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换,传统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观念也随之而改变成社会-心理-生理的整体护理[1].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是中医辨证施护与西医整体护理的有机结合体,是在西医整体护理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西医辨病提出护理问题,并对护理问题进行辨证分型,制订出护理计划,再组织实施进行护理效果评价,并实行表格化管理.在实施中西医结合系统化整体护理工作中,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需求越来越高,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观念也随之转变成社会一心理一生理的整体护理。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是中医辨证施护与西医整体护理的有机结合,是在西医整体护理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西医辨病提出护理问题,并对护理问题进行辨证分型,制定出护理计划,再组织实施和进行效果评价,并实行表格化管理。实施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融合了中医、西医的优点,以适应当前的护理模式,满足人们身心健康的需求,从而突出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思想。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3.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换 ,传统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观念也随之而改变成社会—心理—生理的整体护理[1] 。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是中医辨证施护与西医整体护理的有机结合体 ,是在西医整体护理的基础上 ,根据中医辨证、西医辨病提出护理问题 ,并对护理问题进行辨证分型 ,制订出护理计划 ,再组织实施进行护理效果评价 ,并实行表格化管理。在实施中西医结合系统化整体护理工作中 ,体会如下。1 熟悉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的理论基础首先以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及新的医学模式作为理论基础。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认为疾病的发…  相似文献   

4.
黄友贞 《河北中医》1999,21(3):176-177
在西医系统化整体护理基础上,以现代护理和中西医整体观念为指导,应用护理程序和辨证施护相结合的护理方法进行临床护理,完成具有中医特色的系统化整体护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对多发性硬化的影响。方法:对36例多发性硬化(MS)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并配合整体护理方案。结果:总有效率达92%。结论: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MS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消化性溃疡并出血属传统医学“便血、呕血”范畴。其病死率较高,临床止血效果、转归不但取决于正确的治疗,而且取决于良好的护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是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之一,中西医结合护理就是在西医辨病的专科专病护理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理论,以具体的患者为对象,按照患者表现出的具体症状和差异进行辨证施护。近几年来,我院根据不同病例特点,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收到满意的护理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40年前我加入了“西医学习中医”的队伍 ,成为中西医结合队伍的一员。经历了学习中医、应用中医、研究中医、发展中医的过程。迄今仍工作在中西医结合医教研的第一线 ,深深体会到中西医是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 ,各具所长、各有所短。中医重宏观、西医重微观 ;中医重整体、西医重局部 ;中医重辨证、西医重辨病。通过中国中西医结合 4 0年 ,取长补短 ,进行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整体与局部结合、治本与治标相结合的研究 ,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如何更好地将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成就引进到教学及国际交流中 ,在西医院校及培养学生走向世…  相似文献   

8.
癌症病人的中医护理福州市第一医院(350007)刘英桂中医对疾病的诊治,运用四诊(望、闻、问、切)诊察病情,在辨证施治和辨证施护方面有其独特的方法。我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不但在诊疗工作有特色,在护理方面也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取得比纯用传统西医护理...  相似文献   

9.
慢性胃炎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为了探讨慢性胃炎内镜下表现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笔者选择2004年10月-2007年4月在我院进行335例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同时根据中医辨证诊断为“胃痛”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采用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进行相关性探讨,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教学中的问题及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祝华 《中医教育》2003,22(4):58-59
中医整体护理学,是整体观指导下的辨证施护。它与现代护理学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教学就是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护理人才。本文对于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教学中所出现的难点:观察能力、应变能力及护理问题准确性的把握,进行了详尽的解析。1中医整体护理学1.1中医整体护理的概念中医整体护理,应是在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运用辨证施护的理论和方法,对病人进行主动的、全面的、系统的、恰当的护理。使病人从“阴阳失调,偏盛偏衰”的状况,转化为“阴平阳秘,精神乃至”的境地。简言之,中医整体护理,…  相似文献   

11.
IgA肾病辨病与辨证结合治疗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IgA肾病的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施治及西医治疗不同阶段的中医药运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通过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结合治疗,可以减少尿蛋白,降低复发,延缓肾功能损害的进展,并且减轻西药应用中的许多毒副作用。中西医结合,辨证与辨病相融,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成为蚣肾病治疗的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12.
探讨黄疸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国内中西医结合治疗黄疸病的相关文献,对其治疗用药及疗效进行综述,得出以下结论:在临床上通过西医辨病、中医辨证,从患者当前情况与整体考虑,给予相应中西药结合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是常见病 ,本文着重探讨中医分型及中西医结合施治问题。方法 :通过西医辨病诊断和中医辨证诊断 ,采用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治方法 ,对 40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结论 :总有效率 82 .5% ,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和护理方法实践。方法对150例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证候、舌苔、脉象,辨证为心血瘀阻型66例、心气亏虚型45例、心肾阴虚型14例,并实施个体化中西医结合护理。结果患者经术前、术后的中西医治疗、护理,均顺利配合完成手术,平均住院29d,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能减少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提高临床护理人员中西医结合护理水平做法。方法 通过坚持在职教育,组织护理人员系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及常用中医传统疗法,制定中医辨证护理常规,熟练掌握中医护理技术。结果 护理人员能正确运用中医术语、中医传统治疗方法,兼顾中、西医护理特点,提高了中西医结合护理质量。结论 加强护理人员在职教育,可有效提高在职人员的中西医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胃炎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为了探讨慢性胃炎内镜下表现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笔者选择2004年10月-2007年4月在我院进行335例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同时根据中医辨证诊断为"胃痛"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采用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进行相关性探讨,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痿症与格林-巴利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诊断规律。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109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进行中西医诊断对照观察,观察一般资料、前驱症状、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肌电图检查、临床分期和分型、中医辨证分型等项目。结果:格林-巴利痿症病后早期以气虚证为多,急性期以气虚伴痰热证为多,恢复期以气阴两虚证为多。急性期西医各种类型中,中医辨证均以气虚伴痰热证为主。结论:西医分期、分型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的诊断方法,使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更加具体化,同时又可以借助于西医对格林-巴利综合征病理生理上的认识和本病的辅助检查,增加中医证候的微观指标。  相似文献   

18.
在探讨中西医结合高等本科教育培养模式问题上,中医教育界一直存在争议。我校作为全国最早开办中西医结合本科专业教育的院校之一,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率先提出“两个基础,一个临床”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设置,即中医基础和西医基础课程分别由中医、西医讲,临床课程中、西医结合在一起讲。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是中西医结合本科专业临床主干课程之一,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针对如何实施中西医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治男性勃起功能障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是常见病,本文着重探讨中医药型及中西医结合施治问题。方法:通过西医辨病诊断和中医辨证诊断,采用中西医辨证诊断,采用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治方法,对40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结论:总有效率82.5%,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严重危及中老年患者生命安全的临床常见病和危重病。中西医结合护理是一种创新性的综合护理模式,是基于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已被证实安全而有效的护理方式。近几十年来,中西医结合护理在中国得到了重视和发展。此文从中、西医护理技术特点和进展来综述其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辨证施护、药疗、食疗、中医外治、护理相结合是其特色,中西医结合护理在防治急性脑梗死方面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