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Ⅰ型骨质疏松症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指绝经后妇女由于体内卵巢功能低下,雌激素明显减少,骨偶联过程失衡,即骨吸收作用超过了骨形成作用,导致净骨量减少,骨强度降低,骨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的代谢性骨疾病。在人所患的疾病中,原发性骨质疏  相似文献   

2.
<正>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指绝经后的妇女由于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不分泌或者分泌过少,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形成高转化型的骨质疏松特点。临床研究[1-2]发现:60岁的女性发病率高达24%,中老年女性诊断为骨质疏松是男性的3倍。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是通过切除动物的卵巢,造成雌激素分泌减少,来模拟PMOP。雌激素的减少破坏了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平衡,而  相似文献   

3.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指停经后,卵巢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的骨量减少引起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的一种疾病,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常见的一种。本文从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水平、血瘀和骨质疏松的关系,结合近几年来从血瘀论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结果,对活血化瘀治疗PMOP进行一个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根据腰椎骨密度(BMD)扫描结果。将104例受试妇女分为3组。即绝经后骨质疏松组31例,绝经后非骨质疏松组37例,绝经前健康组36例,采用放兔法分别测定血清IL-6、雌二醇(E2)和骨钙素(BGP)水平。[结果]绝经后妇女血清IL-6水平高于绝经前妇女,骨质疏松组又高于非骨质疏松组,以非骨质疏松组IL-6为因变量的多元回归分析显示;IL-6与BMD,E2呈负相关关系,与BGP呈正相关关系。与年龄无显著性相关关系。[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骨丢失属高转换型,IL-6高表达与骨质疏松症发病以及雌激素减少有关。雌激素水平下降可导致IL-6分泌增多,从而刺激骨吸收,骨吸收超过骨形成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特别是绝经后老年女性的常发病。体内雌激素水平与骨质疏松的发生 有着密切的关系,雌激素水平的降低是导致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雌激素可以抑制骨代谢中的骨吸收,同时也能促进骨代谢中的骨形成,从而维持正常的骨代谢,起到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本文综述雌激素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药理机制及其安全性问题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is,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与年龄密切相关。雌激素(estrogen)缺乏是引起绝经后骨质疏松(postmeno—pausalosteoporosis,PMOP)的主要病因,我们采用雌激素与钙剂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治疗,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osteoporosis,PMOP)是指妇女在绝经后因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导致骨吸收大于骨形成而出现骨量降低、骨微结构破坏的全身骨代谢障碍性疾病。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PMOP发病率逐年上升,国内被诊断骨质疏松症患者近7000万,其中约80%属于PMOP,严重影响老年女性的生活质量[1]。目前现代医学多采用雌激素替代疗法和钙补充剂治疗PMOP,可明显减少PMOP患者骨折发生率。但使用雌激素不良反主要包括 面部潮红、恶心、食欲不振、腹泻等[2],且长期使用可能增加妇科肿瘤发生风险,有肿瘤高危因素的人群需慎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临床应用范围。中医学认为,PMOP的发生与肝、脾、肾及血瘀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指绝经引起的全身性骨疾病,PMOP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腰腿疼和病理性骨折,其发生与骨量丢失有关。据统计结果表明,大约1/3的绝经后妇女患骨质疏松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21世纪的前10年确定为“骨质疏松与骨关节病年”。  相似文献   

9.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由于绝经后的女性体内雌激素含量明显下降,而导致以骨量减少、骨脆性增高为特征,表现为骨痛、驼背、易于骨折及一系列因骨折发生的并发症的全身性疾病。此病在身心健康及经济负担方面均为大多数患者带来困扰。鉴于治疗PMOP的西药不良反应较多,中医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具有效果优良、安全性高、价格低廉、不良反应少等特点。笔者通过收集近5年国内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实验,筛选出其中效果显著、指标明确的实验治疗,以中药、针灸、理疗、运动疗法4个方面归纳文献内容,为同道临床治疗本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骨质疏松症(OP)是我国人群中最常见的多发病,好发于绝经后的老年妇女,增加了患者骨折的风险。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主要是绝经后雌激素水平显著降低导致的。除了雌激素缺乏对骨骼的直接负面影响外,绝经后妇女免疫状态的改变间接导致骨骼的持续破坏,因为绝经后妇女通常表现出慢性低级别炎症表型,细胞因子表达和免疫细胞谱发生改变。PMOP已严重危害我国女性健康。补肾活血方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补肾活血中药,近年来,随着我国临床医师与患者越来越重视中医药,补肾活血方被应用于多种疾患,包括骨科的多种疾病,其对PMOP的防治效果亦明显。该文基于骨免疫微环境,以骨代谢对PMOP产生影响为基础,论述补肾活血方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1.
特殊人群的骨质疏松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薛延 《中国全科医学》2005,8(16):1304-1306
1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1.1病因由绝经引起的骨质疏松症称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又称为Ⅰ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由破骨细胞介导。常发生于绝经后的妇女,年龄在50—65岁,女性的发病率为男性的6倍,为高转换型的快速骨丢失。骨丢失的类型以小梁骨为主,造成骨小梁变细和断裂,主要部位是在脊椎(以压缩性骨折为主)和桡骨远端(如Colles骨折)。其发病主要原因是由于绝经后雌激素分泌不足。  相似文献   

12.
雌激素的缺乏是绝经后妇女发生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雌激素通过多种途径参与骨代谢已得到公认;绝经后雌激素的减少加速了骨的丢失.性激素补充治疗(HRT)近年来在预防、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发挥重要作用,取得重要进展.现就与绝经相关的骨质疏松及HRT有关知识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老年女性的多发病,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退变和骨脆性增加为主要病理特征的退行性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主要发病机制是机体骨重建失衡。研究表明,在雌激素缺乏  相似文献   

14.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兵 《中华医护杂志》2006,3(4):365-366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显微结构受损,骨骼脆性增加,从而导致骨骼发生骨折的危险性升高为特征的一种疾病。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一般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分为两型:Ⅰ型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Ⅱ型即老年性的骨质疏松症,都属于退行性的骨质疏松症。由于年龄增大或妇女绝经后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变化所致的骨代谢变化,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上见于各类疾病如柯兴综合症(皮质醇增多症)营养缺乏性骨质疏松,糖尿病性骨质疏松、肢端肥大症性骨质疏松,药物所致骨质疏松、废用性骨质疏松,其他原因引起的骨质疏松等。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这种疾病不仅威胁老年人特别是绝经后妇女的健康,而且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而增加,与骨质疏松相关的典型骨折包括脊柱压缩性骨折,前臂远端骨折和髋部骨折等,预计到2025年,全球髋部骨折将增至200万。因骨质疏松随年龄增长而进行性减低,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呈指数形式上升,男女性骨质疏松症骨折发生率呈指数上升,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终生危险性女性比男性高3倍。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益明显,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已成为影响老年女性健康与生存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本症通常表现为骨量减少、骨微结构退变、骨强度降低、脆性增加而最终致骨折发生。PMOP常发生于绝经后5~10年,每年骨丢失率约为2%~10%,为高转换型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16.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一种与雌激素缺乏直接相关,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骨病[1]。我国60岁以上老年女性的骨质疏松发生率为90.48%[2]。该疾病以高致残率、高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讨论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概述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世界卫生组织定义)。2001年NIH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髂系统疾病,骨强度反应了骨骼的两个主要方面,即骨矿密度和骨质量。该病可发生于不同性别和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二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Ⅱ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三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老人70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而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青少年,没有明确的病因。  相似文献   

18.
正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指绝经后妇女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从而导致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出现以低骨量和骨组织的显微结构退行性变为其特征,骨脆性和骨折易感性增加的一种全身代谢疾病[1]。膏方作为中药传统剂型,对于慢性虚损性疾病有着独到功效[2]。笔者采用冬季进补膏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并与阿仑膦酸钠治疗进行比较,现报道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指绝经后妇女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从而导致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出现以低骨量和骨组织的显微结构退行性变为其特征,骨脆性和骨折易感性增加的一种全身代谢疾病[1]。膏方作为中药传统剂型,对于慢性虚损性疾病有着独到功效[2]。笔者采用冬季进补膏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并与阿仑膦酸钠治疗进行比较,现报道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对女性来说,月经来潮和绝经是其一生出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这两个过程与其骨的生长、发育、衰老密切相关。女性绝经后,由于雌激素的缺乏.使骨形成和吸收的代谢平衡被破坏,促使骨吸收的亢进,使骨量快速丢失,年平均丢失率约为1.3-2.5%。由于这种快束骨量丢失,在绝经后1-20年内,可导致骨质疏松症.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属Ⅰ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且已成为骨质疏松防治工作的重点。它是目前认识最清楚的系由于雌激素不足所引起的临床后果之一。因此目前主张给予雌激素补充疗法(Estrogen Replacement Therapy,ERT),但国内的研究和应用尚不普遍,本就PMO的性激素补充疗法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