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Zhu FF  Lin Z  Lin L  Wang MF  Zhou LR 《中华内科杂志》2010,49(7):591-594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训练对功能性便秘(FC)患者临床症状、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49例符合FC罗马Ⅲ标准的患者进行生物反馈训练,应用临床症状积分量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化版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综合改善情况.结果 生物反馈训练后,FC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临床症状积分量表中排便间隔天数、费力程度、排便不尽和坠胀感、粪便性状、腹胀评分及总积分均有显著降低(临床症状改善).SF-36量表的8个维度(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的评分均显著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SAS量表评分(41.0±8.1比46.5±11.9)和SDS量表评分(44.0±8.2比51.2±11.5)亦显著降低(焦虑、抑郁状况改善).结论 生物反馈训练不仅能有效改善FC患者的临床症状,还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biofeedback training on clinical symptom,psychological state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FC).Methods Forty-nine patients with FC diagnosed by Rome Ⅲ were enrolled and received biofeedback training Bowel symptom measure, Zung's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and Chinese version of the MOS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y survey (SF-36) were recorded to assess the effects before and aftertreatment.Results After biofeedback training, clinical symptom of patients with FC was greatly improved:there was a very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total and subscales scores of bowel symptom including spontaneous frequency of bowel movements, straining effort, sensation of anorectal obstruction/blockage, stool consistence and bloating.Patients with FC also improved their quality of life as well as psychological status after biofeedback.All subcategories of SF-36 including general health, physical function, bodily pain, role physical, vitality, social function, role emotion and mental health showed marked increase.Compared to the scores before biofeedback training, SAS (41.0 ±8.1 vs 46.5 ± 11.9) and SDS (44.0 ±8.2 vs 51.2 ±11.5) score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biofeedback training Conclusion Biofeedback training can improve clinical symptom, psychological status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FC.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功能性便秘(FC)患者的常见症状与其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对符合FC罗马Ⅲ标准的151例FC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学资料、症状、SF-36量表等项目.结果 排便费力、大便性状、腹胀、排便次数、排便时长与SF-36中的几个维度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不同治疗方法重点改善与生活质量相关的症状有利于改善FC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老年功能性便秘(FC)患者症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FC患者120例为观察组,另取120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制定便秘症状调查表对FC患者症状进行调查统计,采用生活质量调查量表简表(SF-36)评价两组生活质量。结果 FC患者临床症状统计结果显示,排名前3的症状依次为排便用力,经常排便急迫,Bristol粪便分型为1、2、3型。观察组SF-36中生活质量8个维度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排便用力与社会功能呈负相关,大便性状与总体健康呈负相关,排便次数与情感职能、躯体疼痛呈正相关(均P<0.05);经常腹胀与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呈负相关,排便时长与总体健康、社会功能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 FC患者主要表现为排便用力、排便急迫、排便不尽、腹胀等症状,且其生活质量明显低于健康人群,对FC患者进行治疗及护理的过程中,应从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精神心理等全方位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5.
生物反馈对功能性便秘患者症状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功能性便秘(FC)是一种消化系统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生物反馈是其有效治疗方法之一。目的:探讨生物反馈治疗对FC患者临床症状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对78例符合FC罗马Ⅱ标准的患者行生物反馈训练,应用症状积分量表、结肠转运时间、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等评定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心理状态的综合改善情况。结果:生物反馈治疗FC的总有效率为79.5%。生物反馈治疗前,与中国常模相比,FC患者的焦虑(39±8对31±13)和抑郁(52±9对42±11)积分显著升高(P均〈0.01)。生物反馈治疗后,患者焦虑(33±7对39±8)和抑郁(46±8对52±9)显著改善(P均〈0.01)。结论:生物反馈不仅可改善FC患者的临床症状,还可改善其异常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生物反馈训练治疗功能性便秘中的作用。方法 治疗中建立一种新型、良好的护患关系,矫正认识,有的放矢,因人施护,心理疏导与暗示,家属支持等。结果144例患中,显效101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达84.03、%无一例因心理因素中止治疗。结论生物反馈训练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确切,配合心理护理能明显提高疗效。生物反馈训练治疗功能性便秘在目前是一种新的诊疗手段,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逐渐取代了外科手术及药物的一种常规的方法。我院于1999年8月引进该项技术,治疗了144例病人,总有效率达84.03%,疗效确切。国外报道有较高的成功率和很低的复发率,值得应用和探讨。作为一种非浸人性,无痛苦的新疗法,生物反馈本身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其中心理护理质量的高低,又直接影响治疗的实施及疗效的好坏;也可以说,心理护理本身就是生物反馈治疗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7.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心理、生活质量与症状间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精神因素与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发生密切相关,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很大影响。但FD患者的心理异常与生活质量、症状三者间关系的研究较少有报道。现将我们的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精神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通过比较和分析功能性便秘(FC)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的精神心理和生活质量状况,揭示FC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普适量表(SCL-90)和疾病特殊量表(PAC-QOL)对60例FC患者和性别、年龄相匹配的3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问卷调查,并详细记录每天排便情况.对两者之间的一般资料、精神心理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同时对FC患者的精神心理评分、便秘症状程度与生活质量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FC患者与健康对照者在年龄、BMI、性别比例之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两组在大便性状评分、日均排便次数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FC患者SCL-90评分的总分、总症状指数、阳性项日数、阳性症状痛苦水平、9个因子分除恐怖外的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和精神病性等因子分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3)FC患者PAC-QOL的4个部分得分及总平均分分别为:躯体不适(3.06±0.75)、心理社会不适(2.34±0.79)、担心焦虑(2.99±0.81)、满意度(3.22±0.40)、总平均分(2.85±0.50),均较基线水平明显升高.(4)SCL-90中的总分、总症状指数、阳性项目数、阳性症状痛苦水平、9个因子分中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等与PAC-QOL评分有显著相关性,尤其表现在焦虑和抑郁两方面.(5)FC患者腹胀、排便费力等症状程度与PAC-QOL总平均分及SCL-90评分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FC患者存在明显的精神心理异常,便秘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生活质量评分的高低比实验室指标和便秘的严重程度更能反映患者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9.
短疗程生物反馈训练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应用短疗程生物反馈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病人 ,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5 3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 ,女 4 5例 ,男 8例 ,年龄 2 1~ 72岁 ,平均 4 3.8岁。患者均做过结肠镜检查 ,排除了大肠、肛门器质性疾病。便秘的诊断均符合我国 1999年 5月制定的《便秘诊治暂行标准》。1.2 仪器 SPSOrionPC/ 12EMG肌电生物反馈训练治疗仪为MedtronicSynectics公司生产。其中主要包括 2个非损伤性电极、训练治疗软件、计算机。1.3 生物反馈训练治疗方法 首先反复向患者讲解正常的排便机制和治疗过程及目的 ,…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与健康对照者比较,分析功能性便秘(FC)患者的精神心理和生活质量状况,揭示对FC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一个普适量表(SAS、SDS)和一个疾病特殊量表(PAC-QOL)对60例FC患者和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相匹配的3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对两者之间的精神心理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同时对FC患者的精神心理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FC患者与健康对照者在年龄、性别比例、体重指数之间无显著性差异。(2)FC患者SAS、SDS标准分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3)FC患者PAC-QOL评分分别为:躯体不适3.06±0.75,心理社会不适2.34±0.79,担心焦虑2.99±0.81,满意度3.22±0.40,总平均分2.85±0.50,均较基线水平明显升高。(4)SAS、SDS标准分与PAC-QOL评分有显著相关性。结论FC患者存在明显的精神心理异常,便秘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生活质量评分的高低比实验室指标更能反映患者的健康状况。诊治功能性便秘时应重视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价状况。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观察生物反馈(BF)联合普芦卡必利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FC)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苏州科技城医院收治的老年FC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BF疗法联合普芦卡必利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普芦卡必利进行治疗,连续治疗6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便秘评分、每周自发性完全排便(SCBM)次数、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便秘评分降低,每周SCBM次数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3.33% vs 61.90%, χ2=4.850,P=0.028)。随访3个月,观察组复发5例(11.90%),对照组12例(28.57%),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612,P<0.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4% vs 9.52%, χ2=0.000,P=1.000)。结论 BF联合普芦卡必利能够有效治疗老年FC,复发率低,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慢性便秘(CC)患者生物反馈(BF)疗法的疗效预测因素。方法 对70例CC患者进行BF治疗,治疗前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汉化版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及生活方式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对患者进行肛门直肠测压。治疗前后通过症状积分量表评定患者5项主要症状,以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作为BF疗效判断指标,对治疗前采集的可能影响BF疗效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得出BF疗效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F疗效与生活质量中的“生理职能”维度呈正相关(r=0.256,P=0.031),与SDS评分(r=-0.315,P=0.007)、初始感觉阈值(r=-0.278,P=0.020)呈负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DS评分(β=-0.263,P=0.033)、初始感觉阈值(β=-0.281,P=0.013)是BF疗效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存在抑郁倾向、直肠低敏感的CC患者BF疗效较差,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有助于优化BF疗效。  相似文献   

13.
探讨电针穴位刺激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状、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60例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人纳入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电针刺激内关和足三里,对照组服用多潘立酮,疗程均为2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症状评分、心理状态及SF-36评分。结果治疗组经过电针治疗后,消化不良症状明显改善(P〈0.02);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病人SDS、SAS评分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消化不良症状改善,SDS和SAS评分无明显改变;治疗后电针治疗组对生活质量相关的活力、社会功能和精神健康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均〈0.05)。结论电针刺激内关和足三里可以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焦虑抑郁状态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生物反馈治疗对两类功能性便秘(FC)的临床疗效及随访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72例FC患者,其中慢传输型便秘(STC)患者37例、出口梗阻型便秘(OOC)患者35例。所有患者均行生物反馈治疗,比较患者肛管静息压和肛管最大收缩压,并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2周生物反馈治疗,治疗后OOC组的肛管静息压与入院时同组和治疗后STC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OOC组肛管最大收缩压(146.73±24.51)mmHg明显高于入院时同组(112.51±22.5)mmHg及治疗后STC组(108.35±21.29)mmHg,P〈0.05。所有患者均随访半年。随访后OOC组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8.25±2.27)显著低于入院时同组(11.01±3.14)及随访后STC组(11.43±3.71),P〈0.05。随访后OCC组的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评分(36.45±7.43)显著低于入院时同组(50.45±12.48)及随访后STC组(44.42±9.67),P〈0.05。但随访后OCC组的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与入院时同组及随访后STC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总体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OOC组患者治愈率(48.57%)明显高于STC组(29.73%),P〈0.05。结论生物反馈能有效治疗FC,对OOC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伴体质量减轻患者的临床特征、生活质量及其精神心理因素.方法 采用多中心、前瞻性调查设计,选取2012年6月至9月广东地区3家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的1341例FD患者,将资料齐全的1057例患者按体质量下降百分比分成A组(≥5%)和B组(<5%),比较2组消化不良指数症状评分(NDI-症状评分)、食欲情况、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HAMA/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生活质量(NDI-QOL)、就诊行为等指标.结果 1057例FD患者中,伴体质量减轻者207例(占19.58%).A、B两组除NDI-症状发生频率和食欲评分为“差”、“很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t=-2.122,P=0.035x2=35.448,P=0.000x2=35.274,P=0.000),NDI-症状评分总分、症状严重程度、对生活的影响程度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01、-0.918、0.138,P=0.193、0.359、0.890);A、B两组抑郁、焦虑发病率和PSQI总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73.939,P=0.000;x2 =47.046,P=0.000;t=-4.904,P=0.000);A、B两组NDI-QOL评分中4个维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48、2.569、5.809、4.704,P=0.000、0.010、0.000、0.000);A、B两组在就诊次数、医疗直接费用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60、-3.011,P=0.000、0.003),但A组胃镜检查次数略高于B组(t=-1.505,P=0.133).结论 FD伴体质量减轻临床并非少见,多伴有抑郁和焦虑情绪、食欲下降和睡眠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且就诊次数多和医疗耗费高,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