身高和体重;采用生物电阻抗仪测定体成分,并用双能X线吸收仪(DEXA)测定前臂近端1/3处和远端1/10处骨矿物含量(BMC)和骨面积(BA)。结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瘦体重对前臂远端1/10处和前臂近端1/3处的BMD和BMC的变异贡献要高于其他因素,其标准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567,0.687,0.346和0.482;藏族、钙摄入量、体力活动能量消耗等因素对前臂远端1/10处BMD和BMC的作用有统计学意义,其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094和0.061,0.034和0.022,0.034和0.024。结论体重(尤其是瘦体重)是儿童少年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民族、膳食营养素摄入、体力活动因素也是影响儿童少年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阿坝州藏羌汉族儿童少年营养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四川省阿坝州藏、羌、汉族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以及不同营养状况下体质量指数(BMI)的变化特点,为有关部门制订改善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测定四川省阿坝州藏、羌、汉族1 822名7~18岁儿童青少年的身高、体重,采用“身高标准体重”筛查标准判定其营养状况。结果四川省阿坝地区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和低体重检出率较高,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较低;男生青春中期营养不良和低体重检出率最高,女生青春期前和青春早期营养不良和低体重检出率最高;不同营养状况下,男女生BMI都随青春发育期的变化而规律性增长,各民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坝州藏、羌、汉族中小学生低体重检出率较高,营养不良仍然是当地学生一个不容忽视的主要营养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新疆的维吾尔、哈萨克、汉族小学生的体格发育和运动素质水平。方法:对199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汉族身高发育居优势,体格水平高,但运动素质起始水平低;维吾尔族体格发育水平相对低,身体充实度等提高,但肌力和柔韧性展现明显优势;哈萨克族体重水平最高,身体充实度高,速度、爆发力和耐力素质表现优异,但肌力和柔韧性素质表现较差。结论:应继续发挥这些民族学生的体质优势,努力改善其体格和运动素质方面的某些不足。  相似文献   

17.
黎族与汉族农村学生体质状况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比较黎族与汉族7~18岁农村学生身体形态、生理功能和运动素质发育现状及特点,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及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不同民族中小学生体质发展。方法利用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数据,对黎族和农村汉族7~18岁学生的形态、机能以及耐力、爆发力、肌力和柔韧性等素质指标均值进行比较,并作统计检验。结果黎族与海南农村汉族学生体格发育水平相近,与全国农村汉族学生相比体型瘦弱;肺功能发育显著低于全国水平;与海南农村汉族学生相比,素质发育各具优势和特点。黎族男生斜身引体及女生仰卧起坐显著好于海南农村汉族学生,较高年龄组柔韧性也有显著优势;海南农村汉族学生在耐力素质上表现突出。结论应根据黎族与农村汉族学生各自的体质发育优势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营养、体育锻炼等方面的干预,以提高其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四川阿坝州藏羌汉族儿童青少年体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四川藏、羌、汉族儿童青少年体成分状况,分析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变化特点。方法 利用生物电流阻抗法(BIA)测定四川省阿坝藏羌自治州7~18岁藏、汉、羌族1822名男女儿童青少年的体成分。结果 男、女生瘦体重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且有显著的相关性(r=0.75)。男生的瘦体重年增加值随年龄增长呈增加趋势,女生则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男生体脂百分比在13.1%~22.3%之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女生的体脂百分比在23.8%~29.8%之间,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羌族儿童少年的体脂百分比有高于汉族、藏族的趋势,但男生只在12,15岁时显著高于汉族,女生在12岁时显著高于藏族。结论 藏、羌、汉族儿童青少年体成分随着青春发育表现出性别和民族差异,提示性别、民族可能也是造成儿童青少年体成分差异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阿坝州藏汉羌族学生膳食营养评价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了解四川省阿坝州少数民族中小学生膳食营养状况,为改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生膳食营养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四川省阿坝藏羌自治州7~18岁藏、汉、羌族男女学生1 651名进行24 h膳食回顾调查,对其膳食质量及营养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藏、汉、羌族学生能量摄入普遍不足,各个年龄组未达到RNI的比例均在60%以上。能量主要来源为碳水化物,蛋白质和脂肪供能比偏低;3个民族学生钙摄入量普遍明显不足,低于AI值者超过97%,低于1/2 AI值者占63.2%~93.6%;维生素A、硫胺素和核黄素、维生素C、维生素E均摄入不足,并随年龄增大而加重。3个民族学生能量摄入无明显差异,碳水化物摄入量藏族明显高于汉、羌族;其余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藏、羌族均低于当地汉族,藏族最低。膳食平衡指数评价膳食质量表明,膳食质量距不为0,负端分均在27~32分之间,属中等偏下水平,各族学生蔬菜、水果、奶类和豆类、动物性食物均摄入不足,谷类摄入偏高;食物种类汉族优于藏、羌族,女生优于男生,但总体单调。结论四川省阿坝地区藏、汉、羌族学生营养摄入普遍不足、膳食质量差,藏、羌族学生更需营养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