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芪是常用的传统中药,首次记载于中国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药用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rn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主要成分为黄芪皂苷、  相似文献   

2.
黄芪(Astragalus)为豆科植物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 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的干燥根。  相似文献   

3.
黄芪为常用补气药,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药材。《中国药典》规定,药用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 (Fisch.)Bunge var.nongholicus (Bunge)Hsiao及膜荚黄芪A.membranaceus(Fiseh.)Bunge的干燥根。黄芪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如皂苷类、黄酮类、木脂素类、氨基酸类、多糖类及多种微量元素等。研究表明黄芪甲苷具有降血压、镇静、镇痛及抗氧化等作用,是黄芪的主要活性成分,因此黄芪甲苷常作为指标性成分应用于黄芪药材的质量监控。我国黄芪药用资源丰富,在华北大部分省区均有大面积种植。  相似文献   

4.
中药黄芪的心血管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或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eg.)Hsiao)的干燥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味甘性温,入脾肺二经。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毒排脓、利水消肿和生肌等功效。其化学成分包括:苷类、多糖、氨基酸、微量元素等。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黄芪的许多成分对心血管系统有多方面的作用,笔者拟就黄芪的心血管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的进展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5.
黄芪心血管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黄芪是以蒙古黄芪(Astragalus mongholicus Bge)和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cus Bge)的根为正品。是中医补气要药,味甘,微温,具有益气补中、补气固表、利尿排毒、敛疮生肌等作用,被临床广泛应用。黄芪成分主要包括黄芪皂苷、黄芪多糖、黄酮类化合物等。对黄芪有效成分心血管药理作用,近些年进行了大量研究,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黄芪及其有效成分黄芪苷Ⅳ在心血管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黄芪为豆科植物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和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的干燥根。黄芪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味甘、性温,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毒排脓、利水消肿等功效。现代药学研究表明黄芪含有多种有效成分,主要有黄芪皂苷,其中含量较多的为黄芪苷Ⅳ(astragalosideⅣ,AST),黄芪多糖、黄酮类、25种氨基酸、生物碱、蛋白质、维生素,及硒、硅、钴、钼等微量元素。多年来对单味黄芪、复方及黄芪的有效成分进行了大量的心血管药理方面的研究及探讨,已被有效地应用于病毒性心肌炎、冠心病及心力衰竭等的临床治疗。黄芪及其有效成分的作用机制已经从多层次水平进行了研究.其中对AST的药理作用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本文拟对黄芪在心血管方面的药理作用作一综述.并对AST的心血管药理作用作一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7.
生药膜荚黄芪中总皂苷含量测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建立了测定膜荚黄芪中总皂苷含量的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波长560nm,选用香草醛-高氯酸发色体系,以膜荚黄芪皂苷甲(ASI)为对照品,在40~20μg时符合Beer定律。用沙氏抽提器提取总皂苷时,分别以甲醇、乙醇、氯仿为溶剂进行比较,结果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8.
黄芪的免疫调节及抗病毒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黄芪系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rn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本品味甘,性微温,入脾肺二经。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黄芪富含黄芪皂甙,黄芪多糖,异黄酮类化合物及硒元素,富含21种氨基酸,参与机体的多种代谢,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临床上用于增强机体免疫力、利尿、抗衰老、护肝、降压、强心、扩张冠状血管及全身末梢血管、抗菌、抗病毒等。近年来,黄芪的抗病毒作用日益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9.
中国药典规定黄芪( Radix Astragali )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1],味甘,微温,归脾、肺经,具有健脾补中,补气固表、升阳举陷、利尿排毒、排脓、敛疮生肌等功效,成为中医临床常用补益中药。现代研究发现黄芪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为黄芪多糖、黄芪皂苷和黄芪异黄酮,目前主要采用黄芪皂苷中的黄芪甲苷作为评价黄芪药材质量优劣的标准。临床和实验研究发现黄芪甲苷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氧化、降糖和改善心血管疾病等广泛的生物活性,本文将对黄芪甲苷最新药理作用作一综述,冀望有助于黄芪甲苷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黄芪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药黄芪为豆科植物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Bge)和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Bge. Var.monbokicus(Bge)Hsiao]的干燥根。黄芪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味甘、性温。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毒排脓,利水消肿和生肌等功效,为补气要药。含有黄酮、皂甙、多糖、生物碱、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多种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1.
白小平  杜晓红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2):1139-1141
黄芪(Astragalus Lepsensis Bge)以豆科紫云属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eeus FischBge)或蒙古黄芪(A,mongholicus Bge)的干燥根作为正品使用。该药具补气固表、脱疮生肌和强心利尿等作用,可用于治疗体虚自汗、久泻等病症。黄芪还具有增强免疫系统、抗氧化、延缓衰老、改善心功能状态、抗病毒、抗癌等功效。  相似文献   

12.
药用黄芪是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 (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为历版《中国药典》收藏的上品补气药材[1]。黄芪主要含黄酮、皂苷和多糖三大类等124种化合物,其中黄酮类化合物包括异黄酮类、异黄烷类、紫檀烷类等[2]。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在黄芪质量控制、化学成分分析及其代谢等方面的应用日趋完善,用HPLC检测黄芪黄酮类化合物更成为热点。以下就黄芪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成分、结构、HPLC检测黄芪黄酮类化合物的色谱研究等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3.
黄芪化学成份及其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典规定黄芪(RADIX.ASTRAGALI)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galusmenoranaceusBe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memberancens(Fisch)Bge的干燥根[1]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有: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神农本草经》中也把黄芪列为上品,作为传统中药,黄芪生用可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灸用:补中益气[2、3]。由此可见黄芪的传统药用价值。对黄芪的成分,近几年来经有关学者、专家的研究分析,主要有氨基酸类、微量元素、黄酮类似物、黄芪皂甙、多糖及其他成分,其中氨基酸类报道…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红杆、绿杆的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Bge.或A.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1,2〕及叶表有毛、无毛的膜荚黄芪A.membranaceus(Fisch)Bge.〔3〕的花粉、叶表面纹饰、子房柱头电镜扫描观察以及脂酶同工酶分析比较,发现红杆、绿杆蒙古黄芪及有毛无毛的膜荚黄芪存在着明显的差  相似文献   

15.
中药黄芪是豆科植物膜荚黄芪(AstragalusmenbranaceusBge)和蒙古黄芪(AstragalusmongholicusBge)干燥根[1]。其中含有皂甙类、黄酮及其式类、糖类、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2]等。具有利尿、阵压、强心、提高免疫功能抗衰老等作用,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心血管疾病及乙肝的治疗。由于对黄芪作用的不断认识,用量逐年增大,药源供不应求,而大量的黄芪茎叶被弃之为废,因此研究比较黄芪根与茎叶部分化学成份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对黄芪根(对照品)与茎叶部分化学成份进行分类提取并作相应的成份预试,以薄层层析法对其进行定性分析,以比较…  相似文献   

16.
赵一之 《医学教育探索》2004,(10):1189-1190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1963年版和1977年版中记载“黄芪为豆科植物膜荚黄芪(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Bunge或蒙古黄芪A.membranaceus(Fisch.)Bunge var.mongholicus (Bunge) Hsiao的干燥根”。在之后的1985年版、1990年版、1995年版、  相似文献   

17.
目的:系统研究绞股蓝叶、茎、根内人参皂苷积累的部位,为合理采收和保护资源提供依据。方法:组织化学和解剖学方法。结果:确定了绞 股蓝叶、茎、根内积累人参皂苷的组织结构以及组织结构中人参皂苷含量的差异。结论:纹股蓝茎叶内人参皂苷含量较根和根茎高,采收地上部分可达到药材质量高又保护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黄芪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1].始载于<神农本草经>,黄芪味甘,性温,归肺、脾经,具有益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和托毒生肌的功效[2].黄芪广泛的药理作用,是由其所含的有效成分所决定,如黄芪多糖、皂苷类、黄酮类、氨基酸类等.黄芪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抗肿瘤、抗病毒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  相似文献   

19.
黄芪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或膜荚黄芪A.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黄芪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是传统中药。味甘性温,归肺、脾经。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之功效。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黄芪质量评价的化学模式识别方法。方法 用甲醇回流提取黄芪中皂苷类成分,以氯仿—甲醇—水(65:30:10)为展开剂,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在λR=390nm,λR=590nm下,对18个产地的黄芪样品进行了定量分析,以黄芪甲苷为指标成分,用系统聚类分析对其进行了化学模式识别研究。结果 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中的黄芪甲苷含量较高,这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将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列为正品相一致。结论 此方法可用于黄芪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