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通过青海地区胃癌患者的贫血状况的分析,明确本地区贫血与胃癌分期及化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4年6月到2008年4月来院治疗的胃癌患者258例,检查血常规以了解贫血的状况,分析贫血发生率与肿瘤分期的关系。跟踪病例化疗情况,分析化疗后贫血发生率及其与预后间的关系。结果:样本中贫血发生率为43.8%。其中女性中为51.8%;男性中为41.6%,无显著性差异。在258例病人中具有完整TNM分期的195例,胃癌患者的贫血发生率根据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肿瘤大小、年龄不同有显著性差异。肿瘤在胃贲门区、胃体部、胃窦区贫血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258例胃癌患者接受三周期化疗后,贫血病人为161例。其中化疗后出现贫血的病人有46例,疾病控制率(DCR)为78.26%,客观缓解率(ORR)为21.74%。而化疗后无贫血的17例病人,疾病控制率(DCR)94.12%,客观缓解率(ORR)为52.94%。贫血组和非贫血组的DCR和ORR有显著性差异。在化疗过程中,15例病人接受了输血治疗,没有关于铁剂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治疗的记录。结论:按NCI标准判断,青海地区胃癌相关性贫血的发生率与国内其他地区发生率相近。胃癌相关性贫血的发生率与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肿瘤大小、年龄有关。化疗过程中发生贫血的病人对化疗的反应差,化疗过程中未发生贫血的病人疗效较好。本研究中贫血的发生率与患者性别及肿瘤的部位无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以多西他赛为主的化疗方案与以奥沙利铂为主的化疗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胃癌在Lauren分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11例晚期胃癌患者,对有随访结果的199例进行Lauren分型,其中肠型88例,弥漫型105例,混合型6例。一线以多西他赛为主化疗方案的109例,以奥沙利铂为主化疗方案的54例,其他化疗方案36例。中位可评价周期数为4周期,且疗效可评价。结果 在肠型组中以多西他赛为主化疗的客观有效率(ORR)为26.7%,疾病控制率(DCR)为86.7%,中位疾病无进展期(mPFS)为4.50月,中位总生存期(mOS)为15.67月;在肠型组中以奥沙利铂为主化疗的客观有效率(ORR)为15.0%,疾病控制率(DCR)为85.0%,中位疾病无进展期(mPFS)为6.33月,中位总生存期(mOS)为21.50月。在弥漫型组中以多西他赛为主化疗的客观有效率(ORR)为18.9%,疾病控制率(DCR)为67.9%,中位疾病无进展期(mPFS)为2.53月,中位总生存期(mOS)为7.23月;在弥漫型组中以奥沙利铂为主化疗的客观有效率(ORR)为10.7%,疾病控制率(DCR)为67.9%,中位疾病无进展期(mPFS)为3.57月,中位总生存期(mOS)为7.23月。因混合型病例较少,故未列入统计之列。结论 弥漫型胃癌较肠型胃癌的预后差。以多西他赛为主化疗方案和以奥沙利铂为主化疗方案在胃癌Lauren分型的肠型和弥漫型中ORR、DCR、mPFS以及mOS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晚期胃癌患者中淋巴细胞抗原6复合物E(LY6E)的表达与“紫杉醇脂质体+奥沙利铂+氟尿嘧啶”(POF)方案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45例一线接受POF化疗的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LY6E的表达情况,计算客观有效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统计分析LY6E的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近期疗效及临床受益率的关系。结果:45例患者中,LY6E的阳性率为71.1%。未分化-低分化腺癌LY6E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中-高分化腺癌(78.9% vs 28.6%,P<0.05)。45例患者ORR为31.1%,DCR为55.6%,临床受益率为40.0%。与LY6E(-)患者相比,LY6E(+)患者的ORR、DCR和临床受益率均显著降低(ORR:18.8% vs 61.5%;DCR:43.8% vs 84.6%;临床受益率:28.1% vs 69.2%)(P<0.05)。LY6E的表达与POF方案所致化疗毒副反应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LY6E与晚期胃癌分化程度相关,晚期胃癌患者中LY6E的表达可能成为预测POF方案化疗敏感性的新指标,并有可能成为胃癌治疗潜在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真实世界中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在治疗尿路上皮癌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32例行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吉西他滨/顺铂或紫杉醇)的尿路上皮癌患者资料,统计分析治疗期间出现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疗效评估。结果 患者分组:替雷利珠单抗联合紫杉醇组15例,替雷利珠单抗联合GC组17例。共24例患者获得有效疗效分析,总体的客观缓解率(ORR)为54.2%,疾病控制率(DCR)为83.3%。在替雷利珠单抗联合紫杉醇组和替雷利珠单抗联合GC组中ORR分别为50.0%与58.3%,DCR分别为75.0%和91.7%。32例患者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包括贫血(56.3%)、食欲下降(53.1%)、皮肤瘙痒(50.0%),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8%。其中常见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包括皮肤毒性(53.1%)、免疫性结肠炎(9.4%)。结论 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尿路上皮癌患者疗效显著,安全可控,但应注意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PD-1单抗治疗晚期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PD-1单抗治疗48 例晚期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其客观有效率、无疾病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及不良反应。结果:48 例患者在接受PD-1单抗2周期治疗后,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3例,疾病稳定(SD)33例,疾病进展(PD)12例,客观有效率(ORR)为6.25%,疾病控制率(DCR)为75%。截至随访结束,33例出现无进展生存期(PFS) 终点事件,12例出现总生存期(OS)终点事件,全组客观有效率(ORR)为6.25%,疾病控制率(DCR)为75%,中位 PFS 为106.5天,中位OS为185天。肺癌亚组客观有效率(ORR)为4.55%,疾病控制率(DCR)为81.8%,中位PFS为106.5天,中位OS为202天。全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31.2%,主要为恶心呕吐7 例(14.5%),骨髓抑制5例(10.4%),发热2例(4.2%),皮疹1例(2.1%),肝功能损害 2例(4.2%)。结论:PD-1单抗治疗晚期肿瘤具有一定疗效,患者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研究阿霉素和异环磷酰胺(adriamycin ifosfamide,AI)方案化疗联合安罗替尼维持治疗对软组织肉瘤肺转移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18年6月至2022年4月软组织肉瘤肺转移接受AI方案化疗联合安罗替尼维持性治疗的32例患者。按照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1.1进行治疗效果评价,计算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及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统计分析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mPFS)、中位总生存期(median overall survival,mOS)及相关不良事件。结果:32例软组织肉瘤肺转移患者中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1例(3.1%),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10例(31.2%),病情稳定(stable disease,SD)9例(28.1%),疾病进展(progress disease,PD)12例(37.5%),ORR为34.3%...  相似文献   

7.
《中华肿瘤杂志》2022,(4):364-369
目的探讨真实世界艾立布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北京市朝阳区三环肿瘤医院、山东省肿瘤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包头市肿瘤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 rank检验, 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 77例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5个月, 客观缓解率(ORR)为33.8%, 疾病控制率(DCR)为71.4%。三阴性乳腺癌患者ORR为23.1%, DCR为57.7%;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ORR为40.0%, DCR为77.8%;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过表达型乳腺癌患者ORR为33.3%, DCR为83.3%。艾立布林为一线至二线治疗患者的ORR为50.0%, DCR为66.7%;三线至四线治疗患者的ORR为29.4%, DCR为76.5%;五线至十一线治疗患者的ORR为28.6%, DCR为71.4%。艾立布林单药治疗组患者的ORR为40.0%, DCR为66.0%;联合化疗或靶向治疗组患者的ORR为22.2%, DCR为81.5%。在辅助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奥沙利铂联合紫杉醇脂质体或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46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46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23例.其中,A组患者接受奥沙利铂联合紫杉醇脂质体方案化疗,B组患者接受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方案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的ORR为47.8%,DCR为78.3%;B组患者的ORR为43.5%,DCR为69.6%;两组患者的ORR和D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67、0.502).A组和B组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9.4个月和9.5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1).A组患者的中位PFS为6.9个月(95%CI:6.2~7.8个月),长于B组患者的5.4个月(95%CI:4.0~5.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两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疲劳乏力、腹泻、关节肌肉疼痛、恶心呕吐以及神经毒性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沙利铂联合紫杉醇脂质体方案和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接近,但在晚期胃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方面,奥沙利铂联合紫杉醇脂质体方案可能优于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阿帕替尼单药与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对晚期胃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按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解放军第105 医院晚期胃癌患者108 例,按随机表分组法分为A组54 例、B组54 例。A组患者持续阿帕替尼单药口服,B组患者给予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化疗,化疗3 周为1 个周期,4 个周期为1 个疗程,疗程结束后3 个月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A组CR 4 例、PR 25 例、SD 18 例、PD 7 例,ORR为53.7%,DCR为87.0%;B组CR 2 例、PR 19 例、SD 21 例、PD 12 例、ORR为38.9%,DCR为77.8%。A组患者ORR及DCR明显优于B组(均P<0.05)。所有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反应、骨髓抑制、高血压、手足综合征,均为1~2级;A组患者骨髓抑制及胃肠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P<0.05),B组患者手足综合征及高血压发生率低于A组(P<0.01)。结论:阿帕替尼单药靶向治疗近期有效率高于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化疗,两种治疗方案毒副反应均可控;阿帕替尼可作为晚期胃癌患者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复发或晚期转移性食管鳞癌的临床疗效以及免疫相关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复发或晚期转移性食管鳞癌患者的治疗经过和疗效,将患者随机分为免疫联合化疗组、化疗组各44例,统计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mission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 free survival,PFS)、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用log-rank检验进行影响PFS和OS的单因素分析、COX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并观察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结果:免疫联合化疗组和化疗组的ORR分别为8例(18%)和4例(9%),DCR分别为31例(70%)和20例(45%),免疫联合化疗较单纯化疗可延长患者mPFS(5.5个月vs 3.5个月,P=0.007)和mOS(11.25个月vs 7.75个月,P<0.001)。ECOG评分、肿瘤分化程度和转移部位数量是PFS和OS的影响因素。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主要有毛细血管增生症、甲状腺功能减低、乏力、食欲减退等,但多为1-2级,经对症处理后均可缓解。结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较单纯化疗在复发或晚期转移性食管鳞癌中可明显延长PFS和OS,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进展期胃癌预后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影响进展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多种因素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进展期胃癌的认识和治疗水平。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2002年12月间411例进展期胃癌术后患者进行了随访,对其一般资料、手术情况、病理结果及生存期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11例病例中失访48例,随访363例中目前仍存活174例,死亡189例,总体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9.89%、56.20%、50.76%。单因素分析:与进展期胃癌预后有关的因素包括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组织类型、浸润深度、分期、清扫淋巴结总数、淋巴结转移个数、淋巴管癌栓、切缘残留、淋巴结转移率、远处转移。多因素分析:与进展期胃癌预后相关的独立因素包括肿瘤分期、组织类型、转移淋巴结个数、淋巴结转移率、肿瘤大小。结论:经COX模型分析,肿瘤分期、组织类型、转移淋巴结个数、淋巴结转移率、肿瘤大小是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其中肿瘤分期是影响胃癌预后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组织芯片技术研究影响中国人胃癌患者预后的临床病理及生物学因素。方法:收集1072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构建组织芯片,结合免疫组化,检测p53和PCNA的表达,并用Kaplan-Meier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等统计方法分析影响中国人胃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成功构建了含有1072例胃癌信息的组织芯片,p53和PCNA在胃癌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55.1%和89.3%,进展期胃癌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早期胃癌。p53的过度表达与年龄、男性、贫血、腺癌、分化、浆膜侵犯和淋巴结转移高度相关,而PCNA则与年龄、肿瘤部位、腺癌、分化、浆膜侵犯、淋巴结转移以及TNM高度相关。单因素分析中,年龄、贫血、肿瘤大小、分化、肿瘤分期、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切缘、术中输血以及PCNA均与预后相关,而在Cox回归多因素分析中,年龄、肿瘤分化、分期、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术中输血以及PCNA与预后相关。结论:1072例胃癌的大规模组织芯片为胃癌的深入研究构建了一个良好的技术平台;胃癌患者的机体情况、肿瘤、手术情况和生物学因素在内的综合因素影响了其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71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NEN)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8年10月西京医院收治的71例G-NEN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5年生存率与年龄、肿瘤分级、TNM分期、肿瘤转移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生存率与肿瘤分级、TNM分期、肿瘤转移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生存率与TNM分期、肿瘤转移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 Cox风险生存模型统计结果表明TNM分期和复发转移是影响胃神经内分泌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性别、年龄、肿瘤直径、肿瘤分类、肿瘤分级、化疗与否、手术方式等与其预后无关(P>0.05)。复发转移在性别、年龄、肿瘤直径、肿瘤分级、肿瘤分类、脉管/神经侵犯、淋巴结转移数目、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辅助化疗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是否复发转移在TNM分期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年龄、肿瘤分级、肿瘤分期、是否复发转移是影响胃神经内分泌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因素,肿瘤分期、是否复发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α(ESR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乳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的方法检测193例中国汉族女性乳腺癌患者和71名正常女性对照者ESR1基因上rs11155816位点的基因型,以SPSS 11.0软件卡方检验处理数据。结果:rs11155816位点等位基因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rs11155816位点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与患者肿瘤位置及是否存在远处转移相关,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年龄、大小、组织学类型、受体表达无关。rs11155816位点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在乳腺癌人群与正常对照者间分布差异有显著性,乳腺癌人群中等位基因A频率高于正常人群(23.8%比15.5%,P〈0.05)。结论:rs11155816位点基因的多态性与乳腺癌患者的肿瘤位置和远处转移相关,等位基因A携带者乳腺癌发病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与目的:目前胃癌仍是癌症死亡的重要原因,其术后复发是导致胃癌患者生存率较低的主要因素。本研究旨在探讨胃癌患者术后早期、晚期复发转移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以便更好地改善胃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行胃癌根治性手术后出现复发转移的188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比较早期复发转移患者(≤2年)与晚期复发转移患者(>2年)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差异。结果:188例患者中,126例患者出现早期复发,62例患者出现晚期复发,总体中位复发时间为术后18个月。复发部位、淋巴结转移、浆膜浸润、无术前新辅助化疗、无术后辅助化疗及低分化是胃癌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复发部位、术前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及组织分化程度与术后复发有关。  相似文献   

16.
张力  胡玥 《癌症进展》2017,15(12):1480-1483
目的 观察健脾养正消癥方加减对胃癌患者肿瘤异常蛋白(TAP)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胃癌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健脾养正消癥方加减口服联合全身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4个周期治疗中每2个周期治疗后的TAP及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2个周期后的TAP水平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细胞亚群中,治疗组患者治疗2个周期和4个周期后的CD4+/CD8+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第4个周期后的CD4+/CD8+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养正消癥方加减联合全身化疗可降低与胃癌转移复发相关的TAP水平,升高与起积极免疫作用相关的CD4+/CD8+、CD4+水平,较单纯化疗可更好地降低胃癌患者的转移复发风险,改善胃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胸苷磷酸化酶(TP)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4例胃癌患者肿瘤组织中TP的表达,并探讨与临床病理因素、术后辅助化疗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TP表达阳性率为47.1%。TP阳性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30.94个月,TP阴性表达患者为34.43个月,两者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2)。TP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发病部位、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等病理因素以及与以氟尿嘧啶为主的辅助化疗的疗效无明显相关性。结论:TP表达与胃癌患者长期生存有一定的相关性,有可能成为预测胃癌预后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改良FOLFOX4方案联合氟尿苷(FUDR)腹腔灌注化疗治疗胃印戒细胞癌伴腹腔转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胃印戒细胞癌伴腹腔转移患者采用改良FDLFOX4方案静脉化疗联合氟尿苷腹腔灌注化疗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均完成3次腹腔灌注化疗,静脉化疗6~10周期;7例患者完成全部治疗,获CR1例,PR6例;另1例患者在完成4周期化疗后出现病情进展改用其他治疗方案。结论:改良FOLFOX4方案联合氟尿苷腹腔灌注化疗治疗胃印戒细胞癌伴腹腔转移患者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中青年与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胃癌根治术后影响中青年和老年胃癌患者长期生存的预后因素。方法:选取SEER数据库经胃癌根治手术治疗后的胃癌患者,用方差分析分析胃癌不同原发部位的肿瘤大小差异,采取COX比例风险模型、卡方检验和Kaplan-meier法,对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两组胃癌患者在性别、组织学类型、T分期、分化程度、婚姻情况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老年胃癌组相比,中青年胃癌组中男性发生率高,出现印戒细胞癌的比例高,且低分化或未分化所占比例都高于老年胃癌组。年龄是影响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种族、肿瘤原发部位、T、N、M分期、肿瘤大小均是影响中青年胃癌患者生存时间的相关因素(P<0.05),肿瘤大小、T、N、M分期是影响中青年胃癌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种族、肿瘤原发部位、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T、N、M分期、肿瘤大小、婚姻情况均是影响老年胃癌患者生存时间的相关因素(P<0.05),肿瘤大小、T、N、M分期是影响老年胃癌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胃癌不同原发部位的肿瘤大小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与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密切,不同年龄具有不同发病特点,且年龄是影响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淋巴结的转移度、肿瘤的侵犯深度、肿瘤的大小、远处转移均是中青年和老年胃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强调早诊早治,是提高胃癌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