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对学龄前儿童实施健康教育的心理辅导方法及效果。方法:对试验组儿童施行为期4个月的健康教育,并收集健康教育干预前后试验组及对照组儿童的各项数据。结果:试验组儿童的知识、行为得分明显提高,维生素C营养状况、贫血状况有所改善,龋齿病变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结论:符合儿童特点的健康教育有助于增长健康知识,培养健康行为,控制疾病,从而改善机体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适宜于学龄前幼儿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将120例因高血铅引起的反复呼吸道感染幼儿采用中药治疗降低血铅后,随机分为三组,分别进行6个月不同方法的健康教育,收集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儿童的指血铅浓度变化、呼吸道感染次数变化、健康知识知晓率及行为改进率。结果:进行系统亲子健康教育,同时加服钙剂的方式3组儿童血铅及呼吸道感染复发次数均得到较好控制,而另两组患儿则有回弹发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及行为改进率方式3组明显优于另两组。结论:符合幼儿特点的系统亲子健康教育有助于巩固已降低的血铅,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复发,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率,促进儿童行为改进,从而改善小儿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3.
南通市城郊幼儿健康知识及行为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南通市城、郊幼儿有关健康知识及行为状况,为实施幼儿健康教育提供相关信息。方法:用自制的调查表,收集南通市城、郊幼儿园儿童健康知识及行为的资料。结果:调查显示幼儿已初步了解了一些基本卫生知识,但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有57.4%的儿童不知道经常不吃早餐对身体有伤害,68.8%的儿童不知道牛奶含丰富的营养,有75.1%的儿童不知道晚上应刷牙,94.5%的人不知道饭后应漱口,孩子基本都不知道火警、盗警、急救电话号码,也不了解电击、煤气泄瞩的严重危害;行为调查显示,60.2%的儿童经常挑食、偏食,许多个人卫生习惯,如饭前洗手、饭后漱口、睡前刷牙等的形成串分别只有29.7%、 2.2%、 19.6%;儿童户外活动时间不足,基本不超过lh。结论:南通市城、郊幼儿健康知识尚较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尚待建立,而一些不良的习惯及行为却已初步形成。提示在幼儿园开展早期健康教育,传播卫生知识、培养健康行为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幼儿家长对儿童保健门诊健康教育的需求。方法选取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来我院儿童保健门诊进行健康教育咨询的80例幼儿家长,通过无记名选择型问卷方式进行调查。结果不同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的幼儿家长对儿童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存在有较大的差异,且幼儿家长对儿童保健门诊健康教育的需求主要为小儿营养知识、常见病特点及防止、早期教育内容及方法。结论明确幼儿家长对儿童保健门诊健康教育的需求,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教育方式,是提高儿童保健门诊服务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成都市2~5岁幼儿家长对家居用品安全认知及行为现状,为降低儿童家庭意外伤害发生率提供建议。方法:选择成都市12所幼儿园,采用分层和整群抽样方法,调查3616名2~5岁幼儿家长家居用品安全知识、相关行为等状况。结果:仅0.1%的家长清楚如何对家居用品进行全面检查,掌握儿童用药安全关键点的家长占64.80%,吃饭时安静坐着吃的儿童仅占被调查家庭的28.30%,儿童总是在吃东西前征求大人意见的占被调查家庭的25.7%。不同区域家长获得相关知识的途径也有所不同。结论:成都市幼儿家长在家居用品安全知识上还存在严重不足,健康行为形成率还较低,教育及卫生部门应对幼儿家长开展针对性的家居安全知识教育,以降低儿童家庭意外伤害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集体儿童口腔卫生保健的对策。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郑州市 3~ 5岁集体儿童和家长进行口腔卫生知识及行为的调查。结果 :儿童乳牙患龋率 77.35 % ,乳牙龋齿填充率 4 .3% ,幼儿及家长口腔卫生知识偏低 ,幼儿的口腔卫生行为与幼儿的口腔卫生意识和家长的口腔卫生知识水平及行为有关。结论 :开设幼儿及家长口腔卫生课堂 ,老师及家长共同指导监督幼儿口腔卫生行为 ,建立幼儿口腔健康档案 ,定期检查 ,实施氟保护 ,及时治疗龋齿。  相似文献   

7.
广州市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梅节  陈起萱 《卫生研究》1998,27(5):334-336
1997年对广州市4所幼儿园的1300名儿童及其家长以及203名幼儿园教师和保育员进行了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问题卷调查。结果表明:儿童的饮食行为不够合理,主要表现为挑食、吃零食等。在影响儿童饮食行为的学校及家庭因素中,母亲和教师的营养知识以及父母亲的饮食行为最为显著,家庭收入对儿童饮食行为未见明显影响;另外,各幼儿园的教学内容中较少涉及有关儿童营养及饮食行为的知识,对幼儿的饮食行为尚未起到明显的影响。提示:今后的营养教育计划,除对家长和幼儿教师进行营养知识培训外,还应以幼儿能接受形式,将有关营养和饮食知识穿插在幼儿教学内容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幼儿家长对预防儿童伤害知识态度行为情况,为制定有针对性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10个托幼园所中2 122名儿童家长,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伤害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儿童家长伤害知识知晓率在6.3%~86.0%;伤害知识来源途径前3位为电视宣传、阅读报刊及网络,而更希望获得途径为医生健康教育、专题宣传材料和电视宣传;大部分家长对儿童学习安全知识持支持态度并采取一定的措施阻止伤害的发生,儿童父母在保护儿童避免伤害认知及伤害防护方面明显高于其他看护人.结论 家长应接受预防儿童伤害知识的全面健康教育,儿童父母外的其他看护人是重点人群.园所保健医生在预防儿童伤害中的作用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幼儿园开展儿童维生素A缺乏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育才幼儿园181名儿童及其家长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健康教育,对比健康教育前后家长及儿童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通过对家长及儿童的健康教育,实施181名儿童及其家长对儿童维生素A营养缺乏及防治知识掌握程度比较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儿童维生素A缺乏的健康教育对家长及儿童对于维生素A摄入的知识、态度、行为有重要影响,健康教育是控制儿童维生素A缺乏的重要措施,健康教育技术适宜在社区及幼儿园推广应用并持续推进。  相似文献   

10.
幼儿家长口腔保健知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对幼儿家长实施口腔保健知识健康教育的效果,探索适合幼儿家长的口腔保健健康教育方法,为制定幼儿家长的口腔健康教育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2003年9月对两所幼儿园共150名4岁年龄组的幼儿家长进行基线调查和对幼儿进行口腔体检,针对家长在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意识较为淡薄、口腔保健知识相对缺乏及幼儿患龋率较高等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经过一年的干预后,对家长进行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和对幼儿进行口腔体检,并将干预前后调查和体检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教育后家长的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教育前后对口腔保健知识知晓情况结果显示,13道相关知识题中有10道题存在显性差异,幼儿的患龋率从干预前的53.0%,下降到干预后的52.0%。结论对家长实施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能有效地提高幼儿家长的口腔保健知识,增强其保健意识,可以控制和减少儿童龋齿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家长的口腔保健知识和行为现状,分析家长文化程度对儿童口腔保健知识、行为的影响。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按随机分层抽样方法抽取潍坊市城区700名学龄前儿童,对其家长进行面对面现场调查。采用构成比、率和x。检验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7.9%的家长主要通过广播、电视及网络获取口腔保健知识。有90.2%的儿童家长认为口腔健康很重要,但家长对部分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并不高。文化程度高的家长口腔保健知识越好,口腔保健态度和行为也越好(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家长的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存在问题,家长的文化程度影响其口腔保健知识和行为,应通过提高家长口腔保健知识和行为水平来提高儿童口腔保健水平。  相似文献   

12.
咸宁市学龄前儿童口腔卫生知识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咸宁市学龄前儿童对口腔卫生知识的知晓情况,探讨对学龄前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方法2003年10-12月对咸宁市城区6所小学学前儿童496名进行共9学时、为期9周的儿童口腔卫生知识健康教育,并对学龄前儿童授课前后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儿童对口腔健康知识回答平均正确率由授课前的56.72%增加到授课后的89.85%,授课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儿童口腔卫生行为形成率由授课前的57.53%增加到授课后的88.78%,授课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对学龄前儿童进行口腔卫生知识健康教育和宣传牙病预防知识,可以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树立预防牙病的正确观念,提高儿童口腔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The Impact of a Preschool Health Curriculum on Children''s Health Knowledg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evaluation assessed the effect of Hale and Hardy's Helpful Health Hints preschool health education curriculum on the health knowledge of children ages three-six. The sample consisted of nine experimental preschool programs (n = 194) and three comparison preschool programs (n = 73). A picture identification test assessed children's pretest and posttest health knowledge of the five senses, safety, nutrition, dental health, personal responsibility, emotions, hygiene, and drugs/medicines. Posttest knowledge scores increased by 22% among experimental group preschool programs and 12% among comparison group preschool program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less than .01) were found between experimental and comparison group students. Findings provide direction in research efforts to define conditions in which preschool health education is optimally effective.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西安市新城区社区学龄前儿童常见不健康饮食行为特征,并系统分析影响儿童饮食行为的因素,为规范学龄前儿童良好的进食行为、促进学龄前儿童合理膳食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8-12月选取西安市新城区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06名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量表”进行,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儿童饮食行为影响的因素。结果 西安市社区学龄前儿童最常见的不健康饮食行为是挑食、主动进食能力差、不良进食习惯等。不同性别的挑食,不良进食习惯及过饱响应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50,2.024,3.707,P<0.05)。抚养人教育背景不同,儿童挑食行为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26,P=0.026)。抚养人身体状况不同,儿童主动进食能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52,P=0.007)。家庭常住人口数不同,学龄前儿童的挑食行为,不良进食习惯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42,3.515,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的因素依次为是否独生子女、家庭常驻人口数、体重指数及抚养人教育背景。结论 加强抚养人知识储备和健康抚养观念的建立,家庭成员统一抚养观念,减少肥胖/超重儿童不良进食习惯,是培养学龄前儿童健康饮食行为,促进身心健康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对幼儿教育专业学生口腔保健相关知识、态度的影响。方法:以371名幼儿教育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于健康教育前后,对学生进行口腔保健相关知识和态度方面的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教育后学生口腔保健的基本知识平均得分由教育前的12.1分提高到17.8分(满分19分),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教育后对口腔保健及其相关问题的正向态度率均明显高于教育前。电化教育、文字教育和讲座是学生最希望获得口腔保健知识的方式。结论:在幼儿教育专业学生中开展有关口腔保健的健康教育,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和有效,对增加学生口腔保健的基本知识、树立与口腔保健有关的正确态度都有积极的影响,为他们今后在托幼机构的工作中,对学龄前儿童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对学龄前儿童及其家长口腔保健知识、行为的影响。方法:以181名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于健康教育前后,应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家长的口腔保健知识和儿童口腔保健行为进行调查。结果:大部分家长都有口腔保健的常识,但对龋齿的饮食预防认识欠缺;通过此次健康教育,认识有所提高,大多数家长在此次健康教育活动中认识到了有效刷牙的重要性,因此在教育前后能够督导幼儿坚持早晨和睡前刷牙,能够做到有效刷牙的幼儿人数有所增加(χ2=4.2395,P=0.039 5)。结论:学龄前儿童预防龋齿的健康教育活动应以学校和家庭为主,教育的内容应重点放在饮食干预上,并且需要采取多种健康教育方式并长期坚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健康教育对学龄前儿童常见健康问题的干预效果,探索适合儿童特点的健康教育模式。 方法 利用自行编制的健康教育教材和配套玩教具,实施健康教育系列活动。采用问卷调查,了解健康教育前后儿童及家长关于预防单纯性肥胖、龋齿及维生素A缺乏等的知识、态度及行为变化。 结果 健康教育后,家长及儿童大多数健康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有改善。尤其家长对维生素A缺乏相关问题正确回答率由19.34%~80.66%,增加到66.85%~92.27%,儿童对维生素A缺乏相关问题正确回答率由14.36%~46.96%,增加到67.96%~80.11%,预防维生素A缺乏所有知识及行为的持有率显著提高(P<0.01)。 结论 针对学龄前儿童身心特点,以儿童为主体,家长和儿童共同参与、医教结合的综合干预模式,可明显提高儿童及家长对于健康教育的依从性,有效改善其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性心理教育现状及评价相应的幼儿性心理教育的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深圳市福田区3所托幼机构学龄前儿童的家长和幼儿园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以PRECEDE—PROCEED模式为基础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学龄前儿童的性心理问题及家长、教师对儿童性心理教育的知识、态度、行为。采取知识讲座、发放健康宣传册、座谈等方式进行9个月的健康教育干预,比较干预前后家长和教师知识、态度、行为的变化和儿童性行为的变化。结果共调查514名家长和102名教师,干预前,69.65%的家长和85.29%的教师不知如何回答孩子提出的性问题;43.00%的家长及27.45%的教师认为应从3~5岁开始性教育;40.55%的家长及3.92%教师表示进行过有意识的早期性教育;在家中观察到不同程度性相关行为的儿童占61.09%。干预后,家长和老师对开展早期性教育的知识、态度、行为均有所改善,其中有意识进行性教育的比例分别提高到59.84%和50.46%(均P〈0.01);在家庭表现出性相关行为的儿童比例减少,为34.59%(P〈0.01)。结论深圳市福田区家长和老师对儿童早期性教育的认知不足,对家长和老师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有利于提高家长和老师对早期性教育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19.
蔡正杰      鲜金利      李婷婷      曾茂      张帆      黄洪云  赵勇   《现代预防医学》2020,(18):3326-3329
目的 探究祖辈带养对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身体活动和超重肥胖的影响。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PubMed 数据库中近5年发表的祖辈带养对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身体活动和超重肥胖影响的文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6篇文献。文献研究结果表明,祖辈带养可能是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可能的原因主要为祖辈带养导致学龄前儿童不健康的饮食行为和身体活动减少。结论 祖辈带养对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身体活动和超重肥胖有影响,对祖辈进行营养健康教育可能对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防控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Assessing preschool childrens' health knowledge and skill levels, and their recognition of health behavior, prove essential in develop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health education programs. However, the intent of the assessment process, and the methodology, must be carefully considered. Picture identification can be appropriately used to determine the status of a young chils health knowledge or skills and thus decide how the child might benefit from further learning experiences. Knowledge or skill assessment for young children primarily involves observing children while they demonstrate knowledge through an activity or behavior, although this assessment may be supplemented with a checklist or instrument, such as a picture identification instrument. This article 1) reviews the reliability of picture identification tools in previous studies; 2) provides recommendations for assessing health knowledge of preschool children; and 3) suggests ways health knowledge data can be used appropriately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programs. The result of quality knowledge and skill assessment provides direction for program planners in developing appropriate health education programs for preschool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