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36年Shipley最早描述心电图早复极波的特征以来,至今已近80年。而最近10年,对早复极波和早复极综合征的认识发生了颠覆性改变,使其成为心电图和心律失常两个领域中倍受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2.
<正>应当了解,早复极综合征于2013年才正式成为一种独立的原发性、遗传性心律失常,就是于2008~2009年间,在新英格兰杂志发表的多篇文章还在讨论30%~60%的特发性室颤患者心电图伴有早复极波。而2013年由HRS/EHRA/APHRS三大心律学会共同制定与发表的遗传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中,第一次将早复极综合征与特发性室颤并列为两种独立的遗传性心电疾病。  相似文献   

3.
<正>尽管早复极波的现代概念中,其心电图改变仅限于J波而不再包括ST段抬高的改变,但J波后的ST段形态近几年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已成为早复极波患者危险分层的一项重要预警指标。早复极波(J波)后的ST段可表现为三种形态,其中最常见的为上升型ST段,该形态的发生率最高(左图),在二组(芬兰62例,美国503例)职业运动员中,心电图早复极波的检出率高达44%和30%,其中  相似文献   

4.
自2010年以来已形成了早复极和早复极综合征的新定义,认为约>95%的早复极或早复极图形是良性的,且预后良好;有很少数早复极与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密切相关,是特发性VT/VF的预测信号,定义为早复极综合征。90年代初,我国曾报道了许多特发性J波的患者。特发性J波的患者常伴有反复发作的VT、VF甚至猝死,部分有明显遗传倾向。我们认为这部份特发性J波和早复极综合征完全是同一病变,应归于早复极综合征。由于早复极综合征的高度危险性,如何在良性的早复极患者中,早期发现有发展为早复极综合征危险的患者,是近年来心血管和心电领域的研究热点。要重视早复极综合征危险分层的临床和心电图的几个高危指标,以便能及时发现有猝死危险的患者,使其尽早得到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早复极波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变化,探讨其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85例早复极患者的资料与85例对照组进行心率变异性的对比分析,比较其特点.早复极组根据心电图J波抬高的程度分为J波≥2 mV(A组)和J波<2 mV(B组)两个亚组,分析两亚组之间心率变异性的特点.结果 早复极波组患者与对照组的心率变异时域指标比较,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复极A组和B组时域指标比较,A组的SDNN、RMSSD、PNN50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复极组A组和B组频域指标比较,A组的HF、LF/HF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复极波患者的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存在失衡,早复极患者J波幅度与自主神经功能失衡有关,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正常,迷走神经张力增高且张力强度与J波幅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早复极综合征——进展与困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复极综合征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心电图现象,指至少两个连续导联上QRS波终末部和ST段起始部交界处的J点抬高≥0.1 mV,呈现圆顶或穹窿样改变。长期以来,早复极综合征一直被认为是一种预后良好的心电图变异,然而最近多项研究揭示,早复极综合征与特发性心室颤动及心脏性猝死可能存在密切关系。现就近年早复极综合征临床研究领域的重要进展及尚存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自主神经与T波改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心电图的T波代表快速的心室复极。心室复极过程中,多数的复极电位相互抵消,故T波实际反映未被抵消的心室复极电位差。任何影响3相快速复极的因素,都可引起T波改变。心室除极从心内膜向心外膜推进,而心室复极则从心外膜向心内膜推进。所以,正常时T波的极性和Q R S波群的极性应一  相似文献   

8.
<正>1936年Shipley等[1]首先对早复极进行了描述。早复极被认为是一种良性心电图改变:ST段自J点呈凹面向上型抬高,QRS波群终末端可见切迹或顿挫。2008年Haissaguerre等[2]通过对从特发性室颤(IVF)和心脏停搏中幸存的206例临床患者进行心电图分析,发现早复极改变者占31%;其中,下侧壁导联J点  相似文献   

9.
在大多数情况下,早复极的心电图都是良性现象,主要见于青壮年男性、运动员和黑人.早复极心电图诊断的标准为在QRS波终末处和ST段起始之间出现明显的抬高,在12导联心电图中表现为至少连续两个以上导联的ST段≥1mm或0.1mV.近年来,发现有些早复极人群出现了特发性室颤和心脏性猝死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正>早复极综合征是一种特发性心电图改变,它以明显的J波和ST段弓背向下抬高为特征,常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人群,因而传统观点认为早复极综合征是一种正常变异,属良性的心电图表现。虽然近年来随着对J波细胞电生理学的研究发现,早  相似文献   

11.
鲁端 《心电学杂志》2010,29(6):465-469,472
在体表心电图中,心房复极波段的振幅最小。正常窦性心律时,部分波段又被接踵而至的QRS—T波群掩盖,使其检测和应用增加了较大困难。心房复极波段于1908年由Hering等在蛙和狗实验心电图中发现;1918年由Boden等在人心电图中首次进行描述;且于1925年由Sprague等进行了研究报道,但至今对其认识远不及心室复极波段深入。  相似文献   

12.
心电学英语     
童鸿 《心电学杂志》2010,(4):358-361
T波轶事 1883年,Burdon—Sanderson和Page首次证实蛙心心室的激动由心底传向心尖。他们也证实T波与心室复极一致。1931年,Wilson等提出假设,至少部分心室的除极和复极方向相反才可解释体表心电图上T波与R波极性的一致。支持这一假设的生物物理原则需最首先激动的细胞必须最后复极,才能保证T波与R波极性相同。  相似文献   

13.
正常心电图(ECG)的一个心动周期是由除极和复极二个基本过程组成。QRS波群代表心室除极,QRS波群结束至T或U波结束代表心室复极。心室复极波段包括J波、ST段、T波和U波。最近有关心肌细胞电生理异质性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的进展,对心室复极波段的离子和细胞机制有了深刻的认识。本文对这方面的研究现状及临床意义加以简述。  相似文献   

14.
心电图心室复极波的细胞离子流机制与临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心电图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无创性检查手段。虽然心电图不是直接记录心脏的电活动,但其每一个波形都反映了心脏电场在体表电位的变化。心电图的波形可分为两大类, 即除极波和复极波。心室的除极在心电图上表现为QRS 波,心室的复极波则为J波、ST段、T波和U波。过去二十年中,对跨心室壁电学不均一性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大大提高了人们对于心室复极波的离子和细胞学机制及其临床意义的认识。本文着重就心室复极的心电图信号——J波、ST 段、T波及U波的细胞电生理和离子流机制及临床常见疾病的心电图表现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业已明确,心电图下壁或侧壁导联存在早复极心电图表现的患者心律失常性死亡的危险性增加。而Tikkanen等近时在循环杂志(Criculation.2011;123:2666-2673)发表的文章认为:心电图早复极波后的ST段形态也有重要的预后意义。该文研究了62例芬兰和503例美国的年轻健康运动员,其心电图均有早复极表现,根据心电图早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心房复极波增大诱发的房性早搏与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关系.方法 对频发房早患者进行随访,行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房早前有心房复极波增大的为观察组,反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阵发房颤的发生率、持续时间、发作时的临床诊断和并发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阵发房颤的发病率较高、发作阵次较多、持续时间较长,分别为31.13...  相似文献   

17.
<正>早复极综合征患者可伴发室性心动过速:多形性室速及室颤,其心电图的特征性表现为J波。J波出现在QRS波之末及ST段起始之前。2013年一项国际指南规定,当体表12导联心电图的下壁或侧壁导联有≥2个连续导联的J波抬高≥1mm时则诊断为早复极波。依据J波形态,其又分成切迹型和顿挫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环境温度下门诊青年男性早期复极的发生率及心电图变化特征。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12月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共3580例门诊青年男性人群的基本信息及心电图资料,分别统计出不同室温下早期复极的检出率,并分析其心电图变化特征。结果室温为20~30℃时,早期复极检出率2.33%;室温为10~20℃时,早期复极检出率为4.93%;室温为0~10℃时,早期复极检出率最高,达到13.03%;随着环境温度的下降,J波型早期复极的比重逐渐上升,其中当环境温度为0~10℃时J波型占早期复极中的比重最高,达到64.24%(p0.05);不同环境温度下,早期复极改变的导联分布类型以Ⅱ型最多,Ⅰ型次之,Ⅲ型最少。结论门诊青年男性人群中早期复极并不少见,环境温度的变化可直接影响其检出率;低温环境下早期复极检出率的提高可能与J波的出现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9.
T波交替及T波变异性分析在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随着对疾病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治疗)概念的提出和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心电学检查已不单单是一种诊断手段,而逐渐成为心律失常及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分层的预测工具。随之,心率变异性、心室复极变异性、P波离散度及Q—T间期离散度等技术在临床应用日趋广泛。而T波交替及T波变异性分析则是这一发展潮流中的又一新秀。早在1948年,Kalter和Schwartz就发现T波交替与猝死有关,每1000份心电图中约有1份可以见到T波交替,有T波交替者近期死亡率高达62%。近年来人们开始利用T波交替及T波变异性分析技术来预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猝死发生的危险度。  相似文献   

20.
T波形成机制与T波改变的分类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T波是心室复极顺序发生细微变化的敏感指标。 T波异常是一常见现象 ,它可见于正常人 ,也可见于轻重不一的心脏疾病以及心外疾病。1 .T波形成机制1 .1心室阶差超强电休克可使心室肌同步除极 ,心电图上仅有 T波而无 QRS波 ,该 T波面积即代表心室阶差。它主要来自复极的非均一性 ,依赖复极速率的不同而不是心室肌激动顺序。局部动作电位的轻微变化可引起 T波形态明显的改变 ,但 T波变化并不一定与异常复极的心肌面积成比例 ,因为某些心电向量抵消和不同复极部位对 T波影响可不同。1 .2 M细胞近年研究表明 ,存在于心室壁中层的 M细胞对 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