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观察低强度超声波对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osteoradionecrosis of the jaws,ORNJ)的治疗作用并分析其作用机理。方法:随机选取12只实验犬分为A、B、C两组,A、B二组每组5只,C组2只。A、B二组接受放射照射。C组作为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放射结束后1个月,拔除实验动物双侧下颌第一恒磨牙,确定局部形成ORNJ后,A组接受超声治疗20天,B组不做处理。放疗后3个月取材,通过影像学骨密度检查和病理学观察,比较A、B二组间照射区下颌骨骨质变化。结果:影像学骨密度检查尽管A、B二组照射区骨密度都低于正常对照组动物,但经过超声治疗的实验组动物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病理检查并行微血管密度免疫荧光检测,B组牙槽骨中未检测到任何血管组织,而A组中可以见到少量血管组织,但仍较C组血管密度低。结论:根据以上结果,可以初步确定低强度超声对ORNJ的愈合有促进作用。考虑到超声物理治疗的经济成本低,易于持续应用,可能有更好的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葛根素注射液对骨质疏松性大鼠下颌骨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建立WIST-AR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后再在大鼠右侧下颌骨体部造成颊舌侧贯通的不完全性骨折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下颌骨骨折组(A),去势+下颌骨骨折+葛根素治疗组(B)和去势+下颌骨骨折+盐水对照组(C),骨折后B、C两组分别于腹腔注射葛根素注射液和盐水。于术后第1周、2周、3周和4周将每组大鼠分别随机抽取5只处死,并取右侧下颌骨,用X线片检查骨折愈合情况并测量骨折愈合处骨密度值和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在第3周后平均骨密度分析显示B组骨折愈合处平均骨密度值均高于C组(P<0.05);差异随着愈合时间的延长而显著;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C组骨折愈合明显延迟于B组。A组和B组差别不明显。结论葛根素注射液可加快骨生长,促进骨密度增加和骨质疏松性大鼠下颌骨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在兔下颌骨骨折愈合过程的影响。方法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24只,平均体重(2.1±0.1)kg,随机分成实验组A与对照组B,每组12只(雌雄不限)。在其左侧下颌骨体部均造成1.5 mm×5.0 mm的部分骨折模型。A组从术后第2 d开始,每天1次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220 mg/Kg.d),B组不做任何处理。分别于术后1 w、3 w、4 w切取兔左侧下颌骨,行X线片、骨密度、HE染色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并测定血清钙素水平。结果术后1 w、3 w、4 w,A组骨折线评分较B组高(P〈0.05);术后4 w时,各组骨密度达峰值,A组骨密度高于B组(P〈0.05);在术后3 w、4 w时,A组的BMP-2的表达水平均高于B组(P〈0.05);术后1 w、3 w、4 w,A组血清骨钙素水平均较B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加快成骨细胞的生成,使骨密度增加,从而促进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频率(0.4MHZ)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辐照对兔VX2肌肉肿瘤血管的作用效应及其对实验性肿瘤局部生长的影响.方法:将VX2瘤块接种于56只新西兰大白兔股外侧肌内制成动物肿瘤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A组)、实验组(B、c、D组)4组,分别给予HIFU假照和声强为1194、1592、1990W/cm2的HIFU辐照,随之于HIFU辐照后3、7天行二维超声测量肿瘤大小,并计算肿瘤增长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及病理学检查,以观察肿瘤血供及肿瘤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HIFU辐照后3天,D组增长率为13.4%±6%,明显低于A、B、C 3组(P<0.05),而A、B、C组间增长率无差异(P0.05),CDFI见D组肿瘤组织内血流信号较辐照前减少,A、B、C组无变化,病理学检查见肿瘤间质部分血管内血栓形成;HIFU辐照后7天,C、D组增长率分别为41.9%±15%和25.8%±6%,明显低于A、B组(P<0.05),CDFI见C、D组肿瘤组织内血流信号较辐照前明显减少,病理学检查可见C组部分血管肿胀、淤血;D组大部分血管栓塞和周围肿瘤组织坏死.结论:频率为0.4MHZ的HIFU,焦域声强为1990W/cm2时,可于HIFU辐照后早期(3天内)诱导兔VX2肌肉肿瘤血管内血栓形成,使肿瘤营养血供减少,从而促进肿瘤组织坏死,延缓肿瘤增长.  相似文献   

5.
颌骨放射性骨坏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放射性颌骨骨坏死 (ORNJ)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 1976年~ 1997年间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收治的 5 6例ORNJ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评估ORNJ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效果。结果 :创伤和感染、高剂量照射是重要致病因素 ,下颌骨是易发部位。结论 :为尽量减少创伤因素的影响 ,放疗和手术时间间隔以 3周为宜。临床上可将 6 80 0cGy作为高能线照射的临床阈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能聚焦超声(HIFU)栓塞肿瘤血管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将VX2瘤块接种于56只新西兰大白兔股外侧肌肉内制成动物肿瘤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A组)、实验组(B组、C组、D组)4组,分别给予HIFU假照和声强为1 194、1 592、1 990 W.cm-2的HIFU辐照,随之于HIFU辐照后第3、7天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病理学检查,以观察肿瘤血供及病理学改变。结果 HIFU辐照后第3天,CDFI检查见D组肿瘤组织内血流信号较辐照前减少,病理学检查见肿瘤间质部分血管内血栓形成,A组、B组、C组无变化;DSA检查见D组肿瘤染色浅,A组、B组、C组染色深。辐照后第7天,CDFI检查见C组、D组肿瘤组织内血流信号较辐照前明显减少;DSA检查见C组毛细血管期肿瘤边缘染色稍浅,D组肿瘤染色征象几乎完全消失;病理学检查可见C组部分血管肿胀、淤血,D组大部分血管栓塞和周围肿瘤组织坏死。结论焦域声强达1 990 W.cm-2才使肿瘤血管栓塞,而且肿瘤周围组织无坏死,该参数使HIFU栓塞肿瘤血管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1.目前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包括:(多选题)A单克隆抗体B抑制酶/蛋白活性的小分子药物C抗血管生成药物D抑制蛋白翻译的反义RNA2.分子影像学包括下列哪几项(多选题)A CT、MRI、超声和PET、PET/CT的功能成像B血管基因治疗成像C荧光分子成像D普通X线成像3.综合利用CT、MRI、PET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养阴抗毒胶囊对放射性损伤大鼠肾热休克蛋白70(HSP70)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即正常对照组(A)、放射对照组(B)、放射+养阴抗毒组(C)和放射+桂附地黄组(D),以6GyX射线照射大鼠造成重度造血型放射损伤模型,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热休克蛋白70与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表达情况.结果:HSPT0在放射对照组(B)、放射+养阴抗毒组(C)和放射+桂附地黄组(D)均有高表达,以B组最为明显,D组其次,C组最弱.而GR在C组表达最明显,其次在D组.结论:养阴抗毒胶囊能显著降低放射损伤大鼠肾组织中HSP70的表达,而桂附地黄丸的此作用相对较弱,养阴抗毒胶囊能明显提高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毫米波远位照射联合放疗对小鼠肝癌抗瘤效应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高功率密度毫米波远位照射和联合放疗的抗瘤效应及可能机制.方法 小鼠肝癌种瘤模型分组,观察动物生存期、瘤重及有丝分裂细胞数.A组为种瘤对照组;B组为单纯放疗组,全肝γ-射线照射2Gy×6次;C组为单纯毫米波组,动物背部照射毫米波30分钟×14次;D组为综合组,先照射毫米波后γ-射线放射,剂量同B组和c组.结果 各组平均生存日分别为19、25.8、31.3和33.3天(P<0.01);平均瘤重分别为1.09、0.59、0.25、0.20g(P<0.01);每视野核分裂细胞数分别为32.2、22.6、16.2、15.4只(P<0.01).联合组小鼠生存延长率达75.3%、抑瘤率81.2%、核分裂抑制率52.2%.结论 高功率密度毫米波对实验小鼠具有良好的远位抗瘤效应,联合放疗效果最好,从而提示两者的协同抗瘤增敏效应.  相似文献   

10.
赵登玲  邓钢  李光超  余辉  陈晟  滕皋军  靳激扬  杨明 《肿瘤》2008,28(3):211-215
目的:经肝动脉灌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recombinant human endostatin,rh-endostatin)联合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 artef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兔VX2肝癌后,对其疗效进行评估,并分析肿瘤周边CT灌注特征及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变化,探讨CT灌注参数、MVD及VEGF之间的相关性。方法:30只VX2肝癌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A组:rh-endostatin+TACE;B组:单纯TACE;C组:对照组。3组于治疗前均行CT平扫,治疗后2周行CT灌注成像,获取肿瘤周边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毛细血管表面渗透面积(permeability surface area product,PS)值。扫描后立即处死动物,组织切片用于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VD、VEGF表达。结果:A、B组肝癌生长率均明显低于C组(P〈0.01);A组肿瘤BF、BV、PS值较B、C组明显增高(P〈0.05),MVD、VEGF较B、C组明显减低(P〈0.01)。B、C组之间BF、BV、PS、MVD及VEG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3组中,肿瘤VEGF与MVD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A组中BF、BV、PS分别与MVD、VEGF呈线性正相关(P〈0.05),而B、C组中BF、BV、PS与MVD、VEGF无线性相关性(P〉0.05)。结论:肝动脉灌注rh-endostatin联合TACE治疗肝癌能减慢肿瘤的生长速度,显著地抑制治疗后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肿瘤CT灌注参数不总是能反映其病理参数MVD、VEGF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局部放疗联合帕米磷酸二钠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局部放疗联合帕米磷酸二钠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00例骨转移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直线加速器单纯放疗;B组:单独使用帕米磷酸二钠;C组:直线加速器放疗+帕米磷酸二钠。结果:C组止痛效果明显优于A、B组(P〈0.05);A组疗效高于B组但无统计学意义。C组病人一般状态改善情况优于A、B组(P〈0.05)。帕米磷酸二钠治疗癌症所致的高钙血症效果显著,下降率为78.6%。结论:局部放疗联合帕米磷酸二钠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单纯放疗或单独使用帕米磷酸二钠,副作用能被患者接受而顺利完成治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联合EP方案治疗晚期胸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我院50例经病理细胞学确诊的晚期胸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三组,A组17例,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同期联合EP方案;B组18例,采用EP方案两周期后贯续三维适形放疗;C组15例,采用单纯三维适形放疗的方法。结果:三组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8.2%、66.7%、46.7%,A组显著高于B、C 组,B组显著高于C组。A、B两组均无明显化疗毒副反应发生,放射性损伤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4.1%、77.8%、53.3%,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胸腺癌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同期联合EP方案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三维适形放疗及序贯放化疗,且毒副反应可耐受,可以控制肿瘤,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3.
Ⅰb2~Ⅱa期巨块型宫颈癌术前同步放化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较早期巨块型宫颈癌术前同步放化疗的疗效。方法:将90例Ⅰb2期和Ⅱa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放疗+小剂量DDP化疗(A)组,放疗+PF(DDP+5-Fu)化疗(B)组,单纯放疗(C)组,每组各30例,分析3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术前同步放化疗(A、B)组比放疗(C)组肿瘤退缩明显,总有效率分别为90.0%、93.4%和76.7%,A、B两组分别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与B组比较无差异;术后病理宫颈浸润、宫旁浸润、阴道残端浸润、脉管浸润的发生率同步放化疗(A、B)组均低于单纯放疗(C)组,A组与C组,B组与C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与B组间无差异;B组淋巴结转移率为3.3%,明显少于A组和C组,B组与A组,B组与C组分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毒副反应无显著差异。结论:Ⅰb2~Ⅱa期巨块型宫颈癌术前行同步放化疗疗效优于单纯放疗,以铂类为基础的PF化疗方案可降低淋巴结转移,有助于减少复发,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模拟失重尾部悬吊大鼠模型松质骨骨密度、骨小梁结构及力学性能变化.方法 3个月龄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尾部悬吊14d、28d和空白对照组.到期处死动物,测定L4椎体、股骨髁部骨密度,并进行显微CT及生物力学测试.结果 尾部悬吊组较对照组椎体、股骨髁部骨密度均显著下降,且尾部悬吊大鼠骨质疏松随时间加重,松质骨的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 Th)、骨小梁数目(Tb. N)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股骨髁部表面积体积比(BS/BV)、椎体骨小梁间隙(Tb. Sp)则较对照显著增高.生物力学测试表明,尾部悬吊14d、28d组腰椎的最大压缩应力分别较空白对照组下降11.8%、26.3%,股骨抗弯曲载荷较空白对照组下降13.9%,24.6%,力学强度显著下降.结论 尾部悬吊大鼠从14d即表现出明显的松质骨骨密度下降,骨小梁三维微结构破坏,椎体力学强度也显著下降,并随时间发展不断加重,理论上骨折风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升荣胶囊联合放、化疗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共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升荣胶囊+放/化疗)和对照组(单纯放/化疗组),观察指标包括:肿瘤客观疗效(肿瘤大小)、症状及体重、生活质量、免疫功能及外周血象、副作用等。结果:升荣胶囊联合放化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恶性肿瘤的治疗疗效,改善症状,增加体重,使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同时还能有效保护骨髓,防止放化疗期间血象下降,显著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而该药对心、肝、肾等脏器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升荣胶囊是一种安全、有效、广谱抗癌药物,可作为改善中晚期肿瘤病人预后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放疗联合内生场热疗治疗骨转移瘤的疗效。方法-50例病理确诊的原发肿瘤且至少一处骨转移患者,分为单纯放疗组25例和放、热疗联合组25例。单纯放疗总剂量30Gy/10次,单次量3Gy,每周5次;放、热疗联合组加内生场热疗,温度控制范围41℃-43℃,每周3—5次,共7—10次,治疗结束后2周评价止痛疗效、活动能力和不良反应。结果:单纯放疗组25例疼痛患者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5例,有效率68.0%;放、热疗联合组24例疼痛患者完全缓解17例,部分缓解5例,有效率91.6%,两组间止痛疗效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纯放疗组活动能力改善总有效率为75.0%;放、热疗联合组活动能力改善总有效率为100.0%,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放、热疗联合组较单纯放疗组没有明显增加不良反应。结论:放疗联合内生场热疗治疗是一种治疗骨转移理想的方法,疗效优于单纯放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Ⅱ、Ⅲ期乳腺癌术后适宜的胸壁和锁骨上区照射方式。方法:156例患者随机分成A、B、C三组,给予不同放疗方式。A组锁骨上区和胸壁给予常规电子线照射,2Gy/次,1次/d,5d/周,总量至50Gy。B、C组电子线放疗至32Gy后,分别改用4野调强和三维适形切线放疗,剂量均为DT18Gy分9次11d完成。比较三组不良反应和疗效。结果:三组放射性皮肤反应发生率、胸壁复发率无差异(P〉0.05);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分别为32.7%、10.4%、22.6%(P〈0.05),B组最低,A组最高;远处转移率分别为36.3%、8.3%、37.7%(P〈0.01),B组最低,A、C两组无差异。结论:三种放疗方式在皮肤反应和局部控制率上无差别;电子线+4野调强能减少放射性肺损伤发生,而对控制远处转移发生的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