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检测胸腺瘤组织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细胞数,探讨TAMs与胸腺瘤临床病理特征的联系,为胸腺瘤的病理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简易可行的新指标。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95例胸腺瘤组织中的TAMs,电话随访及医院病历记录收集随访资料。单因素检验分析TAMs与胸腺瘤多种临床病理特征的联系,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患者的生存状况。结果:TAMs在不同亚型胸腺瘤中的细胞数明显不同,在B1、B2、B3、C型肿瘤组织中随肿瘤恶性度增加而阳性率逐渐增高,其百分率分别为2.9%、5.4%、11.9%、13.2%(P<0.05),在侵袭性胸腺瘤中的阳性率也明显高于非侵袭性胸腺瘤(P<0.05);单因素分析表明TAMs表达、胸腺瘤分型、侵袭性与胸腺瘤患者术后远期生存率有显著相关性。结论:胸腺瘤组织中TAMs细胞数与其病理分型及侵袭性密切相关,检测TAMs可为判断胸腺瘤患者的预后提供简单易行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HuR蛋白在胸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胸腺瘤是否发生侵袭邻近器官及组织学分型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uR在50例胸腺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HuR的表达与胸腺瘤是否发生侵袭相关(P〈0.05),无侵袭及有侵袭阳性率分别为40.91%及78.57%。HuR的表达与胸腺瘤的组织学分型相关(P〈0.05)。结论:HuR在胸腺瘤细胞核中高表达可能参与了胸腺瘤的发生发展过程,有望影响胸腺瘤的术后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 TAMs )在三阴性乳腺癌(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108例TNBC组织中 TAMs的表达情况,同时检测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 Microvessel density , MVD ),分析TAMs表达与 TNBC临床病理参数、MVD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TAMs表达与患者年龄无关,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TNM 分期及MVD密切相关。生存分析显示TAMs与TNBC术后5年无病生存时间(Disease-free survival, DFS)及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相关;MVD与5年DFS相关,而与OS未见相关性。 Cox回归分析示TAMs是TNBC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AMs高表达提示TNBC预后不良,TAMs可成为判断预后的免疫指标之一。 TAMs与MVD密切相关,可能通过促进瘤内血管增生,从而促进TNBC的生长、侵袭和转移,进一步影响TNBC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陈岗  陈文虎 《实用癌症杂志》2000,15(6):573-574,601
目的:研究胸腺瘤中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增殖指数,PI)与病理分型和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对51例胸腺瘤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CNA表达,并与Masaoka’s临床分期及M-M病理组织学分型结果作相关性分析。结果:A组(非侵袭性胸腺瘤)23例;B组(侵袭性胸腺病)21例;C组(胸腺癌)7例,PCNA表达阳性大多为上皮样分化的瘤细胞。临床I期25例:Ⅱ期10例;Ⅲ期9例;Ⅳ期7例。  相似文献   

5.
胃间质瘤的临床病理与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王卓才  黄小让  赖日权  罗祝泉 《癌症》2000,19(6):579-581
目的 探讨胃间质瘤(gastric stromal tumor,GST)的组织发生、组织分型及预后关系。方法 结合临床病理特点与免疫组化CD34、S-100蛋白、SMA标记对60例GST进行观察。结果 GST良、恶性与肿瘤大小、核分裂像多少、细胞异型性、细胞密度、肿瘤组织浸润相关(P〈0.05),而与肿瘤出血、坏死无关(P〉0.05);CD34、S-100蛋白、SMA阳性率与肿瘤分化程度、转移生存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c-myc基因在胸腺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c-myc基因与胸腺瘤的发生发展、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myc在41例胸腺瘤和18例非肿瘤胸腺组织中的表达,结合胸腺瘤WHO分型、Masaoka分期,研究c-myc基因在胸腺瘤各分型、分期中的表达情况。结果c-myc在胸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3.4%,在非肿瘤胸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6.7%,两者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c-myc在良性胸腺瘤(A/AB型)和恶性胸腺瘤(B1~B3型)中的表达分别为30.0%和74.2%,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c-myc在非侵袭性胸腺瘤(Ⅰ期)与侵袭性胸腺瘤(Ⅱ~Ⅳ期)中的表达分别为33.3%和75.9%,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myc与胸腺瘤的发生发展有关;与胸腺瘤的恶性程度、侵袭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EGFR、p53、Bcl-2表达,Ki-67标记指数(Ki-67Li)与胸腺瘤WHO组织学分型、分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46例胸腺瘤患者EGFR、p53、Bcl-2的表达和Ki-67标记指数。结果胸腺瘤EGFR、p53、Bcl-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4.8%、56.5%、54.3%,Ki-67标记指数平均值为11.0%。EGFR、p53、Bcl-2蛋白表达与胸腺瘤WH0组织学分型均无明显关系;B2、B3、C型与A、AB、B1型之间Ki-67标记指数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Bcl-2蛋白表达与胸腺瘤Masaoka分期和预后均无关系(P〉0.05);EGFR、p53蛋白的过度表达和Ki-67标记指数与胸腺瘤Masaoka分期明显相关(P〈0.05);Ki-67标记指数与预后有关(P〈0.05)。结论EGFR、p53蛋白的过度表达和Ki-67标记指数与胸腺瘤Masaoka分期明显相关,反应其侵袭性,Ki-67标记指数还与组织学分型相关,并可作为估计胸腺瘤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胸腺瘤组织及瘤旁组织端粒酶的活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改良的TRAP法检测18例侵袭性胸腺瘤、39例非侵袭性胸腺瘤和瘤旁组织以及20例正常胸腺组织端粒酶活性,用Tecan酶免分析仪连续测定其450—630nm的OD值。结:果:18例侵袭性胸腺瘤及其瘤旁组织端粒酶阳性率及活性强度OD明显高于非侵袭性胸腺瘤。结论:端粒酶的检测有可能作为判别胸腺瘤良、恶性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鼻咽NK/T细胞淋巴瘤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数量与肿瘤增殖指数,以及2种巨噬细胞标志物(CD68与CD163)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31例鼻咽NK/T细胞淋巴瘤和12例炎性反应病例的Ki67,CD68以及CD163。并对染色结果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和t检验。结果:鼻咽NK/T细胞淋巴瘤中的TAMs数与肿瘤的增殖活性具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性(P=0.024),同时,CD163与CD68阳性细胞数密切相关(P=0.009),CD68的阳性率略高于CD163,但无统计学意义。鼻咽NK/T细胞淋巴瘤中TAMs的数量,与反应性病变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鼻咽NK/T细胞淋巴瘤中的TAMs与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密切相关,表明TAMs可促进NK/T细胞淋巴瘤细胞的增殖。并且2种标志物(CD68及CD163)均可识别TAMs。而CD163为TAMs的标志物似乎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10.
白雪  章明放  张玉洁  李麟  张云莎  李伟 《世界肿瘤杂志》2009,8(2):110-112,120,F0004
目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旨在探讨TAMs对子宫内膜样腺癌侵袭过程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二步法检测67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的肿瘤内和肿瘤边缘的CD68和CD34的表达,分析TAMs与子宫内膜样腺癌各临床病理指标、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之间的关系。结果分别有65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的肿瘤内和61例的肿瘤边缘表达有CD68^+细胞(TAMs)。肌层浸润深度≥1/2者的肿瘤内TAMs和边缘TAMs数量均多于无浸润或肌层浸润深度〈1/2者(P〈0.05),伴有淋巴结转移者的边缘TAMs数量多于不伴淋巴结转移者(P=0.001);肿瘤内TAMs数量与MVD呈正相关(P=-0.001)。结论TAMs参与了子宫内膜样腺癌侵袭转移过程,且与肿瘤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1.
王凤华 《陕西肿瘤医学》2010,18(8):1512-1514
目的:研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胸腺病理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09年8月,我院重症肌无力中心128例手术切除的胸腺病理表现。结果:128例患者中,胸腺增生77例(60.16%),胸腺瘤30例(24.22%),胸腺萎缩16例(12.42%),此外还有胸腺囊肿2例、转移癌1例、生殖细胞癌1例、鳞状细胞癌1例。胸腺瘤中AB型14例(10.94%),B2型8例(6.24%),B3型及B1型均3例(2.34%),A型2例(1.59%)。结论:根据不同的病理诊断指导临床术后治疗及预后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抗凋亡基因Bag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62例胃癌及11例正常胃组织中Bag1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所有的病人均电话随访。结果:胃癌组织中Bag1阳性表达率为41.9%(26/62),显著高于胃正常组织的9.1%(1/11)(P〈0.05);Bag1在胃癌中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肿瘤发生的部位、浸润深度无关(P〉0.05),但与胃癌病理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P〈0.05)。Bag1阳性的患者生存期短于阴性患者。结论:胃癌组织中存在不同水平Bag1基因的高表达,对胃癌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NGAL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GAL在83例结、直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NGAL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5.4%,明显高于在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P〈0.001),NGAL表达与结、直肠癌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P〈0.05)有关,而与患者年龄、性别、部位、肿瘤直径、肿瘤大体形态、病理类型、癌性肠梗阻无关(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NGAL阳性表达组5年无复发生存率低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结论]NGAL阳性表达与结、直肠癌浸润、转移、预后不良有关,NGAL可能是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监测复发的潜在生物学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肾癌组织中E-cad和Ki-67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关系,探讨其在肾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方法)测定43例肾癌患者癌组织标本中E-cad和Ki-67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情况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肾癌中E-cad和Ki-6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3.2%和39.5%,正常肾组织阳性表达分别为63%和0。二者阳性表达均与肿瘤分期、临床分级密切相关(P〈0.05),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之间无相关性。在肾癌中E-cad和Ki-67蛋白阳性表达具有密切相关性(P〈0.01)。结论:肾癌E-cad和Ki-67表达与其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对肾癌患者预后及术后治疗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4E,eIF4E)在食管癌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食管癌组织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eIF4E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eIF4E mRNA在食管癌及癌旁组织中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61±0.079,0.442±0.061(P〈0.05);不同分化的食管鳞癌eIF4E表达量不同(P=0.012),多重比较显示低分化鳞癌的表达量高于高分化鳞癌的表达(P〈0.05);不同浸润深度的eIF4E mRNA的表达量不同(P=0.003),多重比较显示在深肌层和纤维膜的表达量高于黏膜层的表达量(P〈0.05)。eIF4E蛋白在食管癌和正常食管黏膜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00%、30.80%(P=0.001);与病理学分级呈正相关(rs=0.228,P〈0.05);不同浸润深度的eIF4E蛋白表达量不同(P〈0.05)。而两者均与食管癌的患者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等临床病理学特征无关(P〉0.05)。eIF4E蛋白高表达组及低表达组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31.8%、53.3%(P〈0.05)。Cox模型分析得出eIF4E蛋白不能作为判断食管鳞癌预后的独立指标(P=0.211)。结论:eIF4E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其可能参与了肿瘤的浸润和发展,并可以和其他指标共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6.
陈小玲  袁苏徐  陈琛  毛一香  徐刚  王宪远 《癌症》2009,28(12):1328-1332
背景与目的:恶性肿瘤细胞表达共刺激分子B7-H1来抑制T细胞功能,逃避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本研究通过检测人胰腺癌组织中B7-H1蛋白的表达,探讨其与胰腺癌患者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7-H1在40例胰腺癌组织和10例癌旁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用卡方检验或确切概率法分析B7-H1的表达与胰腺癌患者各临床病理指标以及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40例胰腺癌组织中B7-H1阳性率为45.00%(18/40),高于癌旁正常胰腺组织(P〈0.05);B7-H1表达与患者肿瘤分期、术前CA19-9有关(P〈0.05)。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显示,B7-H1表达是胰腺癌患者无复发生存期、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人胰腺癌组织中存在B7-H1蛋白表达,B7-H1表达与胰腺癌患者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Ⅰ~Ⅱ期乳头状甲状腺癌(PTC)患者肿瘤组织中BRAF基因V600E突变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RT-PCR法检测374例Ⅰ~Ⅱ期PTC患者组织样本中BRAF基因V600E突变,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结果 374例PTC患者标本中BRAF基因V600E的突变率为40.37%(151/374)。BRAF基因V600E突变与包膜侵犯、多灶、多次131I治疗相关(P<0.05)。374例 PTC患者中31例复发,复发患者中有BRAF基因V600E突变的22例。31例复发病例中,BRAF基因V600E突变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5.3年(95%CI:3.9~6.7年),未突变患者为7.0年(95%CI:5.1~8.9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BRAF基因V600E突变及包膜侵犯是Ⅰ~Ⅱ期PTC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 BRAF基因V600E突变可能是Ⅰ~Ⅱ期PTC患者预后的一项重要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Rin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增殖和迁徙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0例手术切除的NSCLC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三步法)检测Rin1在NSCLC中的表达分布水平,并与相应的癌旁组织进行对比分析。采用Ki-67标记指数评估肿瘤细胞的增殖率。结果:90例NSCLC组织中,48(48/90,53.3%)例Rin1表达上调。Rin1的表达与TNM分期和淋巴转移有关,Rin在Ⅲ~Ⅳ期患者中的表达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65.1%VS42.6%),P=0.032;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65.9%VS41.3%),P=0.019。Rin1阳性表达患者生存时间较短,Rin1阳性表达患者生存时间明显低于Rin1阴性表达患者[(31.15±21.69)VS(48.31±29.31)个月],P〈0.05。结论:Rin1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相应正常的肺组织,Rin1的高表达在肿瘤细胞增殖和迁徙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与NSCLC患者生存率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