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西北蔷薇果中首次分得7个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及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正二十九烷(Ⅰ)、二十八碳酸(Ⅱ)、β-谷甾醇(Ⅲ)、19α-羟基乌苏酸(Ⅳ)、2α,3α,24-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甲酯(Ⅴ)、石吊兰素(Ⅵ)和胡萝卜苷(Ⅶ)。其中Ⅴ和Ⅵ为首次从蔷薇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2.
从土茯苓Smilaxglabra根茎中分得9个化合物,经化学方法和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槲皮素(Ⅱ),上茯苓甙(Ⅲ),琥珀酸(Ⅳ),棕榈酸(Ⅴ),豆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甙(Ⅵ),胡萝卜甙(Ⅶ)及豆甾醇和谷甾醇的混合物(Ⅷ,Ⅸ)(化合物Ⅰ另文报道)。Ⅲ为一新化合物,其化学结构为5,7-二羟基色原酮-3-O-α-L一鼠李糖甙,命名为土茯苓甙。Ⅵ和Ⅷ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3.
空心苋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从苋科植物空心苋的全草中分离并鉴定了九个化合物:空心苋酸(I)、齐墩果酸(Ⅱ)、(22E,20S,24R)-5a-8a-桥二氧-麦角甾烷-6,22-二烯-3β-醇(Ⅲ)、α-菠甾醇(Ⅳ)、β-谷甾醇(V)、胡萝卜甙(Ⅵ)、2',5-二羟基-6,7-亚甲二氧基异黄酮(Ⅶ)、2.5-丁二内酰胺(Ⅷ)和丁二酸(Ⅸ)。其中空心苋酸为新化合物,化合物Ⅲ、Ⅵ、Ⅶ、Ⅷ和Ⅸ为从莲子草属植物中首次分得。  相似文献   

4.
从管花马兜铃Aristolochiatubflora中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棕榈酮(Ⅰ)、β-谷甾醇(Ⅱ)、欧朴吗素-7(Ⅲ)、豆甾烷-3、6-二酮(Ⅳ)、香草酸(Ⅴ)、豆甾-4-烯-3,6-二酮(Ⅵ)、奥伦胺乙酰化物(Ⅶ),其中化合物Ⅲ和Ⅶ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化合物Ⅶ具有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5.
从鸡蛋参Codonopsis convolvulacea的干燥块根中分行9个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2E)-2-乙基-二十九-2-烯醛(Ⅰ),1,2-丙二醇双十七酸酯(Ⅱ),豆甾烷醇(Ⅲ),α-菠甾醇(Ⅳ),α菠甾酮(Ⅴ),二十五烷(Ⅵ),木栓酮(Ⅶ),β-香树脂乙酸酯(Ⅷ)和羽扇豆醇乙酯(Ⅸ),其中Ⅰ为一新化合物,Ⅱ,Ⅲ,Ⅷ和Ⅸ为首次从党参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6.
从马鹿茸的乙醇提取物中首次分得16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鉴定为:胆固醇肉豆蔻酸酯(I)、胆固醇油酸酯(Ⅱ)、胆固醇软酸酯(Ⅲ)、胆固醇硬脂酸脂(Ⅳ)、胆固醇(V)、胆旮-50烯-3B-醇-7-酮(Ⅵ)、胆甾-5-烯-3β,7α-二醇(Ⅶ)、胆甾-5-烯-3β、7β-二醇(Ⅷ)、尿嘧啶(Ⅸ)、次黄嘌呤(Ⅹ)、同酐(Ⅺ)、脲(Ⅻ)、脲(XⅢ)、对羟基苯甲醛(XⅣ)、对羟基苯甲酸(XV)和尿苷  相似文献   

7.
从腺梗莶SiegesbeckiapubescensMakino中分得8个化合物,根据IR、1H,13CNMR、2DNMR、MS光谱分析鉴定为莶醚酸(siegesmetlylethericacid,Ⅰ)、对映-16β,17-二羟基贝壳杉烷-19-羧酸(ent-16β,17-dihvdroxy-kauran-19-cioacid,Ⅱ)、β-谷甾醇(Ⅲ)、单棕榈酸甘油酯(glycerovlmononalmltate,Ⅳ)、豆甾醇(Ⅴ)、阿魏酸(ferulicacid,Ⅳ)、奇任醇(kirenol,Ⅶ)、琥珀酸(succinicacid,Ⅷ)。其中Ⅰ为一个新化合物,Ⅳ、Ⅵ和Ⅷ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8.
从糙苏Phlomis umbrosa全草的脂溶性部位共分得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 1-Ο-b-葡萄 糖-2-O-顺-二十碳烯-9-酸-甘油酯(I),甘油酸甘油三酯(Ⅱ),齐墩果酸(Ⅲ),马斯里酸(Ⅳ),熊果 酸(V),2a-羟基-熊果酸(Ⅵ),3a-羟基-熊果酸(Ⅶ),β-谷甾醇葡萄糖苷(Ⅷ),2,6-二聚果糖(Ⅹ),D- 果糖(Ⅹ),D-吡喃葡萄糖(ⅩⅠ),豆甾醇(ⅩⅡ),β-谷甾醇(ⅩⅢ),油酸(ⅩⅣ),亚油酸(ⅩⅤ),月桂酸 (Ⅵ)。其中化合物 Ⅰ、Ⅱ、Ⅲ、Ⅳ、Ⅵ、Ⅶ、Ⅸ、ⅩⅡ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化合物Ⅰ为一新的天然产 物。它们的结构经波谱分析和化学转化等方法确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鬼箭羽Euonymus alatus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开放RP-C18柱色谱以及PTLC分离,经理化常数测定,结合1H-NMR、13C-NMR、EI-MS鉴定结构。结果从鬼箭羽95%乙醇提取物的氯仿萃取层中分得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表木栓醇(Ⅰ)、豆甾-4-烯-3-酮(Ⅱ)、6β-羟基-豆甾-4-烯-3-酮(Ⅲ)、β-谷甾醇(Ⅳ)、2,4-二羟基-3,6-二甲基苯甲酸甲酯(Ⅴ)、2,4-二羟基-6-甲基苯甲酸甲酯(Ⅵ)、4-甲基-7-甲氧基异苯并呋喃酮(Ⅶ)、香草醛(Ⅷ)、正二十八烷醇(Ⅸ)。结论化合物Ⅶ为一新天然产物,化合物Ⅴ~Ⅷ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0.
多裂山莴苣的化学成分及其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多裂山莴苣Lactucalaciniata根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β-香树脂醇乙酸酯(β-amyrenylacetate,Ⅰ),吉曼尼醇乙酸酯(germanicolacetate,Ⅱ),β-谷甾醇(Ⅲ),豆甾烯醇(Ⅳ),二十二碳酸(Ⅴ),11β,13-二氢莴苣内酯乙酸酯(11β,13-dihydrolactucinacetate,Ⅵ)和胡萝卜甙(Ⅶ)。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其中化合物Ⅰ,Ⅴ,Ⅵ,Ⅶ为首次从该属中分得。药理实验表明,化合物Ⅵ具显著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