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肿病坏死因子α在COPD合并肺心病的作用。方法: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16例,急性发作期20例;肺心病缓解期14例,急性发作期46例;正常对照组50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又依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4组,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的TNFα水平。结果:COPD缓解期组,肺心病缓解期组TNFα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COPD急性发作期组,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组TNFα又分别明显高于其缓解期。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组随着心功能不全的加重TNFα又逐级显著升高。结论:TNFα可作为衡量COPD、肺心病及心功能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2.
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血糖水平与预后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血糖水平与预后关系。方法 收集近9年我院慢性肺心病发作期住院病例共132例,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 39例高血糖组存活33例,死亡6例(15.38%);93例正常血糖组存活86例,死亡7例(8.14%)。高血糖组病死率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不仅易于并发血糖升高,而且血糖升高者多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hs-CRP(超敏C反应蛋白)、CK-MB(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磷酸肌酸激酶)、LDH(乳酸脱氢酶)、AS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在慢性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及治疗缓解期的变化情况。方法测定95例确诊为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治疗前后、60例肺心病治疗缓解期患者及30例正常人血清hs-CRP、心肌酶水平。结果肺心病患者血清hs-CRP、心肌酶明显高于健康人群,且急性发作期明显高于临床缓解期(P<0.05);急性发作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心肌酶差异显著(P<0.05);死亡组血清hs-CRP、心肌酶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结论血清hs-CRP与心肌酶的变化可作为肺心病患者的预后及疗效判断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4.
血清心肌酶测定在慢性肺心病心肌梗死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向荣  周占钰 《内科》2007,2(3):353-354
目的探讨肺心病患者血清心肌酶的变化与心肌梗死发生的关系及肺心病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用酶学动力学法和酶学速率法测定肺心病急性期46例、缓解期患者48例的心肌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的活性,观察心肌酶在两组中的变化与心肌梗死发生率的关系,并观察肺心病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结果缓解期患者心肌酶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无心肌梗死发生;急性期患者心肌酶明显高于缓解期患者,且3例发生心肌梗死,占6.52%,其中2例出现心律失常;3例有心功能不全,但无胸痛发生。正常对照组48例,心肌酶正常,且无心肌梗死发生。结论慢性肺心病患者心肌酶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尤其以急性发作期明显,易并发心肌梗死。肺心病心肌梗死临床症状不典型,多以心功能不全与心律失常表现为主。  相似文献   

5.
参麦注射液对老年肺心病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老年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影响。方法:78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伴有心功能不全患随机被分为2组,其中40例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连续2周;对照组38例仅予常规治疗,治疗前、后以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定心功能,并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观察组患经参麦注射液治疗后心排量、心脏指数、射血分数均显增加(P<0.01)。同时血液流变学示全血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电泳时间、红细胞比积、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定量均显下降(P<0.01或P<0.05),其心功能与血液流变学的改善均明显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分别为90.0%及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及26.3%(P<0.05)。治疗期间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参麦注射液能显改善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的心功能及血液流变性,是治疗肺心病的一种有效而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探讨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8在慢性肺心病中的意义及与病情的关系。方法用ELISA方法动态观察了3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清IL-8水平。结果慢性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血清IL-8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及正常对照(P均<0.01),而患者在缓解期血清IL-8水平仍高于正常对照(P<0.01);心功能Ⅲ-Ⅳ级患者血清IL-8含量又明显高于心功能Ⅱ级患者(P<0.01),且在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IL-8含量与动脉血气中PaO_2和pH值均成明显的负相关性,(r分别为-0.429和-0.613,P分别<0.02和0.01),而与PaCO_2成正相关性(r=0.889,P<0.01)。结论IL-8可能参与了慢性肺心病的发病过程,测定血清IL-8水平,对估测慢性肺心病患者的病情轻重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05例无甲状腺疾病的肺心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TT3、TT4、FTT3、FTT4)及促甲状腺素(TSH)的含量变化及其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肺心病急性加重期45例,缓解期35例和正常对照者25例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TT3、TT4、FT3、FT4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和缓解期组(P〈0.01);肺心病缓解期组TT3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但TT4水平无差异。3组患者TSH水平无差异。结论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反映了肺心病患者的全身状态和严重程度,动态检测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可以观察肺心病的发展和转归。  相似文献   

8.
肺心病患者β2-微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β2-微球蛋白水平的测定对肺心病患肾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56例肺心病患、尿β2-微球蛋白水平,并与正常组对照。结果:肺心病患急性加重期血、尿β2-微球蛋白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与正常对照组(P<0.001),肺心病缓解期患与正常对照组的血、尿β2-微球蛋白水平无显差异(P>0.05)。结论:血、尿β2-微球蛋白水平的检测有助于发现肺心病患早期的肾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心病患者急性期与缓解期,不同缺氧状态下,心肌酶变化与出现肺心病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方法用酶学动力学测定肺心病急性期54例,缓解期55例的心肌酶的活性,观察心肌酶在两组中的变化与心肌梗死发生率的关系,并观察肺心病心肌梗死的特点。结果正常对照组55例,心肌酶正常;缓解期患者心肌酶基本正常,无心肌梗死发生,急性期患者心肌酶明显高于缓解期患者,且5例发生心肌梗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肺心病患者心肌酶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尤其以急性发作期明显,易并发心肌梗死,且症状不典型,以心功能不全与心律失常表现为主。  相似文献   

10.
老年COPD肺心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观察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老年COPD肺心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COPD合并肺心病急性发作组42例,缓解组30例,对照组35例,血清TT3、FT3、TT4、FT4和TSH水平,同步抽取外周动脉血作血气分析,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OPD合并肺心病急性发作各组血清TT3,FT3,IT4,FT4均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亦低于缓解期患者(P〈0.05),差异有显著性。血清TSH在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心功能改善后,血清TT3,FT3,TT4,FT4显著回升,TSH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老年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存在低甲状腺激素综合症,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助于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亦有助于疗效观察及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11.
作者对30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20例缓解期患者及20例正常人的血浆TXB2,6-K-PGF1α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的患者血浆TXB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而6-K-PGF1α显著减低,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浆TXB2显著高于缓解期,但在呼吸衰竭纠正后TXB2明显减低。提示血浆TXB2/6-K-PGF1α比值失调,影响肺心病患者的肺动脉压,也和呼吸衰竭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2.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酶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漪  和瑾  高俊  吴涛 《临床肺科杂志》2007,12(11):1178-117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酶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检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25例、20例COPD缓解期患者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和谷草转氨酶(AST),并同时作血气分析。结果急性发作期肺心病患者血清CPK、LDH和AST明显高于缓解期组(P<0.01);血清CPK、LDH和AST与PaO2呈负相关,与PaCO2呈正相关。结论血清CPK、LDH和AST测定可反映肺心病病情,细胞受损程度与血清酶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3.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三重酸碱失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作发作期的酸碱失衡状况,方法:分析152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住院期间的461例次动脉血气,血清电解质检测结果和相关临床资料。计算阴离子间隙(AG)和潜在HCO3^-,根据酸碱失衡量化公式,判断酸碱失衡类型。结果:152例肺心病患,发生酸碱失衡133(87.5%),其中三重酸碱失衡15例(9.9%),都有多脏器损害。结论:危重肺心病患三重酸碱失衡,其主要处理原则是治疗原发病,维护脏器功能,维持PH值相对正常。  相似文献   

14.
肺心病血清酶与预后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对60例住院的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中5种酶(乳酸脱氢酶、羟丁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磷酸肌酸激酶及同功酶)进行了检测,发现肺心病患者的上述5种酶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升高;肺心病轻、中、重3组间经方差分析,除磷酸肌酸激酶外差异极显著(P<0.001),说明血清中5种酶的变化可反映肺心病病情,分析表明:谷草转氨酶及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与肺心病死亡有直接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了25健康老年人和8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痢疾(COPD)患者不同时期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显示:COPD缓解期患者血浆ET-1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而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浆ET-1则明显增高,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COPD并发肺心病患者血浆ET-1明显高于健康组与COPD组,肺心病急性加重期高于缓解期组,统计学上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3(IL-13)在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变化。方法选择正常组30例、哮喘急性发作期和COPD急性加重期各30例,哮喘缓解期和COPD稳定期各30例。取静脉血,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IL-13的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哮喘IL-13水平分析:急性发作期68.18±2.24(pg/ml)显著高于缓解期43.49±4.04(pg/ml),P〈0.01,且两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5.45±5.49(pg/m1),P〈0.01;COPD IL-13水平分析:急性加重期组51.55±3.16(pg/m1)显著高于稳定期组34.89±2.16(pg/m1),P〈0.01。且两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IL-13参与了哮喘和COPD慢性炎症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急性发作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黄嘌呤氧化酶(XOD)、丙二醛(MDA)水平变化,以及盐酸氨溴索对其的影响。方法 62例急性发作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盐酸氨溴索治疗组32例和常规治疗组30例。另取32例缓解期COPD患者为缓解期组,32例健康老年人为正常对照组。采用MTS/PMS比色法和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盐酸氨溴索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缓解期组、正常对照组受检者血清XOD和MDA。所有患者均测定1秒钟用力肺活量实测值/预计值百分比(FEV1.0%)和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率(FEV1.0/FVC)。结果急性发作期COPD患者血清XOD、MDA与缓解期组、正常对照组受检者相比均明显升高(P均<0.01)。急性发作期COPD患者经治疗后病情缓解,XOD、MDA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疗的急性发作期COPD患者治疗后XOD、MDA与未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疗者相比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急性发作期COPD患者血清XOD、MDA增高。盐酸氨溴索可降低急性发作期COPD患者血清XOD、MDA水平。  相似文献   

18.
刘甡  江晶  王春玲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21):2113-2115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与肺动脉收缩压(PASP)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组、临床缓解期组和正常健康组血清HGF水平,同时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技术和动脉血气分析测定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组及临床缓解期组的PASP和PaO_2。结果(1)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组和临床缓解期组血清HGF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急性加重期组又高于临床缓解期组(P<0.05);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组PaO_2低于临床缓解期组(P<0.05);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组PASP高于临床缓解期组(P<0.05)。(2)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组和临床缓解期组血清HGF水平均与PaO_2呈负相关(r=-0.968,P=0.01,r=-0.931,P=0.01),与PASP呈正相关(r= 0.958。P=0.01,r=0.956,P=0.01)。结论(1)正常情况下血液中存在一定量的HGF。(2)HGF参与慢性肺心病的病理生理过程。(3)HGF可能有对抗和修复肺动脉高压造成的血管内皮损伤的潜在能力,这为临床上治疗慢性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提供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肺心病患者血清胆酸和铁蛋白水平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测40例肝功能正常的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胆酸(SCG)、铁蛋白(SF),其中30例于缓解期复查,并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急性期SCG、SF均显著增高,进入缓解期SF可较快恢复,但SCG仍高,提示肺心病患者急性期存在着肝损害。缓解期SCG的增高可反映肝功能残存病变仍存在。SF恢复可作为临床近期疗效观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心钠素水平的检测价值。方法将2010年7月—2012年8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起的肺心病患者作为肺心病组,选择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31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肺心病组患者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血浆心钠素含量,且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肺心病组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患者心钠素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心病组急性加重期患者心钠素水平高于缓解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钠素可能参与肺动脉压的调节,检测心钠素水平可用于评估肺心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