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颈段脊髓压迫症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桂琴 《安徽医学》2001,22(5):64-64
颈段脊髓压迫症手术危险性大,术后并发症多,护理非常重要.我科1990年1月至2000年12月共收治颈段脊髓压迫症67例,现将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颈脊髓压迫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颈部疾病,其手术危险性大,术后并发症多,因此护理显得非常重要,我院自1996年2月~2003年9月对20例病人施行颈脊髓压迫症手术,获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脊髓空洞症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脊髓空洞症是一种进行缓慢的脊髓退行性病变,其病理特征是脊髓积水及胶质增生。临床主要表现以受损节段的分离性感觉障碍、上下运动神经元、运动障碍及植物神经营养障碍为特征。我院近几年来共收治此类病人14例,由于正确的手术治疗及精心的护理,收到了满意疗效。现就...  相似文献   

4.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变以及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脊髓、神经、血管损伤而表现出的相应症状和体征[1],我们对经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的123例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23例,男89例,女34例,平均年龄56.4岁,病程1个月至4年。所有  相似文献   

5.
脊髓肿瘤占全部神经肿瘤的14.3%~26.0%,而颈段脊髓肿瘤占脊髓肿瘤的21.8%。颈段脊髓位置特殊,脑与躯干、四肢联系的神经、血管均在此通过,手术切除颈段脊髓肿瘤有较大的危险性。因此要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预防术后各种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我科于2006年1—12月对收治的36例经MRI确诊为颈段脊髓肿瘤病人行肿瘤切除术,手术效果满意,均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前方入路颈椎椎体间减压加支持性植骨融合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可靠而有效的方法[1].2001年1月~2004年10月,我科采用该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8例,均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7.
8.
刘洋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19):2642-2643
目的:总结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36例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其围术期护理方法。结果:36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住院13~52d,平均(28.3±3.3)d。术后当日有28例症状改善,6例在术后3d内症状改善,2例无改善。术后2例出现呼吸衰竭,转入重症监护室治疗;5例发生多尿症,4例发生中枢性高热,2例发生胃肠道反应,2例发生压疮(Ⅱ级),3例再次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经对症处理、治疗,症状全部消失,均痊愈出院。结论:在围术期对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给予细致、周到的护理,对于加快康复进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犬慢性颈脊髓压迫症减压术后的高压氧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犬慢性颈脊髓压迫症减压术后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神经功能评分、电生理测定、微血管密度测量和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模型动物经减压和高压氧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高压氧治疗组(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比减压前有显提高(P<0.05),单纯减压组(对照组)与减压前及治疗组相比均无显差异;两组皮质体感诱发电位(CSEP)潜伏期比减压前均有明显恢复,但治疗组显优于对照组(P<0.05);光镜和电镜表现,压迫节段主要表现为神经元缺失和变性,轴索和髓鞘变性在重度压迫时明显,经高压氧治疗后,细胞、细胞器、髓鞘等结构异常程度明显减轻;压迫节段微血管密度治疗组显高于对照组(P<0.05J);压迫平面上下节段,两组未见明显差异。结论:高压氧治疗可缓解犬慢性颈脊髓压迫症减压术后神经症状和体征,促进脊髓传导功能恢复和伤部微血管增生,挽救濒死细胞,阻止病理损害进程。  相似文献   

10.
蒋光胜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11):1565-1566
自2005年以来,我们观察颈椎间盘突出症前路手术5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就其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球囊注射压迫法建立山羊颈脊髓慢性压迫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验证一种新型颈脊髓慢性压迫动物模型建立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18只崇明山羊,随机分为实验组(15只)和对照组(3只).通过前路手术将球囊压迫装置固定在C3椎体内,实验组术后每周经皮向注射阀注射0.1 ml造影剂,使球囊缓慢膨胀,对颈脊髓产生慢性压迫;对照组放置压迫装置后即刻取出,术后每周仅经皮穿刺但不注射造影剂.每4周采用Tarlov评分法对动物进行行为学评价,在全麻下进行颈椎X线、CT、MRI检查,并处死2只取压迫节段脊髓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对照组各时间点Tarlov评分均为5分.实验组术后4周(n=13)Tarlov评分不变;术后8周时(n=11)有2只Tarlov评分为4分,9只5分;术后12周时(n=9)有3只Tarlov评分为2分,4只3分,2只4分.影像学检查示对照组脊髓未见明显异常;实验组球囊压迫系统表现稳定,随着时间推移,脊髓逐渐受压.病理学检查显示对照组未见明显异常.实验组术后4周未见明显异常;术后8周受压节段脊髓前角内神经元数量减少,胞体周围间隙增大,白质轻度脱髓鞘,部分轴突空泡变性;术后12周白质出现片状脱髓鞘区和空泡变性.结论 术后实验动物行为学、影像学和组织学检查符合慢性压迫性颈脊髓病特点,说明新型球囊注射压迫系统可以辅助建立稳定、可靠的慢性颈脊髓压迫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根据受压脊髓的病理特点及神经电生理变化的相关性,建立急性压迫性颈脊髓损伤动物模型。方法首先对兔的颈椎做了详细的解剖学研究,根据矢状径选用不同型号的球囊,新西兰大耳白兔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轻度压迫组、中度压迫组和重度压迫组,每组8只。轻度压迫组、中度压迫组和重度压迫组为实验组,分别将直径为1.0 mm、2.0 mm和3.0 mm的球囊导入至C6~7平面,造成轻、中、重三种程度的脊髓压迫性损伤。记录不同时间的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波形;切取损伤节段的脊髓标本行组织病理学切片观察和电镜观察。结果脊髓病理组织学改变、诱发电位变化与脊髓损伤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神经元细胞损伤数目越多,白质纤维脱髓鞘越重,CSEP的潜伏期延长和波幅降低越明显。结论本研究对实验性动物颈脊髓急性压迫模型进行了有益的改进和探索。提供了科学的实验资料,为颈髓的压迫增加了准确性,而且使实验简单化、标准化。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is and surgical techniques of intramedullary hemangioblastoma of the cervical spinal cord.MethodsMR imaging and the methods and results of surgery were analyzed in 21 patients.ResultsThe tumor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on MR imaging. ① Syringeal type, where the tumor varied in size and was accompanied by syringobulbia and syringomyelia; ② Cystic type, where the tumor presented as a cyst with a small mural node; and ③ Solid type, where the tumor was revealed as a huge solid mass. All tumors were totally removed and diagnosis was confirmed by histological study. Post-operative neurological status was improved in 20 patients and aggravated in 1.Conclusions The localization and the nature diagnosis of the tumor can be made by cervical MR imaging. Operative methods vary with tumor types. It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at the tumor is dissected along the right interface and removed after devascularization.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大鼠颈脊髓亚急性压迫性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A组,n=5)仅行椎板切除,余大鼠用后路渐进性压迫法造成C5节段脊髓压迫性损伤。造模成功后,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n=25)静脉给予生理盐水1mL/d,小剂量治疗组(C组,n=25)和大剂量治疗组(D组,n=25)分别静脉给予rhEPO 500u/(kg·d)、5000u/(kg·d);损伤后分别于3、7、14、21、28d用BBB评分评价四肢运动功能;免疫组化法检测受压颈髓节段EPO和EPO-R的分布及数量;各时间点处死模型,脊髓标本进行TUNEL染色和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EPO-R随颈脊髓亚急性压迫性损伤渐重呈反应性增多,C、D组的各时间点BBB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1);TUNEL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受压脊髓细胞凋亡结果显示:在21d时,rhEPO最能有效抑制脊髓运动神经元细胞的凋亡(P<0.01),小剂量rhEPO维持治疗给药剂量效果好。结论  颈脊髓亚急性压迫性损伤后给予rhEPO可减轻脊髓的运动神经元细胞的凋亡,促进脊髓运动功能恢复,且小剂量rhEPO维持治疗即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123例急性颈椎脊髓损伤中,MRI检查46例。其中92例经颈前路于损伤节段施行减压和植骨融合术;18例行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加活页侧椎板间植骨术;13例行椎板切除减压,其中5例行“H”形植骨。术后随访4个月至3a,以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检查评价其效果。结果:按照Frankel功能分级法,术后神经功能提高1级以上者占87.2%。提示:MRI对急性颈椎脊髓损伤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及时施行解除对脊髓压迫的手术疗法,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护理特点以及针对临床并发症和神经功能损伤的处理要点.方法:选取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病人48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普通护理模式,观察组病人采用综合护理模式,比较2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病人症状自评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病人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人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躯体化、精神病性、偏执、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和其他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护理模式相较于普通护理模式在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病人的术后护理中具有明显优势,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低,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情况良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本文观察了不同致伤时间和力量对脊髓诱发电位(SCEP)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致伤力为16g时,挤压3s、30s后N_1和P_2波明显减弱,3和10min时N_1和P_2波立即消失;挤压力为34、68和118g时N_1与P_2波立即消失。16g致伤力挤庄3s、30s伤后4周N_1和P_2波及动物后肢运动功能可恢复到伤前水平,34g致伤力大部分可恢复;68和118g致伤力恢复较差。16和34g致伤力挤压3min和10min时,伤后4周N_1、P_2波及后肢运动功能部分恢复;68和118g致伤力则恢复极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单纯黄韧带骨化性胸脊髓压迫症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10例手术治疗黄韧带骨化性胸脊髓压迫症的病史特点、MRI影像特征及手术减压疗效。结果:10例患者均有胸背外伤史,多在1年以上出现神经系损伤症状,病灶位于下胸椎多节段。手术术疗效优良者2例,尚好7例,差1例。结论:胸背屈曲损伤1年以上渐进性出现双下肢无力,应疑有此病,同时辅以胸椎MRI诊断,一旦确诊即应行手术减压。  相似文献   

19.
无脊髓损伤颈椎骨折脱位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无脊髓损伤的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技术改进。方法:对22例无脊髓损伤的颈椎骨折或骨折脱位,其中新鲜损伤8例,陈旧性损伤14例,采用经前路伤椎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复位、自体髂骨植骨及AO纯钛带锁钢板固定的方法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全部病例经随访观察,症状获得改善,7例完全恢复。植骨在3个月内牢固融合,术后6个月,16例重返工作,3例残留手指麻木。颈椎椎间高度、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无钢板  相似文献   

20.
为了使扩大的椎管达到牢固的骨性愈合,在颈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中对87例病人行活页侧椎板间植骨融合。随访1~4a,按JOA标准评定疗效。结果:优27例,良41例,改进16例,无变化3例,有效率为96.5%。提示:行椎板间植骨融合,可使扩大的椎管达到牢固的骨性愈合,防止椎板塌陷,由于植骨材料取自剪下的棘突,所以不增加手术的难度及病人的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