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肾衰竭心脏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血管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 (ESRD)患者死亡的首要病因 ,已成为ESRD治疗中最大的临床难题。其中 ,慢性肾衰竭 (CRF)心脏病变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CRF时心脏可发生明显的钙化 ,心肌细胞、间质、微血管、冠状动脉均可出现病变 ,且有别于其他原因如肾动脉狭窄、原发性高血压等所引起心脏病变。本文针对慢性肾衰竭心脏病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心脏病变是慢性肾衰竭 (CRF)的严重并发症。其病机复杂 ,症状繁多 ,病情严重 ,死亡率高。探讨其与中医辨证的关系 ,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现总结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情况  16 0例患者均为我院 2 0 0 0年 1月~2 0 0 2年 6月住院患者。其中男 86例 ,女 74例 ,年龄 19岁~70岁 ;原发病病程 3月~ 30年不等 ,肾衰竭病程 0 .5年~13年不等。2 原发病 慢性肾炎 96例 ,慢性肾盂肾炎 30例 ,糖尿病肾病 14例 ,高血压肾损害 10例 ,多囊肾、狼疮性肾炎各 4例 ,其他 2例。全部病例均符合中华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关于CRF分期第 3、4期。血肌…  相似文献   

3.
慢性肾衰竭血清瘦素改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瘦素(Lepting,Lept)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主要由脂肪组织分泌的激素,它与食欲及营养状态有密切关系。Lept主要由肾脏排泄,因而它与肾衰竭的关系引起了临床的重视,国外报导慢性肾衰竭时血清Lept大多增高[1],国内有关慢肾衰血清Lept的研究很少,我们对35例慢肾衰血清Lept进行了观察,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病例选择 根据《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慢性肾衰竭诊断和分期标准”(199年黄山会议),选择慢肾衰Ⅱ期以上的病例35例,其中慢肾衰Ⅱ期22例、Ⅲ期5例、Ⅳ期8例。由于健康人女性血清L…  相似文献   

4.
慢性肾衰竭所伴发的精神障碍是指在慢性肾衰、透析以及肾移植后所伴发的神经衰弱综合征、抑郁状态及意识障碍为主的神经精神症状。据报道〔1〕5 6 %患者的精神症状发生在肾损害 2年以内 ,在未经透析的尿毒症患者中有82 %患有神经、精神症状。透析病人精神障碍的发生率国外为 2 5 %~ 6 0 % ,国内为 5 4%~ 5 6 %。1 病因及发病机理目前对病因及发病机理尚不明确 ,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 1 慢肾衰的精神障碍发病机理1 1 1 毒素蓄积 许多小分子毒素如尿素、肌酸、酚酸、吲哚酸、胍类、2 -甲胺、胆胺、硫酸盐、β -羟丁酸在体内…  相似文献   

5.
钙性尿毒症性小动脉病(钙化防御)是一种少见和致命性的并发症,主要见于肾替代治疗和肾衰竭病人,近年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无特殊治疗手段,预后极差。本文就此病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治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慢性肾衰竭患者一体化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早期心血管病(CVD)在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中是一种常见并发症.传统的危险因素研究只是部分解释了在这些患者中高CVD患病率的原因,非传统风险因素如氧化应激、持续炎症反应、心血管钙化、内皮功能紊乱、贫血等,在CVD的发病机制上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除此之外,发生于晚期肾脏病的所谓的反流行病学现象,让发病机理的研究更趋复杂.在此特综述了一部分近期关于CKD患者高CVD发病率的研究理念.  相似文献   

8.
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传统的危险因素如年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不能完全解释终末期肾衰竭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生率,一些非传统的危险因素如微炎症状态、营养不良、同型半胱氨酸、感染、基因多态性等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进展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慢性肾衰竭发展到终末期,血液净化治疗和肾移植治疗是维持患者生存的有效手段,但其治疗费用昂贵,国内尚不能普及或充分利用。近年来研究认为在原发病因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饮食控制与营养疗法、控制全身及肾小球局部高压、降脂、抗凝和抗血小板、中西医结合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可有效延缓肾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肾衰竭的中草药防治研究   总被引:38,自引:4,他引:34  
慢性肾衰竭 (CRF)是由原发或继发的慢性肾脏疾患所致肾功能损害而出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中医古籍未见对CRF的系统论述 ,尚难找到完全对应的病名 ,但从其临床表现的特征及发生发展的过程来看 ,当属肾劳、肾风、关格、水肿、癃闭、溺毒等范畴。清·何廉臣“溺毒入血 ,血毒入脑”的论述 ,尤为同仁乐道。中医病机为正虚邪实。正虚包括阴阳、脏腑、气血的虚损 ,邪实有外邪、水湿、湿热、风动、瘀血等变化。根据CRF的中医病机 ,或扶正、或祛邪、或攻补兼施为其治疗原则。通过辨证施治 ,或固定方药加减 ,或…  相似文献   

11.
早期心血管病(CVD)在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中是一种常见并发症.传统的危险因素研究只是部分解释了在这些患者中高CVD患病率的原因,非传统风险因素如氧化应激、持续炎症反应、心血管钙化、内皮功能紊乱、贫血等,在CVD的发病机制上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除此之外,发生于晚期肾脏病的所谓的反流行病学现象,让发病机理的研究更趋复杂.在此特综述了一部分近期关于CKD患者高CVD发病率的研究理念.  相似文献   

12.
前列腺素E1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脏是合成前列腺素的主要脏器之一,前列腺素E(PGEi)对血管有较强的作用,可扩张血管,使肾小球的出、入球动脉和叶间动脉阻力下降,抗血小板聚集,调节肾血流量,对肾功能改善有一定的作用.我们应用PGE1治疗慢性肾衰竭(CRF)患者36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1 病例选择随机选择我院1997年~2000年的66例CRF住院患者,其中男性40例,女性26例,年龄(45.76±12.52)岁.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37例,糖尿病肾病10例,肾小动脉硬化8例,慢性肾盂肾炎6例,慢性痛风性肾病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0例.  相似文献   

13.
缬草油防治慢性肾衰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神农缬草挥发油对慢性肾衰竭大鼠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三组:缬草油组、肾衰竭组和对照组。于16周时进行生化测定及组织学检查。同时采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肾脏标本转化生长因子β1及纤维连接蛋白的变化。结果:缬草油组血肌酐、尿素氮、24h尿蛋白及肾皮质MDA均显著低于肾衰竭组。病理检查表明缬草油组肾小球硬化数量较肾衰竭组明显减少,并且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及纤维连接蛋白表达亦较肾衰竭组低。结论:缬草油具有延缓大鼠肾衰竭模型肾功能恶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聂莉芳教授是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肾病科主任 ,博士生导师 ,师出名门 ,勤求古训 ,有扎实的中医功底 ,尤善肾科诸病。笔者有幸侍诊于旁 ,并常常聆听其谆谆教诲 ,深得其益 ,现将其诊治慢性肾衰竭的经验整理于下 ,以飨同道。1 深察病证以辨病机前贤认为本病属关格 ,但多从邪实立论 ,如李东垣在《兰室秘藏》中指出“病有关 ,有格 ,……皆邪热为病也”。何廉臣则认为是溺毒入血 ,血毒上脑。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提到 :“关格者 ,……由阴阳气不和 ,营卫不通故也 ,以阴阳俱盛 ,不得相荣 ,曰关格。”而持正虚说的只有张景岳 ,他说 ,“总由酒…  相似文献   

15.
温脾汤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温脾汤出自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由大黄、附子、干姜、人参、甘草五味药组成 ,功可温补脾阳 ,兼以攻下冷积 ,主治脾阳虚弱 ,手足不温 ,脉沉弦的腹痛 ,冷积便秘 ,或久痢赤白等病证。近代医家多用温脾汤治疗慢性肾衰竭(CRF) ,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均取得了较好疗效 ,本文拟就国内外有关文献作一概述。   1 实验研究郑平东等〔1〕用温脾汤治疗大鼠实验性CRF ,结果该方可以改善高氮质血症 ,对照组血清尿素氮 (BUN)异常增高 ,而温脾汤组则显著降低 ,比对照组降低了 2 9% ;改善电解质代谢 ,血Na 两组显著差异 ,血K 温脾汤…  相似文献   

16.
川芎嗪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川芎嗪是从中药川芎中提取的有效生物碱单体 (四甲基哔嗪 ) ,具有扩张外围血管、抗血小板凝集、抗纤维化、减少氧自由基产生〔1〕,以及减轻肾组织脂质过氧化损伤等作用。我科应用川芎嗪治疗慢性肾衰竭 (CRF) 30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 30例 ,男 13例 ,女 17例 ;年龄 15~ 62岁 ,平均年龄 47岁。其中 :慢性肾炎 12例 ,肾病综合征 5例 ,糖尿病肾病 7例 ,慢性肾盂肾炎 4例 ,多囊肾 2例。治疗方法川芎嗪 160mg加 5 %葡萄糖 2 5 0ml,静点 ,每日 1次 ,2周 1疗程 ,用 2~ 3疗程 ,每疗程结束后化验BUN、Scr、Cc…  相似文献   

17.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和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作为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晚期替代疗法无可动摇的有效手段,由于透析理论的完善和透析技术的不断提高,近年来临床对HD和PD的疗效评价出现一定争议。多数学者仍将HD作为初始选择的主要模式,但部分学者认为将PD作为首选,是更合理的治疗程序,并可获得更好的肾移植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血清骨保护素(OPG)水平与心脏瓣膜钙化的关系。方法以75例CRF患者[非透析组(ND)25例,腹透组(PD)28例,血透组(HD)22例1和10例健康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复合物法测定患者血清OPG水平,分析其与心脏瓣膜钙化之间的关系。结果各组CRF患者血清中OPG水平[ND组(4.77±1.74)μg/L、PD组(5.22±1.57)μg/L、HD组(5.35±1.72)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2.04±0.57)μg/L,P〈0.01]。OPG水平与年龄(r=0.311,P〈0.05)和C反应蛋白水平(r=0.353,P〈0.01)呈正相关。根据有无心脏瓣膜钙化分组后发现,存在瓣膜钙化的CRF患者OPG水平较无瓣膜钙化组显著升高[(6.28±1.66)μg/L比(4.59±1.40)μg/L,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OPG水平是CRF患者心脏瓣膜钙化发生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在CRF患者中,血清OPG水平与心脏瓣膜钙化相关。  相似文献   

19.
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肾脏替代治疗的广泛应用,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存活时间明显延长,其生存质量问题也逐渐受到国外学者们的关注。本文就如何对CRF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估以、这一特殊人群的生存质量状况及可能的各种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综述,旨在引起国内同行的注意,并共同努力以提高我国CRF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钙性尿毒症性小动脉病 (钙化防御 )是一种少见和致命性的并发症 ,主要见于肾替代治疗和肾衰竭病人 ,近年发病率有增高趋势 ,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无特殊治疗手段 ,预后极差。本文就此病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治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