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自发高血田大民模型为指导,从野牡丹Me-lostomacan山dum的叶分得3个活性成分:(!)castalagin,无色针状,mP230oC(分解),C。)[)-126.9”to,0.9,MCOH-H:0(8:7》;(’)ProcyanMinB-2,浅黄色不定形价,(aJD+34.1”,(c,1.0,Me:CO);(巨)helichr-ysos1de,黄色片状,mp181~184“C,〔aiD-45”(c,1.0,Me0H)。野牡丹中的抗高血压成分@史玉俊  相似文献   

2.
菊科植物金挖耳CarpesiumdivaricatumSieb.etZucc.在朝鲜传统医药中用作解热、镇痛、驱虫和消炎药。作者在生物检定指引下,从其地上部的甲醇提取物中分到4个新化合物,命名为金招耳芬(cardivin)A~D(Ⅰ~Ⅳ),化学结构是通过光谱技术确定的。(Ⅰ)C25H36O9,无色针晶(甲醇),mp228℃~230℃,[α]D24─94.8°(c,0.75,甲醇)。(Ⅱ)C24H36O9。,无色外晶(甲醇),mP229C~231C,[a治一115,0。(C,O.5,甲醇)。(N)CZ。H;。O。,无色针晶(甲醇),mpZ14t~216℃,〔a指一IOS.6”(cO.2,甲醇)。(I…  相似文献   

3.
甘松NardostachyschinensisBatalin的根茎和根在东方医药中用作镇静和镇痛药。众所周知。它富含萜类化合物。作者从其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到3个新的愈创烷型倍半萜类化合物,它们的结构是通过光谱方法确定的(图1)。图1甘松中倍半萜类化合物的结构(Ⅰ)甘松过氧物(nardoperoxide):C15H22O4,mp129℃~130℃,[a]D+31.0°(c,0.38,甲醇)。(Ⅱ)异甘松过氧物(isonardoperoxide):C15H22O4,黄色油状物,[α]D+6.8°(c,0.33,甲醇)。(Ⅲ)甘松氧化物(nardoxlde):C15H22O3,无色油状物[a]D—16.2°(c,0.28…  相似文献   

4.
在新抗癌剂研究中,从长叶哥纯香GoniothalamusgardneriHook.f.etThoms.的根中分到1个新的单四氢呋喃乙酰精宁化合物,命名为长叶哥纳香素(gardnerin),C35H64O8,无色无定形粉末,mp65℃~68℃,[α]+18.15°(c,0.14,CH3OH)。化学结构是通过NMR和MS光谱以及化学衍生物确定的。绝对构型是用其per-Mos-her酯分析解决的。长叶哥纳香素有细胞毒活性,对人鼻咽癌(KB)、人结肠癌(HCT-8)和人肝癌(Bel7402)细胞的IC50分别为5.1、4.3和4.6μmol/L。从长叶哥纳香分得一个新的番荔枝乙酰精宁化合物@陈笔岫…  相似文献   

5.
中药石斛用作强壮剂和解热剂,主要来源为石斛属植物的茎。戟叶金石斛Ephemeranthalonchophylla(Hook.f)P,E.HuntetSummerh,在中国一些省亦作石斛药用。作者从该植物新鲜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到2个新的海松烷二萜化合物。Ⅰ:戟叶金石斛素A(lonchophylloidA),为2,6-二羟基海松-1(2),8(14)-二烯-3,15-二酮,C20H28O4,无色针晶(氯仿-石油醚),mp147.5℃~148.5℃,97,34°(c,1.0,EtOH)。Ⅱ:戟叶金石斛素B(lonchophylloidB),为3,16-二羟基海松-8(14)-烯-15-酮,C20H32O3,无色针晶(氯仿-石油醚),…  相似文献   

6.
作者等多年来从事于筛选韩国产药用植物中的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抑制剂。曾从柏科植物侧柏Biotaorientalis(L.)Endl.中分得pinusolide和雪松醇(cedrol)2个化合物。其抑制PAF和免血小板受体结合的IC50分别为2.5×10-7mol/L[(0.87±0.009)μg/mL]和1.3×10-5mol/L[(2.9±0.79)μg/mL]。又经活性跟踪从该植物的枝叶中分得pi-nusolide的水解物pinusolidic酸(I,图1)。I为无色针状物,C20H28O4,mp132℃~133℃,[α]23+54.5°(c,0.1,CHCl3)。作者认为这不是人为的产物,因为在CHCl3的总提取物和T…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导从石蒜科植物C.radiataHerl球茎中分离出一种新的酚碱:O-去甲基石蒜胺(O-去甲二氢雪花胺)。同时,得到了石蒜碱、石蒜胺、石蒜宁、去甲高石蒜碱、小星蒜碱、高石蒜碱和原多花水仙碱。后者治疗白血病有效。 O-去甲基石蒜胺,mp204~207℃,无色棱晶;分子式C_(16)H_(17)NO_3(由高分辨质谱确定),与三氯化铁试剂显兰绿色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石蒜鳞茎和花中的苄基苯乙胺类生物碱成分;方法:利用各种柱层析技术和波谱分析方法分离鉴定生物碱;结果:从石蒜中分离鉴定了 15 个已知的苄基苯乙胺类生物碱,力克拉敏(1)、O-去甲基力克拉敏(2)、N-去甲基力克拉敏(3)、加兰他敏(4)、石蒜碱(5)、孤挺花宁碱(6)、波斯石蒜碱(7)、水仙环素(8)、5-羟基-10-去甲基高石蒜碱(9)、小星蒜碱(10)、水仙花碱(11)、N-氧化小星蒜碱(12)、O-去甲基网球花胺(13)、网球花胺(14)和8-去甲氧基玉簪素(15);结论:Galasine型生物碱为首次在石蒜属中发现,化合物 15 为首次在石蒜科中报道,3、6、9 和 11 为首次从石蒜属中分得,2、7 和 14 为首次在石蒜中发现。此外,化合物 3、7 和 12 的碳谱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9.
叶穗香茶菜甲素与DMF包结物的晶体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穗香茶菜甲素(PhyllostachysinA)与DMF包结物的化学计量式为C20H26O6·C3H7ON,用X衍射分析法测定其晶体结构。结晶呈无色透明块状,实验用晶体尺寸为0.6mm×0.6mm×0.8mm,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212l2;,晶胞参数为a=10.895(3)、b=13.237(2)和c=15.373(3)A,晶胞体积为V=2217.0(3)A3,晶胞内分子数Z=4,计算晶体密度Dc=1.302gcm-3。应用直接法解析分子结构,以最小二乘法修正结构参数,最终可靠因子Rf=0.060,Rw=0.083。结果表明该结构是由叶稳香茶菜甲素与DMF分子以1:1比例通过氢键包结而形成的隧道型包结物。  相似文献   

10.
云南产的球蕊五味子SchisandrasphaerandraStapf.的茎经干燥粉碎后,用石油醚提取,减压蒸去溶媒后得收率约为2.5%的针状结晶。重结晶后得一白色针晶nigranoicacid,mp128℃~130℃,[α]D+61.5°(c,1.15,MeOH);高分辨质谱得出分子式为C30H46O4。经一系列1D-和2D-NMR并结合分子模拟试验确定其结构为3,4-断开-环艾屯-4(28),24(Z)-二烯-3,26-二酸〔3,4-secocycloarta-4(28),24-(Z)-diene-3,26-dioicacid]。本品对某些HIV逆转录酶和聚合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尤以对DNA聚酶p和依靠DNA的DNA聚合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藜芦(Veratrum nigrumL.)的炮制机理研究。,方法:利用HPLC—UV方法测定生物碱藜芦新碱(veratrosine)在生品和炮制品中的含量差异以及利用急性毒性实验.考察生品和炮制品毒性差异.、结果:藜芦新碱(veratrosine)质量浓度在0mg/L~2000ng/L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n=7);平均回收率为98.6%,RSD为3.17%(H=5)。藜芦水提物灌胃给小鼠的LD50为4.2g/kg,95%可信限为3.4g/kg~5.4g/kg;米泔制藜芦水提物灌胃给小鼠的LD50为5.3g/kg,95%可信限为4.8g/kg~6.1g/kg。醋制藜芦水提物灌胃给小鼠的LD50为3.2g/kg,95%可信限为2.5g/kg~3.9g/kg。结论:藜芦醋制后会使生物碱藜芦新碱(veratrosine)溶出率增高,毒性增强;藜芦米泔制后会使生物碱藜芦新碱(veratrosine)溶出率降低,毒性减弱。  相似文献   

12.
首次从优毛铁棒锤Aconilumflavum地上部分(花、茎、叶)中分离出4个生物碱结晶。经鉴定晶Ⅰ为脱氧乌头碱(deoxyaconitine),晶Ⅱ为3-乙酰乌头碱(3-acetylaconitine),晶Ⅲ为乌头碱(aconitine),晶Ⅳ待鉴定。乌头碱的收率为0.12%(块根中乌头碱收率为0.20%),薄层层析鉴定地上部分与块根的生物碱基本一致,为开发3-乙酰乌头碱寻找了新的资源。  相似文献   

13.
漆树科巴西植物圭亚那塔皮木Tapiriraguia-nensisAubl.的树皮和叶当地居民用于治疗麻疯、腹泻和梅毒,作者从其种子的氯仿提取物中分离到2个新的具有细胞毒活性的化合物。(Ⅰ):2-[10(E)-十七烯基]-1,4-氢醌,C23H38O2,为蜡状物。(Ⅱ)(4R,6R)-二羟基-4-[10(E)-十七烯基]-2-环己烯酮,C23H40O3,透明油状物,[α]D+45.5°(c,0.004,甲醇)。Ⅰ和Ⅱ有细胞毒活性,对下列瘤谱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μg/mL)分别为:人乳腺癌(BC1):1.3和4.3;人肺癌(LU1):0.3和4.3;人结肠癌(Co12):0.8和1.…  相似文献   

14.
为了使小儿麻醉安全、有效、苏醒快、副作用小,自1996年以来,采用氯胺酮、东莨菪碱和利多卡因合剂(简称MKSL),用于小儿麻醉或小儿硬膜外麻醉辅助用药,效果良好。1资料与方法患者47例,男27例,女20例,年龄2个月~10岁,体重4~29kg,手术包括头、颈、四肢、腹部及会阴部手术。其中静脉麻醉24例,静脉复合气管插管12例,连续硬膜外麻醉11例,手术时间0.5~3.5ho全部病例均为ASAI~11级。术前用阿托品0.OI~0.02mp/kg。心率决和6个月以内的婴儿用乐奖若碱0.006~O.01mp/kg。入室前肌注氯胺团4~8mp八g,加氟响陡0.imp/k…  相似文献   

15.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狼疮肾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临床对比研究,探讨应用环磷-酰胺冲击治疗(IV-CTX)狼疮肾炎(LN)的最佳方案。方法将92例LN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IV-CTX每2周1次,每次(8~12)mg/kg,连用2天,B组,IV-CTX每月1次,每次(0.5~1.0)g/m2;C组,IV-CTX每3个月1次,每次(0.5~1.0)g/m2。3组均同时口服波尼松。结果A组起效时间显著比B组与C组快;病情缓解率A组也显著高于B组及C组(P<0.01);病情活动性积分下降至25%、50%和75%时,3组CTX累积量无显著差异(P>0.05);3组间不良反应及其发生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V-CTX治疗LN应根据狼疮活动程度选择。在急重症LN,应用A组2周1次方案有利于及时控制狼疮活动,提高疗效,保护肾功能;在LN病情基本控制后,改用B组每月1次方案可以巩固疗效;在LN病情完全控制后,应用C组3个月1次方案可以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16.
李安荣 《医学教育探索》1995,(4):218-218,221
安徽贝母FritillariaanhuiensisS.C.ChenetS.E.Yin(简称皖贝),主要产于安徽省大别山区,80年代经鉴定为百合科贝母属新种[1]。早在清光绪年间,此药已载入物产史籍,并在民间广泛使用。1990-02,国家卫生部批准该药为Ⅰ类新药。今对近年来皖贝化学成分、药理学作用及临床试验作一概述。1皖贝的化学成分李清华等[2]从皖贝的鳞茎中用有机溶剂提取分离出4种生物碱,碱Ⅰ~Ⅳ。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了皖贝总生物碱的含量为0.43%,高于浙贝(0.25%)和川贝(0.092%)。用薄层扫描法测定表明,皖贝中游离生物碱约占总生物碱…  相似文献   

17.
GM-CSF 增强HPV16DNA疫苗免疫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GM-CSF增强HPV16E6c DNA疫苗免疫效应的作用。方法:(1)将C57BL/6小鼠18只分为1,2,33个组。DNA免疫前,每只小鼠胫骨前肌注射0.25%的布比卡因100μl,24h后,1组注射pcDNA3.1为对照组;2组注射pcDNA3.1E6c;3组注射pcDNA3.1E6c GM-CSF,2周后加强免疫1次;(2)加强免疫2周后,取小鼠脾脏及血清进行免疫功能测定。结果:(1)T细胞增殖实验结果:^3H-TdR掺入率;1组为6736,2组为15732,3组为26959,2组比1组提高了133.5%,3组比1组提高了278.7%,比2组提高了71.4%,经t检验表明,3组间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E6CTL表位合成肽特异性刺激后IFN-γ的产量:1组无IFN-γ产生,2组为624.8,3组为832.9,3组比2组提高了33.3%,经t检验表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特异性抗体的产生:1组为0.04233,2组为0.4575,3组为0.8125,2组是1组的9.8倍,3组是1组的18.2倍,3组比2组提高了77.6%。经t检验表明,3组间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GM-CSF可有效的提高HPV16E6c DNA疫苗的细胞和体液免疫效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非程控降温、-80℃冻存的方法对自体外周血十细胞(APBSC)的保存效果。方法:以6%羟乙基淀粉(HES)、5%二甲基亚砜(DMSO)及4%人血白蛋白(ALB)的混合物为冷冻防护剂,将APBSC直接置于-80℃下保存,冻存前反复苏后测定APBSC的CFU-GM、BFU-E;观察移植后造血功能重建情况。结果:13例患者白细胞在十3~+7天下降至(0.0~0.1)×10/L,白细胞(0.0~0.2)×109/L持续时间3~6天,于+9~+11天恢复至1.0X109/L以上.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于+9~+11天达到0.5X109/L。血小板在+3~+7天下降至(2.0~21)×109/L,于+8~+15天恢复至20×109/L以上。CFU-GM、BFU-E回大率分别为76.5%、78.4%。结论:非程控降温、-80℃冻存是一简便、经济、有效的自体外周血于细胞保存方法。  相似文献   

19.
作者等从巴西产的豆科决明属植物Cassia leptophylla 的叶,在生物活性测定的指引下,分得4个新的和3个已知的哌啶生物碱。它们在质谱~1H 和~(13)C 核磁共振谱中显示共有的特征,表明其为2-甲基-3-羟基-6-烷基哌啶生物碱。按其极性大小分别为:1.(-)Spectaline 极性最小,为一新的哌啶生物碱。无色无定形固体,mp118℃,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利用闭合式切口手法劈核人工晶体植入技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总结我院自2004年5月以来采用闭合式切口手法劈核人工晶体植入共216例(223眼)。在局麻下施行6mm弦长,反眉式巩膜隧道切口,用撕囊镊作6.0mm的CCCC,水分离(层),手法将晶体核旋拨入前房并一劈为二,逐一娩出。吸除皮质,注黏弹物质于前房和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术后全身和局部常规应用抗生素和激素3~5d,随访时间2~24个月,平均12.6个月。结果 视力≥1.0为108眼(48%),≥0.5为105眼(47%),0.1~0.4为8眼(3.6%),≥0.05〈0.1为2眼(0.9%);术中并发症有后囊膜破裂12眼(5.4%),伴玻璃体脱出者10眼(4.5%);术后并发症有角膜内皮水肿56眼(25.1%),虹膜睫状体炎16眼(7.2%),瞳孔上移或不圆12眼(5.4%),晶体位置不正7眼(3.1%).后囊混浊11眼(4、9%),瞳孔夹持1眼(0.4%),虹膜后粘连11眼(4.9%)。结论 闭合式切口手法劈核人工晶体植入术式相对简便,术时短、易掌握、并发症较少、成本低、风险小,为基层医院治疗白内障安全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