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对中医妇科常见急症如发热、血崩、急腹痛等,采用“补气摄血,旨在止崩固脱”;“活轿化瘀,务使胞脉畅达”;“清热解毒,”截邪内陷传变“;”通腑攻下,荡涤壅滞瘀结“等四法治疗,并举案例以证。  相似文献   

2.
对凉营法组方选药的规律进行了探讨,认为凉营法着重凉营泄热,滋养营阴。凉营法宜选择甘苦寒或苦咸寒的药物清热解毒,以“滋而不腻,滋而能通”之品滋养营阴,以具有“凉”和“散”双重作用药物为主凉营散瘀。  相似文献   

3.
对凉营法组方选药的规律进行了探讨,认为凉营法着重凉营泄热,滋养营阴。凉营法宜选择甘苦寒或苦成寒的药物清热解毒。以“滋而不腻,滋而能通”之品滋养营阴,以具有“凉”和“散”双重作用药物为主凉营散瘀。  相似文献   

4.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红腺忍冬(Lonicera hypoglauca Mip)、山银花(Lonicera Confusa DC)或毛花柱忍冬(Lonicera dasystyla Rehd)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具清热解毒,凉散风热之功效。用于痈肿疔疮,侯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是一种常用中药材,  相似文献   

5.
胆木Nauclea officinalis Pierre ex Pitard为茜草科乌檀属乔木,在我国又称为山熊胆、熊胆树、细叶黄棵木、黄羊木等,其以枝、干、皮入药。常生长于高山近顶或半山隐蔽潮湿地带,分布狭窄且种群数量少,为中海拔森林中少见的乔木树种,仅产于海南、广东(西部和西南部)、广西等地[1]。胆木性味苦、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我国广西、广东和海南民间常用于感冒发热、肺炎、肠炎、痢疾、湿疹、皮疹、脓疡等病的治疗,外用治疗痈疖脓肿[1]。国内市场目前有“胆木注射液”和“胆木浸膏片”两种制剂,临床用于急性扁桃腺炎、急性咽喉炎、急…  相似文献   

6.
清热解毒是中医的重要治则之一,广泛应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客观上有使炎症消退的效果,似乎有与西药的抗菌消炎作用相等同之地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清热解毒法只有抗菌消炎作用。尽管现代对中药有效成份及药理的研究已证实了清热解毒药的体外抑菌作用,可是清热解毒法针对的不是炎症,而是由“热”、“火”、“毒”所引起的一系列“证”。它对病邪起截断、祛除作用,而对机体则起保护作用。清热解毒药是一类以调整机体功能为主具有广泛药理作用的药物,它们与西药抗菌  相似文献   

7.
金银花为清热解毒的圣药,金银花甘寒清芳,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明目、疏散风寒等功效,可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疡、肿毒等。“银翘丸”就是以金银花为主药,是治疗感冒、咽喉炎、口腔炎和某些皮肤病的良药。 现代药理学研究指出,金银花是当今强有力的抗生素,内含木樨草黄素、叽醇、皂甙、鞣酸等生化物,因含有大量还原基因,故对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伤寒杆菌、结核杆菌、肺炎球菌等分泌之毒素有抑制作用。 金银花又是外科要药,也  相似文献   

8.
胆系感染、阑尾炎及胰腺炎为三种常见的急腹症,除有急性腹痛以外,均具有中医的一般“热”象,在八纲关系上三者同属“里实热”证。我组按“热者寒(清)之”的法则,采用“清热解毒”法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自1970年以后,用自制的清热解毒中草药“抗炎6号”注射液治疗此三病共200例,今将其治疗效果及部分动物实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王烈教授认为小儿感冒以风热型感冒居多,临证多表现为发热,恶风,咽红肿痛,咳嗽,少痰,有浊涕,哭闹或烦躁不安,小便黄。病因是小儿内有蕴热,久积成毒,外感风热邪气或风寒邪气入里化热,热、毒胶结,互为影响。王烈教授将其总结为"热毒理论":热因毒起,无毒不发热,毒随邪入,热因毒生,变因毒起。病机关键是热、毒,故以疏风解表,清热解毒为主要治法,善用清热解毒之品以治之,创立中药汤剂清感方治疗,临证时灵活加减,使热去、毒解,减少发热次数,缩短病程,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1976年冬,我们对4例重型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者,施用了腹膜透析。 一、透析前的危象: (一)一般临床表现:4例均为重型或危重型,低血压休克期8~28小时,发热、低血压休克及少尿无尿三期重叠。休克逆转后,少尿无尿继续,呃逆恶心及呕吐加重。均有意识障碍,表现为嗜睡或烦燥谵妄。1例出现“DIC”早期。  相似文献   

11.
解毒一词 ,在中医药理论中 ,人们所熟悉的总是与清热相提并论 ,称为“清热解毒”。究其原因 ,是因为药物的清热解毒功效 ,是针对热毒而言 ,所谓毒者 ,从古至今 ,人们一直将热与毒合而视之 ,这是因为热毒之邪 ,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致病毒邪 ,其治疗多用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药物。与其他邪气一样 ,笔者认为毒邪除热毒之外 ,也有阴毒、寒毒、湿毒等不同 ,因此 ,在用药上也就应有诸如辛温解毒、甘温解毒、温阳解毒等治疗方法 ,由于此类药药性均属温性或热性 ,又可统称为散寒解毒。本文就上法粗略作一探讨 ,以供同仁参考。1 病因病机散寒解毒 ,…  相似文献   

12.
大论301条(按赵刊宋本,下同)“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本条特揭“始得之”之病期,与302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及303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作对勘,仲师在此三条,以“始得之”、“得之二三日”、“得之二三日以上”,申明少阴病的发展变化,其义甚深。少阴病以无热恶寒为正局,何以会“反发热”?反发热当与“脉沉者”联系起来看,脉沉乃患者正气先亏,寒伏于里;今见发热,则是由阴出阳之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慢性盆腔炎的诊断及治疗进行临床总结.方法 对门诊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530例按发病时疼痛性质及治疗原则不同将患者分为A、B两组,A组为因各种原因诱发疼痛加剧或伴发热者210例,采用中西药保留灌肠、穴位注射.B组为少腹隐痛等症状者320例,中西药保留灌肠.结果 慢性盆腔炎少腹疼痛加剧或发热首选清热解毒利湿之剂及慢性盆腔炎少腹隐痛等症状在清热解毒利湿基础上加活血化瘀之品,治疗疗效确切.结论 慢性盆腔炎辨证准确、用药合理、方法合理、方法得当、均可达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热可清雾化剂是我院中医内科张道宗教授经验方.具有解表祛邪、清热解毒之功.临床用于温热病初期,邪在肺卫,发热,无汗或汗出不畅,苔薄白或黄,脉浮数等症.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36岁,因发热、皮疹2天,呕血、黑便1天于2002年3月1日入院。患者缘于2天前因受凉后自觉咽部不适,继而出现寒战、发热,伴有全身关节痛,体温达39.6℃,自认为是“上呼吸道感染”,12小时内先后服用“索密痛”8片,“感康”4粒及清热解毒中药等,发热症状曾暂时缓解,约6小时后体温再次升高,持续在39℃,且在颈部、前胸及双下肢出现皮疹。继而呕咖啡样物约500ml,排不成形黑色稀便2次,量约400ml,自觉头晕、乏力、嗜睡,但可唤醒,无尿便失禁,急来我院就医,门诊以消化道出血收入消化科。入院时…  相似文献   

16.
<正>坏死性淋巴结炎(HNL)又称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最早由日本学者KiKuchi和Fujimoto提出,故而又称菊池病。临床以发热、淋巴结肿大和白细胞减少为主要症状。HNL实验室检查结果无特异性,其确诊依赖于淋巴结病理活检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西医治疗上抗生素无效,目前临床首选激素治疗。中医将其归于“痰毒”“瘰疬”“温毒”等范畴,中医药在临床治疗上有着独特优势,初期治疗以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后期软坚散结,养阴清热。  相似文献   

17.
凡以寒凉类药物为主,组成治疗热性病、里热症的方剂,叫做清热剂,即“八法”中的“清法”。本类方剂是依据《内经》:“热者寒之”、“温者清之”的原则组成的,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生津、凉血、润燥等功能。由于热有虚、实之分,气、血之异,脏腑偏胜之殊,故可分为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气血两清、清热解毒、清解虚热、清热  相似文献   

18.
<正>现代医学认为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可分为感染性发热与非感染性发热2类。中国传统医学认为感染性发热归属于外感发热范畴,常名之“发热”“寒热”或“壮热”,是指感受六淫之邪或温热疫毒之气,导致营卫失和、脏腑阴阳失调,出现病理性体温升高,伴有恶寒、面赤、烦躁、脉数等临床表现的外感病证。胡爱民教授为湖北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主任医师、武汉市中医名师,  相似文献   

19.
对膜性肾病的病因病机进行系统考证,认为古代中医文献中没有"膜性肾病"病名记载,按其泡沫尿、四肢浮肿、腰酸、乏力等临床症状,可归属于"尿浊""水肿""腰痛""虚劳"等病范畴。病因方面研究认为,内因多由禀赋不足、年老体弱、饮食不节或情志内伤等致正气亏虚;外因多由湿热之邪侵袭人体,内外合邪致病。该病的病因病机核心是脾肾两虚,本虚标实,以虚为主。盖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前者运化水湿,后者蒸腾气化,标实则以湿热(毒)为主。机体脾肾虚弱,则蒸腾运化不利,从而湿热(毒)之症状愈发加重,法当清热解毒、化湿治疗。治疗方面总结现代医家的治疗方法,采用单味药、中成药和专方治疗等方法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三月因发热一周、脓尿四日入院。患儿于入院前一周无明显诱因突然发热,体温波动于38—39℃(腋下)间,偶尔咳嗽。病后第四天间歇性脓尿,且与体位有关(立位抱起时易见脓尿)。外阴部不经常潮湿。曾用“青霉素”、“氨基苄青霉素”治疗,效果差。门诊以尿路感染收入院。体检体温37.9℃(肛),精神好、神志清楚,发育营养良好,皮肤无黄染及皮疹,浅层淋巴结不肿大。肺呼吸音清晰,心率162次/分,心音有力、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触诊不满意。尿道口无充血。反复检查外阴部,在尿道口后缘偏左处有一针尖大小孔,哭闹及腹部用力时有清亮液体或脓性分泌物排出。经扩孔、探针插入有瘘道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