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预后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影响TACE预后的主要因素。方法:收集120例资料完整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对各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再用多因素Cox逐步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与预后有关的有治疗次数、肿瘤类型、门脉癌栓、碘油沉积类型、肿瘤缩小率、肝癌分期(BCLC);多因素分析与预后相关的有显著意义的因素变量为治疗次数、肿瘤类型、门脉癌栓、肿瘤缩小率。结论:肝功能允许的情况下,多次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小肝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高于结节型、块型及巨块型;门脉癌栓为预后危险性因素,门脉主干癌栓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降低;PR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影响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lolization, TACE)序贯联合微波凝固消融(percutaneous micro wave coagulation therapy, PMCT)治疗原发性肝癌预后的主要因素。   方法  本研究收集本科收治的97例接受TACE序贯联合PMCT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各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 再利用多因素Cox逐步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结果  本组肝癌患者的1、2、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8.2%、43.2%、28.8%、13.4%。单因素分析与预后有关的因素为肿瘤大小、临床分期(BCLC)、Child-Pugh分级、门脉癌栓、动静脉瘘、PMCT治疗次数及体力状况(ECOG评分)。Cox逐步回归多因素分析与预后有关并具有显著意义的因素为肿瘤大小、临床分期、门脉癌栓、PMCT治疗次数及体力状况。   结论  适当重复PMCT治疗可以延长肝癌患者的生存期限。大肝癌、门脉癌栓为预后的危险性因素, 巨块型肝癌及伴门脉主干癌栓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预后的相关因素,为原发性肝癌患者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及估计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2012年6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实施肝动脉化疗栓塞的1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数据,生存分析采用生命表法,相关因素分析行 Log -rank 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 Cox 模型,筛选出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随访至2013年6月30日153例患者失访15例(9.8%),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5.92%、31.02%、21.1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肝功能分级、甲胎蛋白(AFP)、肿瘤大小、肿瘤数目、门脉癌栓及治疗次数是影响预后的因素;Cox 风险回归分析显示肝功能分级、肿瘤数目、门脉癌栓及治疗次数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 <0.05)。结论:肝功能分级、肿瘤数目、门脉癌栓为影响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治疗次数是影响预后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4.
肝动脉化疗栓塞对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肝动脉化疗栓塞(HACE)对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治疗作用及影响患者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随访35例H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其中14例患者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21例患者术中行肝动脉插管,术后经药物泵定期化疗栓塞。单因素分析各临床病理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多因素分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行HACE治疗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8·3个月,其半年、1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57·5%、15·7%和0。单因素分析提示门静脉癌栓部位、化疗栓塞次数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多因素分析仅提示门静脉癌栓部位影响患者的预后。结论:HACE治疗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门静脉癌栓的部位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预后因素的Cox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影响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预后因素,为其临床综合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根治性手术切除的145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各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可能影响预后的指标依次引入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1、3、5年复发率分别为39.3%、68.3%和82.8%,总生存率分别为76.6%、39.3%和24.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包膜形成、肿瘤包膜浸润、门脉癌栓、微血管浸润、肿瘤直径和肿瘤早期复发对预后有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肿瘤早期复发、门脉癌栓、微血管浸润为影响肝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原发性肝细胞癌的预后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肿瘤早期复发、门脉癌栓、微血管浸润是影响其预后的最主要因素。及早发现、早期规范的治疗是提高肝癌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中晚期肝细胞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肝内复发的临床相关因素,为原发性肝癌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及为介入治疗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11年10月经TACE治疗的454例中晚期肝细胞肝癌,进行单因素分析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治疗有效率有意义的影响因素为:有无乙肝、是否手术、单发与多发、有无腹水、介人次数。预后有意义的影响因素为:谷丙转氨酶、白蛋白、胆红素、有无动静脉瘘、肿瘤类型、门脉癌栓、是否手术、介入次数、治疗间隔。结论:中晚期肝癌经TACE术后复发由多种因素决定,对谷丙转氨酶、白蛋白、胆红素正常,肿瘤相对局限、手术后患者,无门静脉癌栓的患者积极行介入化疗术,可获得较好的疗效。TACE术前评估肝癌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有利于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TACE、TACE+PEI及PEI三种介入方案对原发性肝癌的疗效,综合分析预后影响因素,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高介入治疗疗效及预后的估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住院进行TACE、PEI或TACE+PEI介入方案治疗的PLC病例,对影响肝癌治疗及预后的相关因素行Cox回归分析.结果 三组中以TACE+PEI组疗效最好、生存率最高、中位生存期最长;AFP改善以及肝功能分级改善情况亦以TACE+PEI组为最佳.Cox回归单因素分析显示,对预后有显著影响的因素:癌栓、肿瘤缩小率、TACE+PEI治疗及治疗后AFP值;多因素分析示:癌栓、TACE+PEI治疗对预后有意义.结论 TACE+PEI疗效显著,治疗后AFP及肝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单纯TACE或PEI方案,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门静脉癌栓形成是影响肝癌介入治疗患者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无癌栓、行TACE+PEI治疗者的生存期长.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影响生存因素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探讨原发性肝癌累积生存率与肿瘤形态、门脉癌栓及治疗方法、次数和间隔时间的关系,以提出恰当的治疗方案。621例资料完整的肝癌病人行2次以上介入治疗,分析其生存率与肿瘤形态、门脉癌栓及治疗方法、次数和间隔时间的关系。结果:(1)单结节生存率最高,弥漫型最差。(2)门脉内没有癌栓的病人生存率显著高于门脉内有癌栓的,但癌栓的部位与生存率关系不大。(3)介入治疗以药物灌注加碘油及明胶海绵栓塞(LpGsTACE)效果最佳。(4)治疗次数和间隔时间要依具体情况而定,关键是TACE的质量。肿瘤形态、门脉癌栓及治疗方法、次数和间隔时间对原发性肝癌的累积生存率影响很大,对这类病人应行“个案化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结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原发性肝癌(HCC)并门静脉癌栓(PVVT)的疗效。方法:2004年10月至2009年10月,共收治32例HCC合并PVVT患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观察肿瘤及癌栓的近期疗效,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作多因素分析。结果:原发灶肿瘤近期有效率71.9%,癌栓有效率为81.3%。平均生存时间为20.63±1.23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9.0±1.02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期、癌栓类型、肝功Child-Pugh分级、卡氏评分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TACE联合3DCRT治疗肝癌合并PVTT疗效好,损伤小,易耐受,是治疗HCC合并PVTT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住院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敏  王延风  徐海燕 《中国肿瘤》2016,25(6):438-441
[目的]探讨影响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住院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住院死亡患者的资料,从性别、年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门静脉癌栓、Child-Pugh分级等方面研究影响患者死亡的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2.0月.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肿瘤治疗方式、门静脉癌栓、ECOG评分及Child-Pugh分级与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预后相关.[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门静脉癌栓、Child-Pugh分级是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对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不同分型门静脉癌栓的疗效和预后因素,并评价此标准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病房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符合纳入标准的201例肝细胞癌患者,所有病例均接受规律的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然后根据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位置不同而分为4型,并相应的分成四组(I-Ⅳ组),最后对各组进行疗效和生存等统计学分析.结果:全部病例总缓解率为5.5%;有效率为48.3%;3个月、6个月、1年、2年及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1.0%、81.1%、49.8%、15.4%和5.0%;中位生存时间为12个月.I-Ⅳ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0个月、11个月、9个月和3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门静脉癌栓分型,凝血酶原时间,治疗次数和疗效为影响肝细胞癌患者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在肝脏功能储备良好的情况下,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是肝细胞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并且随着合并门静脉癌栓位置不同,预后也不同,对I型,Ⅱ型和Ⅲ型门静脉癌栓疗效较为显著,预后相对较好,但Ⅳ型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2.
TACE联合3DCRT治疗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结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原发性肝癌(HCC)并门静脉癌栓(PVVT)的疗效。方法:2004年10月至2009年10月,共收治32例HCC合并PVVT患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观察肿瘤及癌栓的近期疗效,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作多因素分析。结果:原发灶肿瘤近期有效率71.9%,癌栓有效率为81.3%。平均生存时间为20.63±1.23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9.0±1.02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期、癌栓类型、肝功Child-Pugh分级、卡氏评分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TACE联合3DCRT治疗肝癌合并PVTT疗效好,损伤小,易耐受,是治疗HCC合并PVTT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与目的: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否为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合并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PVTT)的绝对禁忌,目前尚无定论。该研究旨在探讨TACE联合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HCC合并PVTT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于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TACE联合RFA治疗的HCC合并PVTT的1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数据,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人口学资料、实验室指标及临床资料与生存时间和肿瘤转移复发情况的关系。结果:多因素Cox回归结果显示,在调整和控制其他因素后,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为TACE联合RFA治疗后HCC合并PVTT患者3年生存及降低肿瘤复发转移风险的保护性因素,术前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水平、门静脉癌栓部位及肝功能Child Pugh分级为患者3年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AFP、AST水平及门静脉癌栓部位为肿瘤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TACE联合RFA并非治疗HCC合并PVTT的绝对禁忌,在治疗前对患者进行相关因素评估有助于更好地选择治疗方法和时机,从而提高HCC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4.
吕毅  韩冰  于良  刘昌  袁博  潘承恩 《现代肿瘤医学》2007,15(12):1814-1816
目的:评价手术治疗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原发性肝癌(PHCC)的疗效和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预后因素。方法:对26例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PHCC合并PVTT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随访,计算术后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单因素分析11项临床病理因素对术后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手术采用肝癌切除术联合门静脉癌栓摘除术。术后总的1,2,3年生存率为50%,16.7%和8.3%,中位生存时间为13个月。术后定期行门静脉或肝动脉灌注化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6.1个月,而单纯手术者为7.2个月,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01)。单因素分析提示术后是否化疗和肿瘤大小(以10cm为界限)对术后生存有影响。结论:手术治疗可明显提高PHCC合并PVTT患者的生存时间,对没有禁忌证者应为首选。术后是否化疗和肿瘤大小影响术后生存时间,术后应常规进行化疗。  相似文献   

15.
84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背景与目的: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发病率低,治疗效果不理想。本研究旨在分析可手术治疗和无法手术治疗ICC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和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1997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经病理诊断并治疗的84例IC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用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84例患者中采用手术治疗者56例(66.7%),非手术治疗者28例(33.3%);手术治疗者中根治性切除者27例(48.2%),姑息性切除者29例(51.8%)。无法手术治疗患者、姑息手术治疗患者及根治性手术治疗患者的2年总生存率分别是3.1%、16.0%及49.2%.根治性切除患者的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姑息性切除患者(P〈0.01)。对手术患者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方式、病理类型、肿块大小、肿块数目、淋巴结侵犯、肝脏侵犯、门脉癌栓、术后血清白蛋白水平和术前血清CEA、CA199、TBIL、ALT、AST水平与预后相关;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方式、病理类型和术前血清CEA、CA199、TBIL水平是手术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未手术患者的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类型和血清CA199水平与预后相关。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只有病理类型为独立预后因素。化疗在手术患者组和非手术患者组均未显示生存优势(P=0.30和P=0.78)。结论:根治性切除是ICC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主要有效治疗手段。术前血清CEA、CA199、TBIL水平是手术患者重要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生存情况及其预后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102例接受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的预后与各项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肝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0个月,平均生存(24.95±3.65)个月,1年生存率为63.73%,2年生存率为42.86%,3年生存率为25.49%,5年生存率为7.84%;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Child分级、合并门脉癌栓(β=0.857,OR=2.356)、肿瘤病灶病理分型的恶性程度高(β=0.672,OR=1.958)的患者预后较差,而治疗方式(届=0.525,OR=1.690)较为彻底的患者预后较好。结论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的长期生存的总体情况较好,高龄、Child分级低、合并门脉癌栓、肿瘤病灶病理分型的恶性程度高的患者预后较差,而治疗较为彻底的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