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60岁.头昏乏力14年,多次在外院查血常规WBC、RBC、Hb均低于正常,但未做骨髓检查明确诊断.于2000年6月来我院血液科就诊,查体贫血貌,皮肤无出血点和紫癜,心肺正常,浅表淋巴结和肝脾无肿大,血常规示WBC2.5×109/L,N0.62,L0.37,M0.01,RBC1.20×1012/L,Hb29 g/L,Plt85×109/L,骨髓象:骨髓增生低下,原始粒细胞0.015,幼稚单核细胞0.015,成熟单核细胞0.06,骨髓三系细胞均可见病态造血,骨髓铁染色:细胞外铁(+++),细胞内铁(+)18%,(++)21%,(+++)9%,环形铁粒幼细胞(一).  相似文献   

2.
1病例介绍 患者,男,48岁.因排尿困难3月就诊,于1998年1月人院.查体,胸骨无压痛,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3 cm.WBC 16.5×109/L,RBC5.2×1012/L,Hb 141 g/L,Plt 1 348×109/L.  相似文献   

3.
患者 女性,53岁,2016年12月因出现发热、乏力,就诊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52.09×109/L,血红蛋白(Hb)137 g/L,血小板计数(Plt)22×109/L.2017年1月3日因发热、乏力半月余,就诊于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 入院查体:全身皮肤未见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咽部无充血,扁桃体不大. 胸骨压痛明显,双肺呼吸音清晰,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部平坦,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缘下未触及,四肢无水肿.查血常规:WBC 95.39×109/L,Hb 100 g/L,Plt 18×109/L.外周血细胞形态示:原始淋巴细胞44个,幼稚淋巴细胞50个,成熟淋巴细胞3个. 骨髓细胞学示:原始淋巴细胞+幼稚淋巴细胞占0.98,胞体大小不一,以大为主;白血病细胞免疫分型:主要表达HLA-DR、CD10、CD13、CD19、CD20、CD22、CD33、CD34、CD38、CD123、cCD79a和TdT.染色体核型分析示:47~50,XX,+5,+8,t(9;22)(q34;q11), der(22)t(9;22)(图1). 腹部彩色超声示:餐后胆囊、脾大(脾门处厚4.8 cm,肋缘下及边),肝、胰、肾声像图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B细胞型,双费城染色体(Ph染色体)阳性.予VDP(长春新碱+柔红霉素+泼尼松)方案化疗,同时予甲磺酸伊马替尼(400 mg/d)靶向治疗,并定期鞘内注射甲氨蝶呤和地塞米松预防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化疗第22天复查骨髓细胞学示完全缓解骨髓象.此后予CAM(环磷酰胺+阿糖胞苷+巯基嘌呤)方案化疗1个周期,复查骨髓细胞学示完全缓解骨髓象. 监测脑脊液常规、生化及细胞形态均正常,复查染色体核型:46,XX(图2).目前患者仍在后续治疗随访中.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59岁,2003年5月因皮肤瘀斑3个月余,加重20d入院,入院时脾大达脐部,血常规示:WBC 235.8×109/L,RBC 2.79×1012/L,Hb 89g/L,Plt 570×109/L,经骨髓穿刺检查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患者因经济原因拒绝使用酪胺酸酶抑制剂--伊马替尼(商品名:格列卫)治疗,予口服羟基脲,间断注射干扰素治疗,治疗效果较好.两年来病情稳定,羟基脲口服0.5 g/d,无特殊不适,定期复查血常规,三系均正常.  相似文献   

5.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38岁,因“胸闷15天”于2004年3月27日住院。体检发现右胸前外侧壁有2处隆起肿块,质韧,分别为4cm×4cm及3cm×3cm大小,右侧呼吸音明显减弱,余无阳性发现。血常规:WBC6.2×109/L、N0.60、L0.31、RBC4.42×1012/L、Hb144g/L、Plt209×109/L,血生化指标值均正常;X线胸片:纵隔及胸膜肿瘤,右胸腔积液;胸部CT:前纵隔恶性肿瘤,伴右肺、胸膜、胸壁、纵隔淋巴结转移;胸壁肿块活检病理诊断:原始神经外胚层瘤;免疫组织化学检查:CD99阳性,Vi mentin阳性,L26、CD45RO、CK、EMA、SMA、KP1均阴性。予胸腔引流减轻症状,并分…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性,23岁,2013年8月8日因面色苍白3周、发热2 d 入院。入院检查:白细胞计数(WBC)2.4×109/L,血红蛋白(Hb)44 g/L,血小板计数(Plt)11×109/L。体检:重度贫血貌,皮肤黏膜可见瘀点、瘀斑,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骨无压痛,肝、脾肋缘下未触及,心肺及神经系统检查正常,胸部 CT 及腹腔彩色超声检查未见肿大淋巴结。生化检查示:总胆红素(TBIL)42.5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14.6μmol/L;溶血筛选正常;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筛查阴性;自身抗体全套检查阴性;血清铁蛋白正常,叶酸、维生素 B12正常,血清铁79.6μmol/L。骨髓涂片示: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形态未见异常,淋巴细胞未见异常,巨核细胞23个,以颗粒型为主,血小板散在少见。骨髓染色体:46,XX,[20];流式细胞术分型未见异常;骨髓活组织检查示: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增多。初步诊断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先后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同时予适当成分输血,复查血常规示,WBC 及Hb 逐渐上升,Plt 维持在10×109/L 左右,治疗上加用环孢素口服,未诉不适,患者带药出院,嘱其门诊随访。随诊期间检查血常规示:WBC 和 Hb 大致正常,Plt 维持在20×109/L,后失访。9个月后因皮肤瘀点、瘀斑2 d 再次入院。体检:除皮肤黏膜可见散在的瘀点、瘀斑外,未见其他阳性体征。血常规示:WBC 4.8×109/L,Hb106g/L,Plt 8×109/L;生化检查、自身抗体、甲状腺功能、大小便常规均正常;骨髓涂片: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形态未见异常,巨核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血小板抗体正常。结合既往病史诊断为 ITP,继续予糖皮质激素联合环孢素治疗,同时予输注单采血小板,症状改善出院,后失访。11个月后患者第3次入院。查体:WBC 3.5×109/L,Hb 29 g/L,Plt 12×109/L;乳酸脱氢酶(LDH)562 U/L;生化检查、自身抗体、甲状腺功能、大小便常规均正常;血清铁蛋白231.28 ng/ml,血清铁、叶酸、维生素 B12均正常;血小板相关抗体正常;骨髓涂片示:有核细胞增生活跃低水平,红系占0.115,淋巴细胞比例增高,占0.555,可见29.5%异常淋巴细胞,巨核细胞减少;骨髓活组织检查:造血组织增生减低,可见大量异常细胞,呈间质分布;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CD34+细胞占有核细胞总数26.8%,其免疫表型为 CD34+、CD4+(部分)、CD7+(部分)、TDT-、sCD3-、cCD3+、CD10-、CD19-、CD117-、CD33-、HLA-DR-、CD20-、MPO-;染色体46,XX,[10]。诊断为急性 T 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予以 CODP 方案行诱导缓解治疗,化疗后外周血三系持续严重低下,后患者要求出院。  相似文献   

7.
患者 女性,57岁,主因确诊非霍奇金淋巴瘤(NHL)5年,发现血常规异常1周,于2009年12月5日入保定市第一医院血液科.患者于2004年因发现颈部肿物曾就诊于保定市第一医院,淋巴结病理结果:NHL,小淋巴细胞型;免疫组织化学:CD+20,CD+79(*),CD-3,CD-45RO,,CD-10,TdT-,CyclinD1-.胸腹部CT示:腋下及深部纵隔、腹膜后均未查到肿大淋巴结,肝脾不大.血常规示白细胞(WBC) 5.6×109/L,血红蛋白(Hb)116g/L,血小板(Plt) 156×109/L.骨髓象三系增生正常.  相似文献   

8.
患者 女,49岁.于2000年10月因感冒就诊于山东当地医院,化验血常规提示血红蛋白(Hb)减低(90g/L),白细胞(WBC)、血小板(Plt)无异常.疑为营养不良性贫血,给于铁剂、叶酸、维生素B12等药物治疗,因胃部不适自行停药,贫血未得到纠正,后未继续治疗.2007年11月出现发热、乏力,当地医院化验血常规:WBC1.2×109/L,Hb 82 g/L,Ph76× 109/L,红细胞平均体积(MCV) 100.8 fl,网织红细胞0.06.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血红蛋白尿,阵发性;流式细胞术;骨髓检查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48岁。因胸闷气短,于2000年8月17日来我院住院诊疗。血常规RBC:1.78×1012/L,Hb:54g/L,PLT:282×109/L,WBC:9.5×109/L,EPO正常。腹部B超示:肝大、脾大,左侧胸腔积液。胸部CT示:浸润性胸腺瘤,纵隔型肺癌不除外,并伴胸腔及两肺转移。骨髓穿刺示:单纯性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8月22日在CT引导下行针吸活检涂片,细胞学检查报告:低度恶性胸腺瘤。诊断:侵袭性胸腺瘤合并单纯性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肺转移、胸膜转移、左侧胸腔积液。9月26日转北京协和医院行胸腺瘤切除术。手术所见:壁、脏层胸膜…  相似文献   

10.
1病例报告患者,男,23岁,因头昏、乏力、双下肢瘀点于2004年11月就诊。血常规:WBC2.4×109L-1,Hb67g/L,BPC13×109L-1,骨髓检查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OX阴性,免疫分型淋系表达。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予标准剂量DCOLP方案诱导化疗1个疗程达完全缓解(CR),予CTX、6-MP、Ara-c、VCR、L-ASP强化治疗两疗程及EA方案化疗1个疗程,予标准剂量EBV预处理方案化疗后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干细胞移植后1个月。血常规:WBC80.6×109L-1,Hb109g/L,BPC14×109L-1,原始淋巴细胞90%,血乳酸脱氢酶(LDH)3794IU/L,骨髓检查原始淋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