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脏原发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诊治办法和预后情况。方法:报告1例肾脏原发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讨论、结果:患者,女,61岁,主诉为全程兄痛肉眼血尿并急性尿潴留1天。B超示右肾下极可见大小约5.5cm×6.7cm实质低回声,内回声欠均匀;CT示右肾下极可见约5.8cm×6.5cm团状等密度影,增强后不均匀强化;IVU示左肾正常,右肾盏、肾盂、输尿管未显影。行根治性右肾切除、病理:肉眼见肾脏大小约13.0cm×8.0cm×7.0cm,圳开后可见肾盂及肾实质内直径约6.0cm肿物-枚,切面灰裂白质软。镜下见肾组织内大片瘤细胞弥漫分布,细胞体积大,核型不规则,核仁显著,染色质粗颗粒状,核分裂多见,并累及肾周脂肪组织;输尿管壁组织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免疫组化:CD20(+).CD3(+),CD68(+),CD34(+),CK(+),Vimentin(+),S-100(-),HMB45(-),Actin(-)。病理诊断:右肾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制)。术后行CHOP方案化疗4疗程,随访1年,患者无瘤存活。结论:肾脏原发性淋巴瘤临床下见,预后较差,早期诊断困难,常住肾切除术后病理得到确诊,治疗采取联合化疗及手术。  相似文献   

2.
肾原发性淋巴瘤一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女 ,5 5岁。因腰部胀痛 6年 ,加重伴血尿 1年 ,发现右腰部包块 1个月入院。查体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 ,腹部未触及包块 ,肝脾未触及 ,右侧腰部明显隆起 ,可扪及一 8.0cm× 6 .0cm× 3.0cm的包块 ,质中 ,有压痛 ,活动度差。血常规 :WBC 7.0× 1.0 9 L ,RBC 3.2 9× 10 1 2 /L ,Hb 9.8g L ,PLT 136× 10 9 L。胸片无异常发现 ;CT提示右肾肿瘤 ;B超提示右肾占位 ,肝、胆、脾、胰未见异常 ,腹腔淋巴结无肿大。临床诊断 :右肾癌。行右肾切除术 ,术中见肾脏被肿瘤占据 ,肾周围未见淋巴结肿大。病理检查 :全肾…  相似文献   

3.
1临床资料 患者,女,60岁,半月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腰部胀痛,查腹部 B 超及 CT 发现左肾门混合性团块。为求进一步诊治,2013年4月4日拟“左肾占位”收入院。查体:腹部叩诊呈鼓音,肝、左肾区轻度叩痛。腹股沟区未见肿大淋巴结。B超示:左肾大小104 mm × 60 mm× 68 mm,左肾门见一个混合回声团块,其大小为45 mm × 42 mm × 40 mm,边界欠清晰,形态欠规则,回声欠均,后方回声无衰减。彩色多普勒示其内较丰富彩色血流。结论:左肾门混合性团块伴左肾轻度积水。CT:左肾中上极实质见较低密度影占位,与正常肾脏组织无明显分界,左输尿管上段管壁不规则增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脾淋巴瘤(PSL)的诊断方法。方法对3例 PSL 患者应用临床常规方法进行诊断,特别是外周血和骨髓免疫细胞分型以及行脾切除术病理检查。结果例1以全血细胞减少、脾大入院;例2以上腹痛、巨脾入院,外周血和骨髓见异常淋巴细胞;例3以不明原因长期发热入院,脾轻度大。3例均行脾切除术,病理结果分别为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和脾γδT 细胞淋巴瘤。结论全面准确地应用各种诊断技术,注重外周血和骨髓异常细胞、异常克隆的检查,严格掌握脾切除术指征,是正确诊断 PSL 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回顾分析5例原发肾淋巴瘤(primary renal lymphoma,PRL)的临床病理资料,男4例,女1例;中位年龄36岁,最初所有病例均误诊为肾癌,4例为B细胞来源,中位随访时间为38个月,中位生存期为38个月(4~112个月).回顾性分析的结果表明,PRL是一种罕见的结外恶性淋巴瘤,以成人发病为主,男性占优势,易误诊为肾癌,病理类型多为B细胞来源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综合治疗是取得长期生存的最佳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报告1例原发性肺淋巴瘤(PPL)病例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方法 对此例PPL的发病及诊治过程进行详细论述。结果 该例患者最终因本病进展而死亡。结论 PPL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及时行外科肺活检获取组织病理标本有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7.
原发肾淋巴瘤五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分析5例原发肾淋巴瘤(primary renal lymphoma,PRL)的临床病理资料,男4例,女1例;中位年龄36岁,最初所有病例均误诊为肾癌,4例为B细胞来源,中位随访时间为38个月,中位生存期为38个月(4~112个月)。回顾性分析的结果表明,PRL是一种罕见的结外恶性淋巴瘤,以成人发病为主,男性占优势,易误诊为肾癌,病理类型多为B细胞来源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综合治疗是取得长期生存的最佳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上腺非霍奇金淋巴瘤(PAL)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增强对PAL诊治和预后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PAL患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影像学检查均发现肾上腺肿物.术后病理组织学均诊断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因体质量降低就诊,为单侧病变,1例因食欲不振、腹胀就诊,为双侧病变.2例分别接受了以CHOP和R-CHOP方案为主的综合治疗,1例在诊断明确后8个月死亡,1例在确诊后30 d死亡.结论 PAL是一种罕见的、恶性程度较高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主要通过CT等影像学检查发现肾上腺肿物,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可以明确诊断,联合化疗为治疗首选.PAL预后差,合并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及其他重要器官病变者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髌骨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报道1例以右膝部疼痛为首发症状的病例,并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复习分析。结果 患者确诊为髌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行放化疗联合治疗后,患者获得完全缓解,随访8个月,患者未见转移复发。结论 原发性髌骨淋巴瘤较为少见,病理类型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为主,确诊需依靠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治疗上以放化疗结合的综合治疗效果为佳。  相似文献   

10.
肺粘膜相关型淋巴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肺粘膜相关型淋巴瘤 (mucosaassociatedlymphoidtissuelymphoma ,简称MALT型淋巴瘤 ) ,因其临床表现 ,影像学改变缺乏特异性而易致误诊。近年来由于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技术的发展 ,MALT型淋巴瘤的报道已不罕见[1] 。我科于2 0 0 2年 5月诊治 1例。临床资料患者男 ,73岁 ,玻璃仪器厂退休工人。因发热、咳嗽、气急、盗汗半月 ,胸片示双侧少量胸腔积液于 2 0 0 2年 1月 2日入住当地医院 ,予青霉素抗炎及对症治疗 10天后体温恢复正常 ,但咳嗽、气急、盗汗症状无明显改善。胸片示双侧胸腔积液较前增多 ,左侧明显 ,胸CT示右中叶片状影及双侧胸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伴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的髓淋系肿瘤(FIP1L1-PDGFRα重排型)的正确诊断和治疗.方法 报道1例伴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的髓淋系肿瘤(FIP1L1-PDGFRα重排型)患者的诊治过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该患者根据淋巴结病理诊断为典型的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经全面分析和检查正确诊断为伴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的髓淋系肿瘤(FIP1L1-PDGFRα重排型),并经低剂量伊马替尼治疗获得快速深度缓解.结论 伴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的髓淋系肿瘤(FIP1L1-PDGFRα重排型)为罕见的血液肿瘤,虽然病理诊断是淋巴瘤诊断的金标准,但有时需要综合考虑,全面分析临床情况,正确看待病理结果,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肝脏淋巴瘤(PHL)是一种极其罕见的结外淋巴瘤,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治标准.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容易与肝炎、肝脏原发和继发性肿瘤混淆,病理为诊断的金标准.通常认为该病的治疗与其他部位的结外淋巴瘤相似,应作为全身疾病来考虑,宜采用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在内的综合治疗模式.2014年2月山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血液病诊疗中心收治1例33岁男性原发性肝脏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经8个周期化疗达完全缓解,至截稿时仍无病生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脾淋巴瘤(PSL)的诊断以及原发性脾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方法:报告1例以PSL为表现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表现为左上腹疼痛,无发热、盗汗,无浅表淋巴结肿大,CT证实脾脏内有占位性病变,脾脏病理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外周血和骨髓检查正常,脾切除术后PET/CT未见明显与淋巴瘤相关的18F-脱氧葡萄糖摄取异常增高表现,后给予联合化疗,随访8月余仍处于完全缓解期。结论:PSL是一少见肿瘤,采取脾切除后继以CHOP±利妥昔单抗治疗原发性脾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能够达到长期生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报道1例肾脏原发性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病例,探讨其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对1例肾脏原发性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病例进行临床病理学及免疫组化观察.结果: 显微镜下,肿瘤细胞大小较一致,排列密集,弥漫分布,核深染,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不规则.免疫组化染色示肿瘤细胞表达LCA(++)、 CD20(+)、CD79a(++)、Vimentin(++),不表达CK(-)、CK18(-)、EMA(-)、CD45RO(-)、NSE(-)、Syn(-)、CD99(-)、CgA(-).结论: 肾脏原发性淋巴瘤较为少见,临床诊断应排除其他部位淋巴瘤转移或白血病.如遇到肾脏肿瘤,除肾脏较常见的肿瘤外,还应考虑淋巴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肺霍奇金淋巴瘤(HL)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报道1例原发于肺的HL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随访,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经皮肺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分析,有助于尽早明确诊断,治疗采用表柔比星+博来霉素+长春地辛+达卡巴嗪(ABVD)方案,疗效满意.结论 原发于肺的HL少见,影像学无特异性征象,临床不易判断,早期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对确定诊断有明确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一致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结合临床、影像学、病理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对1例不一致性颈部淋巴结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及甲状腺左叶及峡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进行病理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女性,46岁,以甲状腺双叶实性肿物及双颈部多发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手术切除甲状腺双叶及颈部淋巴结,术后病理诊断为不一致性淋巴瘤,右颈及部分左颈部淋巴结为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甲状腺左叶及峡部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结论 不一致性淋巴瘤较为罕见,表现形式多样,且发生的解剖部位不同,应引起临床和病理医师的足够重视,其治疗方案及预后判断由恶性程度高的肿瘤类型决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型滤泡性淋巴瘤(DFL)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DFL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为43岁女性,因腹胀、间断恶心、厌食,进行胃镜检查显示十二指肠降部多发结节状隆起。组织学形态结果示:小肠黏膜淋巴细胞滤泡样增生,套区及边缘带不明显,呈低级别滤泡性淋巴瘤样改变。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示:肿瘤细胞表达CD20、CD10、bcl-6及bcl-2,CD21显示滤泡树突细胞网位于滤泡外围,呈环状包绕滤泡;Ki-67阳性指数较低。病理诊断为DFL后,行PET-CT示:全身其他部位无病变。患者未经任何治疗,随访10个月,胃镜示病情无进展。结论DFL属于低度恶性的特殊类型的滤泡性淋巴瘤,组织学类似低级别滤泡性淋巴瘤,滤泡树突细胞网位于滤泡外围,呈环状包绕滤泡有一定的特征性。诊断后应仔细检查全身,除外进展期病变及系统性病变后,预后较好,治疗策略应选择随访观察,避免过度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对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IVLBCL)的认识。方法:报道莆田学院附属医院2020年5月收治的1例IVLBCL患者的治疗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74岁。以头晕、食欲减退、乏力就诊,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经骨髓穿刺活组织检查病理证实为IVLBCL,予R-CHOP方案联合腰椎穿刺鞘内注射预防中枢神经系统复发,达完全缓解。结论:IVLBCL罕见,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明显提高IVLBCL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报道1例肾脏原发性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病例,探讨其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例肾脏原发性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病例进行临床病理学及免疫组化观察。结果:显微镜下,肿瘤细胞大小较一致,排列密集,弥漫分布,核深染,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不规则。免疫组化染色示肿瘤细胞表达LCA(++)、CD20(+)、CD79a(++)、Vimentin(++),不表达CK(-)、CK18(-)、EMA(-)、CD45RO(-)、NSE(-)、Syn(-)、CD99(-)、CgA(-)。结论:肾脏原发性淋巴瘤较为少见,临床诊断应排除其他部位淋巴瘤转移或白血病。如遇到肾脏肿瘤,除肾脏较常见的肿瘤外,还应考虑淋巴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对原发性膀胱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9月收治的1例原发性膀胱MALT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并结合文献探讨其发病特点、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结果:患者以下尿路刺激征伴血尿为主要症状,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切除,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证实为MALT淋巴瘤,术后辅助予以R-CHOP方案化疗,随访9个月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未出现明显肿瘤复发迹象。结论:原发性膀胱MALT淋巴瘤早期发现是有效干预的关键,推荐行TURBT术获取病理组织学标本并明确诊断,多数患者经积极化疗可获得长时间无瘤生存或潜在的治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