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胃癌手术病人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90例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ASA I-II级,年龄33-60岁,随机均分为2组:G+E(全麻+硬膜外)组和G(单纯全麻)组。均采用超前镇痛和PCIA。观察术后48h内(2,4,8,24,48h)的镇痛评分(VAS),PCA使用次数,不良反应。结果:术后2,4,8h G+E(全麻+硬膜外)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G(单纯全麻)组(P<0.05)。术后24h内PCA按压次数G+E(全麻+硬膜外)组明显低于G(单纯全麻)组(P<0.05)。G+E(全麻+硬膜外)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G(单纯全麻)组(P<0.05)。结论:胃癌手术时应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可以明显加强术后镇痛效果,降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不同麻醉和镇痛方式对食管癌患者皮质醇水平的影响。方法 80例ASAⅠ~Ⅱ级食管癌患者分为两组,Ⅰ组为静脉复合全麻,术后经静脉曲马多(12mg/kg)自控镇痛;Ⅱ组为静脉复合全麻联合胸部硬膜外阻滞,术后硬膜外吗啡5mg+罗哌卡因75mg自控镇痛;分别于麻醉前、术毕、术后1d、2d、5d5个时点抽取静脉血,测定各时点皮质醇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术毕、术后1d、2d血浆皮质醇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术毕、术后1d、2dⅡ组血浆皮质醇水平的升幅明显低于Ⅰ组(P〈0.05或P〈0.01)。结论 全麻复合胸部硬膜外麻醉能减轻术后皮质醇反应的影响,提示全麻复合胸部硬膜外阻滞是食管癌患者较为合适的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及镇痛方法对老年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及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43例与B组43例。A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且于术后实施自控静脉镇痛;B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且于术后实施自控硬膜外镇痛。比较两组麻醉效果,术后3 h、术后12 h及术后24 h患者VAS评分,及术前和术后3 d患者血清VEGF-C和PEG2含量变化。结果:B组麻醉优良率(100.00%)高于A组(86.05%),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术后3 h、术后12 h及术后24 h患者VAS评分低于低于同期A组(P<0.05);两组术后3 d患者血清VEGF-C和PEG2含量降低(A组:t=35.450 0、7.789 3,B组:t=67.800 6、15.495 2,P<0.05);B组术后3 d患者血清VEGF-C和PEG2含量低于A组(t=34.095 1、7.711 9,P<0.05)。结论: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及术后实施自控硬膜外镇痛对老年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麻醉效果良好,镇痛效果良好,降低血清VEGF-C和PEG2含量,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4.
李军仕  安静  宋红伟  苏孟勤 《癌症进展》2021,19(10):1019-1022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以下简称"全麻")复合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和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将106例接受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分为全麻组和复合组,每组53例,全麻组患者采用单纯全麻,复合组患者采用全麻复合TPVB.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比较术后2、12、24、48 h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术后24、48 h两组患者的静脉自控镇痛(PCIA)泵按压次数、镇痛药物总输注量,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指标及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两组患者的SBP、DBP、HR均低于本组术前,全麻组患者的MAP高于本组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复合组患者的SBP、DBP、HR、MAP均低于全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12、24、48 h,复合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全麻组(P﹤0.01).术后24、48 h,复合组患者的PCIA泵按压次数和镇痛药物总输注量均明显低于全麻组(P﹤0.01).复合组患者的苏醒室留置时间、拔管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全麻组(P﹤0.01).复合组患者的麻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全麻组(P﹤0.01).结论 全麻复合TPVB能够提高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的手术麻醉效果及术后镇痛效果,使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促进患者术后恢复,降低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麻醉方法对胃癌根治手术患者围术期的纤维蛋白溶解(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施行胃癌根治手术的患者采用不同麻醉方式并采集静脉血检测血红蛋白浓度(Hb)、血小板计数(Plt)、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抗原性(t-PAAg)和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抗原性(PAI-1Ag)。结果t-PAAg术后72hG组(单纯全麻)t-PAAg水平显著低于E组(连续硬膜外阻滞)和G E组(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P<0.05)。PAI-1Ag在G组麻醉后PAI-1Ag高于E组和G E组(P<0.05)。结论连续硬膜外麻醉或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减少t-PAAg的灭活,明显抑制PAI-1Ag的分泌,有利于促进纤溶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胃癌根治术中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和单纯全麻的效果进行对比.方法 60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分为两组,Ⅰ组硬膜外T8、T9间置管间断注药,再行气管插管全麻,Ⅱ组单纯气管插管全麻,两组全麻用药相同.结果 Ⅱ组比Ⅰ组BP、HR波动大、用药量多、术后镇痛差.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胃癌根治术中安全可靠、麻醉平稳、苏醒快、术后镇痛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胃癌根治术中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和单纯全麻的效果进行对比.方法 60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分为两组,Ⅰ组硬膜外T8、T9间置管间断注药,再行气管插管全麻,Ⅱ组单纯气管插管全麻,两组全麻用药相同.结果 Ⅱ组比Ⅰ组BP、HR波动大、用药量多、术后镇痛差.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胃癌根治术中安全可靠、麻醉平稳、苏醒快、术后镇痛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胃癌根治术中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和单纯全麻的效果进行对比.方法 60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分为两组,Ⅰ组硬膜外T8、T9间置管间断注药,再行气管插管全麻,Ⅱ组单纯气管插管全麻,两组全麻用药相同.结果 Ⅱ组比Ⅰ组BP、HR波动大、用药量多、术后镇痛差.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胃癌根治术中安全可靠、麻醉平稳、苏醒快、术后镇痛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胃癌根治术中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和单纯全麻的效果进行对比.方法 60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分为两组,Ⅰ组硬膜外T8、T9间置管间断注药,再行气管插管全麻,Ⅱ组单纯气管插管全麻,两组全麻用药相同.结果 Ⅱ组比Ⅰ组BP、HR波动大、用药量多、术后镇痛差.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胃癌根治术中安全可靠、麻醉平稳、苏醒快、术后镇痛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胃癌根治术中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和单纯全麻的效果进行对比.方法 60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分为两组,Ⅰ组硬膜外T8、T9间置管间断注药,再行气管插管全麻,Ⅱ组单纯气管插管全麻,两组全麻用药相同.结果 Ⅱ组比Ⅰ组BP、HR波动大、用药量多、术后镇痛差.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胃癌根治术中安全可靠、麻醉平稳、苏醒快、术后镇痛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乳腺癌仿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细胞因子及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ASAⅠ~Ⅱ级乳腺癌仿根治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TEAS组(H组)和硬膜外麻醉组(E组),H组患者接受TEAS和硬膜外麻醉,E组患者只接受硬膜外麻醉每组各20例。各组分别于入室后即刻、术毕、术后12h采集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IL-6、IL-10水平,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清皮质醇水平。观察术后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两组入室即刻血清皮质醇、IL-6及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入室后即刻比较,两组术毕和术后12h IL-6水平、E组术毕和术后12h皮质醇水平均升高(P<0.05);两组术后12h IL-6水平均高于术毕(P<0.05);与E组比较,H组术毕、术后12h IL-6水平和术毕、术后12h皮质醇水平均降低(P<0.05);与E组、入室后即刻及术毕比较,H组术后12h IL-10水平升高(P<0.05)。结论 经皮穴位电刺激可减轻乳腺癌仿根治术患者术后血清皮质醇和IL-6升高的程度,增强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肝癌患者肝癌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接受肝癌切除术治疗的76例老年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观察组患者术后早期接受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肠外营养治疗。结果①手术前,2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IJT)、白蛋白(ALB)、拟胆碱酯酶(PCHE)、前白蛋白(PA)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第7天,观察组TBIL、ALT显著低于对照组,ALB、PCHE、P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手术前,两组患者CD4+T细胞、CD8+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比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第7天,观察组上述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术后肺部感染、胆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老年肝癌患者肝癌切除术后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38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腹腔镜组(68例)和开腹组(7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率、术后恢复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免疫功能。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率、术后恢复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24h CD+3T细胞比率、CD+4T细胞比率、CD+3T/CD+4T细胞比值明显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24h IgG的水平明显高于开腹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以其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镇痛率低等优点成为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重要术式,同时可以较好地保护患者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对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的患者30例,分为2组(每组n=15):丁丙诺啡组(B组)与芬太尼组(F组)。术毕均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镇痛时间为48h。两组分别于术前2h,术后2h、1d、3d和5d各记录一次。并采集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2、IL-6水平。评估术后病人镇痛4个时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病人有无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各观察时点的IL-2水平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各观察时点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IL-6水平术后2h与术前相比显著升高(P〈0.01),术后1d和3d与术后2h相比逐渐下降(P〈0.01),仍高于术前水平(P〈0.05),术后第5d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两组间相应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自控镇痛可有较好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少。结论: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可有效消除术后疼痛,对术后患者血清中IL-2水平无明显影响,能抑制IL-6水平的明显升高。提示丁丙诺啡与芬太尼用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镇痛,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体内细胞因子及内环境的稳定,能减轻机体应激反应,减轻术后免疫功能抑制,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在甲状腺癌根治术中超前镇痛的有效性。方法:40例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20例,均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A组为试验组,在气管插管完成后,手术开始前静脉推注氟比洛芬酯100mg,B组为对照组于手术结束时静脉推注氟比洛芬酯100 mg。两组均未使用术后自控镇痛。分别于手术后0.5h、4h、8h、12h以及24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分,并观察有关不良反应。结果:A组在术后24h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氟比洛芬酯于甲状腺癌根治术术前使用能有效减轻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比较老年组和成年组食管癌患者术中、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趋势。方法:44例ASAⅠ ~Ⅱ级食管癌患者分为两组,其中22例年龄65岁以上的为老年组;22例年龄60岁以下的为成年组。分别于麻醉前、术毕、术后d、术后d、术后d共5个时间点抽取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结果:术前老年组与成年组之间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水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与各自的麻醉前值相比较,术毕、术后d1、术后d2,两组患者外周血的CD3+、CD4+及CD4/CD8均明显下降(P<0.01);术后d5成年组的CD4/CD8恢复到麻醉前水平(P>0.05),并明显高于老年组(P<0.05)。结论:全麻开胸术后,食管癌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细胞免疫抑制现象,老年组T细胞亚群恢复至正常的时间慢于成年组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术前放化疗对中晚期食管癌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138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成2组,NCRT组予以放化疗联合手术,S组予以单纯手术组。分析两组有效率、治疗前、后及手术后免疫功能变化。结果:NCRT组CD4+/CD8+及NK细胞,放化疗后均显著降低(P〈0.05);术后7日,均较放化疗后显著提高(P〈0.05),但总体较放化疗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术后7日CD4+/CD8+无显著差异,且均显著低于放化疗/术前(P〈0.05);术后7日NCRT组NK细胞显著高于S组(P〈0.05)。NCRT组中有效组在放化疗后,NK细胞均较前显著增高(P〈0.05),CD4+/CD8+无明显改变(P〉0.05)。而无效组在放化疗后,NK细胞和CD4+/CD8+均较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NCRT联合手术对中晚期食管癌免疫功能有一定抑制作用,对NCRT敏感者免疫功能影响不大,却能显著降低不敏感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妇科肿瘤术后持续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妇科肿瘤全麻术后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1例,均在术后应用持续静脉镇痛。A组用药:舒芬太尼150μg+托烷司琼6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B组:氟比洛芬酯150mg+舒芬太尼100μg+托烷司琼6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两组持续输注量2mL/h。观察术后6、12、24、48h时两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Prince—Henry疼痛评分(PHS)、Ramsay镇静评分(RSS)和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毒副反应,镇痛结束后记录患者对镇痛治疗的总体满意度。结果两组术后镇痛治疗期间各时间点疼痛VAS、PHS及RS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镇痛结束后对镇痛治疗的总体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均未出现皮肤搔痒、呼吸抑制、嗜睡及异常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妇科肿瘤术后静脉镇痛效果确切.毒副反府轻.县一种安伞、有效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TPF(paclitaxel+DDP+5-FU)、HPLF(HCPT+DDP+CF+5-FU)和FOLFOX4(oxaliplatin+CF+5-FU)三种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晚期胃癌患者,根据化疗方案分为TPF方案组(21例)、HPLF方案(19例)和FOLFOX4方案组(25例),对三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TPF组、HPLF组、FOLFOX4组有效率分别为57.14%、52.63%和56%,三组疗效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位进展时间(TTP)分别是6.6月、6.1月和6.2月(P〉0.05);三组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外周神经毒性和脱发,除TPF组与FOLFOX4组外周神经毒性差异有显著性(P〈0.05)外,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三种方案均是治疗晚期胃癌较为有效的化疗方案,但TP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耐受性较好,生活质量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