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峰  韩锦荣 《中原医刊》2005,32(18):15-16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对21例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脱位,采用切开复位铜板螺丝钉内固定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根据骨折类型,合并内踝、后踝骨折选用松质骨螺丝钉固定,腓骨骨折用钢板固定,下胫腓关节分离用皮质骨螺丝钉固定。结果本组21例均获随访,骨折愈合时间为10~20周一疗效评定根据改良Baird和Jackson的主客观和X线评价,21例中11例评为优,7例评为良.3例评为可,优良率为85.7%,伤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切口感染、断钉等并发症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脱位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踝关节骨折脱位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47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脱位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治疗方法。[方法]踝关节骨折脱位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47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结果]本组47例,骨折愈合时间为10~24周,内固定平均取出时间为10月。根据Baird-Jackson评分,优良率93.6%。[结论]下胫腓联合的整复固定,既恢复了踝关节的正常解剖,又为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创造条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治疗方法。方法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53例,行踝-下胫腓联合固定。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9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时根据Baird-Jackson评分系统评定疗效:优37例,良11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90.5%。结论下胫腓联合对维持踝穴的完整及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恢复踝穴的解剖关系及稳定的内固定,有助于早期功能锻炼,最大限度地避免后期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唐旭  雷海 《中外医疗》2008,27(9):12-13
目的 探讨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治疗办法.方法 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53例,行踝、下胫腓联合固定.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9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时根据Baird-Jackson评分系统评定疗效:优37例,良11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90.5%.结论 下胫腓联合对维持踝穴的完整及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恢复踝穴的解剖关系及稳定的内固定,有助于早期功能锻炼,最大限度地避免后期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阚文阁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9):953-953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治疗特点及关键步骤。方法对就诊于我院的42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平均随访1年 ̄3年,优良率达90.5%。结论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具有其特殊性,应手术复位内固定,手术复位应达到解剖复位。  相似文献   

6.
阚文阁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0):953-953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治疗特点及关键步骤。方法对就诊于我院的42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平均随访1年-3年,优良率达90.5%。结论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具有其特殊性,应手术复位内固定,手术复位应达到解剖复位。  相似文献   

7.
方法 自2006年3月~2009年2月,共手术治疗12例踝关节骨折脱位并下胫腓联合损伤,获随访12例,随访时间 12~30个月,平均19个月,男9例,女3例;年龄17~58岁,平均38岁.左侧7例,右侧5例,均为单侧新鲜损伤.其中伴有跟骨骨折1例,距骨骨折1例.术后行石膏外固定术,固定8周后去石膏功能锻炼.结果 Baird踝关节评分系统评判,优良占75%.结论 术前全面评估,精确的解剖复位和有效内固定是提高踝关节骨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治疗踝关节骨折伴有下胫腓韧带分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通过回顾分析2002年2月至2006年12月合并下胫腓韧带分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24例.结果 本组24例患者根据主观感觉,踝关节的功能及X线法.优12例,良7例,可3例,差2例.总优良率79.1%.结论 术前准确评估,正确的解剖复位固定是踝关节治疗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伴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骨折治疗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致伤机制与治疗对策。方法:47例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中交通伤25例,高处坠落伤9例,运动伤7例,其他6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根据Lauge-Hansen分类:旋后外旋型29例,旋前外旋型12例,旋前外展型6例。31例未行下胫腓联合固定。〈1/4后踝骨片〈1/3者均行内固定,固定顺序:后踝、外踝、内踝、下胫腓联合。结果:患者随访8~32个月,平均15个月。下胫腓固定患者8例在术后8~12周取钉(2例潜在分离),2例在术后1~2年因断钉取出,另2例在术后2年内取钉。未固定者均未出现骨性连接和再分离。术中应力位摄片发现下胫腓分离6例,外旋侧位摄片发现3例后踝小骨片。疗效根据Baird-Jackson系统评分:优23例;良17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85.1%。结论:选择合适的术式以达到踝关节解剖复位,早期正确锻炼是成功的基础,恢复并稳定踝穴和距骨的解剖关系可获得临床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朱耘 《当代医学》2014,(26):86-87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脱位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内江市中医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脱位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60例,对其进行切开复位手术治疗,然而对下胫腓联合则采用拉力螺钉进行固定,在手术之后,对患者采用石膏进行外固定。结果经过治疗,优30例、良26例、差4例,优良率为93.3%。其中发生术后感染3例、内固定螺钉断裂2例,并发症发生率8.3%。与治疗前(57.82±11.21)分相比,患者的SAS评分为(35.64±10.79)分,出现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踝关节骨折脱位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采用内外固定法进行治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并且改善患者的焦虑等不良情绪,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三踝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000年10月-2004年6月的21例三踝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8-22个月,平均13.5个月,21例骨折均愈合。按Leeds等评定标准:优8例;良11例;差2例;优良率90.5%。结论三踝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采用手术治疗可恢复并稳定踝穴和距骨的解剖关系,使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下胫腓联合分离内固定治疗的新方法,并进行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2008-2011年间收治外踝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损伤共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是32.4岁(19 ~45岁).首先对外踝骨折进行切开复位,应用解剖型钢板螺钉进行固定,术中确定下胫腓联合损伤后,利用Retro Button进行进一步固定,术后行非负重功能练习.术后随访并根据Baird-Jackson系统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8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3 ~ 24个月,平均12.5个月,其中优7例、良1例.所有患者未出现螺钉切出或断裂、下胫腓联合宽度增大或伤口感染等情况.结论 Retro Button作为固定下胫腓联合的新方法,具有简单、安全、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疗效优良,具有广泛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贾德卫  余利民  邵明  贾涛 《西部医学》2011,23(8):1490-1491,1493
目的探讨三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受伤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采取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36例三踝骨折合并下胫腓骨联合分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方式:采用内外踝标准切口,分别对外踝-后踝-外踝-下胫腓联合或者后踝-外踝-内踝-下胫腓联合进行整复。术后鼓励患者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36例全部随访,随访时间7~26个月,平均15.7个月。36例骨折均愈合。按Leeds等评定标准:优19例,良14例,差3例,优良率91.7%。结论三踝骨折合并下胫骨联合分离的患者通过手术治疗达到解剖复位,稳定内固定,早期功能锻炼,可以得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三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16例三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内固定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平均随访2年,所有患者均为优或良,骨折愈合,症状消失。结论三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应采取手术复位内固定,恢复踝穴与距骨的解剖关系,强调稳定内固定和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单侧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复杂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从2000年1月~2006年10月使用单侧外固定架结合螺钉、克氏针、骨片钉等有限内固定治疗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6~18个月,平均9.4个月,其中3例延迟愈合(8.3%),予自体髂骨植骨更换钢板螺钉内固定获得愈合;6例伤口感染(16.7%),2例予换药后闭合创面,4例行Ⅱ期清创局部转移皮瓣闭合创面;2例外固定针松动(5.6%),经调整外固定架后获得稳定,无外固定针脱落及折断;6例针道感染(16.7%),经及时切开引流,换药,局部或全身应用抗生素后感染控制。结论该手术操作简单,对骨折端干扰少,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是治疗复杂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叶技锋 《中外医疗》2012,31(21):32-33
目的探讨临床实施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及术后恢复分析。方法对选取的2007-2011年间该院收治的56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及术后恢复情况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内固定复位术,术后采用Olerud-Molander评分系统对患者术后疗效进行跟踪评估。结果在术后6-12个月对56例患者进行随访,除2例患者术后伤口出现感染.其余病人伤口均一期愈合:根据Olerud-Molander评分系统该组患者功能恢复为优有35例,良有15例,可有5例,差有1例,其总优良率为89.29%。结论踝关节骨折属于关节内的骨折,因此需要实施精确的解剖复位以及牢固的内固定,这样才能促进关节软骨修复以及保证患者能够尽早恢复正常活动。目前采取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由于其骨折复位较为良好.并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另外,实施准确的固定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患者远期疗效,还可有效提高骨折处复位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改良Endobutton系统技术重建下胫腓联合体的治疗踝部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疗效.方法 2011年2月至2011年9月对25例患者采用改良的Endobutton系统技术重建下胫腓联合复合体治疗踝部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与往年18例采用金属螺钉固定的患者进行对比.通过随访及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AOFAS)足踝功能评分,评估该技术的疗效.结果 Endobutton组患者为25例,随访时间24.0~32.0个月,平均(26.2±2.4)个月.依据AOFAS踝关节功能评分评定疗效,优17例,良6例,一般2例;金属螺钉组为18例,随访时间18.0~20.0个月,平均(16.2±3.4)个月,AOFAS踝关节功能评分评定疗效,优9例,良6例,一般3例.Endobutton组优良率、评分值较属金属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复合体为优(χ2=46.8,P<0.05).结论 改良Endobutton系统技术治疗踝部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恢复了下胫腓联合的正常运功功能、作用确切,允许早期功能锻炼,有助于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33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在彻底清创后应用螺丝钉内固定加单侧多功能支架联合固定方法治疗,其中6例皮肤缺损患者行局部转移皮瓣游离植皮一期修复创面。结果:33例随访15个月~81个月(平均39.5个月)。创口I期愈合31例,因创口感染致内固定螺丝钉外露2例(6.2%),外固定支架钉道感染3例(9.1%)。骨折全部愈合(平均4.5个月),膝、踝关节功能正常,6例局部皮辨转移者全部成活。结论:此内固定物容积小,不需作过多的软组织剥离,手术操作简单,复位满意,固定可靠,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36例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承夸  韦文  陆文忠  麦荫文  华树良 《吉林医学》2011,32(13):2533-2534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胫骨平台骨折患者7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采用关节镜辅助下进行微创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之间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有效率为71.43%,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2,P<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并发症发生率比较,χ2=14.69,P<0.01;骨折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比较,t值分别3.975 6、9.682 1,均P<0.01。结论: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损伤程度较传统切开手术小,手术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