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吴冰  韦艳  张茜 《现代肿瘤医学》2011,19(7):1439-1441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组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因病态造血导致进行性、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为特征,临床主要表现为贫血、感染和出血。少数有进展为急性白血病的危险。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根治疗法,本文重点讨论MDS的现有治疗和相关的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2.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并不少见的异质性多能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主要特点为骨髓造血细胞分化成熟障碍、无效造血、正常造血功能减退,常伴血细胞机能异常,有向白血病转化的倾向.MDS的治疗,大致可分为二大类,即:细胞毒(cytotoxic)治疗与非细胞毒(non-cytotoxic)治疗.  相似文献   

3.
 低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Hypo-MDS)骨髓结构紊乱,病态巨核细胞增生明显,以骨髓低细胞容积和病态造血为共同特征,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标准,对其治疗应该引起注意。文章对Hypo-MDS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环孢素A联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祖/干细胞的获得性克隆性疾病.以全血细胞减少,骨髓病态造血和向白血病进展的高风险为特征.目前治疗方法较多,但缺乏有效治疗手段.本组采用环孢素A(CsA)联合治疗MDS难治性贫血(RA)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患,临床表现呈现多样性、异质性,以血细胞减少为其特征。少数有进展为急性白血病的危险。在既往10年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治疗,有些新药正在研发之中。本文复习讨论MDS的分类和预后系统,重点复习MDS的现有治疗和相关的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6.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以造血细胞发育异常和无效造血为特征,骨髓造血微环境内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的异常扩增和激活可能是重要原因。MDSC细胞扩增与激活导致自然杀伤细胞、CD8+T细胞功能低下与耗竭,并募集炎症细胞及因子,导致MDS患者遗传异常的进一步积累,致使MDS疾病进展。肿瘤环境炎症因子的积累诱导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在造血干、祖细胞上的表达和MDSC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过表达,PD-1/PD-L1的相互作用导致MDS造血祖细胞的凋亡和无效造血。靶向MDSC的试验及临床研究证实,纠正或逆转MDS免疫失调的骨髓微环境是恢复有效造血功能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7.
施斐曼 《山西白血病》1992,1(3):165-167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亦称白前综合症Preleukemia,是一组异质性的克隆障碍所组成,以造血的量和质的异常为特征的疾病。可累及骨髓造血的一系、二系或三个系统的细胞增生异常和成熟障碍。红系统:表现为难治性贫血症状的出现、  相似文献   

8.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匹配同胞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最有效的方法,其疗效在过去十几年里有明显的提高。在缺乏同胞供者来源时,无关供者移植、脐带血移植、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作为替代的治疗选择。现对MDS患者移植适应证、影响移植疗效的因素(包括年龄、移植时机、移植前诱导缓解化疗、预处理方案、造血干细胞来源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陈书长 《癌症进展》2010,8(2):139-142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为一组异质性很强的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血液学疾病,其生物学和临床表现各异。虽然近20年来对MDS的诊断、临床分型研究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其疾病生物学本质仍存在许多谜团:①何为MDS干细胞?尽管理论上知道其源于正常造血干细胞突变,但对其生物学特点知之甚少。MDS干细胞靠什么因素调控,如何逐步发展为不同临床亚型MDS,  相似文献   

10.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相关疾病特征及预后评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洁  陈宝安 《白血病.淋巴瘤》2018,27(3):143-144,153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祖细胞的获得性克隆性疾病,以无效造血和易转化为急性白血病为特点.第59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就MDS的发病机制、治疗靶点、新型药物及临床研究进行了一系列详尽的报道,文章结合会议报道对MDS相关疾病特征及预后评估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1.
张隽瑜  李琳洁 《中国肿瘤》2014,23(6):497-501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 lasticsyndrome,MDS)仍为血液病学较难攻克的一大主题。近年由于DNA甲基化研究的进展及DNA去甲基化药物的开发、使用,为MDS的治疗提供了更多可能的靶点。全文就近年DNA甲基化及去甲基化治疗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原癌基因Bmil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患者中的表达,探讨其在MD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09—04—2013—01-10在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69例MDS患者及30例非恶性血液病患者骨髓标本,应用SYBRGreen相对定量RT—PCR方法,进行Bmi-1基因的检测。结果:Bmi—1基因在非恶性血液病患者中无表达。在69倒MDS患者中均有表达(2.28±0.84),且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恶性血液病患者组,t=14.787,P〈0.001。其中,RA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RAEB组明显高于RA组,P=0.001。Bmil基因高表达组CD34+CD38-CD123+/CD34+为(10.77±5.51)%,低表达组为(4.65±3.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41,P=0.037。Bmi-1基因高表达组,骨髓原始细胞≥5%的病例数(17例)高于低表达组(14例),χ2=7.057,P=0.012;Bmi1基因高表达组具有预后不良染色体核型的有6例,Bmi-1低表达组仅有3例,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94,P=0.144。结论:MDS患者的骨髓单个核细胞中均存在Bmi-1基因不同程度的表达升高,为MDS的诊断及预后的评价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和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β2-MG,速率法检测LDH,比较两者在30例健康体检者和45例不同亚型MDS患者中的水平,并对两者均增高和均正常的MDS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各组MDS患者血清β2-MG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过多-II(refractory anemia with excessive blasts II,RAEB—II)组明显高于难治性贫血(refractory anemia,RA)、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有多系发育异常(refractorycy topenia with multilineage dysplasia,RCMD)和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过多-I(refractory anemia with excessive blastsI,RAEB—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RAEB—I、RAEB—II组血清LDH水平明显高于RA、RCMD组(P〈0.01);血清LDH、β2-MG均增高的患者中位生存期明显短于两者均正常者(P〈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清β2-MG和LDH水平,对于MDS的诊断、分型及预后分析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患者免疫表型特点及预后,以及流式细胞术积分系统(flow cytometric scoring system,FCSS)在MDS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至2012年根据FAB及WHO标准诊断为MDS的1 12例患者.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ultiparameter flow cytometry,MFC)研究其免疫表型改变,分别对幼稚细胞群、成熟粒细胞群、单核细胞群及有核红细胞进行分析,并对这些患者进行随访及生存期分析.结果:幼稚细胞群异常表达CD7占20.54%,成熟粒细胞群CD13/CD16结构关系异常占57.14%,单核细胞群CD56异常表达占21.43%,根据FCSS进行分组,各分组之间中位总生存期(mOS)存在显著差异,并且随着FCSS积分的增加,生存期显著缩短.结论:免疫表型异常对MDS的诊断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FCSS标准作为一种量化的流式细胞术积分系统,可以对MDS的诊断及预后评估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动态观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治疗缓解前后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及其与患者分型、临床特点、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30例MDS、80例AML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人群血清β2-MG进行测定并随访观察。结果 MDS组及AML组血清β2-MG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MDS-RAEB2组β2-MG值明显高于MDS其他各型(P<0.05)。AML各型β2-MG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升高多见于M4,M5的患者。52例AML患者缓解后血清β2-MG值明显低于治疗前。初发时外周血出现原始细胞及白细胞升高的AML患者血清β2-MG值明显高于无原始细胞及白细胞数正常的患者。此外,年龄超过60岁的患者血清β2-MG值也相对较高。结论 血清β2-MG值一定程度上反映了MDS及AML患者体内的肿瘤负荷,血清β2-MG值与外周血原始细胞数、白细胞数及年龄呈正相关关系。动态观察AML患者的血清β2-MG,结合临床其他资料,对判断病情、疗效、预后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和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难治性贫血(RA)及-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有多系发育异常(RCMD)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评估MDS患者免疫功能状态及环孢素(CsA)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对MDS-RA及-RCMD患者和13名健康对照外周血标本进行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检测MDS-RA及-RCMD患者在应用以CsA为基础的免疫抑制方案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的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情况.结果 MDS组的Th细胞(CD3+CD4+)、Th/Ts(CD1+CD8+)比值均低于健康对照组[(35.72±5.02)%比(45.73±2.15)%、(1.89±0.51)%比(2.41±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39、3.64,均P<0.05);Ts细胞的表达高于健康对照组[(29.07±3.88)%比(21.80±3.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7,P<0.05);治疗前后Th细胞、Ts细胞、Th/Ts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分别为(38.19±4.98)%、(26.03±3.03)%、(1.96±0.35)%,t值分别为0.39、2.65、3.57,均P<0.05).CsA治疗6个月后有效和无效组比较,Th细胞[(42.79±7.74)%与(36.46±1.28)%]、Ts细胞[(22.14±3.91)%与(27.51±2.84)%]、Th/Ts比值[(2.40±0.40)%与(2.08±0.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7.65、3.77、3.57,均P<0.05).结论 MDS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失调导致细胞免疫功能紊乱,CsA可改善MDS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基因组芯片(SNP-A)检测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诊断方面的特异性、敏感性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9年09月到2020年04月期间我院诊治的20例初诊MDS患者,依据修订的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R)对患者进行危险度分组,应用SNP-A对MDS患者进行全基因组范围 DNA 拷贝数的变异(CNV)和单亲二倍体(UPD)的检测,总结特点并与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CCA)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0例 MDS 患者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异常检出率为40%,与SNP-A相结合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提高至6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组和高危组患者核型异常的检出率分别为15%和25%,与 SNP-A相结合异常检出率分别提高至30%和35%(P<0.05);SNP-A检测出CNV和UPD高危组患者均明显高于低危组患者(P<0.01)。结论:SNP-A与CCA的联合使用,大大提高了MDS患者染色体变异的检出率, 并且SNP-A能够对 MDS 患者提供更多更全面的遗传学信息,对于疾病的诊断和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骨髓细胞分化障碍的克隆性异源性恶性血液疾病。参与组织功能调节的基因(EAH2、ASXL1及UTX)和在MDS中不断突变的DNA甲基化(DNMT3A、IDH1/IDH2、TET2)在该疾病的遗传学及表观遗传学中间起重要的桥梁作用。AZA-001前沿研究在使用DNA甲基转移酶(DNMT)抑制剂方面提供了重要经验。通过阿扎胞苷的治疗改善了高风险MDS患者甚至是国际工作组定义的血液学反应患者的生存状态。DNMT抑制剂对免疫系统及干细胞的影响可能开辟了这些药物在治疗MDS和其他血液及非血液恶性肿瘤中的新用途。免疫调节剂沙利度胺及其衍生物来那度胺已被用于治疗MDS,主要用于低危MDS。  相似文献   

19.
目前输血依赖型较低危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LR-MDS)患者在促红细胞生成剂治疗无效或复发后的治疗选择有限。MDS的病理学和分子遗传学研究推进了MDS精准化治疗的发展,小分子抑制剂如转化生长因子β抑制剂、端粒酶抑制剂、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等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本文综述了输血依赖型LR-MDS患者的治疗,并着重讨论了新的靶向药物的最新临床研究及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