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氟哌啶醇癸酸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祖承 《上海精神医学》1990,2(3):142-142,111
氟哌啶醇癸酸酯(Haloperidol Decanoate,HD;安度利可)是氟哌啶醇的癸酸酯化物蓖麻油制剂,肌注后在组织中由酯酶分解,释出具有活性的游离氟哌啶醇,从而起到治疗作用。该药于1980年由比利时杨森(Janssen)制药公司首先合成应用于临床,目前已在欧洲、日本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作为最新型的、第十种精神科治疗长效药物。分子式为C_(13)H_(14)ClFNO_3,分子量530.12,熔点39~43℃,白分粉末,易溶于庚烷、甲  相似文献   

2.
3.
氟哌啶醇癸酸酯维持治疗阴阳性症状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5个机构合作研究的结果。随机分层抽取社区中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一年前瞻性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对照研究,共292例,内氟哌啶醇癸酸酯(HD)治疗155例(HD组),原药维持137例(对照组)。结果显示HD维持治疗对阴性和阳性症状的有效率为63~800%,阴/阳性症状有效率为66%。BPRS量表各国子分6个月和12个月无显著差异.但SANS量表各因子分12个月比6个月有时明显进步。HD对阴性症状、BPRS量表因子Ⅱ、Ⅲ、Ⅴ和SANS量表各因子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由5个中心协作,随机分层抽取社区中病情反复的精神分裂症,进行一年维持治疗的对照研究。结果292例完成研究,内氟哌啶醇癸酸酯(HD)组155例,原药维持(对照组)133例,结果显示HD长期维持治疗组临床评估,BPRS,SANS,SDSS,CGI各量表分改善明显,且比对照组显著,HD不良反应轻微,锥体外系症状比口服药物轻,且用抗胆碱能药物有效。HD使用方便,适合社区病情反复的精神分裂症的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5.
对氟哌啶醇癸酸酯(HP)和氯丙嗪(CPZ)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进行对照观察,发现两组总有效率虽无显著性差异,但是显效率HP组明高于氯丙嗪(CPZ)组(x^2=4.06 P〈0.05)。HP对BPRS各项因子及总分的疗效也均优于CPZ组。提示HP对精神分裂症有良好的效果,是防止慢性精神分裂症复发,长期维持巩因治疗比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氟哌啶醇癸酸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氟哌啶醇癸酸酯(HD)维持治疗社区精神分裂症的效果,进行了历时1年的多中心、前瞻性对照研究。共有533例完成研究,其中HD组262例,对照组271例。结果显示:两组临床情况和量表分均经1年前有明显改善,但HD组进步更明显。阴、阳性症状减少,病情复发和住院减少,简明精神病量表、阴性症状量表、社会功能缺陷量6个月和12个月总分示HD组均成于对照组。结果显示了HD的锥体外系等不良反应轻微,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 探索对酒依赖患者情绪激惹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11例有情绪激惹的酒依赖患者进行肌注氟哌啶醇癸酸酯的治疗,用NOSIE、TESS评定,观察8周,评定疗效。结果 氟哌啶醇癸酸酯对依赖患者的情绪激惹有良好的控制作用,结论 地那结有激惹现象而又不愿接受口服精神药物的酒依赖患者来说,肌注氟哌淀醇癸酸酯不失为一个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验证和比较哌泊噻嗪,氟哌啶醇癸酸酯,氟奋及静癸酸酯三种长效抗精神病制剂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采用多中心,开放随机对照研究,以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和副反应量表(TESS),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RSESE)综合评定,结果 治疗后哌泊噻嗪组患者的CGI-SI与CGI-GI分值和SANS量表  相似文献   

11.
12.
作者使用氟哌啶醇癸酸酯(HD)和氟奋乃静癸酸酯(FD)注射液,并结合氯丙嗪片剂对43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电活动地形图(BEAM)影响的比较研究。结果发现HD和氯丙嗪对BEAM影响不大,但FD对BEAM的影响比HD与氯丙嗪明显增多。其影响表现主要为在额、颞、顶、中央及枕部的θ、δ频段功率值轻到中度增强。提示HD和FD虽然对慢性精神分裂症均有较好疗效,但HD比FD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13.
对83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进行24周的氟哌啶醇癸酸酯(HD)治疗并测定血药浓度。结果显示:HD的疗效满意,显著好转率约为50%,痊愈及显著好转病例的血浆稳态浓度为11±20μg/L。疗效、不良反应与血药浓度之间未发现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利培酮和氟哌啶醇治疗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多中心对照研究方法,对173例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分别进行利培酮(利培酮组)和氟哌啶醇(氟哌啶醇组)治疗,其中利培酮组85例,平均剂量为4.6mg/d;氟哌啶醇组88例,平均剂量为8.0mg/d;观察疗程均为4周。以Young躁狂评定量表作为主要疗效评价指标。根据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规定国际协调会议统计指导原则规定,由PP人群统计分析判断是否非劣效。结果利培酮组患者的有效率为79%,氟哌啶醇组的有效率为76%。PP人群统计学分析,利培酮治疗急性躁狂的疗效不劣于氟哌啶醇。利培酮组与研究药物有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0%,氟哌啶醇组为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的发生率(44%)明显低于氟哌啶醇组(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结论利培酮治疗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与氟哌啶醇相当,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少于氟哌啶醇。  相似文献   

15.
患者 男 ,2 4岁。因发作性疑人议论加害 ,行为紊乱 4年余 ,流涎、震颤、上身扭转 1天 ,于 2 0 0 1年 6月 19日第 5次入院。病前性格内向 ,家族史、个人史、既往史均未见异常。先后住院 4次 ,均诊为精神分裂症 ,偏执型。曾用过氯氮平、氯丙嗪、氟哌啶醇癸酸酯 (哈力多 )治疗 ,达显著进步或进步出院。第 4次出院后拒绝服药 ,于 1个月前病情波动。入院前一天晚上 ,其母将 5 0mg哈力多注射液拌到菜里给患者吃 ,患者误食后即入眠。次日上午出现舌头发硬 ,说话不清 ,舌外伸 ,双眼上翻 ;下午出现四肢僵硬 ,上肢震颤 ,上身扭转歪向一侧行走困难 ,…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利培酮与氟哌啶醇治疗双相躁狂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2例双相躁狂患者随机分配至利培酮组和氟哌啶醇组,在治疗前、治疗第1周末、第2周末、第4周末分别进行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RSESE)评定。结果利培酮组患者有效率为82.5%,氟哌啶醇组为80.9%;与药物有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利培酮组为57.5%,氟哌啶醇组为66.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锥体外系反应的发生率(40%)明显低于氟哌啶醇组(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结论利培酮单药治疗双相躁狂的疗效与氟哌啶醇相当,且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少于氟哌啶醇。  相似文献   

17.
患者朱某,男,43岁,工人,大学文化。因“猜疑,生活懒散20年。”于2006年9月7日入院。体格检查:无阳性体征发现。精神症状以关系妄想、夸大妄想、被害妄想和意志减退为主。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因其服药依从性差,自9月21日给予氟哌啶醇癸酸酯(哈力多)针1毫升肌注,11月6日患者诉头晕,双腿发软,没力气,心电图、B超检查均正常。  相似文献   

18.
氟哌啶醇作为一种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广泛应用于精神科临床,特别是严重的兴奋躁动,注射给药可在短时间内收到满意效果。但是,注射用药能够引起一些严重的副反应,值得引起重视,本文报告4例氟哌啶醇静脉滴注给药引起意识障碍。 例1:刘××,男,30岁,入院诊断癔病性精神障碍,入院查体及辅助检查正常,因躁闹不安,给予氟哌啶醇5毫克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毫  相似文献   

19.
氟哌啶醇对精神分裂症超氧化物歧化酶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自由基代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氟哌啶醇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用固定剂量氟哌啶醇治疗46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2周,在治疗前后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SOD含量,并评定BPRS、SAPS和SANS量表。结果:治疗前SOD值与SAPS总分正相关(P〈0.05)。治疗后,治疗前高SOD组明显降低,而低SOD组明显增高(P均〈0.05)。阴性型亚组中,治疗前SOD值与治疗前后SAN  相似文献   

20.
氟哌啶醇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肯定,对控制急性兴奋躁动及紊乱性行为,效果更为显著,其快速疗法值得推广。但在临床使用中,应利弊兼顾,加强护理,防范意外。现结合几例典型病例,对快速治疗的护理讨论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