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齐宏  陈艳  肖政 《医药导报》2013,32(7):899-901
目的观察盐酸纳美芬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 82例双硫仑样反应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吸氧,补液利尿,补充维生素C等常规治疗,并进行心电监护。低血压、心绞痛、休克者给予升压、抗心绞痛、抗休克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地塞米松10 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 mL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纳美芬0.1 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 mL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呼吸率、心率恢复,症状缓解时间及其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收缩压分别为(117±4)和(109±5)mmHg,舒张压分别为(80±5)和(71±5)mmHg,呼吸率分别为(20±5)和(22±3)次.min-1,心率分别为(81±8)和(87±7)次.min-1,治疗组低、中、重度症状缓解时间分别为(1.32±0.18),(1.99±0.57),(2.07±0.57)h,对照组分别为(1.72±0.21),(2.45±0.43),(3.07±0.53)h。治疗组在血压、呼吸率、心率的恢复、症状缓解时间等方面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方法加地塞米松和盐酸纳美芬治疗双硫仑样反应,效果明显,可缩短症状缓解时间。  相似文献   

2.
李娟 《北方药学》2011,8(11):102-102
目的:对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预防措施进行讨论。方法:对应用头孢哌酮钠过程中饮酒导致双硫仑样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治疗护理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静脉滴注头孢哌酮钠后4小时饮酒约100ml,出现双硫仑样反应。遵医嘱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入或推注,肌注盐酸异丙嗪25mg等抗组织胺类药物,5%葡萄糖注射液500ml+维生素C3g静滴。2小时后症状减轻,3小时后症状基本消失,未表现其他异常现象。结论:饮酒前、后应用头孢哌酮是患双硫仑样反应的诱因。血压下降、胸闷、全身皮肤发红是双硫仑样反应的主要临床表现,确切治疗药物是纳洛酮等。  相似文献   

3.
催吐与洗胃在双硫仑样反应治疗中的护理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催吐与洗胃在双硫仑样反应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3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对患者采取平卧或半卧位,氧气吸入,建立静脉通道,心电监护,支持对症治疗。观察组治疗同对照组,并同时予以催吐或洗胃(1%碳酸氢钠或生理盐水[1])。结果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双硫仑样反应症状缓解的时间短,二者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催吐与洗胃在双硫仑样反应治疗中确实有效。  相似文献   

4.
邵微颖 《海峡药学》2013,25(3):174-175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纳洛酮治疗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0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收的60例双硫仑样反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地塞米松+纳洛酮)和对照组(地塞米松)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显效时间以及痊愈时间等指标。结果试验组30例双硫仑样反应患者显效时间(<10min)所占比例(4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25.0%);试验组30例双硫仑样反应患者痊愈时间(<30min)所占比例(5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40.0%)。结论地塞米松联合纳洛酮治疗双硫仑样反应较单独使用地塞米松具有显效时间快以及痊愈时间短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阐明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表现和处理方法,医护人员对双硫仑样反应的认知水平.方法 对本院口腔科2011-2013年诊治的8例双硫仑样反应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患者中,5例症状较轻,嘱其多饮水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2~24h内恢复正常;3例症状较重的患者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 mg,静脉滴注平衡液1 000ml,心电监护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持续低流量吸氧24 h后恢复正常.结论 发生双硫仑样反应的患者,诊断时结合抗生素的使用和喝酒史,同时排除器质性病变.及时对症处理和加强护理,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头孢菌素后饮酒致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以引起临床医师的注意,避免其发生。方法观察30例病例的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对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病机制、防治措施进行探讨。结果 24例轻、中度患者给予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6例重度患者,静注纳洛酮24 mg,地塞米松54 mg,地塞米松510 mg,症状均于310 mg,症状均于34 h内缓解。结论临床医师只要对双硫仑样反应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加强预防,诊治正确,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葛根素治疗双硫仑样反应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双硫仑样反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应用葛根素,对照组应用纳洛酮。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所需时间及治疗2、5h症状消失情况。结果治疗组症状消失时间和消失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根素治疗双硫仑样反应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硫仑样反应的急救方法及分析。方法 32例双硫仑样反应患者,给予心电图监护、吸氧、补液、地塞米松、纳洛酮、利尿、止吐、血管活性药物等急救治疗。结果治疗后有效率达到100%,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双硫仑样反应患者经过明确诊断及时抢救,可完全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纳络酮抢救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使用地塞米松、纳络酮救治因使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前后饮酒引起双仑醒样反应60例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分析疗效,总结经验。结果 60例患者全部治愈,无后遗症。结论使用地塞米松、纳络酮抢救双硫仑样反应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头孢菌素致双硫仑样反应的特点与救治方法。方法对我科2007年9月至2010年9月期间救治的使用头孢菌素致双硫仑样反应5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数头孢菌素可致双硫仑样反应,但以头孢哌酮多见;反应多在饮酒前后24h内发生,但与饮酒种类、量及途经无显著关系;及时治疗症状多在3h内缓解。结论头孢菌素致双硫仑样反应起病急,应用地塞米松、纳洛酮、醒脑静等综合治疗症状缓解快,预后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回顾性对比分析地塞米松(DX)和不同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MP)治疗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缓解时间.方法 对36例过敏性休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3组:DX组12例,先静脉推注地塞米松注射液10 mg,然后将地塞米松注射液10 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 ml静脉滴注维持;小剂量MP组12例,先静脉推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 mg,然后将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 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 ml静脉滴注维持;大剂量MP组12例,先静脉推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80 mg,然后将甲泼尼龙琥珀酸钠120 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维持.其他治疗措施及方法相同.分析比较3组患者症状缓解所需时间.结果 经抗休克治疗后3组患者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3组患者症状缓解所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X组平均缓解时间长于不同剂量MP组,而小剂量MP组患者症状平均缓解时间要长于大剂量MP组,3组平均缓解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过敏性休克患者早期使用大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可迅速而有效的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辅酶Q10与丹参酮ⅡA注射液对双硫仑样反应的治疗效果。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31例诊断为双硫仑样反应的患者加用辅酶Q10与丹参酮ⅡA注射液进行治疗,同时回顾31例经常规治疗的双硫仑样反应患者,比较2组患者症状恢复时间、心率、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结果: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症状恢复时间、心率显著缩短,血CK-MB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表明辅酶Q10与丹参酮ⅡA注射液对双硫仑样反应具有良好疗效,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诱发双硫仑样反应的原因及救治方法进行分析以引起临床重视.方法 对我科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诊断为双硫仑样反应的3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结果24例在治疗后2 h内症状缓解,6例在治疗后8 h内症状缓解,另有2例年龄较大,症状缓解较慢者,住院观察3 d,无明显特殊不适出院.结论 双硫仑样反应发病率较高,症状较重,应引起医护人员及患者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头孢类抗生素致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治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8例应用头孢类抗生素致双硫仑样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8例患者应用头孢类抗生素后出现双硫仑样反应,症状表现轻重不一,轻症患者经卧床休息自行缓解;重症患者给予地塞米松、纳洛酮、维生素C、补液、利尿等对症治疗后症状得到缓解,未发生其他异常改变。结论:应用头孢类抗生素治疗时,医护人员应告知患者在用药期间及停药后1周内禁止饮酒或者服用其他含有乙醇的制品,防止发生双硫仑样反应,导致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5.
地塞米松等药治疗“双硫仑样反应”6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应用药物后饮酒或饮酒后用药造成机体损伤甚至危机生命的报道屡见不鲜,已经引起医学界广泛关注.1948年哥本哈根的Jacobsen等人发现,作为橡胶的催化剂双硫仑被人体微量吸入后,能引起面部潮红、头痛、腹痛、出汗、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尤其是在饮酒后症状会更加明显.人们把这种接触双硫仑后饮酒出现的症状称为"双硫仑样反应".医学上将这种由于药物与乙醇相互作用引起体内乙醛聚集引起的中毒反应称为"双硫仑样反应",又称为"戒酒硫样反应"或"硫醒样反应".本院自2004年4月至2008年10月,用地塞米松等药物治疗"双硫仑样反应"6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引起临床医师对头孢菌素导致双硫仑样反应的重视。方法对50例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过程中饮酒导致双硫仑样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双硫仑样反应,轻者45例表现为颜面潮红、头晕、头胀、恶心、呕吐、心悸、胸闷等不适症状,重者5例表现为全身皮肤发红、嗜睡或烦躁、呼吸困难、胸闷、出汗、心绞痛。均经观察、输液、对症治疗,重者应用地塞米松等,症状于2—6h缓解,24h消失。结论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期间及停药一周内要禁酒,或大量饮酒后2d内要禁用头孢菌素类药物,以免发生双硫仑样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和探讨头孢菌素药物致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机制、诊治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急诊12例头孢菌素药物致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中均出现不同程度双硫仑样反应,包括颜面潮红、视物模糊、头晕、头胀、恶心、心悸、胸闷等不适,重者有嗜睡、出汗、心绞痛。所有病例经输液、对症、激素、纳络酮、醒脑静应用后症状24h内缓解,未遗留明显后遗症。结论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前后要禁酒;地塞米松、纳络酮或醒脑静救治双硫仑样反应疗效迅速、确切;医务人员对双硫仑样反应要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加强预防,诊疗及时,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致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病机制与防治、护理方法。方法对头孢菌素类药物致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吸氧、地塞米松抗过敏及营养心肌、活血治疗,3h后症状好转,无其他异常现象。结论保证患者临床用药安全,减少或杜绝双硫仑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双硫仑反应的认识及防治,以便使更多的人了解双硫仑反应。方法通过对20例双硫仑反应的不同临床表现分别给予支持对症处理,如给予地塞米松、纳洛酮等应用。结果 20例患者症状都得到了缓解。结论正确认识双硫仑反应是及时治疗和防治的根本。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昂丹司琼预防术后恶心呕吐(POVN)的效果。方法将106例择期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2组患者均在麻醉诱导结束时给药,观察组给予昂丹司琼8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1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比较2组POVN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18.9%、15.1%,低于对照组的43.4%、3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昂丹司琼用于预防POVN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