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220例胃病患者的胃电图与胃镜诊断的符合率、中医证型的关系及胃病与耳部胃、十二指肠穴位电阻的关系。结果:胃电图与胃镜诊断总符合率为73.15%,其中胃炎及胃癌符合率为80%,溃疡病的符合率在53~70%之间。耳穴位电阻值低于对照点及健康人相应穴位的电阻值。中医辨证分型以脾胃虚寒及脾胃虚弱兼气滞型为多。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舌象及幽门弯曲菌(Campylobacter Py-loridis.简称 CP)与胃脘痛疾病的发病关系,我科对500例以胃脘痛为主症的患者在详细观察了舌象变化的同时,通过纤维胃镜进行观察,采取胃粘膜组织分别做出病理学诊断及 CP 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500例中,男428例,女72例;年龄12~81岁,平均49.6岁;平均病程3.88年;均符合下列条件:(1)胃镜检查前经肝功能、B 型超声波或彩色多普勒等项检查,除外肝、胆、胰等脏器器质性疾病。(2)除外因吸烟、服药所致染苔及刮苔者。(3)诊断均以胃镜典型所见及胃粘膜活检病理报告为  相似文献   

3.
陶航 《江苏中医药》1989,10(2):34-35
近二年来,我科开展了胃电图检查工作,在配合临床诊断与治疗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现将1986年完成的162例检查情况简要小结如下。一、临床资料 162例均为胃病患者,其中男性102例,女性60例。年龄21~72岁。胃病史2周~30年。临床表现:162例中,以胃脘疼痛为主诉前来就诊者147例(90.7%),其中饥饿痛或嘈杂41例,食后痛或胀闷72例,饥饱均痛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胃镜诊断和病理诊断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中的符合率。方法:分析67例胃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和26例胃癌手术的病理诊断,对胃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和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胃镜下诊断为CAG的67例患者仅有18例与病理诊断腺体萎缩相符,22例出现肠化,萎缩伴肠化13例。胃镜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26.86%。结论:对于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确诊,不仅要关注萎缩性胃炎内镜下表现,也不应忽略内镜下结节样病变,并在内镜指导下进行病理检查,以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贲门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B超诊断贲门癌近年来已为许多学者承认和证实。笔者对我院经胃镜检查、病理证实确诊为贲门癌的52例住院患者进行了B超检查,现结合文献对其声像图特点进行如下分析,以探讨B超对贲门癌的诊断价值。1资料和方法52例责门癌患者均系本院1992年4月~1996年6月间住院患者,均经胃镜检查、手术和病理证实。年龄38~50岁15例,sl~60岁24例,61~70岁12例,72岁1例。其中男40例,女12例。52例中,49例为进展期,声像图均有不同程度改变。3例早期,临床上无症状,声像图无明显改变。B超诊断符合49例,符合率94.2%。52…  相似文献   

6.
目的:证明耳穴诊断能为腹痛病症的定位诊断提供参考价值.方法:观察急性腹痛患者100例及健康人体检者30例耳穴反应的变化规律,并进行腹部B超或胃肠纤维镜检查诊断,追踪患者最后诊断,进行诊断相符率比较,并得出统计分析结论.结果:首次诊断、耳穴定位诊断、B超或胃镜诊断与最后诊断相符率分别为46%、89%和91%;耳穴定位诊断与B超或胃镜诊断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它们均明显高于首次诊断的相符率.结论:耳穴诊断法对急性腹痛进行定位诊断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可作为急性腹痛诊断的一种辅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术前胃镜活检与术后标本病理检查诊断胃癌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内蒙古赤峰市医院2019年6月~2021年1月收治确诊的62例胃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术前胃镜活检、术后标本病理检查,以术后标本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观察记录两种检查方式确诊率、病理类型、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病理分化程度诊断结果.结果 胃癌术前胃镜...  相似文献   

8.
胃电图现已成为检查胃部疾患的一种手段,被广泛重视,本文为中医诊断客观化提供依据。临床资料:本组利用安徽省合肥科学仪器厂生产EGG—1A型胃电图机。男性288例,女性312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12岁。以31~40年龄组为多,占35.33%。检查方法:胃电图检查前三天,停服一切药物,且忌食辛辣刺激性食品。  相似文献   

9.
中药胃康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0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们于1985~1986年采用中药胃康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102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观察对象:按1982年重庆会议制定的《慢性胃炎的分类、纤维胃镜诊断标准及萎缩性胃炎的病理诊断标准》(试行草案),102例均经纤维胃镜及病理活检确诊。其中男73例,女29例,年龄21~72岁,30岁以上者93例占91.2%,其中30~40岁者占26.5%,说明这一年龄组患者近年来有增加趋势。二、观察方法:全部住院治疗,入院时均作上消化道 X 线气钡双重造影、胃镜、病理活检确诊。患者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我们运用耳穴贴压法共收治胃炎566例,现介绍下如。一般资料本组566例,男217例,女349例;15~35岁120例,36~60岁306例,61~70岁140例;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20年。本组病例均有经县区以上医院钡餐透视、胃镜、胃电图检查确诊,其中肥厚性胃炎100例,浅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l临床对乳腺癌患者应用超声检查,分析该方法在临床中对患者病情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1月~201i年1月所收治乳腺癌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对患者应用超声检查,将结果与患者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价超声检查对患者病情的诊断价值。结果:100例乳腺癌患者经过超声检查,结果诊断乳腺癌为96例,良陛肿块4例,术后病理诊断均为乳腺癌,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6%,误诊率为4%。结论:超声检查在临床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患者的病情诊断以及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胃电图检查简单易行,很受患者欢迎。目前胃电图诊断多依据全国胃电图学术会议制定的"胃电图参考诊断标准"[临床医学 1989;(9)2:74]。以高频高幅波做为消化性溃疡的诊断条件,但是临床工作中观察到许多溃疡病的胃电图表现为低幅波,甚至达80%以上(参考资料同前),致许多患者漏诊。  相似文献   

13.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按中医辨证可分为多种证型,以脾胃虚寒型和气滞血淤型为多见。我们观察了此二种证型患者的体表胃电图改变,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及方法: 本实验患者共85例,均经胃镜证实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其中脾胃虚寒型32例,气滞血淤型53例。男性56例、女性29例,最大年令57岁,最小年令19岁,平均为41.2岁。记录前患者应空腹6小时以上,按常规操作描记体表胃电图。仪器为北京产SCDCⅡ型胃肠电图机。结果: 脾胃虚寒型:体表胃电图频率为3.22±0.62次/分((?)±S),波幅为198±47μV(X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体表胃电图(EGG)变化情况,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具有上腹隐痛,腹胀,嗳气,呕吐等症状,经胃镜及B超检查均未发现阳性病变者,临床诊断为FD的46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为30例无症状志愿者,同样进行体表EGG描记,将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4: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胃电图表现为胃动力降低以胃窦部明显,胃电节律紊乱,餐前/餐后功率比<1者25例占54.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胃电节律紊乱可能是导致FD临床症状的主要原因。体表EGG描记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协助诊断作用,对进一步了解胃动力紊乱性疾病的诊断及病理机制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胃镜诊断和病理诊断的相关性,提高CAG的诊断率。方法:分析86例胃镜诊断为CAG和(或)病理诊断为CAG的病例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胃镜下诊断为CAG倾向的26例病人,其中17例与病理结果符合,符合率为65.4%,病理诊断为CA的病人占72例,其中胃镜诊断为CAG倾向者15例,仅占20.1%,CAG患者的HP感染率为97%。结论: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CAG的一致性存在较大区别,大部分患有CAG的病人在胃镜下,其特征性表现被其他病变掩盖。提高对病变的边缘及周边黏膜组织进行仔细观察并进行活检,有助于提高CAG患者的疾病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胃镜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形态特征及临床特点,探讨胃镜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患者18例一般资料、影像学检查、内镜报告及病理结果。结果18例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胃镜下无明显特异性表现,难以明确与复杂胃溃、胃部肿物等鉴别。结论胃镜下胃恶性淋巴瘤形态多样难以明确诊断,但通过胃镜下深度活检结合多点取材可以显著提高阳性诊断率。  相似文献   

17.
胃溃疡以往都依赖胃镜和X线钡透检查确诊,本文报告超声显象诊断为胃溃疡与胃镜及病理检查结果对照68例,以此来评价B超诊断胃溃疡的临床价值。三资料和方法本组68例为1993年IO月~1997年IO月来院超声检查胃部疾病,诊断胃溃疡者。此68例在超声检查前或后7天内均进行胃镜及病理检查,部分病人经手术证实。其中男39例,女29例,年龄29~74岁。超声仪器为日本产阿洛卡SSD-62O型,探头频率3.SMHZ,空腹8~12小时后按常规进行检查,先仰卧位上腹正中纵切,显示贲门及胃窦,并测量,再服中药制剂“胃超声增效液”IOml。加温开水400ml。…  相似文献   

18.
胃电图、胃镜对照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探讨吴晓秋广西柳州铁路中心医院(545007)我们从1988年12月开始,采用皮肤表面电极从腹壁体表记录胃电图,对各患者进行了检查,探讨某些胃病患者胃电图变化的规律和特征,并部份进行了胃镜对照同时观察了胃电参数和中医证...  相似文献   

19.
《辽宁中医杂志》2015,(7):1180-1182
目的:观察慢性萎缩性胃炎浊毒内蕴证患者胃镜像及其病理学表现,探讨浊毒证胃镜像与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入选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浊毒证患者99例,由专职医师进行胃镜检查和组织活检,记录其内镜下形态学表现,比较其胃镜像与病理学表现。结果胃镜下的各种表现对应病理诊断的各种比较,在统计学方面没有意义(P>0.05),因此胃镜下的所有表现对应的病理学诊断的阳性率我们不认为有区别。本研究发现对病理学诊断有萎缩的,胃镜像正确率最高的是结节状,为60.50%;对病理学诊断有肠上皮化生的,胃镜像正确率最高的是黏膜粗糙,为89.43%;对病理学诊断有异型增生的,胃镜像正确率最高的是结节状为64.31%。结论:胃镜和病理检查是目前诊断CAG的最好方法,CAG浊毒证在胃镜下有多样的表现,胃镜下的任何一种表现都不能肯定或否定CAG浊毒证在病理学诊断中的任何一项,病理检查的微观辨病、胃镜表现与中医宏观辨证相结合才能得到正确的诊断。当出现异型增生、萎缩、肠化的诊断中的一项,或兼而有之时,可决定CAG的诊断,所以当发现结节状改变在胃镜下出现时和(或者)黏膜粗糙时,对诊断CAG浊毒证有着重大意义,当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自1991年6月~1998年10月,对113例绝经后妇女阴道出血患者进行腹部B超检查,并对其中62例进行了诊断性刮宫并送病理检查,为临床及时正确诊断及采取治疗方法提供了依据,现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13例患者均为来我院妇科就诊病员,绝经时间最短2年,最长28年,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为54岁。1.2 仪器与方法:使用美国HP-200型实时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患者检查前大量饮水,使膀胱适度充盈,取仰卧位,对其腹部进行横、纵、斜及多角弧形切面扫查,充分显示并仔细观察子宫、卵巢和盆腔等结构。需刮宫诊断者用小或中号刮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