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武汉市近3年收缴的毒品,了解武汉市的毒品市场和毒品流行情况。方法:对武汉市公安局毒品检测中心保管的2004年-2006年全市收缴的毒品种类和数量以及相关案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2004年到2006年,海洛因的收缴数量从37935.4g下降到8778.22g;MDMA的收缴数量从8792.67g下降到19.99g;甲基苯丙胺的收缴数量从7718.79g上升到27118.47g;氯胺酮的收缴数量从23950.67g上升到105565.88g。结论:收缴的海洛因和MDMA数量大幅减少,甲基苯丙胺稳定增长,氯胺酮明显增多。建议加大对制贩新型毒品的处罚力度和对娱乐场所的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2.
我国"新型毒品"的滥用特征及其危害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联合国禁毒与犯罪事务办公室(UNODC)报告显示,在2005年全球至少有2亿人滥用过各类违禁毒品,占全世界15.64岁人口总数的5%,滥用最严重的毒品依次是大麻、甲基苯丙胺(冰毒)、阿片类、可卡因和亚甲二氧甲基苯丙胺罐头丸、迷魂药)。从地区滥用特点看,多数欧洲和亚洲国家的毒品是阿片类;2003年在这两个地区的所有接受药物成瘾治疗者中有62%是海洛因成瘾者,南美地区主要的毒品是可卡因,在所有接受治疗的药物成瘾者中有59%是可卡因滥用者。  相似文献   

3.
北京地区三种新型毒品流行滥用特征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发生流行性滥用的主要"新型毒品"的滥用现状、滥用特征和对个体身心及社会的危害。方法:自拟调查问卷对北京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2007年8月-2008年3月收治的主要吸食"冰毒"(MA)、"摇头丸"(MDMA)、氯胺酮(ketamine)的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新型毒品"滥用人员268名,其中滥用毒品种类以MA为主139例(51.9%),以MDMA为主62例(23.1%),以氯胺酮为主67例(25.0%);被调查对象的年龄29.2±s6.3 a(最小年龄19 a,最大年龄50 a)。滥用者的职业涉及多种行业,以私营/个体劳动者(37.5%)和无业者(32.2%)为主。三种"新型毒品"滥用方式和滥用场所的特征是:"冰毒"滥用场所以家中(59.7%)为主,主要滥用方式为烫吸(98.6%);"摇头丸"滥用场所主要集中在歌舞厅(66.1%),滥用方式以口服为主(96.8%);氯胺酮滥用场所以歌舞厅为主(55.2%),滥用方式以鼻吸为主(91.0%)。滥用毒品的种类除以上述三种"新型毒品"为主外,该群体中的部分人还有"麻谷"、可卡因、大麻和海洛因滥用行为/经历。该群体95.5%在停止使用后出现不同程度、不同表现的戒断症状/体征,59.0%出现过主动或强迫性寻找和服用"新型毒品"的行为。268例"新型毒品"滥用者滥用"新型毒品"后均出现了涉及重要生命器官和精神系统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体征,使用"新型毒品"后体重平均减轻12.57 kg±s9.25 kg,有4.5%的滥用者发生急性中毒。有27.3%发生与使用"新型毒品"有关的冲动行为、易激惹及打架、吵架等行为,63.6%发生过使用"新型毒品"有关的性冲动,4.9%发生性暴力行为。结论:北京地区"新型毒品"滥用及其产生的健康和社会后果严重,滥用后可产生中度至次重度躯体依赖和精神依赖,精神依赖性强度强于躯体依赖性。由于其特殊的药理/毒理学作用,滥用后不仅损害了个体健康,也给社会治安带来了严重的隐患。目前北京地区正面临着继海洛因之后多种"新型毒品"流行滥用的威胁。  相似文献   

4.
2005年北京地区海洛因毒品中稀释剂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对2005年收缴的"零包"海洛因毒品中的稀释剂进行分析。方法:准确称取可疑毒品适量,用SKF525做内标,用乙醇配制成1.0mg.kg-1的样品溶液,取1μl进行GC/MS分析。结果:在408份"零包"海洛因毒品中,检测出含有机稀释剂的323份,占79.2%。检测出的有机稀释剂是烟酰胺(231份,占总份数的56.6%)、咖啡因(135份,占总份数的33.1%)、扑热息痛(51份,占总份数的12.5%)、氨基比林(39份,占总份数的9.6%)、茶碱(37份,占总份数的9.1%)、非那西丁(29份,占总份数的7.1%)、脑复康(28份,占总份数的6.9%)、镇静催眠药(10份,占总份数的2.4%)、曲马朵及其它(10份,占总份数的2.4%)。结论:北京地区"零包"海洛因毒品中多数有有机稀释剂,且种类繁多。脑复康是一个新发现的稀释剂。  相似文献   

5.
北京地区4种新型毒品滥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冰毒"、"摇头丸"、"K粉"、"麻谷"4种毒品滥用情况,为采取有效遏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编制的"冰毒"、"摇头丸"、"K粉"和"麻谷"使用调查问卷对北京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2007年8月-2008年3月收治的戒毒人员进行新型毒品使用情况调查。结果:共调查344例新型毒品滥用者,其中139例(40.4%)主要滥用"冰毒",62例(18.0%)滥用"摇头丸",67例(19.5%)滥用"K粉",76例(22.1%)滥用"麻谷"。139例"冰毒"滥用者中有41.0%的人合用过"麻谷",62例"摇头丸"滥用者中有80.6%的人合用过"K粉"。滥用者性别分布男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1.208,P>0.05);年龄分布以21-40a为主,占90.4%(311/344)。文化程度分布以高中以下为主,占79.6%(273/343);民族结构以汉族为主,占93.3%(318/341);从业情况以私营或个体、无业(下岗)为主,占68.5%(235/343);婚姻状况以未婚为主,占64.1%(220/343)。4种新型毒品开始滥用原因均以好奇心驱使为主要目的(47.3%);目前滥用原因以寻求快感和解除烦恼为主要目的(58.1%)。滥用方式:"冰毒"(98.6%)和"麻谷"(88.2%)以烫吸为主;"摇头丸"以口服为主(96.8%);"K粉"以鼻吸为主(91.0%)。滥用场所:"冰毒"和"麻谷"以家里和旅店或饭店为主(59.7%,27.3%;59.2%,25.0%);"摇头丸"和"K粉"以歌舞厅和夜总会为主(66.1%,35.5%;55.2%,43.3%)。毒品来源以亲朋(同伴)赠与(57.1%,196/343)及黑市购买(39.4%,135/343)为主。毒品危害以兴奋、失眠、体重减轻和全身无力以及性冲动、性暴力和情绪失控(打架)为主要表现。结论:北京地区新型毒品滥用情况不容忽视;新型毒品滥用者男女比例相当;中青年、无配偶及无业和个体私营者,特别是这一群体中女性是新型毒品滥用的高危人群;应加大新型毒品知识和危害的教育和普及,加大对旅馆、歌厅及夜总会等场所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6.
我国新型毒品滥用流行原因与对策研究评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当中国大陆发现第一例“摇头丸”滥用者时,没有人会想到以“摇头丸”、冰毒为代表的苯丙胺类毒品和氯胺酮(K粉)等“新型毒品”会一发不可收拾地蔓延开来,在短短的几年内便形成气候,更不会想到吸食人数正以超过海洛因等传统毒品蔓延的速度增长着,以致于有专家认为,新型毒品将会是21世纪滥用的主要毒品[1]。在我国新型毒品是相对于以海洛因、鸦片等传统毒品而言的,主要指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毒品,是由国际禁毒公约和我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管制的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使人产生依赖…  相似文献   

7.
宁波地区收缴滥用药物的成分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 :确定宁波地区收缴滥用药物的主要成分及其掺杂物的种类并对收缴海洛因的含量进行详细分析。方法··: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法 ,检测2000年度宁波地区收缴的滥用药物的主要成分及其掺杂物。结果··:2000年度宁波地区收缴的滥用药物共送检136份 ,其中检出海洛因123份、氯胺酮5份、曲马朵4份、甲基苯丙胺1份、艾司唑仑1份、大麻1份、三唑仑1份。收缴的滥用药物海洛因的含量差异明显 ,平均含量为35.13 %±s22.63%(n=123) ;海洛因中的掺杂物主要有咖啡因 ,检出率为70.73% (87例)、对乙酰氨基酚 ,检出率为43.90 %(54例)、普鲁卡因 ,检出率为11.38 %(14例)等。结论··:宁波地区收缴的滥用药物以海洛因为主 ,呈现多元化状态 ,氯胺酮滥用上升速度迅猛。海洛因中掺杂物种类繁多。海洛因中乙酰可待因与单乙酰吗啡之间的比值与海洛因的含量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毒品滥用呈现出传统毒品(以海洛因为代表)滥用问题尚未解决、新型毒品(以苯丙胺类物质为代表)滥用问题又来势迅猛的严峻现实[1]。截至2009年底我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达133.5万,其中海洛因滥用97.8万人,新型毒品滥用36万人[1]。新型毒品的吸食人群正以  相似文献   

9.
近期世界毒品形势及所造成的严重危害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人类社会存在毒品问题由来已久,但成为全球性社会公害是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毒品在全球范围泛滥成灾,并且愈演愈烈.这种局面继续延伸进入21世纪. 1近年全球毒品形势 联合国禁毒机构将阿片类、可卡因类、大麻和兴奋剂列为全球滥用流行的四类主要毒品,其中大麻被习惯称为"软性毒品",其余三类被称为"硬性毒品".现将全球毒品形势分为毒品非法生产与贩运,以及毒品滥用两大方面进行叙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近年来,在传统的海洛因等阿片类毒品得到一定程度遏制背景下,以苯丙胺类兴奋剂为代表的合成毒品滥用急剧增加。目前缺乏合成毒品滥用者中同时合并海洛因滥用的数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多中心横断面调查方法,于2013年3月-2013年12月期间,对来自于北京、上海、广东、云南和湖南等五地区的强制隔离机构新入所的主要滥用毒品为合成毒品滥用者共计2773例进行调查。分析是否有海洛因滥用两组的特征及导致的后果差异。结果:在2773例调查对象中,主要使用毒品依次为:冰毒(65.24%)、麻黄素(27.41%)、麻古(3.82%)、K粉(2.49%)、摇头丸(0.61%)等,近一半(48.78%)的调查对象滥用过2种以上违禁毒品或成瘾性药物,937例(33.79%)曾经滥用过海洛因。不同地区的合成毒品滥用者中具有海洛因滥用史者所占比例不同,最高者为云南省(44.58%),随之依次为湖南省(36.55%)、上海市(35.14%)、广东省(24.67%)和北京市(8.93%)。随着年龄的增加,海洛因滥用的比例逐渐增高,≤25岁组为19.82%,26-40岁组为33.67%,≥40岁组为50%,有海洛因滥用史的平均年龄(35.84 a±9.02 a)高于单独合成毒品滥用者(31.35 a±8.59 a),汉族、无业及离婚等合成毒品滥用者滥用海洛因的比例分别高于少数民族、有工作及未婚和已婚者。在有海洛因滥用的调查对象中,60.11%为使用海洛因之后才开始使用冰毒等合成毒品,21.39%为几乎同时开始使用海洛因及合成毒品,18.50%滥用者为先使用合成毒品后再开始使用海洛因。使用毒品原因方面,具有海洛因滥用者因为"心瘾、代替其他毒品、增加毒品功效"等原因而滥用合成毒品的比例高于单纯的合成毒品使用者,而前者为"试图减肥"而吸毒的比例低于后者。与没有海洛因滥用史的调查对象比较,有海洛因滥用史组有较高的合成毒品使用剂量、滥用频率、注射吸毒的比例、同时使用其他毒品的比例、合成毒品成瘾的比例和具有更高的渴求VAS评分,且有海洛因滥用者从不使用安全套、商业性性行为和性伴吸毒等不安全性行为的比例也较高,HIV和HCV感染率也较高,且有更高的抑郁和焦虑症状比例。结论:合成毒品滥用者中多药滥用现象普遍,近1/3的合成毒品滥用者有海洛因滥用史,随着年龄的增加,海洛因滥用的比例也增加。有一部分海洛因滥用者为了"代替其他毒品、增加毒品功效"而开始使用合成毒品,且具有海洛因滥用史者合成毒品滥用频率和程度增加、成瘾比例及渴求程度较高,性传播疾病及精神障碍等疾病风险也增加。研究提示要加强和尽早进行毒品滥用的干预和治疗,减少毒品滥用者中多药滥用现象的发生。该研究为我国制定禁毒政策和药物滥用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海洛因依赖者多药滥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人群多药滥用及参与吸食新型毒品的状况,关注毒品结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国家药物滥用监测中心设计的《药物滥用监测表》对广东省惠州地区2005年6-9月新收容的戒毒劳教人员的一般情况和药物滥用情况进行调查,其数据作计数统计分析。结果:286例海洛因依赖者中有215例同时滥用其他药物,占本组总人数的75·17%。涉及被滥用的药物有17种。被滥用较多的药物品种是三唑仑、地西泮(安定)和曲马朵。被滥用较多的新型毒品是摇头丸。结论:海洛因依赖者同时滥用其他药物的情况比较普遍,部分个体滥用程度非常严重。滥用海洛因与滥用其他药物在原因上具有相关性。毒品结构严重化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洛因依赖者的性别流行病学差异。方法:回顾性调查广西若干戒毒劳教所127例男性和129例女性海洛因依赖者人口学和滥用情况。结果:男女两性在民族、婚姻状况、滥用药物、滥用方式、滥用药物获得途径、滥用药物资费来源,从脱毒到复吸的间隔时间和复吸原因上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男性与女性海洛因依赖者具有不同的流行病学特点,应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者多药滥用的现状,为加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国家药物滥用监测中心设计的2009年版《药物滥用监测表》对我所2010年1月-2010年9月新入所的478例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一般情况和药物滥用情况及多药滥用原因进行调查,对其数据进行计数统计分析。结果:在被调查的478例海洛因依赖者中,有312例同时滥用其他药物,占被调查的65.27%,涉及的药物有23种,其中合并滥用最多的是冰毒,占37.87%;止泻药复方地芬诺酯片和镇静催眠药地西泮(安定)分别占到了17.78%和16.94%。滥用原因主要是受同伴影响(32.85%)和贪图享受、追求时髦(19.87%)。结论:海洛因依赖者中多药滥用普遍,滥用的药物品种多样,除冰毒等毒品外,还涉及了未被国家列管的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河南省2010年监测报告中苯丙胺类物质滥用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加强特殊药品管理以及本地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国家药物滥用监测中心编制的《药物滥用监测调查表》,对2010年本地区戒毒机构的收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将苯丙胺类物质滥用情况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结果:共调查苯丙胺类物质滥用者219例,其中男性134例(占61.2%),女性85例(占38.8%);在滥用的苯丙胺类物质中,冰毒滥用者最多,185例(占84.5%),其中男性占59.5%;年龄在35 a以下占78.5%;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74.0%;从业情况:无业人员占72.1%;婚姻状况:未婚占68.5%。主要滥用原因是满足好奇;毒品主要来源是同伴提供;滥用方式以烫吸(踏食)为主;冰毒和麻谷丸的滥用场所以居家住所和暂住地/租住地为主,摇头丸以夜总会/KTV歌厅为主。结论:河南省监测到的苯丙胺类滥用物质以冰毒为主,年轻男性、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及未婚者是滥用的主体。建议针对滥用者的人口学特征和滥用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苯丙胺类物质滥用的预防与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