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发生低血压的原因,早期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实验组实施详细评估,早期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透析护理法,监测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率实验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01)。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详细评估,并早期进行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患者低血压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采用不同钙离子浓度透析液对血液透析相关高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血液净化中心合并透析过程中血压升高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随机分为H组(透析液钙离子浓度1.75mmol/L),M组(透析液钙离子浓度1.50mmol/L)及L组(透析液钙离子浓度1.25mmol/L),透析液其他成分均相同。监测患者每次透析过程中血压变化,记录透析前与透析过程中的最高血压,计算收缩压及舒张压升高值,比较3组间差异,同时监测透析过程中副反应发生率,统计学分析。【结果】H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升高值大于M组及L组(P〈0.05),M组与L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升高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组头痛发生率高于M组与L组(P〈0.05),L组肌肉痉挛发生率高于H组与M组(P〈0.05)。【结论】用钙离子浓度为1.25、1.50mmol/L的透析液可有效控制血液透析过程中血压升高的程度,采用钙离子浓度为1.25mmol/L透析液可较怏控制透析相关高血压,但采用钙离子浓度为1.50mmol/L透析液其透析副反应发生率可能较低。  相似文献   

3.
李虹  常保超  张玮  刘丽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11):1577-1579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过程中进食时间对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在透析时出现低血压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5例,采用自身对照方法,按不同进食时间,分别给予透析中禁食、透析2 h内进食及透析3 h后进食,进食量约250 g。每种方法观察2周,记录每次进食前和进食后30 min平均动脉压,透析前及透析中每小时平均动脉压,并进行比较。结果:3组患者进食前后平均动脉压差、透析前平均动脉压和透析中最低平均动脉压差及3组患者低血压、症状性低血压发生率及护理干预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 h后进食组各项指标与其余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患者透析前平均动脉压及发生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停止透析的例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低血压倾向的患者,应选择在透析2 h内进食,避免在透析3 h后进食,有助于预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梁颖 《中国医药导报》2014,(22):125-128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陕西省友谊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0例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措施不同分为常规护理组50例和集束化护理组50例。观察两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依从性、生活习惯依从性、饮食依从性和运动依从性情况,观察两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血压、透析过程中血压、透析前血钠浓度、透析后血钠浓度、透析前体温、透析过程中体温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透析前血压、透析前血钠浓度、透析后血钠浓度、透析前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集束化护理组血液透析依从性、生活习惯依从性、饮食依从性和运动依从性均高于常规护理组,集束化护理组透析过程中血压、透析过程中体温均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后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一体化治疗对慢性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2012年来我院进行首次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125例分为二组,A组为在进行血液透析前未进行一体化治疗,B组患者透析前进行了一体化治疗,观察CO2CP,Scr,Ccr,Hb,Alb,血P、血Ca,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及透析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在营养治疗,肾性贫血的纠正,监测甲状旁腺激素及调节钙磷平衡,血压控制等方面均不如B组患者(P<0.05);与B组比较,A组患者的贫血、代谢性酸中毒、钙磷代谢紊乱、低白蛋白血症明显,急诊透析多,血压控制不理想(P<0.05)。结论:通过对慢性肾脏病患者一体化治疗的管理,患者延缓进入透析的时间且并发症明显减少,替代治疗的血管通路充分,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6.
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液透析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液透析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2月收治的35例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对其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呼吸、肾功能、电解质等指标改变情况,总结透析治疗的有效护理方法。患者血液透析治疗后K+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a+、Cl-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经全面护理后血压、心率、呼吸、肾功能显著改善,与护理前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护理后K+显著低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a+、Cl-与护理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给予血液透析治疗与全面有效的护理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讨论腹膜透析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有关原因。方法对2005年11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150例腹膜透析患者病历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并选择同期血液透析患者150例作为对照,比较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治疗后的并发症情况。将150例腹膜透析患者分为心力衰竭组、非心力衰竭组及感染组和非感染组,以评价有关并发症情况。结果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在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力衰竭组、感染组与非心力衰竭组、非感染组在血液检测、心脏功能及血压检测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心力衰竭组和感染组,更容易出现高血压、心力衰竭、心肌病、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结论对于腹膜透析患者,要密切关注有心力衰竭及各种感染的病患,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8.
刘斌  林家弟  巴桑 《当代医学》2011,17(11):21-22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24h动态血压变化情况。方法对86例血液透析患者及80例正常人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对血压变化的各项参数:24h平均收缩压(24hSBP)、24h平均舒张压(24hDBP)、日间平均收缩压(dSBP)、日间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最高收缩压与最低收缩压的差值(max-minSBP)、最高舒张压与最低舒张压的差值(max-minDBP)、日间平均收缩压与夜间平均收缩压的差值(d-nSBP)、日间平均舒张压与夜间平均舒张压的差值(d-nDBP)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血液透析患者24hSBP、24hDBP、dSBP、dDBP、nSBP、nDBP、max-minSBP、max-minDBP、d-nSBP、d-nDBP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夜间血压持续升高,昼夜节律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 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认为残余肾功能对患者预后存在较大影响,本研究将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的依从性对残余肾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5年2-5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行维持性血透且透析间期24小时尿量 ≥ 200 ml的患者62例,根据依从性评定标准分为依从性好和依从性差2组,过程中因为移植、转院、感染、手术等原因,剔除10例患者,余下52例患者,每组26例,比较2组患者分组时及1年后透析间期24小时尿量,透析前后肌酐(Scr)、尿素氮(BUN)、血红蛋白(Hb)、甲状旁腺激素(PTH)、血钾、血钙、血磷、血清铁、铁蛋白、铁饱和度、白蛋白、C反应蛋白(CPR)、总维生素D、总尿素清除率(Kt/V),每次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率及透析前的血压。比较2组患者2015年5月和2016年5月的各项指标。 结果 1年后,依从性好的组较依从性差的组透析间期24小时尿量多,PTH、铁蛋白控制得更好,总维生素D高,透析间期体重增长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可以减少患者透析间期体重的增长率、尿量维持得更多更久,能保护患者的残余肾功能,延缓残余肾功能的降低。   相似文献   

10.
赵茜芸  郝丽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0):1501+1562
目的探讨透析液钠离子浓度的改变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7月-2012年2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血液透析的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高血压患者,分别给予透析液钠离子浓度为140mmol/L(透析模式A)和透析液钠离子浓度为135 mmol/L(透析模式B)的透析模式各透析3个月,采用自身对照,观察患者前3个月和后3个月血压的变化。结果通过6个月的观察发现,透析模式B的患者透析后与透析前比较,血压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37、18.139,P<0.01);透析模式A的患者透析后与透析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18、0.264,P>0.05)。结论透析模式B的血压控制显著优于透析模式A,降低透析液钠离子的浓度可以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单纯超滤联合血液透析序贯疗法对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干预作用。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1年11月入住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40例维持性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0例采用单纯超滤联合血液透析序贯疗法,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比较2组患者透析中血压、临床症状和超滤量。结果:序贯透析患者透析低血压的平均水平为[(98±9)/(56±7)]mmHg,高于常规透析组[(85±21)/(55±8)]mmHg,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透析组透析低血压发生率为6.3%,较常规透析组(15.7%)明显减少(P<0.05),并且其透析充分性并没有降低。结论:单纯超滤联合血液透析序贯疗法对血液透析过程中的血液动力学具有稳定作用,可有效预防透析低血压,并提高血液透析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钠曲线联合超滤曲线透析模式预防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的效果。方法将22例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进行透析、观察组采用钠曲线联合超滤曲线模式进行透析,观察比较两组在透析的不同时间血压变化情况、发生低血压的例次数及血容量下降和超滤量情况。结果在透析后3h、4h时,观察组患者血压变化较对照组稳定,发生低血压的例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血容量下降和超滤量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钠曲线联合超滤曲线透析模式能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可有效预防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且有利于充分脱水,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3.
杨黎明  张勤  沈利  陆咏 《医学综述》2012,18(12):1935-1938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充分性和营养状况与血压及心血管症状的关系。方法 120例MHD患者连续测量6次透析前后的血压,并计算平均动脉压。同时,透析前后抽血测定生化值、甲状旁腺激素(PTH)、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等;拍摄X线胸片测心胸比例,计算尿素清除指数(KT/V)、尿素氮清除率(URR)、时间平均尿素浓度(TACurea),调查和记录MHD患者心血管症状发生情况。结果 KT/V与Hb、血清白蛋白、PTH及Hct有相关性(P<0.05);透析充分组和透析不充分组透析后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状况良好组与营养状况不良组透析前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充分组和营养状况良好组心血管症状发生率较透析不充分组和营养状况不良组明显减少。结论充分透析和良好的营养状况可使MHD患者的血压得到良好控制,减少心血管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王苏杭  董春锋 《医学综述》2013,19(12):2268-2270
目的探讨在线血容量监测法与离心沉淀法监测血容量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应用德国Fresenius 4008S型血液透析机在线血容量监测系统(BVM),记录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北京顺义区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常规血液透析的76例尿毒症患者于透析开始、透析2 h和透析结束时相对血容量(RBV)值;同时根据离心沉淀法,根据计算公式ΔBV=(Hct后-Hct前)/Hct后分别计算出透析2 h和透析结束RBV变化(Δ'BV)(Hct后指的是透析2 h和透析结束时Hct值,Hct前指的是透析开始时Hct值),所得数据与在线血容量实际监测得出透析2 h和透析结束相对血容量变化ΔBV(计算公式为ΔBV=1-RBV后)(RBV后指透析2 h和透析结束时的RBV值)进行比较,比较两种检测方法是否存在差异。结果离心沉淀法计算Δ'BV值与在线血容量监测测得的ΔBV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线血容量监测法可以替代离心沉淀法监测血容量,是一种简单、无创、连续性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观察连续性动静脉血液滤过(CAVH)用于肾移植后体内水钠潴留患者的疗效,对我院89例肾移植后体内水钠潴留患者行CAVH,使用床边P-21泵血滤机及膜面1.4 m~2聚砜膜透析器,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流速25~45mL/min。在血滤过程中,使用10%NaCl 10 mL,输白蛋白、全血、林格平衡液;监测心率、血压、液体出入量、细胞因子、移植肾功能、血气、胸片、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情况。追踪1~2年,78例(随防1年)、75例(随防2年)移植肾功能恢复良好,67例患者心功能及肺部通气功能改善,4例规律透析,11例死于多脏器衰竭。提示:应用CAVH可减少血容量,减轻细胞内外水肿,从而减轻移植肾、肺、脑水肿,从而改善移植肾的功能及肺泡通气功能;CAVH用于急诊重症患者是安全、有效和简便的。  相似文献   

16.
顾毅 《实用全科医学》2009,7(9):1014-1015
目的探讨血流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有机磷农药物中毒的效果和护理措施。方法将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透析组30例和非透析组25例,透析组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并采用相应护理措施;非透析组行常规内科治疗护理。结果透析组患者昏迷时间、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非透析组(P〈0.05),阿托品用量减少,病死率下降。结论常规治疗加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且护理措施得当,可提高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合并HIV携带的治疗。方法患者,男,35岁。急性肾炎病史27年,尿毒症病史1年,血液透析治疗7个月,期间发现抗-HIV阳性,乙肝病毒携带。结果给予血液透析知识教育,饮食指导,行规律性透析,对症治疗,纠正贫血,控制血压,改善营养状态。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合并HIV携带者需要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及时纠正并发症,同时要求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8.
许梅 《中华全科医学》2012,(8):1319-1320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和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实验组19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对照组21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仅实行常规护理。分别观察患者血压异常波动发生率、穿刺成功率、内瘘闭塞率、满意率及血检查指标,同时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在血压异常波动发生率、内瘘闭塞率要低于对照组,在穿刺成功率及满意度方面要优于对照组,血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及血红蛋白含量要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降低血液透析并发症的发生,改善血检测指标,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选择本院肾病内科收治的114例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分为腹膜透析组和血液透析组,各57人。使用动态血压仪监测血压,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6、12个月后的动态血压变化值,利用血压值计算动脉硬化指数(AASI),检测患者血清中PTH、Hb、TC含量。透析6、12个月后,2组患者的AASI及收缩压明显高于透析前;3、6、12个月后,腹透组的血钙含量、透析充分性指标KT/V、Ccr及血清中PTH、Hb、TC含量明显优于血透组;且感染率明显少于血透组。不同透析方式对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的动态动脉硬化指数的变化无明显影响,但改善了患者的钙代谢指数及透析充分性指标。  相似文献   

20.
姚萍  沈淑波 《黑龙江医学》2007,31(5):325-326
目的研究不同钙浓度透析液对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甲状旁腺素(iPTH)及血压的影响。方法3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钙浓度1.25、1.5及1.75 mmol/L透析液连续进行5次常规血液透析治疗,于下次行血液透析时,分别于透析前后测定血清Ca++、P-、iPTH水平。比较3组患者血清Ca++、P-、Ca++×P-及iPTH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结束时,DCa 1.5与DCa 1.75组,血清Ca×P水平DCa 1.5组无变化、DCa 1.75组升高(P〈0.05);iPTH水平DCa 1.5组升高(P〈0.05),DCa 1.75组降低(P〈0.05)。DCa 1.25组血清Ca×P水平明显降低(P〈0.01),iPTH水平有显著升高(P〈0.01)。结论高钙透析可增加透析患者的钙负荷及转移性钙化的发生,低钙透析可在有限时间内减轻高钙负荷并降低血压,但长期应用低钙透析液应监测iPTH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