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院七九级内经、伤寒、金匮、温病、医史、内科、妇科、外科、针灸等专业十四名研究生,通过三年刻苦学习和参加科研、临床等实践活动,近一年来,在导师指导下独立撰写完成了毕业论文,于七月上旬聘请了院内外有关学科的专家,组成了十四个答辩委员会,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取得较好成绩。  相似文献   

2.
伤寒温病辨证论治规律的研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与温病系中医名著,均论述外感病,是临床非读不可医书,历代医家伤寒和温病学派之争至今尚未统一,实质上温病是在伤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温病补充了伤寒之不足,研究其内在关系,有同有异,为此,个人通过教学临床多年认为伤寒与温病必须统一,总结出规律性内容对于指导临床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伤寒温病法对于内伤杂病的治疗亦非少见,中医内科学一书,本人统计,全书约有三分之一的证候所选方药均选自伤寒温病法,究其原因,杂病之虚实,与伤寒入里之太阴少阴厥阴病和温病化热入里的湿热,气分、血分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所  相似文献   

3.
从理论上分清伤寒表证与温病卫分证的不同,阐述温病卫分阶段用辛凉解表的理论误区为理论研究、教学和临床治疗温病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由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点和历史原因,基础与临床课的内容都是以辨证论治为中心,很难迥然划分。中药与方剂讲的是理法方药,性味功效,必然要联系辨证论治;中基和古典医学课如内经、金匮、伤寒、温病,还是论述辨证论治。若临床各课对此处理不当,势必内容重复,既无必要,又难避  相似文献   

5.
仲景继承发展《素问.热论》以六经分证,创立《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叶天士创温病之卫气营血辨证;吴又可著《温疫论》创温疫学说;喻嘉言倡温疫分三焦施治等不断丰富扩充了外感热病辨证论治内容。薛伯寿教授融合伤寒、温病学说,又博采温疫诸家之长,对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尤为推崇,认为伤寒、温病皆外邪致病,邪自外入,自应因势利导达邪外出,相对而言伤寒宜辛温解表;温病宜辛凉透达。临床不可拘泥伤寒、温病方,需根据病情,寒温并用、表里分消,或融会贯通,如此珠联璧合,择优而施,能扩大其功用主治,方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浅谈中医经典教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中医经典课程的教学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陈瑞春、伍炳彩教授数十载潜心钻研《伤寒》、《金匮》、《温病》等经典著作,不仅在理论方面传承了万友生、姚荷生等我省著名经典学家的学术思想,同时长期注重中医临床实践,对经方的临床应用更是独具匠心,成为善用经方的一代专家、名医。在他们从事的经典著作教学生涯中,为中医队伍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年轻的铁杆中医。现在他们又都年届古稀,为更好的总结和继承他们的学术成就和丰富的临床及教学经验,也为克服当前经典著作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在省教育厅和学院的关心与支持下,我们…  相似文献   

7.
通过初步探析,认为《伤寒》、《金匮》共用方所治病证具有一致性、互补性及灵活变生等特点。提出对该类方证的学习应注意《伤寒》、《金匮》互参,有助于更好地全面认识和掌握外感疾病及内伤杂病的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8.
《金匮要略》作为中医四大经典课程之一,起着连接理论与临床的桥梁作用,为激发学生学习《金匮》的主动性,夯实学生对《金匮》基础知识点的把握,引导学生逐渐进入中医临床,把握临证中的基本思维,近年来我们在《金匮要略》教学中实施了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等级考核制度,并通过考核认定授予学生相应的证明中医理论及临床思维能力的"等级认证书",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金匮》课程的教学实施起到良好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伤寒与温病都源自于《内经》,本文通过对《内经》中关于伤寒、温病的内容的探究,希望更好地了解伤寒与温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相似文献   

10.
内经、伤寒、金匮和温病这四门经典,对于高级中医人才,无疑是必须熟悉和掌握的。但是否在本科生教育中一定要采取必修课形式?这几门学科是否能给予分化,改变其形式?我们决不能简单地说它们如何如何重要,  相似文献   

11.
吴门医派作为江苏地域性流派,中医学术思想上具有传承和创新的特点。吴门医家对河间、易水、伤寒等学派进行了继承和发扬,同时创立了温病、中西汇通等学术流派,奠定了吴门医派的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12.
病例学导式教学法在医学高职院校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凤华  刘建喜  马敏 《西北医学教育》2006,14(4):486-488,F0003
目的探索一种培养医学高职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有助学生自己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临床教学方法。方法在课程设计理念上,病例学导式教学法依据认知结构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系统设计思想,提出开放环境、面向问题、情景模拟、教师引导、师生互动、评价反馈6个关键设计要素。在《内科学》课程中,以本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进行比较。结果该教学法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团队协助精神、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与传统教学法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该教学法在由知识、行为、情感领域构成的综合教学效能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以《伤寒杂病论》(含《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书)的方剂配伍为研究对象,将《伤寒杂病论》中方剂根据其治疗的病性、病位及病势进行归类,再依据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八纲、脏腑、六经辨证等理论,并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其进行分析,以探索《伤寒杂病论》中方剂的药物配伍规律与中医病性、病位及病势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14.
考证不同传本、传文中的仲景医方,进行比较、校勘、辨伪,并对《伤寒论》及《金匮要略方论》外仲景遗方进行辑佚,明确在不同传本、传文中仲景医方的存在状态。  相似文献   

15.
口腔内科学“从仿真到现实”的实验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腔内科学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加强对理论课内容的理解,又可以使学生通过实验课亲自动手操作,掌握较全面的口腔内科学基本操作技术。在口腔内科实验教学中,引用PBL教学法并将临床病例在口腔仿真模拟系统上进行演练,使仿真和现实有机的结合,探讨从"仿真到现实"的实验教学模式,为提高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充分调动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主动学习及运用整合的医学基础知识分析临床问题的能力,我们构建了整合课程细胞、分子与基因,并以多种教学形式在临床医学本科新生教改试验班中开展了教学实践。实践取得了初步成功,所得经验希望能为进一步完善医学基础课程整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从医师角度探讨临床药师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临床药师培训目标和临床药师的知识结构,借鉴国外教学经验,制定了临床药师的培训内容和培养方法。通过临床实践,实现了学生理论基础的再强化,以及在疾病面前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元认知能力在医学生临床实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培养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必须丰富医学生的元认知知识,强化医学生的元认知体验,促进医学生加强元认知监控,从而使他们成为独立自主、有创造力的学习者。  相似文献   

19.
论元认知能力在医学生临床实习中的培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元认知能力在医学生临床实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培养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必须丰富医学生的元认知知识,强化医学生的元认知体验,促进医学生加强元认知监控,从而使他们成为独立自主、有创造力的学习者。  相似文献   

20.
在吉林大学临床医学教学中开设艺术技能课程已经2年。在此过程中,针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时数进行了调整,现已基本形成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特点,从思维与动手能力等方面培养医学生艺术技能的专门课程。本文就艺术技能课程开设的必要性、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讲授方法、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