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排粪造影(defecography)对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及瘘管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两组共93例疑有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和瘘管或仅因便秘就诊的患者进行排粪造影或选择性排粪造影检查。结果:其中56例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瘘管显影,两组选择性排粪造影显示率分别为90.9%(20/22)和42.6%(26/61)。结论:用稀钡悬液做选择性排粪造影为诊断肛直肠周围脓肿、瘘管提供了一个功能与形态相结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肛管直肠后间隙脓肿的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肛管直肠后间隙脓肿的临床资料,其中马蹄形脓肿21例,半马蹄形脓肿45例,瘘管性肛管后间隙脓肿12例,肛管后间隙脓肿9例(采用保留肛尾韧带,在其两侧开窗置管引流结合挂线手术);直肠后间隙脓肿6例(采用开窗置管引流术)。结果:89例(95.7%)获临床治愈。随访6~24个月均无复发,无肛门狭窄、肛门失禁等并发症发生。4例(4.3%)术后肛瘘复发,主要是由于挂线时没有找到真正内口,引流管过早脱落使脓腔引流不畅而形成瘘管。3个月后经二次手术剔除瘘管到肛尾韧带,确认内口后刮除周围肉芽组织再挂线而治愈。结论:采用沿肛尾韧带两侧开窗置管引流结合选择性挂线术式,能够完整保护肛门的功能及形态,是治疗肛管直肠后间隙脓肿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切开引流加挂线术治疗肛管直肠周围脓肿104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是普外科的常见疾病之一 ,通常的治疗方法为单纯脓肿切开引流术 ,但术后肛瘘及脓肿再发的发生率较高 ,给病人带来 2次手术的痛苦。我们应用 1期脓肿切开引流术加挂线术处理急性肛管直肠周围脓肿 ,使绝大多数患者伤口愈合后无肛瘘形成和脓肿再发。现将我院1986年 1月至 1996年 12月 ,有随访资料的急性肛管直肠周围脓肿 10 4例 ,采用单纯切开引流术和 1期切开引流加挂线术治疗的结果报道如下。一、资料和方法全组患者 10 4例 ,男 85例 ,女 19例 ,年龄 14~ 73岁 ,平均年龄 38 2岁 ,35岁以下者 82例 ,占 79 8% ;单纯切开引流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一期手术治疗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的疗效。方法一期脓肿切开引流加挂线术治疗直肠肛管周围脓肿67例,包括肛管皮下脓肿48例,坐骨直肠间隙脓肿11例,骨盆直肠间隙脓肿8例。结果术后随访2—5年,一期治愈率97.0%(65/67),1例形成肛瘘,1例再次形成脓肿。结论一期手术治疗直肠肛管周围脓肿,能正确处理原发感染灶(内口),保持引流通畅,保证伤口愈合由深到浅,从里到外,防止皮肤过早愈合,疗效确切,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5.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是肛肠外科常见疾病 ,以往多采用单纯切开排脓引流术 ,术后肛瘘或反复形成脓肿 ,往往给患者带来痛苦 ,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自 1 995年以来 ,我们采用脓肿切开加挂线术同步治疗急性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患者 39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31例 ,其中男 99例 ,女 32例 ,年龄 1 2~ 1 8岁 ,平均 36岁。 2 0岁以下 1 1例 ,2 0~ 40岁 89例 ,5 5岁以上 31例。单纯切开组 93例 ,一期切开引流加挂线术 39例。按病变部分区分 ,肛门周围脓肿 70例 ,直肠黏膜下脓肿 2 2例 ,坐骨直肠间脓肿 2 5…  相似文献   

6.
采用脓肿切开,脓腔内双腔管引流法治疗高位脓肿20例,全部治愈,随访3个月至2年未见复发,也未发现排便节制功能障碍和其它并发症。本法在肛缘切开排脓,清除原发病灶,对脓腔搔刮冲洗后,在脓腔内安放双管引流,随着脓腔缩小变浅逐渐拔出引流条,引流管至脓腔愈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34例急性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病例,分析一期切开引流加挂线术的手术方法、注意事项及疗效。结果:34例患者术后形成肛瘘1例,脓肿再发1例,需要再次手术者为5.9%(2/34)。结论:一期切开引流加挂线术治疗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可减少肛瘘及脓肿复发率,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诊断一般都是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肛诊进行诊断,这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手术治疗缺乏相应指导。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在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检查中的不断运用,大大弥补了这一不足。通过术前选择性进行超声、CT、MRI等相关检查,能对脓肿的位置、大小、分期、分  相似文献   

9.
高位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治疗目前仍是肛肠外科的难题。为寻找一种组织损伤少、疗程短、痛苦小、括约肌功能保护好的术式,作者自1996年1月至1997年12月,用脓肿切开,脓腔内双腔管引流法治疗高位脓肿20例。本组均为男性,年龄20~65岁,平均38岁。其中直肠后间隙脓肿5例(复发性1例),骨盆直肠间隙脓肿4例,高位肌间脓肿5例,高位后马蹄脓肿6例(复发性2例)。病程7d至5年。治愈时间10~51d,平均(24.9±9.98)d。随访3个月至2年未见复发,未发现排使节制功能障碍和其它并发症。本法适用于内口在齿线或内口不明显的各种高位肛周脓肿。根据脓肿的位置,在肛缘选择不同的切口切开排脓,切口时避开外括约肌,注意清除原发病灶、对脓腔搔刮冲洗后,在脓腔内安放双腔管引流,随着脓腔缩小变浅逐渐拔出引流条、引流管至脓腔愈合。手术避开外括约肌在肛缘切口,在清除原发病灶时只切开了内括约肌下缘,对内口以上高位脓腔或瘘管放置双腔管引流,不用挂线治疗,对组织损伤小、疗程短、痛苦小、能防止肛管畸形发生,不影响括约肌功能,是一种治疗高位瘘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肛管结肠直肠黑素瘤的特点及诊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诊治的14例肛管结肠直肠黑素瘤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男9例,女5例,平均年龄(65.0±4.6)(27~86)岁。肿瘤位于肛管10例(71.4%)、直肠3例(21.4%)、结肠1例(7.2%)。误诊率71.4%。明确诊断后行局部扩大切除术3例,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5例,左半结肠切除术1例。术后均随访,随访时间2.5~11.5年,仅2例存活至今。结论:肛管及结肠直肠黑素瘤是一种少见且预后极差、易被误诊的肿瘤。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是目前提高生存率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我院于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因肛管直肠异物致肛管直肠局部损伤的患者共3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直肠肛管损伤的诊断与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肛管直肠黑色素瘤3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发生在肛管直肠部位的黑色素瘤是一种预后不良的罕见肿瘤[1],我院自1985~1997年共收治31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情况:1985~1997年间我院共收治肛管直肠恶性肿瘤2986例,其中31例恶性黑色素瘤,占1-0%。男14例,女17例。年龄21~79岁,平均55-5岁。病程最短10天,最长3年,平均6-8个月。临床表现:肛门坠痛22例,肿物脱出8例,便血27例,便次增多11例,排便不畅12例,里急后重7例,大便干稀交替3例。乏力5例,食欲下降2例,消瘦及体重下降6…  相似文献   

14.
1996年1月~1998年12月,我们对27例直肠肛管脓肿采用一期根治性手术替代传统的单纯切开引流术治疗,术后仅1例短期内复发,无肛瘘形成,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肛门直肠周围脓肿110例,根据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类型采用单纯切开引流术、切开引流加挂线术与一次性切开根治术治疗,其中单纯脓腔者分别为5例、5例、22例;多个脓腔者分别为3例、7例、50例,高位脓腔者分别为2例、4例和12例。结果术后各组恢复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单纯切开引流组、切开引流加挂线组及一次性切开根治术组的肛门瘘管形成率在单个脓腔患者中分别为20.0%(1/5),20.0%(1/5)和4.5%(1/22);在多个脓腔患者中的66.7%(2/3),28.6%(2/7)和2.0%(1/50);在高位脓腔组为100.0%(2/2),0和8.3%(1/12)。以上肛门瘘管形成者均进行了二次瘘管切除手术。均获随访,时间6~12个月。本组110例均无脓肿复发。肛门功能评价:单个脓肿和多个脓腔分别有1例和6例患者出现肛门畸形,肛周有便污,有排便感不易控制的情况。高位脓腔出现上述情况4例,出现肛门失禁1例。结论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在切开引流术后肛瘘发生率高,尤其是高位脓肿,为减少肛门瘘管的发生,寻找潜在的内口是关键,同时要根据不同的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类型选择相应手术方式,一次性切开根治术是可行的,可以减少二次手术的痛苦,同时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6.
肛管直肠损伤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肛管直肠虽有坚实的骨盆保护 ,但损伤并非少见 ,并且致伤原因多、合并症多 ,伤情多较重 ,故诊断及治疗亦较复杂。如一旦造成漏、误诊或治疗不当可导致肛管直肠内、外瘘 ,肛门狭窄或肛门失禁等严重后遗症 ,甚至危及生命。如诊治及时、得当 ,则可明显提高肛管直肠功能的恢复程度或完全恢复 ,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故应高度重视肛管直肠损伤的诊治问题。肛管直肠损伤的原因较多 ,诊断较复杂 ,如 :①火器伤 :平、战时均可见 ,但以战时多见 ,投射物可经腹部、臀部、会阴部、髋部甚至大腿射入而导致肛管直肠的损伤 ,常合并有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一期根治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疗效。方法:对80例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一期根治术(治疗组,48例)和单纯脓肿切开引流术(对照组,32例),比较术后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愈合时间分别为28d和41d,肛瘘的发生率分别为2.08%和84.38%,1年复发率分别为4.17%和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一期根治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疗效好,肛瘘的发生率和1年内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临床上较为少见,易误诊,预后极差。1996年12月至1997年11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直肠肛管周围脓肿Ⅰ期根治术与切开引流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06—2019-05间在泌阳县第三人民医院肛肠科接受手术的86例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行切开引流术,观察组采用Ⅰ期根治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形成瘘管率,以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切开引流术比较,Ⅰ期根治术治疗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高。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性,7l岁。因下腹部坠胀感伴大便次数增多2个月,便血1个月于2 0 0 3年5月2 6日入院。查体:腹股沟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肛门视诊:肛缘有一黑痣,呈斑片状,略高出皮肤。直肠指诊:于肛管前壁距肛缘约2 5cm处有一球形肿块,大小约3 0cm×2 0cm×2 0cm ,质硬,无触痛,基底与顶部之间有蒂相连,基底固定,且与阴道壁粘连。辅助检查:CAl9 9、CEA均为阴性。阴道超声提示:该实性肿块内呈低回声伴有小透声区,局部层次消失,与阴道壁分界不清晰,范围1 2cm ,彩色多普勒显示肿块血管丰富。纤维电子结肠镜提示:于肛管前壁见一3 0cm×2 0cm×2 0cm大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