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临床资料例 1 ,女性 ,6 0岁。因头昏 5天 ,突发头痛、呕吐 1天 ,于 2 0 0 1年 5月 2 4日入院。神经系统检查除左下肢肌力 级、左侧 Babinskin征 (± )外 ,余未见异常。头颅 CT示左颞顶区高密度占位性病变 ,周围水肿带。头颅 MRI示右颞顶见一分叶团块状异常信号灶 ,T1 w呈长 T1 信号 ,T2 w呈短 T2 信号 ,团块内信号不甚均匀 ,强化后病灶周围明显强化 ,其内仍可见低信号区 ,相应颅内板骨增生变毛糙 ,右侧脑室受压变形 ,中线左移 ,病灶紧邻上矢状窦 ,周围水肿带明显。于 2 0 0 1年 5月 2 9日在全麻下行右颞顶开颅肿瘤切除术 ,术中见一 …  相似文献   

2.
例1,男,23岁。头痛、头晕伴视物旋转、恶心、呕吐6天。神经系统检查:右侧中枢性面瘫,伸舌左偏,左面部痛觉减退。MRI图象显示延髓肿胀,偏右侧示一类圆形边缘欠规则的短T_1、长T_2信号影,病灶周围无水肿区,第四脑室未见受压、移位。静注Gd-DTPA后扫描,病灶呈轻度不均匀强化。MRI诊断:延髓占位性病变,考虑胶质瘤。手术所见:延髓下端明显肿胀,后正中脑沟左移,脑干表面下2mm处发现水肿区及深棕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35岁,主因突发失语、右侧肢体活动障碍于2010年2月6日入院.查体:神志模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10分,完全运动性失语,右侧肢体肌力0级,肌张力高.头部CT示:左额部可见类圆形高密度影,周围可见低密度水中带,中线结构未见明显移位,侧脑室未见明显扩张.头部MRI检查示:T1WI左额部可见类圆形高信号影,周围可见水肿带;T2WI示病灶信号略低于脑组织.  相似文献   

4.
裴媛媛  杨渊  聂远  章俊 《江苏医药》2023,(1):102-103+109
<正>患者,男性,25岁。因“摔伤致左小腿疼痛伴活动受限2 h”入院。查体:左小腿肿胀,压痛明显,皮温稍高,可闻及骨擦音,无皮肤破溃及静脉怒张,皮肤感觉无减退。MRI结果示:左胫骨中上段骨质信号不均,见团块状长T1长T2信号影,呈膨胀性改变,大小约26 mm×45 mm, 病灶邻近上下段骨质内见2个相同病灶,邻近骨皮质局部中断,周围软组织肿胀,见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周围未见明显软组织肿块形成,诊断为左胫骨中上段病变合并病理性骨折。  相似文献   

5.
赵启利 《河北医药》2013,35(8):1276-1276
患者,男,72岁,高血压病史20年,2012年3月31日上午因头痛剧烈来院检查;CT显示桥脑左前方梭形高密度影,考虑椎基底动脉瘤可能(图1)。行MRI检查显示桥脑左前方梭形、不规则形短T1短T2信号、混杂有条状稍长T1信号,T2-flair序列及DWI序列呈低信号、近桥脑侧线条样稍高信号,病变塑形生长、随桥脑前间隙而存在(图4)。MRA显示椎基底动脉形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罕见骶骨原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aneurysmal bone cyst,ABC)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2020年12月收治1例罕见的骶骨原发性ABC病例,经过完善的X线检查、CT扫描、磁共振成像(MRI)增强扫描、全身骨显像、正电子计算机发射断层扫描(PET-CT)等影像学系列检查后,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机监控下穿刺活检、超选择性血管造影、骶骨肿瘤靶动脉介入栓塞后手术病灶刮除、异体松质骨植骨治疗,经过病理学检查确诊。系统分析其影像学诊断价值。结果 X线见右侧骶1~骶3椎体骨质结构模糊。CT、MRI均显示骶骨ABC病灶呈局部膨胀性骨质破坏区,局部骨皮质变薄,部分缺损,内可见软组织肿块影,边界欠清,部分突向椎管,病变累及相应椎体右侧附件;MRI还显示病灶呈混杂短T1长T2信号影,内见条片状长T1短T2信号影,呈蜂窝状改变,可见多发小液平征象,增强扫描示明显不均匀强化,内见斑片状轻-中度强化区,病灶突向椎管右份,累及椎体右侧附件,相应周围骨质可见骨髓水肿。全身骨显像显示骶骨近右侧骶髂关节处异常团块状高浓度放射性浓集灶;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体层成像(SPECT/CT)融合(骨窗)图像示骶骨右侧病灶见不规则骨质破坏区,边缘骨皮质变薄并部分中断。PET-CT检查提示右侧骶管异常扩张,并见软组织肿块形成,病灶侵犯骶2、3椎体右侧及右侧骶神经根,局部压迫马尾神经;相应部位见局灶性放射性浓聚影,放射性分布不均。DSA显示动脉期右侧骶外侧动脉远端及髂腰动脉无名分支远端可见丰富迂曲、增粗的肿瘤血管。随访16个月,症状体征消失,未见肿瘤复发、扩散,无神经功能障碍,早期疗效较好。结论 骶骨原发性ABC的影像学检查对术前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对第三脑室胶样囊肿的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基础的认识。方法:对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第三脑室胶样囊肿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表现为高密度5例,等密度2例,低密度1例。MRI上T1WI呈高信号6例,等信号2例;T2WI高信号4例,等信号2例,低信号1例,混杂信号1例。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清晰,增强后6例无强化,2例边缘环状强化。结论:第三脑室胶样囊肿具有特征性的发病部位及影像学表现。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65岁。左面部及左上肢麻木4h。查体:神清语利,伸舌居中,双侧巴彬斯基征阴性。常规TSE序列矢状位T2WI(5000/125)、TIWI(900/15)扫描:层厚7.5ram,间距1.5mm,连续扫描15层。FOV203mm×240mm,采集次数3次。MRI表现:右侧外囊区见斑点状长T1、长他高信号,FLAIR像呈低信号,双侧脑室周围脑桥多发斑片状长T1低信号,长他高信号,FLAIR呈高信号。桥脑及中脑可见对称性斑点状长1、2信号,边界清。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对椎体血管瘤MRI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分析13例椎体血管瘤的MRI特征。结果10例显示为短T1长T2信号,信号强度与皮下脂肪相似,3例显示为长T1长T2信号影,椎体内病灶的高信号区横断面中间混杂有点状低信号.呈“蜂房”状改变,矢状面混杂有纵形条状的低信号。结论椎体血管瘤具有较典型MR表现,MR在椎体血管瘤的诊断、分型及鉴别诊断中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神经外科显微技术的发展,第四脑室肿瘤的手术切除率明显提高,手术病死率明显减低。但是,因其接近脑干或直接发自于四脑室底,手术切除仍非常困难,手术危险性较大[1-2]。我院于1996年3月~2006年12月共收治第四脑室肿瘤4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2例患者,男25例,女17例。年龄5~58岁,平均21.3岁。病程2~37月,平均5.8月。临床症状:头痛、呕吐、视力减退35例,出现行走不稳等小脑症状18例,吞咽困难,声音嘶哑6例,口角歪斜3例,眼球水平震颤14例,头晕、耳鸣为首发症状4例,无临床症状1例。1.2术前检查本组病例均经头颅CT、M R I检查,CT检查显示四脑室内高密度或稍高密度影12例,混杂密度影12例,低密度影18例。侧脑室扩大39例。M R I检查,呈长T1、T2信号31例,等T1、长T2信号4例,短T1、长T2信号5例,混杂T1、T2信号2例。显示脑干受压29例,肿瘤边界欠清6例。肿瘤最大为6.0 cm×4.5 cm×4.5 cm。1.3手术和病理所有患者均在全麻插管下行显微外科手术。俯卧位,对21例有较明显脑积水患者,术前2~3天先行脑室前角穿刺外引流,另21例在术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的CT及MRI表现。方法:对11例CNSL患者进行CT、MRI及增强检查,并追踪复查。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9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2例,均经临床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找到白血病细胞。结果:CT表现为脑池、脑沟消失,脑皮层区低密度.增强扫描呈斑片状及脑回样强化3例。脑实质内呈结节状及肿块状高密度影,桥脑区略高密度影,周围伴水肿8例.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强化。MRI发现为T1WI为略低信号影,T2WI为略高信号影;增强扫描T1WI为明显强化;脑脊液和血涂片检查均可见幼稚细胞。本组有1例表现为脑白质病,在T2WI上表现为双侧大脑半球皮层和皮层下白质内斑片状高信号。结论:影像学检查(CT,Mm)对诊断CNSI_~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康传红  朱卫  高思波 《江西医药》2012,47(6):537-539
目的 研究低场MRI在膝关节外伤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关节内窥镜检查或手术证实的128例膝关节外伤病例的临床资料、MRI影像学表现,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膝关节构成骨骨折呈不规则形长T1长T2信号影,压脂及梯度序列扫描呈高信号影,可见骨折块移位;骨挫伤呈等T1稍长T2信号影,压脂及梯度序列扫描呈片状高信号影.半月板损伤矢状位T1WI和梯度系列扫描上于半月板前、后角三角形低信号影内见结点样及线样高信号影,达或不达关节面.正常后交叉韧带和侧副韧带在T1WI、T2WI、GRE上均呈条带状低信号影,前交叉韧带则呈等信号影,损伤时则皱缩呈圆形低信号结节影、撕裂成条片状不均匀高低信号影,周围常见长T1长T2的渗液影.髌上囊及膝关节腔内积液(血),呈长(或短)T1长T2信号影,压脂及梯度序列扫描呈高信号影.膝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T1WI呈片状混合性等或高低信号影,T2WI呈不均匀片状高信号影,压脂序列扫描呈不均匀高信号影.结论 低场MRI在膝关节外伤的临床检查中具有很大的价值,能检查出骨折、骨挫伤、半月板损伤、关节腔积液、韧带及周围软组织损伤,可作为临床诊断中的首选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13.
刘三春  沈龙山 《淮海医药》2012,30(6):511-512
目的 探讨桥小脑角区表皮样囊肿的典型及非典型MRI特征.方法 回顾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桥小脑角区表皮样囊肿15例,分析桥小脑角区表皮样囊肿的MRI检查方法及影像表现.15例均为平扫后增强.结果 12例病灶表现典型,T1WI及T2WI均为高于脑脊液、低于脑实质信号的均质性肿瘤,呈匍匐式生长.3例MRI征象不典型,呈类圆形,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其内见条状、斑片状高信号,T2WI为高信号,其内见条状、斑片状低信号,FLAIR像信号稍低,其内见斑片状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均未见显著强化.结论 桥小脑角区表皮样囊肿MRI表现存在部分征象不典型,充分认识不典型征象对于正确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妮 《中国实用医药》2009,4(22):167-169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分析了2例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经过及影像改变,并学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糖尿病患者均未经过系统的降血糖治疗,且均为非酮症高血糖患者。2例患者均为急性起病,出现一侧肢体舞蹈样运动,睡眠时消失,早期CT表现为患肢对侧侧尾状核、壳核和(或)苍白球高密度影,一个月左右减弱或消失。MRI则表现为病灶区T1为高信号,T2为低信号或高信号,边界清晰,无水肿征象。结论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多见于未糸统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发病部位以纹状体为主,CT早期表现为高密度影,易与脑出血相混淆,MRIT1像为高信号,T2像为低信号或高信号认识该疾病可以使糖尿病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防止误诊误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弥漫性神经胶质瘤病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男,20岁。因左上肢无力、活动障碍6个月余,加重伴左下肢无力、失语20天于2000年10月19日入院。神经系统检查:意识清楚,不能发音,不能伸舌,咽反射左侧欠佳,左侧软腭抬举差,左上肢肌力Ⅲ级,左手握力Ⅳ级,左下肢肌力Ⅳ级,右手握力Ⅳ级,四肢肌张力增高,以左侧肢体明显,左上肢腔反射(3 ),双下肢腱反射(4 ),左半身感觉减退,以左躯干明显,双侧巴宾斯基征( )。诊断为多发性硬化症。经静脉滴注地塞米松,症状缓解不明显。MRI示:左侧大脑顶叶皮层下白质及基底节区可见一4cm×5cm大小轻度T1低信号、不均匀长T2信号肿瘤块影,轮廓不清晰,边缘不光整,下方达中脑及小脑,胼胝体部受损。左侧丘脑、中脑及桥脑内也可见长T2信号,轮廓模糊。右侧侧脑室轻度受压、变形,第三、四脑室大小、形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磁共振检查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误诊漏诊现象。方法 17例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患者,均行CT磁共振检查,探讨其临床表现与误诊漏诊原因。结果 CT主要表现为静脉窦区出现条状高密度影、受累脑静脉出现斑点样或条状高密度影、脑实质内低密度影表现以及Delta征;MR表现主要为窦静脉内短T1长T2信号;误诊率为23.5%,漏诊率为5.9%。结论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影像学表现复杂,一定要正确认识静脉窦脑梗死病变、早期征象以及束带征,以减少误诊漏诊现象。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17岁。因头痛1年余,加重伴呕吐10d而入院。入院查体:意识清,除眼底水肿,边界模糊外,余颅神经无异常。头颅MRI示:鞍上区见一直径4cm类圆形异常信号灶,T1、T2呈高低混杂信号,以高信号为主,向前累及视交叉区。三脑室内见一相同变化的异常信号影,直径约1.5cm,呈结节状。两侧侧脑室及第三脑室扩张。诊断:颅咽管瘤伴脑积水(脑室内外型)。行全麻下经右翼点入路颅咽管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鞍区,压迫三脑室及大脑脚,两视神经间距受压变宽,视交叉被顶起,显微镜下全切肿瘤并打通三脑室底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磁共振(MR)弥散加权成像(DWI)、液体抑制反转恢复(T2-FLAIR)在颅内表皮样囊肿鉴别诊断中的实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表皮样囊肿的术MR常规平扫、增强和T2-FLAIR以及DWI资料。结果 22例T1WI呈低信号,3例T1WI呈高信号,信号强度稍高于脑脊液。脂肪抑制像未能抑制。T2-FLAIR囊内见不同数量的絮状稍高信号影,其中有2例仅在边缘出现少量絮状等高信号影,其中1例发生恶性变者局部囊壁呈花环状明显强化,DWI均表现为明显高信号,信号不均匀。增强多无强化或轻度强化。结论 DWI在颅内表皮样囊肿病灶检出和信号特异性方面均优于MRI平扫以及T2-FLAIR。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47岁,因骶部间隙性酸痛15年,加重3个月,于1983年9月24日入院。体检:左骶部较右侧略隆起,界限不清,有局限性深压痛,双下肢运动感觉无异常,肛门指检未触及肿块。X 线片示:左骶骨见囊状膨胀性溶骨性破坏区,内见骨间隔影,但边界尚清,无钙化灶,病灶累及左侧全骶骨。CT 检查示:  相似文献   

20.
例 1 男 ,6 0岁。因进行性头痛、头晕、行走不稳半年于1999- 0 4- 2 0入院。病人自 1998- 10无明确诱因出现头痛、头晕 ,征象进行性加重 ,并逐渐出现行走不稳、言语欠流利 ,恶心 ,呕吐胃内容物。查体 :意识清 ,蹒跚步态 ,言语呐吃 ,四肢肌力Ⅳ ,腱反射亢进 ,共济试验 (+)。头颅CT示 :右侧小脑有一类圆形稍低密度影 ,周围有不规则低密度影 ,四脑室受压 ,幕上脑室系统扩大 ;次日MRI示 :右侧小脑半球有一类圆形占位 ,T1低信号 ,T2 高信号 ,周围有不规则低信号影 ,四脑室受压变形 ,幕上脑室系统扩大。诊断为小脑肿瘤并梗阻性脑积水。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