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结合文献复习急性嗜碱粒细胞白血病(ABL)诊断、治疗和预后,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 对2例经地西他滨(20 mg/m2,第1天至第5天)治疗的AB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经骨髓象及甲苯胺蓝染色、免疫分型及染色体等检查诊断为ABL,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但未达完全缓解。结论 ABL为罕见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骨髓甲苯胺蓝染色、免疫分型及电镜对其诊断具有特异性,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疗效较差,预后不良。地西他滨及其他药物对ABL的疗效尚需进一步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3.
4.
报告了一例急性嗜碱粒细胞白血病及其超微结构,观察了嗜碱早幼粒、中幼粒、晚幼粒及成熟嗜碱粒细胞。超微结构结果:骨髓嗜碱粒细胞的颗粒基质易水解,固定困难,它可能是嗜碱颗粒的特点,其他细胞的颗粒未见抽提现象。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费城染色体(Ph)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Ph^ AML)临床及生物学特征。方法:临床诊断1例Ph^ AML-M5患者并文献昨习。结果:Ph^ AML发病率为0.4%~1.9%,髓系原始细胞表达测到多个淋系抗原或CD34,CD7,TdT等早期抗原。Ph^ AML患者髓系bcr/abl融合基因转录本主要是p210,p190转录本较少。除Ph染色体外,Ph^ AML多合并有-7,-5及5q-等异常核型。Ph^ AML患者化疗疗效差,完全缓解率低,预后差,生存期短。结论:Ph^ AML,是一组有独特临床和生物学特点的疾病,深入认识该组疾病痛理本质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提高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缓解期并发粒细胞肉瘤(GS)的认识.方法 对1例APL缓解期并发G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患者肿块行病理检查示:淋巴造血系恶性肿瘤;免疫组织化学示:MPO+++,末端脱氧核苷酸载移酶(TDT)++,CD117+,Ki-67+,CD34-,CD20-,CD3-;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阳性,予以维甲酸及亚砷酸联合治疗后肿块消失.结论 APL缓解期出现肿块的患者应警惕GS的可能,必要时需行肿块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或FISH检测,以避免因检查不足而延误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提高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急性变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以髓外淋巴结为首发的 CML 急性变患者,结合该例患者的实验室检查、骨髓及淋巴结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遗传学检测等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该例患者曾被误诊为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骨髓表现为典型的 CML 慢性期,淋巴结表现为急变期,大部分呈淋巴母细胞分化,少量呈髓系分化。具有特征性费城染色体及 bcr-abl 融合基因阳性。结论 CML 慢性期患者发生髓外淋巴结急性变少见,正确诊断需结合临床,并综合应用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等多种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转化为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AMLK)的诊断、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变化、临床特点及其治疗转归。方法分析1例CML转化为AMLK患者的骨髓细胞形态学、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变化,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患者在确诊CML(慢性期)3年后转为AMLK,病情进展过程中出现了极其复杂的附加染色体异常,常规化疗效果差,短期内死亡。结论 CML转化为AMLK临床少见,其诊断需要结合形态学、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进行综合判断,其附加核型的出现提示克隆演化及常规治疗无效,预后差。 相似文献
10.
作者分析了25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骨髓嗜酸性粒细胞的质和量,其中13例患者的骨髓嗜酸性粒细胞分类增高,并有形态的异常改变,占5.14%。其中M2,M3,M4,M5和M6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当这一类有嗜酸性粒细胞异常的患者病情缓解时,其异常消失,复发时则又出现,作者结合有关文献,对其病因学进行了初步探讨,根据观察到的临床特点,作者认为将伴有骨髓嗜酸性粒细胞改变的急性白血病作为一个独立的临床亚型,对 相似文献
11.
1病例介绍 患者,男,30岁.1996年1月29日以进行性腹胀半年,伴齿龈出血3天入院.查体:T36.5℃,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齿龈出血,胸骨下段压痛,心肺无异常,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21 cm.血象:Hb83g/L,WBC 661.0×109/L,分类:原始粒细胞0.01,早幼粒细胞0.02,中性中幼粒细胞0.23,晚幼粒细胞0.14,杆状核细胞0.17,分叶核细胞0.32,嗜酸细胞0.04,嗜碱细胞0.05,淋巴细胞0.02,见少数晚幼红细胞,血小板240×109/L,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粒:红=97.5:1,粒系占0.975,原始粒细胞0.035,早幼粒细胞0.105,嗜酸细胞0.07,嗜碱细胞0.04,红系受抑,全片巨核细胞335个,血小板成堆,NAP积分12.诊断:慢粒慢性期.给予阿糖胞苷、柔红霉素方案化疗后再给予单用阿糖胞苷方案化疗,病情较稳定.先后4次住院,化疗后缓解,于1999年5月24日又以口腔溃疡、鼻出血、全身酸痛,伴发热1周第5次入院.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嗜酸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标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对有关文献进行了复习。结果:Eol是嗜酸粒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随访2例治疗后死亡,1例CR,1例出出院不详。结论:建议分型诊断标准为:(1)急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1)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持续增高,并出现不成熟嗜酸粒细胞和/或不成熟粒细胞,有进行性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减少;(2)骨髓原始粒细胞≥5%,各阶段嗜酸粒细胞增多, ≥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提高对以副肿瘤综合征(PS)为表现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伴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省石家庄平安医院2021年7月收治的1例以PS为表现的AML[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转化]伴嗜碱性粒细胞增多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 女性, 54岁, 诊断为CML 42个月, 反复出现低血压等PS表现, 血常规提示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骨髓涂片提示AML, 第2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联合化疗未缓解, ABL基因检测到T315I突变, 给予第3代TKI联合化疗PS症状改善, 嗜碱性粒细胞数量恢复正常, 骨髓形态学缓解, 最后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达到完全缓解, 嗜碱性粒细胞比例及数量均正常。结论以PS为表现的AML患者预后主要与AML预后相关, CML急变为AML发生T315I突变后, 一、二代TKI及化疗效果差, 预后差, 可尝试allo-HSCT改善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15.
16.
17.
肠癌并急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介绍
患者,女,50岁,1997年1月12日,因左下腹阵发性隐痛,伴不成形带鲜血大便3月余而入院.入院后经钡灌肠、结肠镜、病理检查,诊断为乙状结肠腺癌(Ⅱ级).干2月23日作乙状结肠切除(姑息性)直肠、降结肠端端吻合术.术后作化学治疗2年.方案:THP、E-ADM、MMC、5-Fu联合化疗,整个治疗期间外周血细胞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研究对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NL)的特点.方法:报告2例CNL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脾大,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增高,无Ph染色体、bcr-abl融合基因,骨髓粒系增生,无病态造血和明显纤维化依据,排除了如类白血病反应、其他克隆性血液病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增多,其中1例伴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2.5年后转化为急性白血病.结论:CNL是一种少见的骨髓增殖性疾病,多发生于老年人,预后差,治疗无标准方案,年轻患者应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以达到治愈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对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NL)的特点。方法:报告2例CNL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脾大,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增高,无Ph染色体、bcr-abl融合基因,骨髓粒系增生,无病态造血和明显纤维化依据,排除了如类白血病反应、其他克隆性血液病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增多,其中1例伴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2.5年后转化为急性白血病。结论;CNL是一种少见的骨髓增殖性疾病,多发生于老年人,预后差,治疗无标准方案,年轻患者应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以达到治愈目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