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分析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了解CHF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损害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用24h动态心电图分析36例CHF患者,26例心功能代偿的心血管病患者(心功能代偿组),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HRV时域指标。比较三组间HRV指标的差异,分析CHF患者24hHRV指标变化与心功能NYHA分级的关系。结果 心功能代偿组24hHRV时域指标SDNN、SDANN和SDNNindex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0.05和0.05),rMSSD和pNN5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HF组的HRV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将CHF组分为心功能Ⅱ级组(n=19)和心功能≥Ⅲ级(N=17)两个亚组,结果 发现心功能≥Ⅲ级的HRV各指标明显低于心功能Ⅱ级组(P〈0.01)。结论 心血管病患者在心功能代偿期时自主神经的平衡可能受到损害。当出现CHF时交感活性增强,迷走神经张力进一步下降.HRV指标的下降与心功能损害程度相关。因此HRV时域指标可作为评价CHF预后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尾加压素Ⅱ(UⅡ)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清晨空腹静脉抽血,分离血浆,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27例对照者、53例心力衰竭患者血浆UⅡ含量;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结果①对照组血浆UⅡ含量与心力衰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后,心力衰竭症状改善,血浆、UⅡ含量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③血浆UⅡ含量减低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相平行.不同心功能级别血浆UⅡ含量排序为:Ⅱ级〉Ⅲ级〉Ⅳ级,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Ⅱ血浆含量的变化可以作为临床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素(BNP)、心钠素(ANP)浓度变化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75例心力衰竭患者(NYHAⅡ~Ⅳ级)(研究组)和25例健康对照组(对照组)的血浆BNP和ANP浓度,同时采用纽约心脏学会(NYHA)标准对心功能分级和超声心电图检查评定患者心功能。结果 ①研究组血浆BNP和AN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②研究组心功能Ⅱ级、Ⅲ级和Ⅳ级患者血浆BNP浓度两两之间差异显著(P〈0.05)。心功能Ⅱ级患者血浆ANP和Ⅲ级、Ⅳ级患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在Ⅲ级和Ⅳ级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③BNP在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97,95%的可信区间为0.943~0.998;ANP在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85,95%的可性区间为0.825~0.951,两者曲线下面积有显著性差异(P〈0.01)。④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与LVEF〈40%的患者血浆BNP水平差异显著(P〈0.05);而两组患者的AN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血浆BNP比ANP对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具有更高的准确性,BNP与超声心电图反映的血液动力学状况指标LVEF及NYHA分级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以作为心力衰竭分级的一个良好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方法:218例冠心病患者(观察组)和100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心率变异性检查并进行比较,同时观察心功能程度NYHA分级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及其相互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SDNN、SDANN显著降低(P〈0.05、0.01)。结论:(1)CHD患者HRV降低,(2)CHD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尿酸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通过对117例心力衰竭患者人院时检测血尿酸水平,根据患者心功能分级将其分为4组,并进行比较。结果心功能Ⅰ级与Ⅱ级差异无显著性(P〉0.05),Ⅱ级与Ⅲ级组、Ⅲ级与Ⅳ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随着心力衰竭的程度加重,尿酸水平也逐渐增高。  相似文献   

6.
①目的探讨CRP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价值以及在疗效评价中的意义。②方法测定30例慢性心衰(CHF,心衰组)和25例心功能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CRP的含量。③结果所有HF患者CRP治疗前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HF程度越重,CRP水平越高。慢性HF患者中,心功能Ⅱ-Ⅳ级组CRP水平有升高趋势,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心功能Ⅱ-Ⅳ级组CRP水平有下降趋势,不同功能状态下治疗前后CRP水平相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CRP水平无显著变化。④结论CRP的测定对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的监测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血浆脑钠肽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为Ⅱ级14例,Ⅲ级11例,Ⅳ级15例)、30名健康体检者,检测各组患者血尿酸、血浆脑钠肽水平。结果CHF组BNP、UA水平分别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CHF组心功能Ⅲ级及心功能Ⅳ级的BNP、UA水平明显高于CHF组心功能Ⅱ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组心功能Ⅳ级组的BNP、UA水平明显高于CHF组心功能Ⅲ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血浆脑钠肽水平可以用于判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疾病程度,从而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定量检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及其相关因素与高凝状态的关系。为临床抗凝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定6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Ⅱ-Ⅳ级)和36例健康对照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测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及左心房内径。心力衰竭患者组按照心衰程度、LVEF、有无房颤、基础病因、病程等不同进行分组,比较各亚组间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不同心衰程度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心衰合并房颤组较心衰并窦性心率组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P〈0.01);不同LVEF水平、不同疾病构成及不同左心室内径患者组间比较,血浆D-二聚体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高凝状态,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高凝状态更为严重;心衰合并房颤患者较心衰合并窦性心率患者,高凝状态更为严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内径及左心房内径与高凝状态均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应用心率变异性(HRV)时域分析法测定38例扩张型心肌病(DCM)经随访14个月,结果显示:DCM24hRR间或标准差和心事变异指数均明显低于正常(P<0.001),心功能Ⅲ~Ⅳ缓者明显低于心功能Ⅱ级(P<0.001),事件组(随访中死亡者)明显低于非事件组(P<0.001)。提示HRV分析可作为判断DCM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心率变异性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廖虹 《广西医学》2001,23(5):1071-1073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EH)伴左心室肥厚的心率变异性(HRV)变化及与左心室肥厚程度的关系。方法:对98例EH患者和41例正常人行24h动态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EH无左室肥厚组的SDNN、rMSSD、PNN50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EH左室肥厚组上述指标降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EH左室肥厚组与无左室肥厚组比较上述指标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EH患者的SDNN、SDANN、rMSSD、PNN50与左室心肌重量指数呈负相关。结论:EH左室肥厚组患者的HRV降低,HRV与左室肥厚的程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与左室肥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彪  周焕发   《中国医学工程》2008,16(1):20-22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左室肥大,心力衰竭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特点。方法总结2005年9月~2007年8月120例住院诊断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以临床症状、体征、心脏彩超作为评价心力衰竭、左室肥大的指标,使用24h心电图(Holter)、心电图发现室性心律失常,将患者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结果冠心病左室肥大、心力衰竭者与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纤颤呈明显的正相关(P〈0.05)。结论冠心病左室肥大、心力衰竭可能是恶性心律失常的评价参数之一。  相似文献   

12.
国产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应用国产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PMVSD)并对近期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14例PMVSD患者均经胸心脏超声确诊,术中经左心室造影明确缺损直径为4~9 mm,平均5.6 mm,经左心系统,室间隔缺损处,右心系统建立导丝轨道,沿导丝经输送鞘送直径5~15 mm(平均7.5 mm)的Amplatzer封堵器;术后72 h行经胸心脏超声检查观察疗效.结果全组技术成功率100% ,术中未发生任何重要的并发症.全部患者封堵后无残余分流,术后即刻封堵率100%.术后72 h经胸心脏超声检查无残余分流.2例患者术后出现一过性交界性心动过速,1例出现发热,3 d后正常.结论国产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是一种成功率高,近期疗效可靠的治疗措施,其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3.
左心室条束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78例成人心脏和35例小儿心脏研究了左心室条束的形态结构,成人心脏中出现55例(71%)左心室条束,共83条(1.51±0.78),男性34例(76%),女性21例(54%)。35例小儿心脏出现22例(63%)左心室条束,共25条(1.14±0.35)。左心室条束多附着于室间隔和室侧壁,室间隔和后乳头肌之间。暗红色条束和乳白色条束的组织结构有所不同。本文还讨论了左心室条束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测定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患者和对照组各66例血清镁浓度及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 Arrhythmias,VA)发生情况,进一步了解血清镁与CHF时VA发生的关系.结果显示:CHF患者血清镁浓度((?)±S=0.841±0.119)明显低于对照组(X±S=1.056±0.092)(P<0.001).CHF时低血镁与VA发生存在一定的关系(OR=3.125),但低镁并非导致VA发生的唯一因素,CHF时VA发生与心衰程度等因素有关.提示:补镁对于治疗CHF、减少VA发生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经导管封堵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经导管封堵室间隔缺损(VSD)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先行左室造影了解VSD的形态、位置及大小,建立跨VSD的动静脉导丝轨道,并沿轨道导丝经静脉放入传送鞘管及封堵器,经心脏超声检测及左室、主动脉造影证实封堵器位置合适后将其释放。术后定期随访,复查心脏超声及心电图。结果181例VSD患者中175例封堵治疗获得成功,成功率96.7%。封堵成功者中有162例完成了(15.4±9.23)个月(1个月~3年)的随访,1例于术后10h发生溶血反应,经治疗3d后恢复正常;2例分别于术后第4天及第6天发生间歇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经大剂量氢化可的松等治疗后恢复;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导管封堵VSD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使VSD患者得到根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左心室条束的二维超声心动图特征和左心室条束与心脏杂音及室性早搏的关系。方法 利用二维超声心动图仪对251便健康人心脏多切面检查。结果 检出左心室条束00例(40%),共检出条束108条。在40例心脏杂音受检者中,30例有左心室条束;在38例室性早搏受检者中,检出左心室条束28例。在二维超声心动图(2DE)上,左心室条束位于左心室流出通,多附着于室间隔和后乳头肌或左室侧壁,呈线样或带样较强  相似文献   

17.
自制封堵器经导管闭合膜部室间隔缺损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 :探讨用自制双盘状室间隔缺损 (室缺 )封堵器经导管闭合膜部室缺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6例先天性心脏病膜部室缺患者 ,男、女各 3例 ,年龄 6~ 2 2 (14 .0± 5 .6 )岁 ,均经体检、心脏超声和左心室造影确诊。用 7F输送鞘管从右心系统送入自制双盘状封堵器 ,封堵后 10 min重复左心室造影和经胸心脏超声波检查 ,观察封堵的即刻效果。术后连续心电监护 5 d。 结果 :左心室造影测量室缺直径 3~ 5 (3.6 7± 0 .82 ) m m,所用封堵器直径为 6~ 10 (7.5± 1.38) mm ,6例患者封堵均获成功。术后左心室造影、经胸心脏超声检查显示无残余分流 ,心电监护无心律失常发生。结论 :应用自制封堵器经导管闭合膜部室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率变异性(HRV)改变,探讨其与心室重塑及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Holter检测系统检测了84例CHF患者HRV时域指标24h平均R—R间期标准差(SDNN)、24h内每5min一段的平均正常R—R间期值的标准差(SDANN)、24h内每5min一段的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数(SDNNI)、连续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和连续24hR—R间期标准差≥50ms的百分数连续24hR—R间期标准差≥50ms的百分数(PNN50)及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收缩末期内径(LVs)、右心室内径(RV)、左心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心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充盈速度比值(E/A)及左心室重量指数(LWI),并以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HRV各指标均下降,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随心功能的下降,HRV各指标均有下降趋势,但SDNN、SDANN在各级间无统计学意义,SDNNI、RMSSD、PNN50在心功能Ⅰ级与Ⅲ、Ⅳ级间,RMSSD、PNN50在心功能Ⅲ级与Ⅳ级间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相关分析显示,LVEF、LVd与RMSSD和PNN50相关,而LVd、LWI与SDNNI相关。结论 CHF患者HRV下降,并与心室重塑及心功能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儿童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体会。方法: 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15例在低温体外循环下涤纶补片修补。结果: 术后无一例死亡,发生低心排综合征2例,胸腔积液1例。出院时彩超检查1例存在2 mm残余分流,随访1年,临床症状消失,营养发育状况明显改善。结论: 儿童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经过及早诊断、治疗,绝大多数得到根治,且手术安全性较高,术后均可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0.
卡维地洛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 80例 ,左室射血分数≤ 45 % ,心功能Ⅱ~Ⅲ级 ,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 6个月 ,观察卡维地洛对心室重构、心功能的影响。结果 经过 6个月治疗 ,与对照组相比 ,卡维地洛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升高 (P <0 .0 1) ,左室收缩末容量指数、左室舒张末容量指数、左室重量指数均显著降低 (P <0 .0 1)。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应用卡维地洛能显著改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改善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