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高山型重疫区分阶段优化防治控制血吸虫病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大山区高山型重疫区血吸虫病优化的防治对策。方法 对一高山型重疫村前3年实施以人,畜化疗为主,辅以易感带灭螺;后2年实施以灭螺为主,辅以清查治疗传染源的分阶段优化防治措施。结果 通过连续5年前后两个阶段不同措施的防治,第1阶段人,牛感染率,钉螺面积分别下降77.27%,69.14%和49.86%,第2阶段分别下降95.50%,90.02%和92.01%;低年龄组人群新感染率由防治前的7.8 相似文献
3.
在云南高原平坝型重疫区采取“人畜扩大化疗加重点环境灭螺杀蚴及健康教育”的防治对策,经3年防治,试区居民感染率由34.19%下降至2.13%,家畜感染率则下降为零;低龄人畜新感染率下降95%—100%;钉螺感染率和感染螺密度分别由0.51%和0.0073只/框(每框面积为0.11m2)下降为0.03%和0.0003只/框,下降率达94%-95%。费用-效果分析显示,试区费用使用情况良好。表明采取此项防治对策能够控制高原平坝区的血吸虫病流行。 相似文献
4.
5.
云南省血吸虫病流行区分为高原平坝型和高原峡谷型两种。洱源县为平坝型流行区 ,其病人、病畜及钉螺面积占全县总数的 80 %以上 ,控制该类型血吸虫病在该县尤为重要 ,为此选择三营大伏自然村于 1 996-1 999年进行了防治效果观察。1 试区概况洱源县三营乡大伏村 ,海拨 2 0 85米 ,系高原平坝型血吸虫病流行村 ,年平均气温 1 3 .7℃ ,降雨量 788.3 mm。居民 984人 ,黄牛 3 50头 ,1 990年初居民感染率为 3 0 %~4 0 % ,血吸虫病急性感染时有发生。2 材料与方法2 .1 病情调查每年用尼龙袋集卵孵化法对居民查病 1次 ,阳性者用Kato-Katz法作定… 相似文献
6.
洞庭湖区血吸虫病重疫区村开展健康教育干预后3年,居民血防知识及格率、血防态度正确率均明显升高,疫水接触率和血吸虫感染率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7.
8.
本文对血吸虫病健康教育试点实施一系列干预措施后进行效果评估, 旨在提出有针对性的血吸虫病健康教育对策, 提高血吸虫病预防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了人群粪检阳性率为29.51%的境内水网型血吸虫病重度流行村,在农田水利渠网化及钉螺扩散情况下,采用人、牛同步化疗,分年1:0.6:0.2比例调整化疗覆盖率(平均40.84%)和辅以消灭阳性螺点的方案,3年取得显著效果:人、牛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下降了88.34%和88.59%;14岁以下儿童新感染率下降了87.36%;钉螺感染率和感染性钉螺密度分别下降了94.17%与95.90%。并提出防治对策实施的起始年高覆盖率(占总人口的85.51%)群体化疗是有效消灭传染源的关键。在当前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上述方案不失为境内水网型地区控制血吸虫病优化防治对策之一。 相似文献
10.
11.
荆门市是以山丘型为主的血吸虫病流行区 ,历史累计钉螺面积 10 6 3万 m2 ,病人 775 3人。该市分别于 1979年和1990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和传播阻断标准。此后 ,于1985~ 1995年先后发现 3处新疫区 ,钉螺面积 2 0 5 .3万 m2 ,病人 180人。现将新疫区的发现及防治情况报告如下。1 新疫区的发现1.1 农场新疫区 位于马良农场及沙洋县沈集、烟垢、马良镇交界地带。是本所一名专业人员 1985年下乡调查钉螺 ,途经该处小憩 ,随意抽查 ,偶然发现。查出钉螺面积 2 5 .35万m2 ,钉螺平均密度 2 5只 /框 (每框 0 .1m2 ,下同 ) ,解剖钉螺2 0 0 0只 ,… 相似文献
12.
13.
云南省山丘平坝型流行区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在云南省山丘平坝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的防治效果。方法在云南省洱源县选择血吸虫病流行较严重的3个行政村,其中2个村作为实验村,在常规防治措施基础上实施有螺地带禁止放牧、定点放牧、家畜圈养、改厕和建沼气池等传染源控制措施;另1个作为对照村实施常规防治措施。通过人畜血吸虫感染率、感染性钉螺分布等指标评价防治效果。结果2007年实验村居民和牛感染率均较2005年显著降低,而对照村居民感染率仍〉1%;实验村感染性钉螺分布点、感染性钉螺密度和钉螺感染率3个指标均显著降低,而对照组则显著升高。结论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可有效控制山区血吸虫病流行。 相似文献
14.
15.
1986~1990年,根据山区血吸虫病流行特点,在不同流行程度的4个行政村分别采用群体化疗辅以感染螺点灭螺(A_1村)、单纯群体化疗(A_2村)、阳性人群化疗辅以感染螺点灭螺(B_1村)和单纯阳性人群化疗(B_2村)。结果A_1、A_2、B_1和B_2村的居民感染率分别下降88.71%、91.37%、86.18%和87.07%;儿童感染率分别下降89.47%、89.71%、78.83%和69.48%;病人EPD分别下降94.0%、95.6%、93.8%和94.4%;哨区感染螺平均密度分别下降97.30%、86.67%、100%和0,证明采用以化疗为主导的防治措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我省南洞庭洲垸亚型血吸虫病重疫区单纯化疗控制血吸虫病的效果,我们选择了资阳区石码村作为试点,于1984~1996年进行了纵向观察。1试区概况该村位于南洞庭的万子湖南岸。全村1244人,其中沿堤一线居民1083人。垸外有螺洲滩306.82万m2,是本村与外地人群放牧、捕鱼捞虾、采摘野菜的活动场所,人、畜接触疫水频繁,这些洲滩多属一类易感地带[1],属洲垸开放型血吸虫病重疫区。2内容和方法2.1人群化疗1984~1991年以每年粪检阳性者为化疗对象。1992~1996年采用扩大化疗,对象是粪检和血清检查阳性者以及询检体检有接触疫水史和血吸…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不同血吸虫病传染源控制模式的效果,探索适合湖沼型疫情控制地区的防治模式。方法在湖北省公安县和监利县各选择2个镇,分别实施"以机代牛"和"封洲围栏、固定牧场"模式。收集调查点2008-2010年人畜病情、螺情及野粪污染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以机代牛"模式观察组居民血吸虫感染率与2008年相比下降了5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197,P〈0.01),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耕牛血吸虫感染率、感染螺密度和钉螺感染率均下降至0;观察组未发现野粪,对照组发现野粪58份,经检测均为阴性。2010年"封洲围栏、固定牧场"模式观察组居民血吸虫感染率较2008年下降了39.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94,P〉0.05);耕牛血吸虫感染率下降了43.98%,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51,P〉0.05);观察组活螺密度下降了89.83%,对照组上升了6.80%;观察组收集野粪11份,阳性2份,阳性率为18.18%;对照组收集野粪7份,经检查均为阴性。两种模式实施2年,均未发现急性血吸虫病人和新发晚期血吸虫病人。结论 "以机代牛""、封洲围栏、固定牧场"是湖沼型疫区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主要措施,前者适于垸内地区,后者适于垸外地区。 相似文献
18.
云南大山区血吸虫病优化防治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计量流行病学方法对云南大山区血吸虫病的防治对策作分组定量研究,用经济效益分析法对几种防治方案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采取人畜普遍化疗加重点环境灭螺杀蚴及健康教育的防治对策奏效迅速,效果显著。实施这一对策4年后,居民感染率由24.9%降至0.2%,家畜感染率降为0,儿童无新感染,查不到阳性钉螺,水体测定无感染性。经济效益评价表明此对策费用较低。实施这一对策能够迅速控制血吸虫病流行和阻断传播,但应加强巩固工作。 相似文献
19.
20.
颜箫 袁建华 王勇军 张绍基 吴观陵 姜唯声 曾小军 吴福东 高晓晖 熊玉龙 P. A. S. Peters P. M. Wiest G. R. Olds 向景雍 肖汉华 姜西林 刘仁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1993,(4)
洲岛型日本血吸虫病重疫区,连续三年采用选择性人群化疗控制措施。以改良Kato法考核其防治效果,并用IHA检测抗体水平,结果表明:洲岛型疫区单纯选择性人群化疗难以阻挡血吸虫病传播,但可以降低流行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