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8 毫秒
1.
云南黄芪药用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云南作为黄芪属植物的一个分布中心,具有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有正品黄芪2个种,代用品5个种和地方习用品13个种,正品沙苑子1个种,代用品和地方用品各1种,本文从物种多样性方面对该药物植物进行讨论,并对其亚属,组的等级,特别是同且中的药用植物进行了研究,找出了一定规律。还介绍了几个兄弟民族对黄芪属药用植物的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迈向二十一世纪的药用植物生物技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阐述了当今涉及到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组织、器官培养等几个层次上所进行的药用植物生物技术。同时对细胞培养与活性成分生产,转基因器官培养,转基植物,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的调控技术等当前药用植物生物技术的研究热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摸清内蒙古医科大学金山校区维管植物资源及其药用情况,便于广大师生了解和利用校园
植物,推进校园药用植物园体系建设,本研究对校园植物进行了全面调查。方法: 采用实地路线踏查法和详查
法,通过查阅文献对本校的校园植物进行逐一鉴定。结果: 内蒙古医科大学金山校区共有维管植物210 种,包括
变型植物3 种、变种植物13 种,隶属59 科153 属,其中国家珍稀濒危植物3 种; 对校园植物药用特性的分析结果
显示,校内共有药用植物176 种,其中中药药用植物98 种,蒙药药用植物9 种,中蒙药交叉药用植物69 种。为校
园内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65 种木本植物制作了共计700 多个标识牌,标示植物的中文名、蒙文名、拉丁学名、中
药功效和蒙药功效等信息,并附有可供扫描的二维码,方便师生随时普及药用植物知识。结论: 本文从植物分类
学、形态学、用途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编写校园植物名录,旨在为广大师生了解和利用校园植物提供便利,同时
为校园药用植物园体系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银莲花属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陕西省银莲花属药用植物资源,为该属植物的资源保护、品质评价和合理开发及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实地调查和结合有关研究文献,对陕西银莲花属药用植物种类、生境分布和民间疗效等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确定陕西省银莲花属植物共有9个种、1个亚种和1个变种,其中5个种、1个亚种和1个变种具有药用价值。结论 陕西省银莲花属植物资源丰富,且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提出5种具潜在开发能力的植物;目前对该属植物资源利用程度还不够,应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5.
八角属药用植物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报道世界性八角属药用植物资源状况。方法 根据对18个国家121个标本馆收藏的10000余份八角属植物标本研究和文献资料的查阅。结果 全世界共有八角属药用植物15种,它们分布于中国,印度,缅甸和越南,本文报道了八角属各种药用植物的省级分布,生境及药用价值。结论 中国八角属药用植物资源最为丰富,应当合理开发和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6.
药用植物根际微生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际是植物与土壤生态系统物质交换的活跃界面,而根际土壤中的微生物与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代谢等活动密不可分,因此,近年来对药用植物与根际微生物的关系研究得到了高度重视。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药用植物与根际微生物关系研究成果,对药用植物根际微生物的多样性、药用植物与根际微生物的相互作用、药用植物根际微生物的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且提出了今后药用植物与根际微生物方面需要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药用植物microR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为20~25个核苷酸的内源性小分子RNA,在植物体内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综述了植物miRNA的产生途径、作用方式和生理功能,重点介绍了参与调控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miRNA和药用植物中的miRNA研究情况,并对药用植物miRNA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姜属植物Z.aromaticum Vahl是印度尼西亚广泛使用的传统药用植物之一。作者发现该植物乙酸乙酯部位对CYP3A4介导的代谢具强抑制活性。对该提取物进一步分离,得到3个新的倍半萜(1~3)和2个新的黄酮醇苷(4和5),以及13个已知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根据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的要求,对山东曹县的中药资源进行了调查,为合理规划和综合开发利用当地中药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传统野外调查方法为基础,辅以全球定位系统、遥感、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技术展开调查。此次调查共记录曹县野生药用植物44科88属110种,野生药用真菌9科13属16种,栽培药用植物43种,水生耐盐植物48种,包括药用植物山东新记录种2个。调查结果显示曹县地区野生药用植物相对匮乏,但水生、耐盐植物相对丰富,应合理利用当地中药资源,加强中药资源的可持续性和多样性建设。  相似文献   

10.
药用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董玫药学系(050017)关键词植物标本;腊叶标本;渍制标本;制作方法整株药用植物或植物的一部分,经过采集后保存起来,以备随时观察,称为药用植物标本。如果是经过压制干燥后保存的就叫药用腊叶标本,一般所称药用植物标本系指腊叶标本;...  相似文献   

11.
药用植物是指含有能防治疾病的特殊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化合物),具有一定医疗用途的植物。而药用植物多倍体诱导是一种人为使植物加倍形成多倍体以获得良性状的方法。药用植物加倍后,会出现植株巨大化、抗性增加和药用活性成分增加等优良性状,但也伴随着生长缓慢、优良性状在有性繁殖中逐渐丢失等不利因素,而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药用植物加倍所形成的杂种优势、基因重复以及加倍后的二倍化过程。从药用植物多倍化诱导方法入手,着重讨论药用植物加倍后的性状变化及其原因,并结合一些新的诱导方式对未来的药用植物多倍化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野外药用植物调查,了解该地区药用植物的种类、分布及蕴藏概况,学习植物标本的采集、鉴定与制作,学习药用植物资料的分析和整理。此外,在植物生态和植物地理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药用植物排序调查和植物地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从化流溪河林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及其开发利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流溪河林场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发现常用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其中种子植物有166科,1204种,且蕴藏量大,为流溪河林场进行药用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中药黄芪及其滇西北近缘种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正品黄芪及其3个代用品、7个地方习用品的原植物形态、药材外观、内部结构和理化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对其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为滇西北黄芪属药用植物资源的利用提供了生药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不丹传统药用植物乌头属植物 A.orochryseum Stapf 进行研究,分离得到3个新的hetisine-型二萜生物碱 orochrine(1)、2-O-acetylorochrine(2)、2-O-acetyl-7 α-hydroxyorochine(3)和2个已知生物碱氯化阿替新(4)、变绿卵孢碱(5),并用光谱法确定了3个新生物碱的结构。该植物地上部分自然干燥、切碎,用甲醇提取4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药用植物的结构、发育及其与主要药用成分积累的关系。方法 植物解剖学方法、组织化学定位及植物化学技术相结合。结果 通过对11种、2属药用植物的研究,其主要药用成分多数贮存在药用部分的薄壁组织中,少数贮存在分泌结构内;其量一般在营养生长期高,生殖生长期低,果后又升高;不同年生药用植物的生物产量都逐年上升,而药用成分的量则各年不同。结论 药用植物的最佳采收季节和年限应以其生物产量和主要药用成分总量达最高值为准。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甘肃省崇信县药用植物资源现状,为该县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方法通过样方、线路和访问调查,采集植物标本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该县的药用植物种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调查发现,崇信县分布的野生药用植物有74科223属280种,其中种子植物69科217属273种,野生药用植物由菌类、蕨类、裸子、被子植物四大类群组成。野外调查到25种重点品种,7个优势科(包括菊科、豆科、蔷薇科、百合科、唇形科、毛茛科和玄参科)。结论崇信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种类丰富,但入侵植物和放牧、采挖、旅游等人为活动对其生态环境有较大影响,需加强对该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8.
对国家森林公园安徽琅琊山的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长期调查,基本查明该山现有药用植物153科685种。并以植物分类学进行了统计。作者还对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出建议。为研究和合理应用琅琊山药用植物资源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天南星族药用植物的分类和鉴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对浙江省天南星族药用植物11种6变种1变型共45个样品叶的表面和横切面进行显做观察及其特征比较。结果:这些植物叶的上下表皮细胞的形状、大小,栅表比,气孔的类型、分布、气孔指数,叶肉组织中草酸钙结晶体的形状、大小、分布以及针晶囊细胞的形状等特征有较明显的种间区别,且较稳定。文中以表形式描述了这些值物叶的显微特征,并列出显微特征检索表。结论:叶的显微特征具有重要的分类学意义:(1)有利于此类植物种类的鉴别;(2)对此族植物分属有重要意义;(3)为此族某些类群植物的合理分类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陈浩  梁运章 《医学教育探索》2005,(5):641-643,768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现离子束生物效应以来,离子注入技术已被应用于生物改良、生命起源和进化以及环境辐射生物学效应等多个研究领域。其中,在植物遗传育种、创造新种质资源方面的成果尤为突出。药用植物是中药重要的原材料之一,其遗传育种工作对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重点综述了离子束生物技术及取得成果,然后指出药用植物的研究现状,并对离子束生物技术在药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