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膀胱ALK阴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ALK-ALCL)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原发膀胱ALK-ALCL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该例患者反复肉眼血尿,影像学检查结果提示膀胱多发肿块,膀胱外无明显病灶,后经膀胱肿物活组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ALK-ALCL.化疗及局部放疗后完全缓解,患者维持无事件生存持续至今.结论原发膀胱ALK-ALCL临床罕见,发病率低,患者病变首发并局限于膀胱,放化疗联合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合并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原发中枢神经系统小B细胞淋巴瘤(PCNSL-SBC)合并胃DLBCL患者临床资料及诊疗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初诊为PCNSL-SBC,经手术、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及局部放疗,颅内病变完全缓解并持续22个月。诊断为胃DLBCL时颅内磁共振成像无异常,CHOP(环磷酰胺、长春地辛、吡柔比星、泼尼松)方案化疗4个周期胃部病灶缓解,但颅内病灶出现进展,再予大剂量甲氨蝶呤+大剂量阿糖胞苷化疗4个周期,神经系统症状缓解,颅内病灶缩小,但合并Ⅳ级骨髓抑制且胃部病灶进展,出现多浆膜腔积液,病情迅速恶化。结论:复合型淋巴瘤临床少见,针对一种类型淋巴瘤有效的治疗方案对另一种类型基本无效,由于严重骨髓抑制,患者不能耐受两种方案同时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肺霍奇金淋巴瘤(HL)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报道1例原发于肺的HL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随访,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经皮肺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分析,有助于尽早明确诊断,治疗采用表柔比星+博来霉素+长春地辛+达卡巴嗪(ABVD)方案,疗效满意.结论 原发于肺的HL少见,影像学无特异性征象,临床不易判断,早期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对确定诊断有明确作用.  相似文献   

4.
背景与目的: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EH)非常罕见,本文报道1例天幕起源的EH,并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病理、影像学特征及治疗和预后情况,旨在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对1例确诊为颅内EH患者的临床、病理和影像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颅内EH是罕见病变,属于间叶性肿瘤,其生物学行为属交界性或不确定性肿瘤,具有一定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肿瘤由排列呈巢状、索状的上皮样细胞组成.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CD31、CD34和FⅧ阳性.手术切除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其对放疗敏感.EH的预后较好.结论:EH少见,需与脑膜瘤鉴别,其生物学行为具有潜在的侵袭性,建议尽可能完全切除以及密切随访,对于术后残留病灶推荐放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颅内少突-星形细胞瘤的CT、MRI特征和诊断价值。方法对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少突-星形细胞瘤患者进行临床和影像学分析。结果(1)17例均行CT、MRI平扫及增强检查,病灶均位于大脑半球且累及灰白质。额叶3例,顶叶2例,颞叶1例,额顶叶5例,颞顶叶4例,枕顶叶2例。(2)MRI表现:肿瘤T1WI加权呈等或低信号,T2WI加权呈稍高或高信号,DWI和SE-EPI成像,病灶及周围水肿呈高信号。(3)CT平扫病灶呈等或低密度,9例病灶内钙化,8例多发囊性低密度区。(4)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实性部分轻至中度强化,囊变区无强化。结论颅内少突-星形细胞瘤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CT及MRI检查可明确病灶部位及范围,定性诊断须结合临床及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脾边缘区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复发患者的临床、影像学、病理学特征,评估利妥昔单抗鞘注联合静脉化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例脾边缘区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复发患者的临床、影像学、病理学及治疗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根据骨髓细胞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MICM)分型、脾脏病理、PET-CT及实验室检查(乳酸脱氢酶)等,患者明确诊断为脾边缘区淋巴瘤Ⅳ期B组,国际预后指数(IPI)和年龄调整的国际预后指数(aaIPI)均为中高危组.经过一线治疗,患者达到完全缓解.但随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复发,予利妥昔单抗鞘注联合静脉化疗治疗后,中枢病灶消失.结论 脾边缘区淋巴瘤属于低度恶性淋巴瘤,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复发十分罕见.利妥昔单抗鞘注联合静脉化疗对本例患者是安全的,且获得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合并髓系肉瘤(MS)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3例在上海市北站医院按照常规方案诱导和巩固治疗并在骨髓缓解期发生MS的AML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结果 3例患者均为女性,其中2例CBFβ-MYH11阳性,1例AML1-ETO阳性;2例发生在第2次完全缓解(CR2),1例发生在CR1;3例分别发生于颅内、阴道、乳房.化疗后3例患者均短期有效,其中1例至截稿时骨髓仍处于缓解期,1例骨髓复发后死亡,1例失访.结论 AML缓解期合并髓外病灶时,应及时通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系统性化疗是MS的主要治疗方法,对于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者,可参照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治疗方式.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能是患者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分析颅内转移瘤的临床特征、肿瘤来源、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江苏省中医院2009年3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颅内转移瘤34例的临床资料,分别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原发肿瘤来源、手术方法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经过顺利,肿瘤全切20例,大部切除11例,部分切除3例。术后明确肿瘤来源于肺癌转移20例(58.8%),乳腺癌转移6例(17.6%),消化道肿瘤转移5例(14.7%),原发灶来源不明3例(8.8%)。单发病灶25例,多发病灶9例。术后患者中位生存期11.2个月。结论手术对于占位效应明显的颅内转移瘤有益,不仅能明确病因,为后续治疗提供指导,而且及时减压可挽救患者生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诊断与治疗的方法。方法:分析1994年10月-2000年8月收治的9例颅内与脊髓黑色素瘤的诊断与治疗。结果: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难以明确诊断。9例患者中1例肿瘤位于脊椎,1例位于鞍区,3例位于小脑脑桥角(CPA)区,4例位于大脑凸面。7例术前误诊或示明确诊断。随访9例,8例死亡,1例恢复正常生活。结论:中枢神经系统恶性黑色素瘤发病率低,误诊率高、预后差。恶性黑色素瘤应在手术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0.
9例脑原发淋巴瘤的MRI影像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Zhang WD  Wu PH  Xie CM  Li H 《癌症》2007,26(7):775-777
背景与目的:脑原发淋巴瘤少见,术前常被误诊为恶性胶质瘤或转移瘤.由于脑原发淋巴瘤对化学治疗及放射治疗敏感,因此术前明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免疫状态正常人脑原发淋巴瘤的MRI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分析9例脑原发淋巴瘤MRI表现特征(包括病灶的数目、位置、信号强度、瘤周水肿、占位效应程度及瘤体强化特点).结果:9例病变均为单发,病灶位于幕上者8例,同时累及幕上幕下者1例.平扫T1WI上呈低信号8例,等信号1例;平扫T2WI上等信号6例,低信号1例,稍高信号2例.2例病灶中见坏死改变.瘤周水肿轻度5例,中度3例,重度1例.增强后肿瘤呈团块状强化4例,分叶状强化3例,环状强化2例.结论:免疫状态正常人脑原发淋巴瘤具有较典型的MRI征象,结合患者影像学及临床资料,术前可作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12.
我院1975年6月~1990年7月共收治食管平滑肌瘤10例,占同期食管肿瘤总数的0.192%(10/1092)。位于食管上段2例,中段5例,下段3例。X线食管钡餐造影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行食管粘膜外肿瘤摘除9例,食管部分切除1例,效果良好。本文就其诊断与手术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与目的: 研究仙人掌原液的毒性。 材料与方法: 小鼠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大鼠30 d喂养试验。 结果: 仙人掌原液雌、雄小鼠LD50均大于20.0 g/kg,属无毒物质;Ames试验、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大鼠30 d喂养试验结果显示该样品30 d喂养对大鼠各项观察指标未见毒性作用。结论: 在本次实验条件下,仙人掌原液为无毒物质,未显示有遗传毒性和亚急性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Chronic experiments on CBA and C57B1 mice and acute experiments on CBA mice established: (a) carcinogenic effect of sodium nitrite given continuously with drinking water (0.1; 1.0 and 10.0 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morpholine fed with bread, and (b) endogenous synthesis of nitrosomorpholine as a result of simultaneous intragastric administration of same doses of sodium nitrite and morpholine. Also, nitrosomorpholine and N-nitrosodimethylamine synthesis was observed in vitro following addition of low-dose sodium nitrite, morpholine and amidopyrine to human gastric juice. Carcinogenic hazard associated with low-dose nitrite consumption in human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与目的:研究仙人掌原液的毒性。材料与方法:小鼠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大鼠30 d喂养试验。结果:仙人掌原液雌、雄小鼠LD50均大于20.0 g/kg,属无毒物质;Ames试验、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大鼠30 d喂养试验结果显示该样品30 d喂养对大鼠各项观察指标未见毒性作用。结论:在本次实验条件下,仙人掌原液为无毒物质,未显示有遗传毒性和亚急性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通过总结胰头癌病人的临床表现和影象学检查结果来评价手术切除的可能性。方法总结32例胰头癌病人的临床表现和CT、磁共振(MRI)检查结果,判断肿瘤是否已发生邻近浸润或远处转移,以此来评价其手术切除的可能性。结果在22例作CT检查的病例中,判断正确的为17例,准确率为77.3%。作MR检查9例,全部判断正确,准确率为100%。结论某些特殊的临床表现和CT、MR检查对判断肿瘤是否发生邻近浸润或转移有较大价值,为术前评价手术切除的可能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胆囊癌的防治方法。方法分析29例胆囊癌病人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结果。结果术前诊断明确者21例,剖腹探查发现已属晚期,9例为Ⅳ期行根治术,12例为Ⅴ期未行根治术,均于术后1年内死亡。术前怀疑胆囊癌者5例,剖腹探查冰冻切片证实为Ⅴ期及Ⅳ期者各1例,Ⅴ期未行根治术,Ⅳ期行根治术,均于术后1年内死亡;Ⅲ期者3例,行胆囊癌根治术分别于术后10月、13月、17月死亡。2例术中冰冻切片发现的Ⅱ期胆囊癌,行胆囊癌根治术,分别于术后23月、26月死亡。1例意外胆囊癌属Ⅰ期胆囊癌,术后5年半死亡。结论要减少胆囊癌危害,重在及时治疗胆囊结石。  相似文献   

19.
20.
中晚期贲门癌148例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贲门癌手术治疗影响生存率的因素 ,提供今后工作参考。方法 对 14 8例经手术治疗的贲门癌患者进行术后并发症、绝对生存率的X2 检验。结果 本组切除率为 94.5 9% ,近半胃切除占 72 .14 %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67.9%、45 %和 2 4.3 %。病期、外侵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等因素对 5年生存率有显著影响 (P <0 .0 1)。术后并发症以吻合口瘘及肺癌并发症为多见 ,其发生率为 3 .6% ,手术死亡率 1.4%。结论 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 ,根治手术和术后积极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