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全球每年有500万人死于脑卒中,1500万人发生非致命性脑卒中,累计全球有脑卒中或一过性脑缺血发生(TIA)患5000万人。脑卒中5年再发率为15%~20%。中国每年新发生脑卒中150万人,累积脑卒中600万人,其中2/3有程度不同的残废,脑卒中占中国死亡原因的第一或第二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给患及家庭造成巨大痛苦和损失,给国家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因此加强脑卒中二级预防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健康报》2003年8月14日报告,我国脑卒中患病率为439~620/10万人口,死亡率为116~142/10万人口,存活者有69%~80%会留有不同程度得各种残疾。以北京为例,即使按1000万人口计算,每年4.3~6.2万脑卒中病人发病。约2~3.5万人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偏瘫康复中应当注意如下问题。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是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的疾病,在美国,脑卒中是位于心脏病和癌症之后的第3位致死原因疾病。据估计,美国每年有73万人发生脑卒中,其中约16万人因此而死亡,其致死率高达20%。在我国,脑血管病也已成为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全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约200万人,每年死于脑血管病约150万人,75%以上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估计每年用于脑卒中治疗的费用约120亿元人民币,已日益成为沉重的财政负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出血性脑卒中进展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连续登记237例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欧洲进展性卒中研究小组定义的进展性卒中诊断标准判定卒中有无进展,并进行定期随访;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卒中进展与预后的关系。结果75例(31.6%)诊断为进展性脑卒中;进展性卒中患者在3、6个月随访时死亡和死亡/残疾比例均高于非进展患者(P〈0.05),卒中进展是3个月死亡和死亡/残疾、6个月死亡和死亡/残疾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约有30%可出现病情进展,卒中进展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脑血管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已成为危害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约200万人,上海地区〉/60岁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88.79%,各型脑卒中以缺血性为主(70%~90%)。虽然缺血性脑卒中多数并非致命,但是致残率很高,幸存者中约3/4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  相似文献   

6.
陈秀琼  阳初玉  林卫 《内科》2008,3(1):106-110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为主要表现^[1]。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据国内资料可达25%-75%,平均为50%^[2]。脑卒中后抑郁增多.使自杀率上升,认知功能异常与攻击行为等,使脑卒中死亡率与功能残疾增多。它们的存在大大影响对躯体和认知功能的康复,因而不能对脑卒中后的抑郁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7.
<正>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脑卒中发病率为250/10万,仅次于前苏联西伯利亚地区(为300/10万)。存活的脑卒中患者中约70%~80%残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1〕,30%~50%的患者〔2~4〕患有脑卒中后抑郁(PSD),无论是在早期或后期均可患此病。有研究表明患有抑郁的患者会影响康复疗效,并和死亡率、认知水平及肢体残疾均有很大联系〔5〕。Bobath作为传统治疗脑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是人类三大致命病因之一。在我国其病死率仅次于恶性肿瘤,排名第二,每年约156/10万人口。在一些大城市则高居首位。据统计,我国现有500多万卒中生存者,75%以上有不同程度的残疾。美国有450万卒中的生存者。各国的卒中发病率逐年升高,发病年龄不断提前。脑卒中患者常有一些非特异的异常表现,如认知障碍、情绪紊乱、双下肢无力、步态不稳等,而一旦发生脑卒中复发,必然会使脑卒中病情加重;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是严重威胁国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虽然急性脑卒中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病死率明显下降,但其后遗症发生率仍很高,约60%~80%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15%的患者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偏瘫是其最常见的残疾,需要长期康复。通过康复训练,能最大程度地促进功能恢复,减轻患者残疾。我科于2006年5月至2007年5月,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阶段性康复训练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进展与预后关系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进展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连续登记569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欧洲进展性卒中研究小组定义的进展性卒中诊断标准判定卒中有无进展,并进行定期随访;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卒中进展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27例(22.3%)患者诊断为进展性卒中,其3、6个月死亡、死亡/残疾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进展者(P〈0.05);卒中进展是3、6个月死亡、死亡/残疾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约有20%病情呈进展性,卒中进展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之友》2011,(3):29-29
据官方统计,全世界每6个人中有1人可能在一生中患脑卒中;同时每6秒钟,就有1人死于脑卒中;而每6秒钟,就有1人因脑卒中而永久致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苏州市各类残疾分布;在苏州市精神残疾庇护所精神病患者残疾等级的现状。方法由苏州市残疾人联合会提供全国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数据;用“WHO残疾评定量表(WHO DAS)”对在苏州市精神残疾庇护所,随机选择50例精神病患者,进行精神残疾等级测评。结果苏州市各类残疾人数的情况为:残疾人总数为39.424万人,其中视力残疾5.839万人;听力残疾11.851万人;言语残疾0.386万人;肢体残疾9.446万人;智力残疾3.044万人;精神残疾3.142万人;多重残疾5.716万人。苏州市精神残疾3.142万人;50例精神病患者,经WHO DAS量表测定都有不同程度残疾,一级残疾14例、二级残疾9例、三级残疾5例、四级残疾22例。结论精神残疾增多的原因有8种,苏州市精神残疾的现状:苏州市目前有精神残疾3.142万人;我们在苏州市精神残疾庇护所随机抽查50例,100%为精神残疾,生活都需要照顾;建议开展群防群治、精神疾病的康复系统工程和建立精神残疾康复网络,供领导、专家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脑卒中是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健康。以往,人们一直认为脑卒中是老年病,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资料表明,脑卒中发病具有年轻化趋势。据有关调查显示,有3%~8%的脑卒中发生于14~15岁的青年人。一些发展中国家年轻人脑卒中的发生率可以高达19%-23%。由于45岁以下发病人群组,病前这组人群是社会各界的精英、家庭的支柱,一旦发病后,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是当今世界各国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据估计下一个 10年在欧洲和美国将有 15亿人患急性脑卒中。在中国每年有 10 0多万人死于脑卒中 ,因其致残的人数则更多 ,对患者和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和负担。虽然目前临床上治疗急性脑卒中的方法与药物很多 ,但由于缺乏严格的科学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康复对提高ADL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康复疗效以及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对我科325例经过系统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进行认知功能障碍康复的回顾性研究。结果: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患50例,占同期脑卒中患的15.38%,经治疗ADL有显提高(P<0.01),化程序与认知功能障碍康复有显的相关性(P<0.01)。结论:认知功能康复对不同时期脑卒中患的生活质量提高有显作用。  相似文献   

16.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又称脑梗死,是由于局部脑血流突然中断引起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而致的相应神经功能缺损。它威胁着上千万人的生命,是工业化国家第3死亡原因,仅次于心肌梗死和癌症,同时它也是造成终身残疾的首要原因。在脑卒中发生后脑血管造影显示80%病人有动脉闭塞,如抢救不及时,会造成脑组织不可逆性坏死。迄今为止,尚无有效并且十分安全的方法减轻脑组织的受损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本院非心脏瓣膜病房颤患,未服用华法令,应用阿斯匹林剂量不超过300mg.d^-1,而导致脑卒中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对1992-1999年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住院的634例非心脏瓣膜病心房颤动患,其中68例发生脑卒中作了回顾性临床总结分析。结果:脑卒中的发生率为10.73%,其中致残的和死亡的发生率分别为7.35%和14.71%,证实了非心脏瓣膜病房颤患导致脑卒中的风险不容忽视,其中高血压,糖尿病,既往有血栓栓塞或中风史,冠心病,年龄增大,心肌病,心脏扩大,甲状腺机能亢进,经常吸烟等作为危险因素增加了房颤患发生脑卒中的危险。  相似文献   

18.
<正>全球每年大约有1500万人患急性脑卒中,是致残率及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脑卒中现已成为世界公共卫生首要问题[1]。除此之外,脑卒中也是成年永久性残疾的常见原因,许多患者因遗留各种后遗症而限制他们的日常活动[2]。前期研究已证实脑卒中伴吞咽困难致营养不良是其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3],这一问题已引起各国神经内科及重症医学医师的关注。人们已经深刻认识到营养支持治疗对脑卒中重症患者的重要性,它不仅给患者提供  相似文献   

19.
苏敏  何希俊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2):5048-5050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又称反射交感神经性营养不良(RSD),可以是原发的,也可由不同因素诱发[1].SHS的发生多在病后1~3个月,发生率为12.5%~70%[2],是脑卒中后的难治兼夹症,如早期不及时治疗,病情恶性进展,将成为永久性患肢的功能障碍.现代康复治疗虽然能较好地缓解SHS引起的疼痛和肿胀,改善关节活动度,但不能从根本上解除患者的痛苦.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运用火针治疗卒中SHS具有疗效显著、操作简单、费用低、无副作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与再发脑卒中关系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研究高血压与再次发生脑卒中的关系,寻找脑卒中病人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等医疗单位随机收集2000—12~2002—06共200例脑梗死病人,100例脑出血病人,并按年龄、性别相匹配收集300例未患脑卒中的健康人或医院内与脑血管病无关的病人作对照,进行血压检测,并随访1年。观察脑卒中再发与高血压情况的关系。结果 脑卒中病人组1年随访再发脑卒中30例(10.34%)。对照组有1例脑梗死发生(0.34%),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高血压病人数及高血压控制不理想人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再发脑梗死者有90%、再发脑出血者有100%病人血压控制不理想。结论 对脑卒中病人的1年随访发现,脑卒中的再发与高血压病及高血压控制不理想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