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同时性多原发大肠癌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84年6月~2004年6月收治的23例同时性多原发大肠癌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全部病人均行手术治疗,9例行直肠癌根治加结肠癌根治切除术,6例行直肠癌扩大根治切除术,4例行全结肠切除术,2例行肿物局部切除加右半结肠切除术,2例行肿物局部切除加左半结肠切除术。随访1~5年,仍健在14例,存活5年以上6例,3年以上11例,最长1例存活14年。结论术前行全结肠纤维结肠镜检查、术中全肠道探查及仔细检查切除的大肠标本是提高同时性多原发大肠癌诊断率的重要手段。通过积极、正确的手术治疗,同时性多原发大肠癌病人仍有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手助腹腔镜的结直肠癌根治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国外于 1990年逐渐开展了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 ,并随着腹腔镜设备和技术的发展 ,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均有了很大进步 ,尤其是手助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的手术取得了较满意结果[1] 。我院 1999年 7月~ 2 0 0 1年 1月应用手助腹腔镜完成结直肠癌根治术 30例 ,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本组 30例患者中 ,结肠癌 13例 ,其中男性 9例 ,女性 4例 ,行左半结肠根治切除术 6例 ,行右半结肠根治切除术 7例。直肠癌 17例 ,其中男性 7例 ,女性 10例 ,行直肠癌前切除根治术 6例 ,行直肠癌腹会阴根治切除术11例。患者年龄 36~ 75岁 ,平均 5 6…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结肠镜诊治直肠癌合并结直肠息肉22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直肠癌合并结直肠息肉的发生率及腹腔镜结合结肠镜处理直肠癌合并结直肠息肉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腹腔镜、结肠镜处理直肠癌合并结直肠息肉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直肠癌患者结肠镜检查结直肠息肉检出率为24.10%,显著高于同期结肠镜检查结直肠息肉的总检出率12.19%(P<0.01)。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术前、术中行结肠镜息肉切除术14例;术前结肠镜下注射亚甲蓝标记或术中结肠镜引导下,腹腔镜行直肠癌根治术的同时行含息肉结肠部分切除术5例;直肠癌合并升结肠息肉恶变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同时行右半结肠切除术1例;息肉靠近直肠癌一并行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2例。结直肠息肉切除率为100%,无并发症发生。22例术后随访0.5~4年,2例死于肿瘤转移,20例存活,无肿瘤或息肉复发。结论:直肠癌患者合并结直肠息肉的发生率较高。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的术前或术中有必要行结肠镜检查,根据息肉情况选择结肠镜息肉切除或腹腔镜下息肉切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外科治疗方式。方法对16例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6例行外科手术治疗,占全部收治患者的20.5%(16/78)。手术原因包括保守治疗无效10例,肠梗阻3例,合并息肉可疑癌变3例。行全结直肠切除、回肠造口术8例,全结直肠全切除、回肠肛管吻合术4例,结肠全切除、回直肠吻合术2例,结肠部分切除2例。结论溃疡性结肠炎主要手术指征为内科治疗无效或合并肠梗阻及并发息肉可疑癌变者。全结肠切除、回肠造口术治疗较彻底,全结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可改善排便控制功能,但吻合口溃疡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加辅助化疗加二期内镜下治疗结直肠癌合并根治术切除范围外结直肠腺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1月-2010年6月对54例进展期结直肠癌合并根治术切除范围外结直肠腺瘤(〉1.0cm)的患者(研究组)行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加辅助化疗(FOLFOX4方案)加二期内镜下腺瘤切除的综合治疗,对同期396例单发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对照组)行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加辅助化疗(FOLFOX4方案)。通过并发症发生率、长期随访等评价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1、3和5年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研究组辅助化疗后对合并腺瘤进行内镜下切除治疗,4例出血经保守治疗后成功止血,未发生穿孔、狭窄等严重并发症;3例患者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为腺瘤癌变,其中2例癌变局限于腺瘤中,1例癌细胞侵犯达黏膜下层,该例患者再次行腹腔镜下切除,术后随访无复发。结论:腹腔镜联合辅助化疗及内镜为合并结直肠癌根治术切除范围外腺瘤的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厂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指导正确术式的选择,从而提高疗效。方法:对18例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病人的不同临床特点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右半结肠癌5例中行单纯盲肠造口术1例,单纯回肠造口术1例,回肠横结肠内引流术1例,一期根治术2例;左半结肠癌9例申行单纯结肠造口术2例,姑息切除术3例,一期根治术4例;直肠癌4例中单纯造口术1例,肿物切除造口术2例,肿物切除一期结直肠吻合术1例。结果:本组无1例死亡及肠瘘。单纯造口术、姑息切除术、根治切除术平均生存期分别为8、18、36个月。结论:根据病人的年龄、身体状况及手术所见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以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情况许可者争取一期根治,以延长病人寿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探讨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1996年2月~2004年2月共收治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106例,其中右侧结肠35例,横结肠7例,左侧结肠43例,直肠21例;Dukes B期41例,C期46例,D期19例。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分别行一期手术和分期手术。结果共发生吻合口漏8例:左侧结肠6例,直肠2例,均为一期手术。对其中4例行近端结肠造瘘,2例行Hartmann手术,2例经保守治愈。左侧结肠癌分期手术17例均于术后3个月左右关闭造瘘口。4例横结肠造瘘中1例行二期切除。直肠癌行结肠造瘘11例中8例行二期切除。全组死亡2例:1例术后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NODS),另1例术后并发吻合口漏致中毒性休克。结论(1)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临床特点是:①左侧结肠梗阻多见;②晚期病例多见;③老年患者多见。(2)外科治疗的原则是解除梗阻,尽量切除肿瘤。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一期手术尤其是左侧结肠的适应证要严格掌握。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引起急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结直肠癌性肠梗阻26例临床资料,复习手术术式及相关文献.结果 右侧结肠梗阻行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9例.左侧结直肠癌性梗阻17例:12例行一期根治性切除,其中4例行一期吻合,8例行Hartmann术;3例行梗阻近侧结肠造口术;1例直肠癌并升结肠绞窄行右半结肠切除+乙状结肠造口术;1例拒绝手术.术后2例死于MODS,1例并发炎症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痊愈;病程中合并脓毒性休克、MODS 3例,肺部感染5例,心脏疾病2例;低蛋白血症16例.结论 右侧结肠癌性梗阻可一期切除吻合,左侧结直肠癌性梗阻应遵循损伤控制理论,先行肠减压或清除腹腔炎性渗液,减少毒素吸收以控制病情进一步加重,再根据病情选择有效、安全的术式.术后加强抗感染和营养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老年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住院资料。结果 29例行结肠癌根治切除一期吻合,3例行根治切除一期吻合近段结肠造口,1例行Hartmann术,3例行姑息切除一期吻合,1例行短路术,2例行单纯造口术。发生2例吻合口漏经保守治疗痊愈,切口感染3例,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老年人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只要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根据全身情况及局部条件,合理选择术式,争取行一期手术,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附12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原则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129例合并急性肠梗阻的结直肠癌病例。在42例右半结肠癌患者中,一期行切除吻合术37例,5例因广泛转移而仅行造瘘术;在87例左半结肠癌和直肠癌患者中,68例一期行Hartmann术、二期行闭瘘吻合术,6例行一期切除吻合术,2例行乙状结肠切除吻合加横结肠造口术,3例行肿瘤切除永久性横结肠或乙状结肠造口术,8例行姑息性单纯结肠造口术。结果术中出现并发症29例(22.5%),其中切口感染11例,切口裂开3例,肺部、腹腔、泌尿系感染各1例,心、肺、肾功能不全9例,感染性休克1例,循环功能不全1例、肺栓塞1例,后3例死亡(2.3%),其余痊愈出院,无一例发生吻合口瘘。结论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多属中晚期,手术是解除梗阻的有效方法,术式选择应根据病变部位和病情而定,做好围手术期处理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结直肠切除术的手术方法、适应证及其安全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4月至2008年11月我院为20例患者行完全腹腔镜结直肠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行完全腹腔镜全结肠部分直肠切除术2例,次全结肠切除术1例,乙状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6例,乙状结肠癌姑息性切除术1例,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10例。术中平均出血116.5ml,平均手术时间183.5min,术后平均住院8d,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1~19个月无复发。结论:完全腹腔镜结直肠切除术切口小,应用于全结肠部分直肠切除、乙状结肠癌、直肠癌根治术,近期疗效良好,远期疗效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的方法与可行性。方法:2002年3月至2008年3月,我院为42例直肠癌患者施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切除术,术中应用彭氏多功能手术解剖器(Peng's multifunctional operational dissection,PMOD)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31例行直肠外翻切除术,6例腹腔内直肠切除远侧端拉出肛门外用国产吻合器行结直肠吻合术,5例高位直肠癌患者中1例腹腔内荷包缝合,4例用闭合器钉合远侧端再用吻合器完成结直肠吻合术。结果:42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20~260min,平均160min;术后1~3d恢复胃肠功能并下床活动,术后住院6~12d,平均9d。术中及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应用PMOD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中下段直肠癌行直肠外翻切除术,用国产吻合器吻合结直肠手术安全可靠,可以替代进口吻合器的双吻合技术。  相似文献   

13.
家族性幼年性息肉病的家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家族性幼年性息肉病(familial juvenile polyposis,FJP)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 收集先证者并进行家系调查和临床观察,总结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收集先证者2例,诊治患者5例,肠镜筛检患者一级亲属新发现息肉3例,共10例;男4例,女6例,发病年龄4~34岁,平均26岁。主要临床表现为便血、腹泻和息肉脱出。1个家系的8例患者分别发现结直肠息肉2~89个,2例癌变;另1家系患者结直肠弥漫性息肉,无癌变。息肉直径0.1~2.5cm,多有蒂。行结直肠切除术5例,3例术后再发息肉经电灼处理,随访5~28年无癌变;左半结场切除1例,已随访1年,未发现新息肉;1例行胃与结直肠息肉摘除,12年后发现盲肠癌;姑息性直肠癌切除术1例,术后6个月死亡;1例只发现2个直肠息肉,未治疗,已随访1年无变化。结论 FJP临床特征为多发的结直肠幼年性息肉,也可合并胃与小肠息肉,有癌变倾向。多发的结直肠幼年性息肉及家族史是主要诊断依据。早期息肉或病变肠段切除,预防性结直肠切除可防治息肉癌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的方法与可行性.方法:2002年3月至2008年3月,我院为42例直肠癌患者施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切除术,术中应用彭氏多功能手术解剖器(Peng's multifunctional operational dissection,PMOD)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31例行直肠外翻切除术,6例腹腔内直肠切除远侧端拉出肛门外用国产吻合器行结直肠吻合术,5例高位直肠癌患者中1例腹腔内荷包缝合,4例用闭合器钉合远侧端再用吻合器完成结直肠吻合术.结果:42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20~260min,平均160min;术后1~3d恢复胃肠功能并下床活动,术后住院6~12d,平均9d.术中及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应用PMOD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中下段直肠癌行直肠外翻切除术,用国产吻合器吻合结直肠手术安全可靠,可以替代进口吻合器的双吻合技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逆蠕动盲直吻合术在结直肠外科重建中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行逆蠕动盲直吻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患者中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或混合型便秘患者44例:左半结肠多原发癌或结肠癌合并结肠多发息肉5例: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4例;成人巨结肠3例。手术行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肠直肠吻合术53例;结肠大部分旷置、逆蠕动盲直吻合术3例。术后出现伤口感染5例.淋巴漏3例。炎性肠梗阻1例.无吻合口瘘和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经过1个月至7年的随访.3例患者出现小肠梗阻,1例腹壁切口疝,1例轻度盲肠扩张。术后4年.中位排粪次数为2.5次/d.平均wexner肛门失禁评分为4.2±1.1。结论逆蠕动盲直吻合术用于结直肠的重建安全可行.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25例结肠、直肠上段良恶性肿瘤行手术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变的部位和性质确定手术方案。采用门诊和电话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3年3月。结果25例患者中行结直肠部分切除术14例,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1例,横结肠癌根治术1例,根治性左半结肠切除术1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2例,直肠癌根治术6例。22例患者成功施行经脐单孔腹腔镜结直肠手术,2例改为“四孔法”手术,1例中转开腹手术。单孔腹腔镜手术中位切口长度为3.8cm(3.5~4.5cm),手术时间为(192±32)min,术中出血量为(61±21)mL,肿瘤中位长径为2.7cm(1.0~5.0cm),中位淋巴结清扫数目为7枚(3~22枚),术后平均肛门排气时间为2d(1—5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8d(6~20d)。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0%(2/25),包括切口感染1例,吻合口漏1例。11例行根治手术的患者肿瘤环周切缘均为阴性。22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患者均接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12个月。1例结肠癌患者术后10个月发现肝转移,其余患者均无瘤生存。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安全可行,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切口美观。  相似文献   

17.
自1984年9月至2002年1月,我院对1258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行结肠镜检查,其中发现残留结直肠癌107例(占8.5%);结直肠息肉356例(占28.3%)。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258例,男749例、女509例,年龄16~82(平均52.5)岁,其中直肠癌术后574例;左半结肠癌术后438例;右半结肠癌术后237例;结肠息肉癌变全结肠切除术后9例。发现时间:术后6个月内检出结直肠癌17例、息肉69例;术后6~12个月内检出结直肠癌34例,息肉78例;术后1~3年内检出结直肠癌30例,息肉107例;术后3~5年内检出结直肠癌7例,息肉48例;术后5年以后检出结直肠癌19例,息肉54例。共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报告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 5例 ,总结初步经验。方法 :2 0 0 2年 7月~ 2 0 0 3年 11月对 2例直肠癌、2例升结肠癌、1例降结肠癌行腹腔镜手术。直肠癌用直线切割闭合器切断闭合直肠 ,标本由腹壁小切口取出 ,经肛门行结直肠吻合器吻合 ;升结肠癌和降结肠癌行半结肠切除 ,经腹壁小切口提出、切除肠管 ,手法吻合。结果 :5例手术顺利完成 ,无手术并发症 ,近期效果良好。结论 :只要能熟练掌握开腹结直肠癌手术和熟练掌握腹腔镜技术 ,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3D腹腔镜系统在胃肠肿瘤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上海市微创外科临床医学中心收治的53例通过3D腹腔镜系统进行的腹腔镜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4例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其中2例同时行胆囊切除术),17例行腹腔镜经腹直肠前切除术(其中1例同时行胆囊切除术),3例行腹腔镜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3例行腹腔镜乙结肠癌根治术(其中1例同时行胆囊切除术),2例行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1例行腹腔镜横结肠癌根治术,8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其中1例同时行胆囊切除术),1例行腹腔镜下胃癌+乙结肠癌根治术和4例行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结果 全组53例患者均在3D腹腔镜下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无术中并发症,无手术相关死亡患者.手术中位时间为180 (70~370) min,术中中位失血为40 (10~300) mL.术后平均排气时间2(1~5)d,手术后平均住院天数8(2~46)d.术后1例直肠前切除术患者出现吻合口瘘;1例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患者术后出现会阴切口感染;1例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出现十二指肠残端瘘.均以保守治疗方法治愈.结论 3D腹腔镜其手术操作与传统2D腹腔镜相似,能达到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当的临床疗效.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将有助于对其更加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9月至2010年6月我院为118例患者施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直肠癌71例,降结肠癌18例,升结肠癌29例;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71例,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18例,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29例。结果:118例均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2~4h,术中出血50~100ml,无十二指肠、输尿管损伤及死亡病例,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安全可行,患者创伤小,康复快,能达到根治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