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80℃冰冻保存机采浓缩血小板的功能及止血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冰冻保存3个月之内、3~6个月之间、6~9个月之间的冰冻血小板样品于42℃解冻后进行相关实验,比较不同保存时期冰冻血小板的功能及回收率;分血液病组和非血液病组观察患者输注冰冻血小板24h后出血症状的控制及校正血小板增高指数CCI值。结果:冻存3个月内、3~6个月的两组冰冻血小板的黏附功能、聚集功能与新鲜机采血小板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冻存6~9个月的冰冻血小板的黏附功能与新鲜机采血小板相比则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3组冰冻血小板的第Ⅲ因子活性测定与新鲜血小板相比,均在正常范围,平均回收率为85.2%。两组患者在输注冰冻血小板24h后能有效控制出血症状的比率平均为93.3%;而CCI值≥10000/μL的比率,非血液病组显著高于血液病组。结论:5%二甲基亚砜-80℃冰冻保存半年以内的机采浓缩血小板具有良好的止血功能。  相似文献   

2.
冰冻机采血小板用于急性严重失血患者的治疗性输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冰冻机采血小板在急性严重失血患者中输注的有效性。方法对45例急性严重失血患者采用冰冻机采血小板输注,测出患者输注冰冻机采血小板后1h、24h的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值、出血时间及续用红细胞量,与21例输注新鲜机采血小板的患者作平行对照。结果急性严重失血患者输注冰冻机采血小板后,1h CCI值有效率非常显著低于新鲜机采血小板组,且患者出血时间和输注血小板后24h内人均续用红细胞量也显著小于新鲜机采血小板组,提示冰冻机采血小板被即时消耗起止血作用。结论冰冻机采血小板治疗急性严重出血患者即时止血效果优于新鲜血小板,血小板供应紧张地区对急性严重失血患者可推广应用冰冻机采血小板。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就血小板冰冻保存的方法已进行了较多的研究 ,目前较典型的方法有 3类 :一是在富血小板血浆中加入终浓度为 4%的二甲基亚砜 ( DM-SO) ,- 80℃冻存 [1,2 ] 。二是先制备成浓缩血小板 ,再加入终浓度 4%~ 6%的 DMSO,- 80℃冻存 [3 ,4] ;或在浓缩血小板中加入 1 2 %的高浓度保护剂冻存 ,临用时需洗涤血小板[5] 。三是近年来开始应用的冰冻保存机采血小板。保存富血小板血浆 ,由于血浆量大 ,DMSO含量较多 ,对人体有一定副作用 ,限制了临床输注剂量 ,影响临床疗效。而先制成浓缩血小板后加 DMSO冻存的方法 ,由于高浓度的 DMSO在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冰冻血小板与新鲜血小板在血液病及非血液病患者血小板减少、急性出血中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650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330例患者输注冰冻机采血小板,320例患者输注新鲜机采血小板,输注前及输注后分别测定血小板计数(PLT),比较PLT增加值及临床出血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输注新鲜机采血小板和冰冻血小板后两组PLT均有显著增加( P <0.01),新鲜机采血小板增加优于冰冻血小板( P <0.01);止血有效率冰冻血小板优于新鲜机采血小板( P <0.01).[结论]输注冰冻血小板可提升血小板数量,止血效果显著,且较安全,临床急需时可用.  相似文献   

5.
机采血小板冰冻保存3个月临床应用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 - 80℃冰冻保存 3个月的机采血小板输注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血小板校正增加值(CCI)测定输注有效率及观察临床止血效果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急性大出血与术中出血患者输注后Plt显著高于输注前白血病与肿瘤放、化疗患者输注后Plt有所升高 ,但差异并不显著 ;4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 ,输注有效率与输注次数有关。结论 冰冻机采血小板可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出血性疾病  相似文献   

6.
熊燕  胡俊  魏立繁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4(10):915-916,920
目的 比较冰冻血小板和新鲜血小板用于治疗血液病及创伤性失血后患者在止血与血小板计数方面存在的差异.方法 40例患者输注冰冻血小板,40例患者输注新鲜血小板.对血小板增高指数(CCI)和血小板回收率(PPR)、患者输注前后出血改善程度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输注冰冻血小板1 h CCI(5.8±1.4)×109、PPR 36%,24 h CCI(2.9±1.0)×109、PPR 18%.输注新鲜血小板1 h CCI(20.1±4.8)×109、PPR 72%,24 h CCI(16.0±6.1)×109、PPR 56%.CCI值和PPR值比较,P<0.05,提示外周血小板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输注冰冻血小板组平均提高血小板计数能力不及输新鲜血小板组高,但两组输注后患者出血情况均有改善.结论 在提高外周血小板计数方面两种制剂有差异,输新鲜血小板提升外周血小板计数效果好,输冰冻血小板效果差.评判冰冻血小板的效果,不以单纯外周血小板的计数指标评价,应综合评价.冰冻血小板只适用于应急止血,不适合常规使用,新鲜血小板是血液病患者的首选制剂.两种制剂在有效止血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冰冻机采血小板在临床上的疗效.方法对预防性输注冰冻机采血小板病人,检测血小板输注前和输后1h及24h血小板计数,计算出血小板增值(CCI);治疗性急性出血输注冰冻机采血小板病人检测血小板输注前及输后1h出血时间.以输注新鲜机采血小板的患者作平行对照.结果预防性输注组中,测定1h CCI>7.5×109/L的百分率,冰冻机采血小板组86.7%(13/15),新鲜机采血小板组90.9%(20/22),两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24h CCI>4.5×109/L的百分率,冰冻机采血小板组53.3%(8/15),新鲜机采血小板组86.4%(19/22),两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5);治疗性急性出血组输注血小板前两组出血时间无显著性差别(t=0,P>0.05),输注后1h两组出血时间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冰冻血小板治疗急性出血患者效果优于新鲜血小板,预防性输注效果显著差于新鲜血小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制备冰冻血小板的关键技术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257份冰冻血小板机采前献血员外周血小板数、开始冰冻时间、冻存保护剂注入速度和均匀度、存放形式、复融温度和水浴箱容量等制备条件对冰冻血小板质量的影响,通过检测150例输注冰冻血小板患者输注后1、24、48和72 h外周血的血小板计数和90例产科出血病人输注200份复融冰冻血小板后外周血小板数、血小板升高指数(CCI)、出血时间和血块收缩率等指标观察冰冻血小板临床应用的效果。结果:外周血小板数为(175-250)×10~9/L献血员的复融冰冻血小板絮状物明显减少(P0.01)。DMSO注入过快且速度不匀、血袋多层存放、小容量水浴箱复融等因素均可明显降低冰冻血小板质量。常规保存0和3 d再冻存对血小板功能无影响。冻存时间1年内血小板回收率平均80%。产科出血病人输注冰冻血小板后止血效果良好,未出现输血反应。冰冻血小板输入体内后立刻被消耗并发挥其功能,48 h后计数提升不佳。结论:机采前献血员外周血小板数量、保护剂注入速度和均匀度、存放血袋层数和复融水浴箱容量等均为影响冰冻血小板质量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制备的冰冻血小板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3种血小板制剂临床输注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不同血小板制剂在临床上的输注效果,为临床合理应用不同种类的血小板制剂提供参考。方法174名患者输注新鲜机采血小板制剂(组1),116名患者输注冰冻机采血小板制剂(组2),48名患者输注手工采集血小板制剂(组3)。在输注后24h,观察临床止血效果、有无输血反应发生,比较计算血小板增加数校正值(CCI)、血小板回升率(PPR)、输注无效率、止血率及输血反应率。结果CCI的各组间比较均有差异。PPR的组间比较:组1与组2,组1与组3均有差异。血小板输注无效率的3组间比较无差异。血小板输注后止血率的组间比较:组1与组3有差异。输血反应发生率的组间比较:组1与组3、组2与组3有差异。结论3种血小板制剂在临床上都有明确疗效,但新鲜机采血小板的作用优于其它两种血小板制剂。但需综合考虑患者情况,合理使用血小板制剂,才能更好地满足患者治疗需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冰冻保存对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释放生长因子及体外抗软骨细胞炎症作用的影响,为合理利用自体PRP技术,保证临床治疗效果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以机采血小板为原料,用4种不同方式冰冻保存,分别为-20℃、-80℃直接冻存及加5%DMSO-20℃、-80℃冻存,3个月后解冻制...  相似文献   

11.
冰冻机采血小板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冰冻机采血小板在临床上的疗效。方法对预防性输注冰冻机采血小板病人,检测血小板输注前和输后1h及24h血小板计数,计算出血小板增值(CCI);治疗性急性出血输注冰冻机采血小板病人检测血小板输注前及输后1h出血时间。以输注新鲜机采血小板的患者作平行对照。结果预防性输注组中,测定1hCCI>7.5×109/L的百分率,冰冻机采血小板组86.7%(13/15),新鲜机采血小板组90.9%(20/22),两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24hCCI>4.5×109/L的百分率,冰冻机采血小板组53.3%(8/15),新鲜机采血小板组86.4%(19/22),两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5);治疗性急性出血组输注血小板前两组出血时间无显著性差别(t=0,P>0.05),输注后1h两组出血时间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冰冻血小板治疗急性出血患者效果优于新鲜血小板,预防性输注效果显著差于新鲜血小板。  相似文献   

12.
白血病患者输注浓缩血小板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输注浓缩血小扳的效果及时限。观察临床止血效果是否得到改善,提出把握血小板输注的最佳时机,治疗性输注和预防性输注的适应证,分析某些因素对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便于及时合理地进行血小板输注,以取得较好的疗效。方法白血病患者输注浓缩血小板前做血液常规检验,输注后12小时,再次进行血液常规检验。结果白血病患者输注新鲜机采血小板明显高于输注冰冻血小板且差异显著。结论白血病患者应输注机采新鲜血小板,尽量减少冰冻血小板输注的次数和剂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出血性血液病患者机采血小板与手工血小板榆注效果.方法 将42例血小板减少患者分别输注机采血小板和手工血小板后检测外周血小板计数,以校正血小板计数增值(CCI)判定输注效果.结果 机采组输注后1h,输注后24h,CCI高于手工采组,机采组输血无效率低于手工采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机采血小板输注疗效优于手工血小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单采新鲜血小板与冰冻血小板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比较输注单采新鲜血小板与冰冻血小板在非血液病患者与血液病患者中24 h后的血小板变化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289例次非血液病输注单采新鲜血小板与冰冻血小板病例,输后血小板上升值与输注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输注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114例次血液病患者输注单采新鲜血小板与冰冻血小板病例,输注单采新鲜血小板后的血小板上升值与输注前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输注冰冻血小板后上升值与输注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输注新鲜血小板后上升值明显高于输注冰冻血小板后上升值(P〈0.05).两组输注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输注单采新鲜血小板或冰冻血小板均能达到控制及预防出血的治疗作用,对于血液病单采新鲜血小板的升外周血血小板的效果优于冰冻血小板,冰冻血小板可作为抢救危重患者时代替单采新鲜血小板.  相似文献   

15.
2种血小板在血液病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并比较机采血小板和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对血液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5例血液病随机分为机采组:29例,输注机采血小板1个治疗量;手工组:16例,输注手工分离制备的浓缩血小板1个治疗量(机采和手工血小板均以10U为1个治疗量)。输注前复查患者及献血者ABO和Rh血型并作凝聚胺法交叉配血试验,输后1、24h计算2组患者的CC I及PPR。结果输注血小板后的疗效,2组均是输注次数少者好于输注次数多者;而输注机采血小板的疗效又好于手工制备的浓缩血小板。结论对于血液病患者而言,输注血小板的次数影响血小板输注疗效;输注机采血小板的疗效优于手工法制备的浓缩血小板。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常规保存不同时间的机采血小板冰冻前后质量指标变化及输注疗效,探讨血小板冰冻处理前常规保存调控的最佳方案。方法对120袋机采血小板随机分成6组,在(22±2)℃平床振荡条件下,分别保存0、1、2、3、4、5d然后制备冰冻血小板,并对血小板冰冻前与复温后分别计数血小板,检测pH值,跟踪调查输注冰冻血小板的患者,计算回收率。结果有效期内(22±2)℃振荡保存的血小板产品中血小板计数无显著性差异,pH值下降明显;冰冻前后血小板计数有显著性差异,pH值无差异。保存3d内的血小板冰冻后血小板的输注回收率无差异,与保存4d、5d的血小板冰冻后的回收率有显著差异。结论(22±2)℃振荡保存3d内的血小板可以制备冰冻血小板,保存4-5d的血小板可以输注但不宜制备冰冻血小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并比较机器单采法及手工法分离制备血小板制剂用于儿科血液病输注的效果。方法输注机器单采血小板患儿463例次为机采制剂组,输注手工分离血小板制剂患儿155例次为手工制剂组,分别在输注后24、48及72h作外周血血小板计数,观察临床止血效果、有无输血反应发生,计算血小板计数增加校正指数(CCI)、血小板回升率(PPR)、输注无效率、输血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输注后24、48、72h,机采制剂组:CCI分别为18.9、15.4、14.1,PPR分别为33.4%、27.8%、25.0%;手工制剂组:CCI分别为11.3、9.4、2.9,PPR分别为20.3%、10.3%、3.8%;机采法制剂组均明显高于手工制剂组(P<0.01)。机采制剂组输注无效率10.58%、输血反应发生率3.02%,手工制剂组相应为32.90%及11.61%,机采组虽都明显低于手工组,但两组均达到较好的临床止血目的,组间无差异。结论输注机器单采血小板制剂能更有效地提高血液病患儿的血小板值,减少其血小板输注无效及输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机采新鲜血小板与新鲜冰冻血小板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机采新鲜冰冻血小板的临床应用效果,缓解抢救患者时新鲜血小板供不应求的现象。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机采新鲜血小板与机采新鲜冰冻血小板进行临床输注,观察输注前后患者的临床体征及血小板计数。结果机采新鲜血小板组疗效显著优于新鲜冰冻血小板组(P〈0.05)。结论机采新鲜冰冻血小板可用于抢救因血小板减少导致的出血性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小剂量第2信使调节剂混合物[thrombosol(TS):250μmol/L阿米洛利、50μmol/L硝普钠、100μmol/L腺苷和2%二甲基亚砜(DMSO)]冰冻保存血小板的体外功能变化。方法新鲜浓缩血小板应用终浓度2%DMSO、1×TS或2%DMSO+1/2TS中浓度的阿米洛利和硝普钠为冰冻保护剂-80℃保存,分别在冰冻前,冻存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复温后,检测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凝血酶诱导的聚集反应、血小板表面CD42b、CD62p和CD63分子改变。结果2%DMSO+1/2TS中浓度的阿米洛利和硝普钠冰冻保存血小板的Plt、凝血酶诱导的聚集反应和CD42b表达水平明显高于2%DMSO组(P<0.05或<0.01),CD62p和CD63表达显著低于2%DMSO组(P<0.05或P<0.01),所有检测结果均与TS组血小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随冰冻保存时间的延长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2%DMSO+1/2TS中浓度的阿米洛利和硝普钠冰冻保存6个月血小板的体外功能与TS冰冻保存血小板相当。  相似文献   

20.
背景:由于实行义务献血后血小板来源紧张,输注新鲜单采血小板有时难以保证.而冰冻单采血小板有较好的即刻止血效果,可用于各种低血小板患者的止血.目的:探讨冰冻单采血小板输注在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中的替代疗效.方法:44例血液病或淋巴瘤患者均接受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血小板计数低于40x109L-1,随机分为新鲜血小板组、冰冻血小板组,22例/组.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0-14d,新鲜血小板组患者直接输注经专用白细胞滤器过滤后的新鲜单采血小板:冰冻血小板组患者将同型冰冻单采血小板取出后,放入37℃水浴迅速融化,用白细胞滤器过滤后,于40min内输注.一般每3d输注1次,10U/次,共输入3~16次,输入次数根据患者出血情况酌情增减.结果与结论:与新鲜血小板组比较,冰冻血小板组输注后24h血小板及凝血四项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输注后48h血小板计数显著降低(P<0.01);输注后72h出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血小板计数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凝血酶时间及纤维蛋白原无明显差异(P>0.05).建议在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中,应用冰冻单采血小板防止出血输注时间为2d输注1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