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伤椎内植骨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08年10月,采用伤椎椎体内自体植骨、椎管减压(或不减压)及相邻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26例。根据AO分型,A2型18例,A3型8例;按ASIA脊髓神经功能分级标准:A级2例,B级2例,C级5例,D级7例,E级10例。观察手术前后及随访期间患者椎管狭窄率、伤椎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以及ASIA评分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9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椎管狭窄率、伤椎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均有明显改善,随访期间伤椎高度和矫正角度均无明显丢失。全组无术后脊髓神经功能障碍加重,术后及随访期间患者ASIA评分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中及术后随访期间无断钉、断棒和内固定松动迹象。结论伤椎内植骨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可有效地恢复伤椎椎体高度,重建前中柱的稳定性,防止术后由于椎体高度丢失所导致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采用新型椎体扩张器经椎弓根椎体内自体骨植骨结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 2007年8月至2008年3月共收治胸腰段爆裂性骨折16例,根据AO分型:A2型10例.A3型6例.按ASIA脊髓神经功能障碍分级标准:A级2例,B级2例,C级2例,D级3例,E级7例.采用自行设计的新型椎体扩张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自体骨植骨,椎管减压(或不减压),相邻节段椎弓根内固定. 结果 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18.3±2.5)mm恢复到术后(25.1±2.8)mm,Cobb角由术前36.33°±2.14°恢复到术后2.77°±0.41°(术后1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伤椎经扩张器扩张后平均椎体内植骨量(10.53±3.62)cm3 椎体扩张器下伤椎椎体内植骨未引起神经、血管损伤等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椎体内植骨融合良好,伤椎前缘高度丢失和Cobb角与术后1周相比无明显变化,不完全性神经损伤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有1~2级的恢复. 结论 采用新型椎体扩张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自体骨植骨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可有效恢复伤椎椎体高度,重建前中柱的稳定性,防止术后由于椎体高度丢失所导致的并发症;椎体扩张器具有良好的临床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讨论AF系统对胸腰段椎体骨折复位内固定的疗效及体会.方法 应用AF系统复位内固定和选择性椎管减压、个别病例伤椎上位椎间盘切除植骨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372例,屈曲压缩型骨折195例,爆裂型骨折153例,骨折并脱位24例,合并脊髓神经损伤96例.2003年后治疗病例均要求骨折愈合后取出内固定.结果 289例获1-3年随访,所有伤椎椎体高度恢复良好,生理曲度得到明显恢复,cobb角显著减小.螺钉断裂5例,取出内固定后椎体高度无改变,上位椎间盘间隙变窄,后凸无明显加重.结论 AF系统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具有复位满意、手术创伤小、操作简便、内固定牢固,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良好的内固定器材.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后路经伤椎单侧固定和自体植骨联合椎管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脊髓损伤的疗效. 方法 自2006年1月至2008年7月采用短节段椎弓根系统经伤椎一侧椎弓根螺钉固定、一侧椎弓根通道椎体自体植骨联合椎管减压治疗27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其中男16例,女11例;平均年龄36.7岁,按Denis分类:A型4例,B型10例,C型6例,D型5例,E型2例.损伤节段:T112例,T1210例,L1 9例,L2 4例,L3 2例.脊髓功能按Frankel分级:A级2例,B级8例,C级11例,D级4例,E级2例.评估患者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年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神经功能及患者术后疼痛和工作恢复情况. 结果 24例患者术后获12~1 8个月(平均14.5个月)随访,所有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脊髓功能按Frankle分级至少恢复1级,平均恢复1.5级.术后1周及术后1年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后凸Cobb角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一例发生内固定松脱、断裂.所有患者植骨愈合良好,术后1年58.3%的患者无疼痛,54.2%的患者可以恢复以前的工作.结论 短节段联合伤椎一侧椎弓根螺钉固定、一侧椎弓根通道自体植骨及椎管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脊髓损伤,术式安全可行,可早期稳定伤椎,增加了前中柱的稳定性,减少了内固定失败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自制C形椎管内骨折复位器在胸腰段爆裂骨折后路手术中对椎管内骨折块的复位效果。方法:将78例符合纳入标准(单节段胸腰段爆裂骨折,骨折块突入椎管,椎管狭窄,合并脊髓神经损伤等)的胸腰段爆裂骨折住院患者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后路椎板减压椎管成形、钉棒系统内固定术。观察组在术中应用自制C形椎管内骨折复位器复位椎管内骨折块,对照组应用传统的直角形复位器复位椎管内骨折块。随访并评价两组患者术后局部矢状面Cobb角、伤椎椎体前后缘高度、伤椎椎管截面积以及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获得随访34例,对照组获得随访33例,随访时间均为6~12个月,观察组平均7.9个月;对照组平均7.8个月。末次随访时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局部矢状面Cobb角分别平均恢复15.32°±5.81°和17.58°±7.33°;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率分别为(67.32±11.74)%和(66.67±10.78)%;伤椎椎体后缘高度恢复率分别为(54.68±20.13)%和(45.53±32.99)%;脊髓神经功能ASIA评分分别恢复34.53±19.81分和26.97±12.57分;Frankel分级恢复中位数分别为1.0(1.0,2.0)和1.0(1.0,1.0),两组之间的恢复率或恢复分值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椎管截面积恢复率分别为(85.97±8.74)%和(76.30±6.64)%,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胸腰段爆裂骨折后路手术中采用自制C形椎管内骨折复位器,对突入椎管内的骨折块进行复位,可较好地恢复椎管容积,优于传统的直角形复位器。  相似文献   

6.
经椎弓根后外侧椎管减压椎间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后外侧入路椎管减压椎间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从2001年2月至2006年6月对23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施行经椎弓根后外侧入路椎管减压,椎间植骨,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骨折块侵占椎管35%~95%,均伴有不同程度神经功能障碍,FrankeI分级,A级1例,B级2例,C级11例,D级9例。结果23例随访6~31个月,伤椎椎体高度基本恢复,Cobb角由平均21°恢复到3°未发现。植骨块和骨折的移位,脊髓神经功能A级1例无恢复外,其余均获1~2级恢复。结论经椎弓根后外侧椎管减压,椎间植骨,椎弓根钌-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可达有效减压,脊柱稳定性好,特别适宜于严重的下腰椎骨折和多节段腰椎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7.
AF复位固定术中造影对判断椎管减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AF系统治疗胸腰段爆裂型骨折术中造影的意义。方法总结应用AF系统对伤椎进行复位及内固定,术中结合椎管造影决定是否直接开放椎管减压的28例病例,从影像学、手术操作过程及神经功能恢复等方面分析疗效。结果伤椎高度从46.1%恢复到正常的94.2%,水平移位完全恢复,Cobb氏角由术前21.6°恢复到术后3.7°。椎管受压程度:删除椎管开放减压的5例病例,受压面积从术前41%恢复到术后16%,受压的矢状径从术前54.7%恢复到80.8%。脊髓神经功能恢复依照Frankel分级标准有1级以上改善。结论AF系统对胸腰段爆裂型骨折治疗效果良好,对其合理选用并结合术中造影可以达到优于其它固定方法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对AF系统整复压缩爆裂骨折椎体高度及椎管横截面的观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量化评价AF系统恢复胸腰段压缩爆裂椎体高度椎管截面积的效果。方法 :测量AF系统治疗的 72例胸腰段压缩爆裂骨折术前后影像。统计椎体前后缘高度、Cobb角、椎管截面积资料。结果 :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恢复至 ( 96.5± 2 .3 ) %后缘高度恢复至 ( 98.2± 0 .9) % ,Cobb角恢复至 ( 5 .4± 1.5 )° ,椎管截面积恢复至 ( 97.2± 2 .1% ) ,各项指标与术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术后随访 0 .5~ 3 .5年 ,神经功能按Frankel评定 :60例提高 1~ 3级。结论 :AF系统能恢复或基本恢复胸腰段压缩爆裂骨折椎体的前后缘高度、Cobb角、椎管容积 ,为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是治疗脊柱胸腰段压缩爆裂骨折较好的内固定器。  相似文献   

9.
前路Centaur钉板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Centaur钉板系统在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利用Centaur钉板系统经前路行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伤椎次全切除、椎管减压、椎间植骨内固定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得以随访1~3.5年,疗效满意。结论 胸腰段脊柱不稳定性爆裂性骨折累及脊柱前、中、后柱,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脊髓、马尾神经根损伤,经前路途径能达到直接有效地解除压迫的根本目的,伤椎植骨融合效果确实,而Centaur钉板系统结构简单、固定可靠、操作容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在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手术中的作用.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应用TLIF技术治疗椎体前缘高度丢失大于50%,椎管占位率大于40%的胸腰段单节段爆裂性骨折患者共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22~61岁,平均45.3岁;损伤节段:T12 5例,L115例,L23例.骨折按照Denis分型:均为爆裂性骨折.脊髓神经功能受损情况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脊髓神经功能障碍分级:A级1例,B级2例,C级7例,D级11例,E级2例.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时间100~160 min,平均140 min;出血量200~750 mL,平均370 mL.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5 ~ 24个月(平均12.3个月),末次随访时脊髓神经功能按ASIA分级:A级1例,B级1例,C级4例,D级7例,E级10例,平均提高1.8级.伤椎前缘高度由术前45.2%±17.6%恢复至术后90.2%±13.7%,后缘高度由术前81.5%±14.3%恢复至术后93.5%±15.4%,cobb角由术前28.4°±11.8°改善至术后6.4°±3.8°,以上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LIF技术可用于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治疗,能完成对骨折的减压、固定和前柱的支撑植骨融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活性骨水泥经后路椎体成形治疗老年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手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方法 :经后路椎弓根短节段复位固定 ,伤椎内灌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羟基磷灰石组成的复合活性骨水泥。结果 :收治老年性T11~L4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 13例 ,平均年龄 67岁。均合并神经损害 ,椎体压缩 1/ 3的 3例 ,1/ 2以上 10例 ,椎管内矢状径受压 >1/ 3以上 ,术中术后均无脊髓损伤加重。随访 11~ 18个月 ,术后Frankel分级神经功能恢复 1级或以上 9例 ,术前Frankel2级 1例 ,术后无变化。伤椎恢复高度无明显丢失 ,无椎间隙塌陷 ,无内固定断裂或弯曲、松动。结论 :在老年性或合并有骨质疏松的椎体爆裂性骨折时采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伤椎椎体成形 ,即刻恢复伤椎强度和刚度 ,减少了后路内固定的应力 ,防止后凸畸形 ,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矫治胸椎及胸腰段脊椎新鲜或陈旧性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对45例胸椎及胸腰段脊椎骨折伴前后、侧方脱位畸形及脊髓损伤患者均一期行后路手术,32例新鲜骨折患者行椎管减压、经伤椎及其相邻上下椎椎弓根置6钉(或5钉)2棒复位固定植骨融合术;13例陈旧骨折患者行全脊椎切除、环脊髓减压、复位、人工椎体或钛网复合自体碎骨粒置入并内固定重建术。术后观察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X线摄片复查。结果 45例均获随访,时间1~5年。末次随访时Frankel分级:A级28例均无恢复,B级9例恢复至C级2例、D级4例、E级3例,C级8例恢复至D级2例、E级6例。影像学检查显示矢状面、冠状面前后及侧方移位程度均明显改善。患者在术后6个月内均获得骨性融合。结论对于新鲜或陈旧性胸椎及胸腰段脊椎骨折脱位,均可行后路减压,骨折脱位畸形矫形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正>脊柱胸腰段骨折极易造成脊柱不稳及脊髓损伤,目前经后路伤椎上、下相邻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仍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但常出现伤椎前缘高度恢复不佳,后凸畸形校正不满意,突入椎管内的骨块难以复位等缺点。此外椎板切除后,椎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加低温盐水灌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脊髓损伤的效果。方法:对16例爆裂骨折脊髓损伤患者,伤后6~30h行切开椎板减压复位、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同时硬膜外用低温1~6℃盐水灌注受伤脊髓2~3h。结果:16例患者除3例神经功能A级脊髓神经症状无改善外,其余均有1~4级的恢复,改善率为81.2%;伤椎高度平均恢复到98%以上,伤椎椎管内无骨块。随访6个月~8年,平均2.8年,伤椎高度、脊柱生理弧度无丢失。结论:爆裂骨折脊髓损伤行椎弓根螺钉系统加低温盐水灌注治疗是较有效的方法,有利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及康复,对维持伤椎高度及固定比较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后路钉棒系统加植骨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胸腰段爆裂型骨折患者,均采用后正中入路切开复位,椎管减压,横突及椎小关节间植骨融合手术治疗。其中男37例,女13例。骨折部位:T114例、T1221例、L117例、L28例。按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A级5例,B级18例,C级14例,D级9例,E级4例。结果全部病例随访6~18个月,平均11个月,未发现内固定松动、断裂,无继发脊柱后凸畸形。术中植骨50例,术后6个月X线片显示融合30例,术前术后采用Frankel分级评定,脊髓神经功能均获得改善。结论后路减压、钉棒系统固定加植骨能有效复位椎体骨折,重建脊柱稳定性,是胸腰段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治疗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和讨论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合并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段脊柱爆裂型骨折的手术技巧和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路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合并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38例,其中男27例,女11例;年龄为43~65岁,平均49岁。按照Denis分型,A型16例,B型14例,C型6例,D型1例,E型1例。术前按照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S分级,C级1例,D级8例,E级29例。术前常规完善正侧位X线片、CT、MRI检查。术中先植入椎弓根螺钉,撑开复位后经椎弓根向伤椎内植入人工骨颗粒,再向伤椎内植入椎弓根螺钉。术后复查X线及CT,观测椎体后凸Cobb角度及伤椎椎体前缘压缩比值的变化。结果手术时间平均95min,术中失血量平均200mL。术后1例出现切口感染,予清创、闭式冲洗引流后切口愈合;其余切口一期愈合。术后1年复查CT显示骨折均骨性愈合,人工骨融合良好。术后没有出现椎弓根螺钉松动、断裂等。患者术后1年的伤椎前缘平均压缩比和Cobb角度变化与术后3d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后路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合并伤椎置钉技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是安全有效的方法,该技术可有效增强脊柱强度,有效减少伤椎复位的丢失和内固定的失败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椎管内脊髓造影在胸腰椎爆裂骨折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9例胸腰椎爆裂骨折的资料,术中脊髓造影判定是否椎管减压,术后评价矢状位后凸Cobb角,伤椎矢状位高度指数,椎体压缩比率,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结果 脊髓造影46例次,阴性率93.1%,假阴性率6.9%;伤椎高度、压缩比率、Cobb角均恢复良好,神经功能B到D级均有1~2级改善.结论 胸腰椎爆裂骨折术中采用脊髓造影可判定椎管内骨块复位情况,是否保留椎管后柱结构.  相似文献   

18.
椎弓根螺钉系统同时经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同时经伤椎置钉椎弓根螺钉系统同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06年1月~2007年11月,采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同时经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26例.其中单椎体骨折20例,双椎体骨折3例(2例为跳跃性骨折,1例为邻近骨折).骨折脱位3例;按AO分型:A1.2型2例,A3.1型16例,A3.3型5例,B1.2型3例;载荷评分为4~7分,平均5.9分.脊髓神经损伤按Frankel分级A级2例,B级3例,C级4例,D级3例,E级14例.除1例跳跃性骨折的L1部位为4钉单节段固定外,其余伤椎部位均采用6钉三椎体固定,同时作单节段植骨融合.结果:伤椎置钉均顺利完成,螺钉位置及稳定性良好.无切口感染,未出现脊髓神经症状加重现象.随访12~27个月,平均15.5个月,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现象.末次随访时Cobb角(除外2例跳跃性骨折的L4部位)由术前的110°~47°(平均24.5°)矫正至-2°~19°(平均6.2°);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丢失10%~49%(平均37.7%)恢复至正常高度的85%~100%(平均92.7%);椎管占位(A3.1型16例及A3.3型5例)由术前的11%~62%(平均35.7%)恢复至0~13%(平均5.2%).脊髓神经功能除2例A级无变化外,其余均有1~2级的恢复.结论:同时经伤椎置钉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是一种可行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对胸腰段爆裂骨折椎体骨折块压迫脊髓神经出现神经损害症状者,需手术治疗,而后路手术在术中需对凸入椎管的骨折块进行复位。2007年1月~2008年4月,我们采用后正中入路椎管减压术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患者35例,术中以自制C型复位器复位椎管内骨折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RSS内固定配合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8例经影像学诊断为胸腰爆裂件骨折患者(18例合并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采用RSS型内固定系统固定,其中15例患者同时行椎管减压,均行后外侧植骨融合进行治疗,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伤椎前缘高度由41.2%恢复至93.0%;后缘高度由78.5%恢复至95.3%,水平移位完全恢复;Cobb三角由术前平均34.1°恢复到术后4.2°,伤椎椎管面积由术前43.2%恢复到术后90.2%.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按Frankel分级标准均有1级以上的改善.结论 后路RSS型内固定配合后外侧植骨融合是一种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